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禮印心宗二祖王骧陸居士>
雲何謂藏,即指藏識。識又分為五六七八九,茲分說之。
五識者 前五識也,即眼耳鼻舌身,與色聲香味觸相對而起之識也,此如門口招待使者,招待客貨入棧,藏而未入者也。
六識者 意識也,由前五識而引起之意念也,此如接收運貨入棧房內之專使也。
七識者 比量分別識也,以能分別其孰善孰惡,以及無記,固執勿放松,即我愛執藏也,此如檢別貨物而定美惡之人,為苦之總因,煩惱之祖,梵名末那識。
八識者 藏識也,藏有能藏、包藏、我愛執藏三種。能藏者,謂有藏之能力也,藏入即不復再出,不問若干年,總之不能除去分毫。包藏者,言其量可包羅一切也,大如山河日月地球,小如芥子米谷細蟲,一齊包入也,此如一大棧房,一切大小好壞穢淨等物,無不藏入,梵名阿賴耶識。
九識者 即八識之空淨者,八識雖屬棧房,其始本來空淨,貨物雖有運入運出,往來紛擾,但棧房實不因此而移動,非垢非淨,無來無去,原本白淨無瑕,故別名為九識也,九識名曰白淨識,梵名庵摩羅識。
以上諸識,本屬一體,非有實性,為醒耳目故,立此假名,但言心之如何起因而造業耳。
世人起因造業,落入因果,不易救拔,此身口意三業之不易清淨也。雲何身業,曰殺盜YIN;雲何口業,兩舌、惡口、妄言、绮語;雲何意業,曰貪、嗔、癡。此為三毒,總名曰十惡,如加一不字,不殺不盜不YIN等等,即是十善。但意業為主,因也;口業為引,緣也;身業為成就,果也。如不從因上救根,但於果上補過,終無益也。本會修戒,由定慧入手,以定慧是戒,乃心戒,所謂根本大戒,但亦不廢戒相威儀。
修行先從心修行,就根上下手,此心中心由體起用之法也,故說意業緣起,不厭其煩,人苦不自知其病,佛乃告以各種習氣,有百六十種心,《大日經》簡之為六十種,使行者各自反照而內省也。曾子三省吾身,此三省不可指為三次,若每日三次,亦幾一曝十寒矣。此三乃一日三時,初時、中時、後時也。即言無日無時不如是,日如是,月如是,久之自熟,去三月不違仁不遠矣。心上諸病,皆屬習氣,其根不外根塵對縛,色心雙纏。譬如鏡子,對物而有形影,外無物,鏡自空。雖然,有不同處也。
一、鏡對物而有形,物去形亡。心對境而起念,境去形留,以攀緣故。
二、鏡外物去即無形,心外境亡,念卻仍有,以憑空攀緣故,立種種影像故。
三、鏡對物必留形,心對境,可以不留,如視而不見,心不系屬等等。又如有智慧者,現量已圓,亦能斷一切故。
四、鏡對物只留一形,不能變化,心對境,留形外,更可使其轉變,幻化無量。若有智慧,又可另轉一意境故。
由此可知主權實在我手,愚者不識主人翁,任彼流轉,不能轉物,乃為物轉,甚至讀經為經所轉,成一死解,不能起用。
聖人立教,以明心見性為主,欲人證到菩提,菩提無相無名,乃不可得之圓妙精明覺心也。世人誤解菩提心為善心、慈悲心,以為不作惡即是菩提發現,實欠明顯,因地未明,果地又安得而圓成乎。又菩提心假名有五:
一、發心菩提,知迷求覺,發心起行,言發此證到菩提心之心也。
二、伏心菩提,知以心制心,降伏其粗重積習也,然壓制非究竟,心尚未空,不名菩提。
三、明心菩提,了知如實自心之真相貌,證得其空淨之根本也。
四、出到菩提,出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至此尚未離功用也。
五、無上菩提,已入遍滿圓實之境,為大成就,斯真菩提矣。
故能理上明白自性本來菩提圓滿,佛性平等,是法身成佛也。事上修證三昧,見到實相,明心見性,是報身成佛也。若夫由理事無礙,習氣除盡,神通開發,化身成佛,非一生可能辦到,當經不可說之時。時即劫也,是名阿僧祗劫也,阿言無,僧祗言多量,言無量數劫也,即雲非有定時也,一世亦可,千萬世亦可。智者求心,剎那超過,愚者外求,雖千萬世亦不能證得。果如何而可言超脫者,則捨一心地法門,無他法也。
三界之中,以心為主,心名為地,以此心法,通入法界,故名法門。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當下沉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此法門為十方如來最勝秘密心地法門,此法門為一切凡夫入如來頓悟法門,此法門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此法門為三世諸佛自受法樂微妙寶宮,此法門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此法門為能引諸菩薩眾到色究竟自在智處,此法門為能度一切眾生生死險難。今略舉此數,皆從般若波羅蜜門,直證心田,如實知自心,是名心地法門。《大日經》之秘密主,即言心密之主,身口意三平等秘密加持,為所入門,一身密印,二語真言,三心妙觀。三者方便加此受用身,即是毗盧遮那遍一切之法身也。此表菩薩之功行圓滿,故以為名,實即一切眾生平等法性不思議心也。經雲依此法門等等,門即此門,故離般若,則學佛之資糧斷矣。
法從心生,名因法立,能生之心無處,所生之法亦然,心境兩空,具無處所,故無心則無一切名字,以心隨緣應物,皆屬緣空。佛說法四十九年,無非度眾生之心,使之安樂,以無一眾生,不求安樂,彼之爭奪殘殺,巧求詐取,又無不因求自己之安樂而起。彼不知此安樂非究竟也,世間安樂,與苦惱相對相因,皆從習慣比較而來。今日之樂,即明日之苦,有之樂,即無之苦,故非究竟,此安樂亦暫時而難永保。且以心向外馳,人遂忘卻根本,以為苦樂在肉體之勞逸。佛欲使其覺悟何者為究竟安心法。世人心尚不知,遑論其安,故聚訟紛纭,至千百年,終未得一究竟。世人奔走一世,無非求安的法子。要如何安,才算滿願,終不曾點到心上去。世人求財祿,自己問自己,總是如何而可使我心滿意足,可知希望者還是我心,亦惟求我心之滿願而安而已。豈知人事不常,八苦交煎,無有諸樂,但受眾苦,不能慧照,遂名曰惑。
人生少壯老死,終不離前說八苦,然人不自覺者,為五陰熾盛苦。最恐怖者,為死苦,人誤以一死即永永斷滅,一也。傷自己一生經營所得,財產妻子,即將捨離,二也。死後究作如何歸宿,三也。以此諸疑不決,恐怖心起,越不肯捨離,不捨則心越不肯放下,是以死時顛倒痛苦,不可名狀。人見之,反謂此是死時一定光景,其畏死之心,早已種下,是根本不明心地故。以心地不明,安心之法,更無從著手。具智慧者,無不求其脫離,但不得其法。菩薩智悲雙運,度之脫離,為說安心法。第不先說安,卻先說心,使其明白究竟,知本無生死,心不可得,苦樂即無所依。依者住也,住著即心境雙對,不能雙空,計較分別,隨緣而起,苦樂之生,生於心有住著。但雲不住者,並非頑空如木石之無知,正是了了覺知而不執著,故雲無住。無言不執,非空無也。經雲應生無所住心,非但不住苦,並且不住樂,連不住亦不住,卻住在這不在處,斯真常住真心,故名淨土,故名極樂。極樂雲者,安之至也。汝勿以安與不安為對論,此安字,乃真實究竟之安,無可名說之安。明此圓覺妙心,以根本不生不滅,故不淨不染,不隱不顯。二祖覓心不得,初祖即許其安心竟。一切生死八苦,根本打破,此在自心參究,非有法可傳。惟平時力量不足,路太生疏,教汝自己切實修持。修持不是求神通,正是求定生慧,以般若力,破除一切縛,無非安心而已。然天下至大之神通,有過於安心者乎!
世人不了安心法,以求財求名,滿足欲望為安心,終至愈弄愈顛倒,苦上加苦,一切無論矣。至修道之士,已得安心法要,尚不敢自信,每說自己業障深重,無由自拔,此由於不明業障所致。前雲要銷業障,第一先明白業障是什麼,明白了,不銷而自銷。故心地未明,舉心動念,即是業障,脾氣習慣,就是業障。業障不同犯罪有案,可以銷案解罪,此總在心上系縛。譬如殺人而逃,殺行是業力沖動,逃走也是業力沖動,即使官廳不問,苦主不追,或逢赦免,他那良心恐怖,和臨終顛倒,正是夙業未解。又如殺盜殺敵,不得已而用兵,若不為自身謀祿位爭地盤,文王一怒而天下安,其身心亦安然處之,何業障之有。況心中又無貪嗔癡諸念渾雜其間,所謂理得心安是也。不安即是惑業苦,破惑業苦,不外定慧空,定則生慧,慧以解空,空則不定而定。慧者,智慧也,智者不惑,世人迷惑,由於無慧,以無慧故,不能分別真偽,妄者反識為真,如能空諸所有,自然了解世間法,一切不實。所謂有漏,如杯之漏者,初亦滿水,不久漏去,故名有漏。佛法是出世法,真實義谛,谛言不可動搖,若無漏之杯,水終不漏去,故名無漏。佛法者,借以了解世法者也,世法了,即是佛法。離世法,即無佛法。故佛法於世間,不離世間覺,將有漏之世法,與無漏之出世法,通達無礙,二漏法淨盡無余,是名漏盡通,此乃第六通,為最高法門,外道所無,佛道獨有。各教所無,佛教獨有。學佛尤以此為先著,故開般若慧,乃成佛根本資糧,明心見性之第一關鍵,無第二條門路可通,《仁王經》雲:一切皆依此門而成正覺,越此而成佛者,無有是處。良由眾生病根,只是迷惑不覺,對治法門,亦只有此一條路,雖無量百千萬億劫,劫劫有佛出世,佛佛道同,同此一法,只是運用不同,隨機應化,若歸到無上菩提,證入毗盧性海,卻不曾有二。至於名稱,各經略有不同,今略舉如下:
一、常恆不變如來藏性,二、藏識,三、如來藏,四、圓覺妙心,五、妙靜明心,六、歸元,七、毗盧性海,八、大圓鏡智,九、法身,十、心地,十一、性田,十二、心寶,十三、菩提心,十四、淨菩提心門,十五、金剛般若,十六、實相,十七、真如,十八、寶藏,十九、佛性,二十、真子,二十一、密藏,二十二、薩婆若海,二十三、心王,二十四、金剛密跡,二十五、主人翁,二十六、只眼,二十七、牟尼寶珠,二十八、元常,二十九、大我,三十、○。
各經名稱雖異,其義不二,亦即名諸佛大秘密,又名勝上大乘。勝上大乘,非外道所能知。所雲大者,即是摩诃,約有七義:
一、法大,謂諸佛廣大甚深秘密之藏,毗盧遮那遍一切處,惟大人所乘故。
二、發心大,謂一向志求平等大慧,起無盡悲願,誓當普授法界眾生。
三、信解大,謂初見性明道時,是具足無量功德,能遍至恆沙佛剎,以大事因緣,成就眾生。
四、性大,謂自性清淨心,金剛寶藏,無有欠缺,一切眾生共有之。
五、依止大,謂法界眾生大依止處,如百川趣海,卉木依大地而生。
六、時大,謂壽量長遠,出過三時,師子奮迅秘密神通之用,未曾休息。
七、智大,謂諸法無邊,等於虛空,心之自然妙慧,亦復無邊。以如是七因緣,故於諸大乘法門,猶如醍醐,故雲最勝大乘。經雲其性常堅固,無量如虛空,正表此妙心之至德耳。
佛於法華會上,令諸眾生,開示悟入,成佛知見。達摩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眾生心被物轉,貪聲戀色,縛於嗜欲,為八風所搖。人若了知世間萬法,皆是無常,如幻如夢,如電如露,了解此理,不復貪癡,則此心體,如如不動。諸法無性,以無性故,悉皆成佛。故《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此即觀諸法無自性之理也。所謂無自性者,無何等性乎?所謂無相性,無盡性,無生性,無滅性,無我性,無非我性,乃至無菩提性,無法界性,無虛空性。知一切法,皆無自性,則能知一切智,得一切智,能見性成佛。佛法非消極,故二乘自了不度生,為佛所呵,稱其人為焦芽敗種。此種人不能成佛,故寧落地獄,不入二乘。所謂修大乘法者,須發大願,存大悲,證大智,立大行。發大願者,願我生生世世,發菩提心,捨諸身命財產,救度眾生,不但令眾生得安樂,且令眾生了明心性,使之成佛。存大悲者,以大悲心為根本,悲憫眾生不明真理,枉受苦惱,誓救拔之,令得安樂。立大行者,行六波羅蜜,利己利他。證大智者,證法界本性智,成就根本智,於十方法界之理無不了知,名為一切智智也。所雲大者,即眾生心性,此物至小無內,無一塵而能入;至大無外,無一法而不包。所雲乘者,以運載為義,能運行人,直至薩婆若海。薩婆若海者,即一切智智之地也。薩婆若海,即在眾生心性之中,是知此海不遙,心寶常現。以心寶而比世寶,則趙璧非為寶,隋珠未足珍。但能明心見性,則外物不足以動其心,剎那之間,其寶自現。當親悟時,實非他得,是為見性成佛。
眾生賢愚,皆因其心力所注之不同而有異,因分別而遂有賢愚,其實則皆同此本體智慧,為妄情顛倒所覆,不能顯見。如目有翳,如手成殘,不能起作用,其可能性則勿失也。人有智慧而不顯,如人有財寶而受困窮,豈不悲哉!茲引《華嚴經·出現品》文,以釋其義,經文大意雲,譬如有大經卷,量如三千世界之大,經中書三千大千世界中事,一切皆盡,此大經卷,雖如此之大,乃全住在一微塵中,不但一微塵如是,乃一切無量微塵,一一皆如是。於是有一人智慧明達,具足天眼,見此經卷,在微塵中,於諸眾生,無少利益,即作是念,我當破彼微塵,出此經卷,令眾生得益。此譬如如來有清淨智眼,普觀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雲何具足如來智慧,而卻愚癡迷惑,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於自身中,得見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利益安樂雲雲。釋之曰:大千經卷者,如來智慧也,在一切微塵中者,即在一切眾生心中也,一切微塵皆如是者,即一切眾生皆具廣大智慧。然眾生雖有如是智慧,因妄情所覆,不能內照,譬如大金藏,空埋地中,不因天眼人指示,何能發現。故人必須聞經教之理,了知人人心中,有廣大智慧,思所以啟發之,得無上至寶,利濟無窮,徒以不知為可惜耳。如知此義,則對一切眾生,無尊卑貴賤高下諸分別,平等智光,自然顯露矣。
心之靈妙,不可思議,質微則勢重,質重則勢微,故地力不如水力,水力不如火力,火力不如風力,風力不如心力。心力無形,力最勝上,神通變化,入不思議,心之力也。茲略引數則用以說心:
一、《起信鈔》雲:信過去釋迦當來彌勒為易,有令信眾生心中真如,是凡聖通依,迷之六趣無窮,悟之三寶不斷者,此為稀有。
二、《正法念處經》雲: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心常為導主。
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雲:雲何為心,雲何為地,文殊言:三界之中,以心為主,心名為地,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
四、《不退轉法輪經》雲,爾時三菩薩,在世尊前,以蔓荼蓮華供佛已,作如是言:我於此法,深生信解,無有疑惑。
五、《如來藏經》雲:世尊告金剛慧言,善男子,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跏趺坐,俨然不動。善男子,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
六、《雁腋經》雲:諸比丘告捨利弗言,佛非我尊,何以故,我不離佛,佛不離我。
七、佛於燃燈佛前,獻五莖蓮華,表五蘊性空,心無所著,頓入無礙之門,乃得授記釋迦之號。
八、《金剛辨宗》雲:金剛經者,一切如來悟心之門也,了無明之妄心,即妙慧之真心,故曰悟心。又雲十方國土中,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惟有一乘法,只是一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更住何法,故言不住。若離心別有法可得,即生執心,住於法相,即是無目之人。
九、《寶藏論》雲:知有有壞,知無無敗,真知之知。有無不計,即不計有無,即自性無分別之知。
十、水面和尚雲:知之一字,眾妙之門,靈知之心,即是真性,與佛無異。
十一、《華嚴經》雲:善哉善哉,雲何如來在於身中而不覺知。
十二、論雲: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觀上列各條,可知佛說法四十九年,只說一句:心不可得。佛雖說亦同不曾說,以法本空故,心若不起,萬法無生,心遍一切處,一切處遍心。如是了達,頓入自宗,故不悟心遍一切處者,則妄計心外有法,一切顛倒矣。
不達無相即相,則是取相凡夫,若了相即無相,則成唯心大覺。故不可取相求悟,亦不可離相證真,不即不離,覺性自現。
結論曰:啟機法門,不可窮盡,茲概言之,使大眾了一大概。先發大願,立宗旨,明學佛之緣起。學佛又分三期:一啟機期,二正修期,三印證期。此是第一期,但人何以要學佛,應反問自己:求己呢,還是求佛呢?何者為重。能知自己根本迷誤之處,然後真心痛切,去求醫藥,醫藥者,三寶也。然何為佛,何為法,何為僧,又何為寶。三寶既明,再行釋我,先從有我做起,不落空無斷滅,再做到無我,不落情見生死,乃知情見生死,無非是苦。於是釋苦,苦義既明,然後怖生死而求出離,但必明如何招入生死,根本還在無明。故釋無明,此無明枉造諸業,故釋業障。而業障之如何消,曰惟解脫,故說解脫。但不明起因,不得真相,故說因果。因果之一起一滅,即幻心之流轉,於是乎辨明心性,使知心為何相,性為何物,直證到菩提,故說菩提。乃呼應第四頁印心宗旨,以般若為用一語,極言離般若則學佛之資糧斷,如工人之失其利器,雖有大力,亦難施用。啟機者啟般若之機也,此般若非佛獨有,人人具足,般若華言大智慧,然不足以盡其義,當雲“通達世出世法理事圓融無礙之大智慧”十六字,方可以擬其萬一。果如何而可啟發此般若者,當入正修行路。
頂禮印心宗二祖王骧陸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