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五常,五戒,五行,五髒的關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五常、五戒、五行、五髒的關系

  殺:不戒殺則不仁,而缺木,肝膽受傷

  盜:不戒盜則無義,而缺金,肺腸受傷

  淫:不戒淫則無禮,而缺火,心受傷

  酒:不戒酒則無智,而缺水,腎胱受傷

  妄:不戒妄則無信,而缺土,脾胃受傷

  五葷:

  蔥:傷腎耗水氣,吃多情緒不穩驚慌難安。

  韭:傷肝耗木氣,肝火旺盛容易動怒傷情。

  薤:傷脾困土氣,脾胰不順經常煩惱憂郁。

  蒜:傷心滅火氣,吃多心神容易散漫不振。

  渠:傷肺散金氣,肺勞經常出悲觀心態。

  黃帝內經髒腑五色、五味、五髒、五官、五行對應表

  五行木

  食指火

  中指土

  拇指金

  小指水

  無名指

  五色青(綠)赤黃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鹹

  五髒肝心脾肺腎

  五官目舌口鼻耳

  五方東南中西北

  五情怒喜思悲恐

  五色與四性是祖國中醫藥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同的顏色分別對不同的髒腑器官有所補益,均衡攝取才是真正治病、防病、保健、養生。中醫認為五行對應養體內的器官,木為肝,火為心,土為脾,水為腎,就保健治療而言五色《即青(綠)、赤、黃、白、黑》的藥材及食物分別對應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對人體的五髒有不同的滋補作用。

  青色對應五行為木,入肝能增強髒腑之氣。肝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

  赤色對應五行為火,入心能增強心髒之氣,提高人體組織中細胞的活性,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預防流感及各種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補血、通血的功效。

  黃色對應五行為土,入脾,能增強脾髒之氣,促進和調節新陳代謝,提高脾髒功能的抗病能力。

  白色對應五行為金,入肺,可增強肺腑之氣,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止咳化痰,治虛勞咳血。

  黑色對應五行為水,入腎,能增強腎髒之氣,治陽痿遺精,腰腺酸病,補虧損及久病不復者。可保健、養顏、抗衰、防癌,對生殖排尿系統大有好處。

  一、五行

  1、五行學說來源

  五行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長、生法、柔和、條達舒暢)、火(溫熱、升騰、明亮)、土(生化、承載、受納)、金(清潔、清肅、收斂)、水(寒涼、滋潤、向下運行)五種物質的運動。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質並由此引申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在不斷的相生相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這就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

  2、五行相生相克的關系

  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系。五行的相生相克關系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則可以用來表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後的相互影響。

  相生即相互資生和相互助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順位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約束。五行的相克次序為(隔位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

  如:

  1.肝木盛脾土,則臨床上見肝脾不和證,治療時一般是采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

  2.腎生肝,(水生木)腎精能滋養肝脾不和證,即“水能生木”,當“腎水”不足時,肝木失養,病人出現“肝陽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證,治療時要滋水涵木,肝陽上亢的證候可以得到改善。

  3.腎助脾(火生土),脾的運化功能需要腎陽的幫助才能正常進行,假如腎陽虛導致脾陽虛,臨床上出現脾腎陽虛證,產生腹瀉、水腫等證。治宜溫補腎火,資助脾陽(溫腎健脾)的方法。

  4.脾益肺(土生金),脾氣健運,將飲食精微運輸給肺,從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脾虛精微不升,廢濁不降,輕易產生痰濕,出現痰多,咳嗽等肺的症狀治療則需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補肺的方法治療,往往取得較好的效果。

  5.腎濟心(水火相濟),腎主水,心主火,腎藏精。正常時,心腎互濟,心助腎以陽,腎助心以陰,互相交往,保持平衡狀態,中醫叫“心腎相交”。如腎水不足,則不能滋潤心陽,就會引起心火亢盛的症狀,出現“心腎不交證。”治療應當滋腎水(陰)降心火,使病證得以痊愈。

  6、腎藏金。一般骨折的人在斷骨生長時吃些補腎的食物或藥物,骨骼的生長比較快,比較好。

  (2)五行與相關疾病的關聯

  木: 肝與膽互為髒腑表裡, 又屬筋骨和四肢。

  過旺或過衰, 較宜患肝、膽、頭、頸、四肢、關節、筋脈、眼、神經等方面的疾病,青色。

  火: 心髒與小腸互為髒腑表裡, 又屬血脈及整個循環系統。

  過旺或過衰, 較宜患小腸、心髒、肩、血液、經血、臉部、牙齒, 腹部, 舌部等方面的疾病,紅色。

  土: 脾與胃互為髒腑表裡,又屬腸及整個消化系統。

  過旺或過衰, 較宜患脾、胃、肋、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黃色。

  金: 肺與大腸互為髒腑表裡, 又屬氣管及整個呼吸系統。

  過旺或過衰, 較宜患大腸、肺、臍、咳痰、肝、皮膚、痔瘡、鼻氣管等方面的疾病,白色。

  水: 腎與膀胱互為髒腑表裡, 又屬腦與泌尿系統。

  過旺或過衰, 較宜患腎、膀胱、胫、足、頭、肝、 泌尿、陰部、腰部、耳、子宮、疝氣等方面的疾病,黑色。

  二、五行與五髒

  傳統中醫學認為,人的有機整體是以五髒為核心構成的一個極為復雜的統一體,它以五髒為主,配合六腑,以經絡作為網絡,聯系軀體組織器官,形成五大系統。這是中醫學系統論的一部分。所以要說中醫養生就不得不說五髒之間內在的聯系和相互滋生的關系。

  木 —>火—>土—>金—>水

  肝—> 心—>脾—>肺—>腎

黃帝內經:五行、五髒、五色、五官、五味、五情、五常、五戒、五季養生 - 潇灑走一回 - 潇灑走一回的Blog

  如木生火,即肝木濟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脈,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於心主血脈功能正常發揮。火生土,即心火溫脾土,心主血脈、主神志,脾主運化、主生血統血,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血能營脾;脾才能發揮主運化、生血、統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氣,化生氣血,轉輸精微以充肺進肺主氣的功能,使之宣肅正常。金生水,即肺金養腎水,肺主清肅,腎主藏精,肺氣肅降有助於腎藏精、納氣、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腎水滋肝木,腎藏精,肝藏血,腎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發揮。這種五髒相互滋生的關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論來闡明的。

  用五行相克說明五髒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如心屬火,腎屬水,水克火,即腎水能制約心火,如腎水上濟於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屬金,心屬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約肺金,如心火之陽熱,可抑制肺氣清肅之太過。肝屬木,肺屬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約肝木,如肺氣清肅太過,可抑制肝陽的上亢。脾屬土,肝屬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約脾土。如肝氣條達,可疏洩脾氣之壅滯。腎屬水,脾屬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約腎水,如脾土的運化,能防止腎水的泛濫。這種五髒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論來說明的。

  五髒六腑之簡述:

  1.心:心為神之居、血之主、脈之宗。在五行屬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脈;②主神志;心開竅於舌,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志為喜,在液為汗。心與小腸為表裡。

  2.肺:肺為魄之處、氣之主,在五行屬金;生理功能:①主氣,司呼吸;②主宣發肅降;③通調水道;④朝百脈主治節;輔心調節氣血運行;肺上通喉嚨,在體合皮、其華在毛,開竅於鼻,在志為憂,在液為涕,肺與大腸相表裡。

  3.脾:牌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屬土。生理功能:①主運化;②主升清;③主統血;開竅於口,在體合肉,主四肢其華在唇,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與胃相表裡。

  4.肝:肝為魂之處,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屬木,主升主動。生理功能①陌生洩;②主藏血;開竅於目,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志為怒,在液為淚肝與膽相表裡。

  5.腎為先天之本,藏志,腰為腎之腑,在五行屬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②主水;③主納氣;在體為骨,主骨生髓,其華在發、開竅於耳及二陰,在志為恐,在液為唾,腎與膀胱相表裡。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納、腐熟水谷,泌別清濁,傳化精華,將糟粕排出體外,而不使之存留;而五髒則是藏精氣神。

  1.膽:生理功能:貯存和排洩膽汁,膽主決斷。

  2.胃:生理功能:受納腐熟水谷,胃以降為和。

  3.小腸;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別清濁,“小腹主液”。

  4.大腸:生理功能:傳化糟粕,大腸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貯尿和排尿,依靠腎的氣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氣,總司氣機和氣化,為水液運行的道路。

  三、五味與五髒

  《黃帝內經》中有記載:食物的酸味與肝相應,有增強肝髒的功能;苦味與心相應,可增強心的功能;甘味與脾相應,可增強脾的功能;辛味與肺相應,可增強肺的功能;鹹味與腎相應,可增強腎的功能。

  但是,在選擇食物時,必須五味調和,這樣才有利於健康;若五味過偏,會引起疾病的發生。如:酸味太過容易造成肝氣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木克土)苦味太過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氣(火克金);甘味太過很容易造成脾胃過旺而克制腎氣(土克水);辛味太過容易造成肺氣過盛而克制肝氣(金克木);鹹味過多很容易造成腎氣過盛而克制心氣(水克火)。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寫之。

  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用鹹補之,甘寫之。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寫之,甘補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閩侯天氣,辛寫之。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寫之。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髒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幫助消化,殺滅胃腸道內的病菌,還有防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為主的酸梅、石榴、西紅柿、山楂、橙子,均含有維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動脈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藥苦口之說,中醫認為苦味食物能洩、能燥、能堅陰,具有除濕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積累,防治各種瘡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胃解毒,還具有緩解痙攣等作用。如紅糖、桂圓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補甘食物的不錯選擇。

  4、辛入肺:中醫認為辛味食物有發汗、理氣之功效。人們常吃的蔥、姜、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既能保護血管,有可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的作用,經常食用,可預防風寒感冒,但患有痔瘡便秘、腎經衰弱者不可食用。

  5、鹹入腎:鹹為五味之冠,百吃不厭。中醫認為鹹味食物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保持正常代謝的功效。鹹味有洩下、軟堅、散結和補益陰血等作用。如鹽、海帶、紫菜、海蜇等屬於優質的鹹味食品。

  四、五色、五谷與五髒

  以豆為例,綠豆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入肝經為木性;紅豆有補血、利尿、促進心髒活動的功效,入心經為火性;黃豆益氣補脾,入脾經為土性;白豆含有較多的鈣質,入肺經屬金性;黑豆治消脹,下氣,性寒,入腎經屬水性。再如一個五行缺木的人,應多吃綠色的食物,多穿戴綠色的衣服飾品,甚至多些接近綠色的東西。

 

上一篇:僧人“釋”姓的由來
下一篇:靈魂在高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