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在北大“信仰與人生論壇”上的講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學誠法師在北大“信仰與人生論壇”上的講座
身心痛苦的原因何在?
佛教裡面談到,身心關系,主張要自我超越。自我超越身心的關系,就是要超越自己。超越自己,就是人生的解脫;不能超越自己,就不容易解脫。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是自己,就是因為不能超越。那麼自己的敵人是什麼呢?這個敵人是內心的問題。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內心的煩惱。每個人有煩惱,煩惱產生以後,究竟要怎麼辦?我們如何來面對,如何來解決?這是佛教要探討的問題。
佛教又告訴我們,如何來面對和解決煩惱的方案。釋迦牟尼佛曾經講到人生是苦,並且以此作為佛教的基礎。現在的人生活比較好了,物質也比較發達了,可能不太容易領會人生是苦這樣子的一個意義。在古代的社會,同現代是不好比了。我們現在是不是會認為“人生是苦”這樣一個命題是過時之論?其實不然,只要我們認真觀察一下,現在的社會和人們的生活,煩惱和痛苦的事情,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有增加的一個趨勢。
比如,在座的,我們有不少人很有錢。有錢不等於說就沒有煩惱。反過來說,可能還更擔心,擔心什麼呢?擔心這個股票會不會下跌,通貨會不會膨漲,環境會不會污染,自己的產業對環境會不會造成污染,等等。我們作為一個消費者來講,我們買到的東西是不是價廉物美,貨真價實。我們吃的東西是不是有營養,是不是健康食品,等等,他依然還是會有很多的擔心。
不等於說,我們現在物質發展了,我們這些人的擔心就沒有了,一樣。甚至越有頭腦的人,市場越多的人,他的擔心也越大,也越多。為什麼呢?你一個老總,你不僅僅擔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擔心著自己的生活、工作問題,你擔心的是自己企業內部所有員工,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未來、他們的痛苦跟快樂,也就是,所有人的問題你都要為他們擔心,所以你的擔心、你的操心,比一般的員工要多多少倍。
這種擔心,它是不知不覺的,每一個人內心裡面都會有。因為你不能發展,就會面臨虧損,甚至面臨破產的一種危險。你要去發展,也就要存在著自己的內部的管理怎麼樣更加優化,外在的發展能夠不會落後於別人,自己的產品在社會上有競爭力,如何來對技術進行更深的研究,對這個市場進行更廣闊的開拓,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擔心,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那麼我們又如何能夠把這些有形有相的問題和煩惱、擔心,回歸到我們自己的心裡頭去,從我們自己心上面來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培養什麼能力呢?培養我們有這種能力,來支撐自己企業、社會、競爭者,對我們施加的壓力和影響。也就是我們自己內心沒有這種能力了,或者說能力不足了,最後首先我們自己的這種信心破滅了,事業智慧不夠了,不知道如何來抉擇,自己心裡有很多很多的煩惱、很多很多的問題、很多很多的包袱放不下,造成我們整個的思考的模式,思惟不能深入,都發生問題,最後就導致我們的決策的失誤,等等。那麼這些都是跟我們人內心的煩惱有關系的。所以自己要戰勝自己,自己要超越自己。
事實上身跟心的矛盾是很大的,並且是一對主要的矛盾。我們在小孩的時候,心靈是純潔的,內心是干淨的,充滿了理想,充滿了希望,沒有惡意,也沒有一些不好的,不良的一些東西。所以在小孩的時候,雖然他的身體的發育還在進行,身體還不是很好、很健全、很有體力,還不能為社會、為人做什麼具體的工作,但是,反過來說,小孩有一個很好的心態。
並且,到歲數大的時候,成年人、中年人、老人,為什麼有些人他的心態越來越好,就是他的經驗越來越豐富,他的知識跟能力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為什麼有些人的心態越來越有問題?到中年的時候,我們這個人的身體可以說是非常發達了,但是我們長期在社會上面經歷了種種的事情,社會對我們有很多的影響。這些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我們心理就會逐步變得復雜起來。到老的時候,我們人的身體在衰退,我們人的心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些人可以說充滿了智慧,有些人到老的時候就是很無奈,無可奈何,百般無奈的一種狀態,甚至會感受到自己的一生都是在空過,自己的一生都是在受罪,自己的一生沒有什麼結果,感受不到幸福,感受不到快樂,自己的一生白白都這麼辛苦,這麼忙碌,沒有太大的意義。這種的人比較多,只有少數的人能夠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身心,會覺得人生是有意義的,是幸福的,是快樂的,自己這一生沒有白過,自己的這一生,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家人跟社會。
再比如,你要看書。那麼我們看書的時候,看多了眼睛會疼,自己就不願意再看,我們在想東西,在思考,心裡這麼想,但是我們人的身體就受不了。讓你在那裡坐一個小時還可以,兩個小時、三個小時、四個小時,身體就受不了了。那麼這個是什麼關系呢?就是身心它有關系的,會互相影響的。所以我們身體能夠非常專注、非常安靜,來從事一項事業,來完成一個工作,它跟我們心靈的和諧穩定就有很大的關系。反過來說,我們如果內心不安定,內心不寧靜,內心充滿煩惱躁動,看書、做事都是做不好的,書也看不好。
再比如,我們可能一天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追逐、追求,求這個,求那個。我們有很多很多的追求,這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呢?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的缺乏,有很大的欲望,才會去做出種種的行為上面的追求。也就是說,我們人去追求什麼東西,恰恰就證明說,你內心缺乏什麼東西。你內心缺乏的東西,不等於說你沒有那些東西,只是你內心有缺乏而已。
比如說,你想去賺錢,很少有人說,我賺多少錢就夠了。今天早晨開幕式上,這個主任說他有十萬美金就夠了。那我們在座的這些企業家們,能不能認同這些觀點呢?我想也未必。大部分的人,他以賺錢為樂。我接觸到的一些信徒呢,他有些做生意的,搞企業的。他這個只要有錢就賺,他不管多少呢,他一塊錢也賺,一分錢也賺,一百萬也賺,一千萬也賺。不等於說他一千萬塊錢,他這個利潤就一分他就不賺,他一樣也賺。他就變成一個目標,以賺錢作為一個目標,作為一個自己的價值,作為自己的業績。
那麼很少人能夠明白,我們賺錢的究竟的目的何在。事實上,其實一個人並不需要那麼多了。我們一天、一年、一生能夠吃得掉多少東西?吃不了多少東西,實際上也花不了多少錢的。所以人每一種內心的需要跟需求的含義是不同的。他需要的東西可能很簡單,兩片面包,一碗粥,一碟小菜,可能就夠了。但是他內心所追求的是很多很多的,並且很多都是不正當、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很不可理解的。那麼這些都是人的欲望在作祟,在起作用。也就是我們追逐外在的東西,其實就是,以追逐外在東西的擁有來滿足自己內心的欲望。這樣子的話,你追逐越多,欲望越大。常常就會引發疲勞、疲乏。因為自己追逐的欲望並不一定能夠得到很快的滿足,或者說得到很好的滿足。你滿足以後,還會去追逐更多的東西,更大的東西,來滿足自己更大的一種欲望。
那麼自己內心中會有種種的問題,為什麼種種問題?因為你外在的東西不能很快滿足,不能滿足,甚至說,根本就不能滿足。那麼自己內心就會有矛盾,就會感覺到一種失落感,得不到,求不得苦。這些痛苦就產生了。所以我們這些身心的疲乏、身心的憔悴,自然而然也就出現了。
通常我們人有執著,認為這個身體就是我。所以他時時刻刻,學習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會考慮到自己的身體承受得了,承受不了,它對我們人的身體有沒有影響,有沒有妨礙,有沒有幫助,有沒有作用,有沒有好處。所以,它更多情況下都會把我們人的這個身體以為是我。
事實上,我們人的身體,僅僅是我的一個載體而已。比如說,我們是人。如果說,你身體非常地健康,長得又非常地莊嚴,但是你不講人格,沒有人格,沒有道德,那也不算一個很好的人,也不算一個很健康的人。這個人有沒有能力,有沒有學問,這僅僅是我們做人的組成部分而已。如果我們人忽略了自己的品德的這一塊,那麼我們人所擁有的知識、能力,都會變成自己的血肉之軀的我的一個累贅,甚至引發問題的一個主因。
世間上面做事情,比如說,我們人有個職業,有份工作。那這個,當然我們很好地去工作,很好地去服務,我們就有比較好的生活,讓你和你家裡邊的人能夠生活得好一點。如果你職業干得再好一點,職位再高一點,那麼可能就會有自己的事業干出來。我們自己有了一份事業,一般僅僅是要來激發自己的聰明才智的潛能而已,把內在的潛能表現出來而已。那麼,自己內在的這種潛能,表現出來之後,究竟對別人,對社會,是有利還是有害?那就是很難講,甚至說也講不清楚。
如果照佛法來說,佛法它一方面要引導我們,把自己生命的潛能淋漓盡致,盡可能把它發揮出來。同時,對自己、對社會又能夠有利。也就是說,要讓自己、讓別人,在當下、在現在、在未來,甚至在更長遠的未來,都能夠有積極的作用,都能夠讓大家感到幸福和快樂,這樣做事情的出發點和目的是大大不一樣的。也就是說,我們很有可能說,我們干一番事業就是來實現自己的欲望,那究竟這個事業怎麼樣子,是非、功過、得失暫且放一邊。
那麼佛法、佛教就不一樣了。佛法指導我們的生活行為,對我們的人生是會很有幫助的。尤其是一個對佛教,如果真正有了信仰的人,他對財富、名譽、地位、權利等等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是跟沒有佛法信仰的人是不一樣的。當然我所講到的這個對佛法這種信仰,是真正有信仰,真正是接受了佛教的這種思想。因為世間上面的這些成就,在獲得的時候,同時也面臨排他性、競爭性、不穩定性、不連續性和不確定性。
比如說,你今天賺錢,不等於說你明天能夠賺錢,你後天也能夠賺錢。你今天賺錢了,搞不好你明天虧本,後天破產,都有可能。同時,你今天賺錢的本身又有很多人來跟你競爭,你來研究、發明這樣一個產業,對方也在研究。甚至自己本企業裡邊的人,在你快要成功的時候,他去另起爐灶,另外搞一套,他賺錢更快。
所以呢?不穩定性、不連續性,也就是佛教的話來說,無常,就賺錢本身也存在著無常。
那麼我們如何來把握這樣子的一種規律?這樣子一些特點?就需要靠智慧,就要靠我們所從事的這件事情的意義本身的認識。如何讓我們內心的力量和作用能夠永遠不會消失?內心裡面能夠時時刻刻充滿智慧,充滿慈悲心,充滿光明。那麼他才會給自己帶來利益,帶來快樂,他才會給別人帶來利益跟快樂,更不會去損害別人。他不存在排他性,他不存在競爭性,也不存在不穩定性跟不連續性。
那麼這些競爭性、排他性、不穩定、不確定、不連續,是世間上面人有煩惱的一種標志,都是無常的特征,都是痛苦的根源,都是我們需要面對的,需要解決的,需要研究的地方。
我們一般人想擁有財富、名譽、地位、權力,苦苦追求,孜孜以求,貪欲的心理火焰非常地猛烈。本來內心就有貪欲的煩惱,自然內心又向這樣子一個強烈的境界上面去追逐,無疑是火上澆油。因為你在火上澆了更多的油,這個火就越燒越旺。自己的痛苦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烈。柏拉圖曾經說過一句這樣子的話,“貧窮不僅是個人財富的減少,乃是個人貪念的增加。”非常有智慧。
不少的人為了要過上好日子,他所采取的手段往往是用拼命賺錢的辦法來滿足,用拼命工作的方法來追趕自己增長的那麼快、那麼主觀的一種欲望的需求,而不是自己實際生活上的需要。就是說,自己去工作、賺錢,自己在世間上面所作所為究竟是為了要滿足自己在欲望上的名譽、權力、地位、財富呢,還是為了自己的生活,實際的需要,為了對自己的身心有著實際的幸福快樂的感覺?這個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他更多的是考慮到說,名譽、權力、地位、財富,這些在社會上面的一種成就感。
那麼你這樣要去比的話,就不好比了。因為你越有錢的人肯定是越少,它金字塔嘛。那大部分的人錢比較少,大部分就得不到。他得不到怎麼辦呢?怎麼來面對呢?就要來調整自己的認識,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才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身心。
反過來說,我們人在現在這樣一個競爭極其激烈的時代裡頭,我們如何來看待自己的身心、學習、工作、事業未來的發展?要把這些聯系起來來看待。我們都希望人生有成就,希望的成就究竟是什麼呢?我剛才所談到的,這些成功以及自己在家庭社會上面所肩負的種種的責任的完成,這是世俗社會上面人做事情的目的。這些目的是否就是自己人生的究竟的目的?還是世間上面一般的目的?也就是我們常常所談到的社會責任。其實這些目的的完成頂多只能是我們自己有著一個更好的工作的條件而已,也就是我們是擁有更好的工具而已。這些所謂的成就,也常常使自己被蒙蔽,自己被困惑,自己不能很好去對待,甚至說會毀了自己,非常可怕的一些現象。也就是說,我們一個人如何來面對和認識自己眼前應有的成就?這是非常重要的。
一個人在世間上面生活、工作、學習、存在,都會選擇長期存在下去,甚至要無限存在下去。通常人不會說,自己不想活了,自己不想存在了。總是想能夠活得更好,能夠活得更久,身體能夠更健康,內心能夠更加歡喜、更加快樂。那麼我們要做到這一點,有他的原因,有他的方法。
反過來說,我們走到另外一個方面去,比較極端的人,走到自我毀滅的這個路途上面去,也是有他的原因的。這個原因,在開始的時候,自己感覺不出來,自己也就不知道了,自己是不知不覺走在這個迷途當中。最後,只有走到絕境的時候,才會意識到自己走錯了。那個時候,就來不及了。因為已經到絕境了,已經無地自容了,已經回天乏力了,沒有辦法,不可改了。
如何轉痛苦為快樂?
那麼,我們現在呢,就要考慮、就要注意,自己的哪些行為,自己哪些做法能夠消除這些痛苦,達到日益快樂,消除這些失敗的原因,獲得成功的因素。這是不一樣的。用佛教的話來講,叫緣起——清淨法的緣起,染污法的緣起,它們是不一樣的。也就是我們做事的動機,究竟我們是對社會,對人類有利的,或者是有害的,甚至是我不去思考的,反正就是賺錢,這個是不一樣的。
佛教就要告訴我們,讓染污的緣起變成清淨的緣起,染污就是我們內在的煩惱,清淨就是內在的智慧。也就是用智慧來指導自己的人生的方向。所以我們人內心的狀態,內心當中的成就,如何來獲得,就是要培養我們自己對世間上面的種種的境界,種種的現象,種種的問題的看法和認識,最後下結論。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跟一個心理有疾病的人是不一樣的。心理健康的人,他對事物的看法就很樂觀;心理有毛病的人,他對事物的看法就會很悲觀,很消極。同樣是一個人,他對世界的認識的結果是兩個方面的。宗教——佛教,就是要培養我們如何來獲得內心的健康,這樣子的話,我們對外在事物的認識才會比較樂觀,比較正面。而實際上,我們一個人的痛苦跟快樂、歡喜跟悲哀,其實是人的一種情緒,人的一種心情,內心當中的一種感受。內心當中的感受往往是習慣性的,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也是非常微妙,非常深奧的。
有些人,他需要說“我要有一種成就感”,有些人說“我不需要有成就感”,有些人說“有成就、沒有成就無所謂”,那是不一樣的。有成就感跟沒有成就感,或者說自己有成就感以後能夠超越,這才是很關鍵的。如果說我們僅僅去追求一種成就的一種感覺,我們得不到的時候就非常痛苦,非常地沮喪;反過來,得到了之後,我們就會得到麻痺,得到麻醉。所以我們就要去超越這種成功跟失敗,成就跟不成就的這種內在的感受,內在的感覺。就是成就也是這樣,不成就也是這樣,自己已經盡心盡力。
能夠成功,能夠成就,能夠賺大錢,能夠發大財是過去有修行得來的福報,如果沒有,就是過去的善事做得不夠。那我多做善事,與人為善。
再比如說,我們覺得眼前的這個水果是干淨的,眼前的這個茶水是干淨的,我們就敢吃;如果我們覺得這個茶水不干淨,這個自來水源它的來源就有問題,這個水果有農藥,這個水果吃下去對身體有負作用,他就不願意吃,他就不想吃。我們對外在的東西的判斷,常常自己內心裡面已經有了這個結論,實際上我們也沒有去做化驗,這個水裡邊到底有沒有些不好的成分,也不知道。在很多情況下是根據我們的經驗來判斷,並且已經下了結論。實際上這個飯菜可口不可口,干淨不干淨,有沒有營養,你只有吃下去才會知道了。吃了才知道它可口不可口,吃了以後身體會不會有反應,那個時候才知道,才能夠下結論。但是我們往往都是習慣性的一種動作——已經下了結論。
再比如我們一天當中不斷在追求,有物質方面的追求,當然有些人也有精神方面的追求。物質方面的追求,我們人非常容易開出一個清單出來,就是自己需要什麼:電腦啊,汽車啊,房子啊,辦公條件啊等等,學習上面,生活上面,工作上面的一些用品、用具、衣服等等,非常清楚,從小到大,甚至從生到死,自己對物質方面的需求是非常清楚的。但是我們在精神領域的需求——我們需要什麼東西,這就不好說了。
為什麼不好說?因為他不知道精神食糧到底有多少種。就像我們看書一樣,我們要看什麼書,書單開不出來。我們所能夠開出來的這些書目單,只是我們根據已知的這些認識來開列的。但是我們已知的這些信息也是很有限的,那我們要讀好書,就要靠非常有學問的人,對這個行情非常了解的人,他才能夠告訴我們要讀什麼書,讀什麼書對自己的修心養性有用,對自己的業務的發展有用,對自己的單位的內部的管理有用。如果不知道的話,我們自己開出來的一個書目單不是最好的。有時候可能是比較差的,甚至是極差的,落後的,淘汰的東西,我們還把它奉為至寶。
我們讀書尚且有如此的困難,究竟我們要讀什麼書。那麼宗教領域,精神領域,它的東西就更多了,它的內容就更加豐富了。那麼我們怎麼辦呢?我們怎麼樣子才能夠做到呢?怎麼樣才能夠獲得呢?這個就關系到“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各行各業都有專家,經濟界的、學術界的、科技界的、民族、宗教、政治、軍事、教育,各行各業都有專家。
那我們對社會上面的這些專家的了解認識,就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對自己未知的領域,對自己精神的追求,這個部分,就顯得非常重要。所以有些人雖然看起來很聰明,很有能力,但是,往往自己非常容易把自己的聰明、能力、知識,用來規劃如何讓自己的私欲得到滿足和膨脹,作為規劃自己一生的主要目標,作為自己人生的成就。長期以來,我們都是在為自己的一個小我在忙碌,因此自己的生命就會變得非常局限、瑣碎,甚至變得非常地無聊,沒有意義。
我們每個人內心當中都有很多的痛苦,這些痛苦是因為煩惱引發的,貪欲引發的。因為我們內心當中有煩惱,所以對客觀外境不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判斷。總覺得容易發生同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對立起來,發生矛盾,關系緊張。我們在認識外在的時候,我們自己內心的狀態是不是非常平靜,非常祥和,沒有起伏,非常自在。內心所出現的都是一個非常明了、清明、圓滿的狀態,這樣子的話,我們對外在的事情和問題才能夠了解、分析、辨別清楚。否則的話,自己內心有起伏,內心在動蕩,內心是無明狀態,再好的外在的境界來到我們面前都會變成模糊不清,都會變成動態的狀態。
就猶如一面鏡子一樣,鏡子上面蒙了很多的灰塵,外在再好的境界,再漂亮的鮮花,再好的衣服、水果等等,在鏡子裡頭所反映出來的都是模糊的狀態,都是一個不好的表現。反過來說,如果是一面非常干淨的、非常透明的鏡子,那麼你外在是一個什麼境界,外在是一樣什麼東西,在鏡子裡頭的反映是了了分明、清清楚楚,能夠還其本來面目,也就是不會被迷惑了。
所以我們內心裡面有迷惑、迷茫、問題,就是有煩惱起作用。這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呢?佛教告訴我們如何來認識自己的心,如何來認識自己心上面的問題,也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要從自己的內心著手。 因為人跟人都是一樣的,眾生平等。所謂眾生平等,就是說你的問題也有可能會成為我的問題,因為你的問題,你有問題,那麼你去做了很多事情,就會影響到你周邊的人,周邊的人再會影響到自己周邊的人,就會影響到我們,息息相關嘛。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能夠靠懂得如何來解決這樣問題的人,他告訴我們怎麼解決,我們才能夠得到解決。也就是說,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要去認識,它究竟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那麼內在的也有,外在的也有。
外在的怎麼講呢?比如說你一個數據,一個指標弄錯了,抄錯了,計算錯了;或者說你汽車的一個零部件沒有安裝好。那可能他馬馬虎虎,這個有問題。但是他這問題跟他的能力有關系,他也可能沒有這個能力,所以他弄錯了;也有可能他有這個能力,他不用心,搞錯了。那麼他為什麼不用心呢,他也不想說自己不用心,他用不上心,他不知道怎麼用心,他今天的心就迷糊,今天的心就搞不清怎麼回事,所以做錯事,說錯話,導致虧損,導致很多問題的發生,很多問題的出現。然後呢,再影響到更多的人,影響到自己的單位,如果我們老認為“這個問題是別人的”,那我們這種認識和態度就會有問題。
也就是說,我們在一個單位裡頭發生的問題,我們主管老認為說這是我們下面人的問題,不是自己的問題,就會有問題。反過來說,我們在單位裡邊,如果問題的出現,老認為說這是別人的問題,這是領導的問題,這本身也是會有問題。
比如說我們下面的人發生的問題,就說明我們管理不善,我們教導無方,所以下面才會辦錯事,才會馬虎。那麼他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就說明他內心當中有情緒在發生,內心裡邊的這些情緒發生以後,導致了結果的失敗,結果的失誤。
我們常常需要更加關心自己下面的人的想法,下面的人的訴求,下面的人的情緒。如果我們僅僅在外在去要求說,一定要怎麼做,怎麼做才對,一天要做多少,要干幾個小時的活,要完成多少指標,這個是不夠的,這個僅僅是一個工作指標,一個硬性的規定。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更多的情況下,要在內心當中去找根源,尤其是要在自己的內心當中去找原因。
因為外在的境界會在變,我們人也是會在變。他今天做錯了,不等於說他明天也會做錯;今天做對了,也不等於說你明天就不會做錯。所以我們對一個人的看法,對一件事情的看法,不能很執著。就不能很固定說這個人就是不好,這個人做的事情肯定就會發生問題,都是在於人的教育、引導、管理,以及我們對他的關心,那麼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我們單單從這件事情上面,就能夠聯想到很多的事情,聯想到很多不了解的領域應該要怎麼辦。
隨緣與攀緣有何差別?
我們的心一直在攀緣。那麼攀緣——這是個佛教的語言,攀緣跟隨緣有什麼區別呢?佛教也講隨緣,也講攀緣。
隨緣,它意思是,要隨順當下的因緣,發揮作用;隨順現實的環境條件,發揮作用。隨緣,並不是要我們隨便讓因緣跑掉,就是要同眼前的條件相結合,使自己真正變被動為主動。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要隨機應變,把握機遇,不要讓自己的心脫離現實,避免浪費因緣和違逆因緣。違逆因緣就是我們做的事情跟客觀環境、客觀條件、社會需求相反,那麼你就干不成,干成的話你就沒有好結果。
攀緣在佛法的原意,是什麼呢?就是自己的心它沒有一個目標,沒有一個方向。就是自己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接觸到什麼,就誤以為有,就認為“這些就是我需要的”、“這些就是我要結交的朋友”、“這些就是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內心沒有目標,他沒有分析力和判斷力。這樣子的話,我們的心就會忽東忽西,飄移不定。所以,我們學習佛法的人,就是要讓自己的這種隨便攀緣的心,隨便對自己所遇到的這些境界,都能夠內心裡頭平靜如水,不動搖。
換一個角度說,我們自己的心一直被外在的境界所動搖,那麼本來我們第一個念頭,第一眼看到這個境界的時候,聽到這個境界的時候,第二個念頭,第三個念頭,第四個念頭,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甚至幾個月,幾年以後,我們依然還會被某一個人的所做的某一件事情,某一個行為,甚至某一句話,某一個動作所影響,所左右,排除不掉,甚至影響到我們的一生,影響到我們的後世,影響到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不知不覺它就會有那樣子的一種力量在支配自己。
反過來說,有好的力量支配,那麼我們這個人以後可能成英雄,成聖賢。我們常常講“模范的力量是無窮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反過來說,如果是一個不好的力量在起作用,就是你內心當中的這個偶像,內心當中的崇拜是一個負面的東西,那麼也有可能左右你的一生,左右你的未來,那這問題就很大,就會讓自己走向反面的一個結果,反面的一個結局。
照道理呢,你對別人有這樣子的一個想法,別人也未必知道了,別人也未必會有跟你同樣的想法。也就是說,你對別人好不好是一回事,別人對你怎麼樣子又是一回事。但是呢,我們人總認為說“我要對你好,那麼你也要對我好”、“我對你是什麼樣一個行為,那麼你對我也要有一個什麼行為”。這樣子的話,是不可能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比如說我們一個處在地位比較高的人,你一個單位、一個企業裡邊的老總,也可能你的員工是成千上萬,甚至幾十萬,跨國公司幾十萬。你這所有公司裡邊的人都認識你,但是不等於說你能夠認識下面的人,他認識不出來的。那麼也就是,不能等於說,我們認識的某某人,那麼要讓某某人一定要認識自己,這個是不一樣的。當然也有可能我們一個比較有能力的人,一個比較有成就的人,他能夠記住很多人的名字,甚至記住很多人的電話號碼、門牌號碼,同你接觸的一幕又一幕都能夠記得住。但是更多的人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人的一天當中所接觸的人、事、物,還是有限的。
成功跟失敗的主因在哪裡?
那麼這個就關系說,我們這個人,究竟要以什麼樣子的一個境界,作為自己的參照的對象,學習的對象,模仿的對象。這樣子的話,我們人才能夠一天一天走向成功。我們心情不舒暢的時候,內心有問題的時候,就會非常容易去責怪別人,非常容易去責怪外在的環境,就會覺得今天我們事情做不成功,事情不好做,都是因為別人的原因,第二個人、第三個人的原因,都是因為社會不公,外在的條件不好等等。就是非常容易覺得我們做不好,我們做失敗,都是別人的原因,不是自己的原因。而實際上,我們成功跟失敗主因還是在自己,根本的原因都是在自己。外在的人、外在的事、外在的物僅僅是一個緣分而已,是第二位的,而不是起主導作用的。外在的這些條件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都是第二位的。它對每個人來講都是公平的。也就是說,你需要的是有形的,精神領域的財富,還是你需要的是有形的物質領域的財富。然後我們如何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在這兩者之間找到我們自己的下手處。
一個人可能對自己的部門,對自己的單位,甚至對社會各個領域,他能夠有很深刻的認識。他覺得應該怎麼做,會有什麼好的結果;應該怎麼做,會有什麼壞的結果,應該怎麼辦,應該怎麼處理等等。他可能會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很多很多的主意,很多的理想。但是呢,根本的一條就是“你今天必須怎麼做,怎麼決定”,他自己就不知道了,就他能夠把所有的問題都羅列出來,但是他不知道說今天要解決什麼問題。“我今天要去做什麼事?”所以我們既要對所有的問題能夠作深入、系統、全面的了解、認識、分析,同時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知道怎麼辦。如果自己不知道怎麼辦,我們懂的東西越多越麻煩,都會成包袱,都會成累贅,都會成問題。
一個人的一生,幾十年,非常地快。每天都在做事,但是實際上,我們幾十年也未必能夠做多少事情,也是屈指可數的。對整個的歷史,對整個的人類來講,都是滄海一粟的。那麼我們如何在自己這樣子一個有限的人生過程當中,來完成自己的這種生命最大的意義,來實現自己生命最大的價值,這個每個人的說法不一樣,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也不一樣,所以呢,每個人努力的方向也不一樣。就會變成,有些人當老師,有些人當老板,有些人當和尚,有些人當道士,他各行各業都有。他認為說這樣子做有意義,這樣子有價值;有些人認為說這樣子做有意義,去當醫生有價值,去當護士好。每個人認識不一樣,這個就是要讓我們思考:什麼叫做人生。
剛才上面談到很多的信仰,那麼現在就要我們思考,什麼叫做人生,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這是很關鍵的。什麼叫做有價值,對不對?那麼價值到底是什麼,這個是很不好下結論,很不好下定義的。就是自己認為有價值,它就是有價值;自己認為沒有價值,它就沒有價值。他很多人都這麼認識的,是很講不清的。
就是比如我們現在人去出家,有些人他認為說你怎麼好好的去出家呢?這個世間多好,他為什麼去出家呢?他言外之意就是出家不好了。有些出家人他會去看,他說這個你在家不好了,他說在家很苦了,對不對?他出家,你看寺廟裡邊都是山清水秀,寺廟裡邊都是非常地清淨。那麼有些人說出家很消極,那出家是不是很消極呢?那也不一定,我們出家人,早晨三點鐘就起來,在社會上面的人三點鐘他可能還要睡覺,才要睡覺,我們三點鐘就起來念經,六點鐘就開始過堂——吃飯,七點鐘開始工作。那麼我們一般的人,現代的人,他六七點鐘才要起來,我們六七點鐘就開始工作。反過來說,我們十點鐘就休息了,睡覺了。但是現在人,十點鐘才要出門,他夜生活。
所以現在呢,到底怎麼做是好,那講不清楚。他有些人說他夜裡出來去生活才好,那我們覺得夜裡睡覺才比較好。那究竟夜裡睡覺好呢,還是夜裡出去玩好。他認為說夜裡出去玩有價值,那他就會出去玩;他認為說夜裡應該要睡覺好,有價值,那就去睡覺。反過來也是一樣,白天有些人,認為白天就要睡覺,比晚上更好;我們認為說這個白天工作好,白天來讀經比較好,他就會去讀經。這個有習慣的問題,也有認識的問題,總之有很多原因形成。
所以佛教告訴我們——這是最後的部分——人如何保持一種健康、平常心的狀態,我們在追求的時候要走正道,身心要和諧。如果身心不和諧的話,我們自己要想做的事情都辦不成,自己身心都矛盾起來,更不要說替別人辦事情了。我們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都很難去做,我們如何又去要求別人把事情做好呢?
佛教告訴我們要超越自我,如何超越?就是要破除內在的執著。所謂內在的執著,就是內心當中的那些不好的、不良的、錯誤的認識、看法、想法,心理狀態,要把它去除掉。然後養成一個健康的、善良、和諧的內心的狀態。
我們內心當中有執著,就在我們身體上面會表現出來,比如一個人比較虛心,能夠看得出來;一個人比較傲慢,也能夠看得出來;一個人心態比較好,也是比較容易感覺得出來;一個人對人不友善,對人常常產生懷疑的態度,排斥的態度,甚至仇視、敵視的態度,也是能夠感受得出來。所以我們自己的心,如何來感受別人,同時呢,自己的心,如何來包容別人,更重要的事情呢,我們的心,如何來面對別人,如何來影響別人,也就是別人對我們不好,我們也要諒解,我們也要包容,反過來我們還要去幫助他。用我們比較善良的心,和諧的心去影響他。
同時呢,我們要有一個比較長遠的目標,不能說我就忙,每一件事情都要有利益,不能講說,你做每一筆的生意都要賺錢,這是不可能的。那麼你就要算總帳,你一年算下來,你的單位是不是虧了,還是盈了,我認為這就可以了。你每一次都想賺錢,這絕對不可能。那我們要有這個能力來面對這樣一個境界,就是自己有時候可能會失敗,但是有時候可能會成功。
如何讓成功的因素更多,失敗的因素減少,最後來避免。那麼這裡邊就是要超越自我為中心。所謂自我為中心,就是時時刻刻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時時刻刻考慮的都是自己的問題,忽略了別人,忽略了很多人。把自己的人生局限在一個非常有限的領域,自己的視野非常地狹隘,自己的眼光非常地短淺,只能關心今天的事情,眼前的事情,明天的事情、未來的事情,看不明白;大局的事情、全局的事情,看不明白。
那麼怎麼來超越呢?就是要變小我,將小我變成一個大我,將自己融入到團體當中去,將自己融入到社會當中去,要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的員工自己是團體當中的一員,與自己的團體,團隊是一體的,息息相關的。
這種意思的明確的培養有什麼意義呢?比如就個人來講,我們每個人有一具身體,自己把這具血肉之軀的身體當成自己,就會百般愛護,種種照顧,冷的時候穿衣服,肚子餓的時候要吃飯,身體髒的時候要洗澡,每天要洗臉,要刷牙等等,就是一天當中要花很多的時間去照顧自己的身體。如果自己能夠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當中的一員,很重要的一員,比如說,你是一個家庭裡頭的家長,那麼你就會千方百計去工作,去賺錢來養家,照顧家庭裡邊的每一個成員,照顧自己所居住的房子以及自己家裡頭人的生活條件、用品用具,都會很用心去照料。如果自己能夠感受到是單位當中的一員,那麼你在哪個單位裡頭工作,就會很認真去負責,天天為自己的單位著想,不斷去發展各方面的業務。
那麼我們當主管的人,就要去引導下面的人。不能說我們當主管的人去要求下面的人為自己作工,為自己賺錢,那個是不可能的事情。時間長了,那麼你這個組織,你這個團體,你這個部門就出問題。也就是大家既要培養主人翁的這種感覺,同時又能夠超越以自我為中心,因為自己感覺到是團隊當中的一員。那麼一個團隊就像一個人一樣,它眼睛有眼睛的作用,耳朵有耳朵的作用,手有手的作用,腳有腳的作用。你搞研究發明有作用,你搞這種管理有作用,你搞這種市場的開拓也有作用,一體的。
那麼這種的思想,這種的文化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用現在的話來講叫企業文化。那麼企業文化就是要科學發展,就要以人為中心,科學發展觀。要關注民生問題,關注人的問題,這個擺在第一位。
其次呢,我們又一步一步去學習,學習如何來培養這樣子一種善良的心態,學習培養善良是很重要的。我們的能力、地位很高很強,如果你動機有問題,如果這個人不善良。比如說你這個薩達姆,那就麻煩了,你就會引起你整個的國家、民族、地區都會發生災難。他也很有學問了。
所以在實際的生活當中,我們對善良的培養和發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斷去培養,才能夠抑制自己的一種欲望,自己的欲望才能夠得到消除,才能夠讓自己的這種欲望轉化到如何去利益他人、服務社會,這樣子一個境界上面去。也就是一個人如果沒有在善良的方面去努力,那麼我們不善良的那一方面——欲望,就會不斷得到表達,就會不斷得到體現,我們內心裡面的垃圾和問題就會變成社會的垃圾和問題。
所以我們在家裡頭,就要孝順父母,同自己的弟兄姐妹很好地相處,在單位裡頭就要認真負責,盡職盡責,敬業樂群,自然而然,我們的這種成就感會得到大家的肯定,並且要把這種肯定作為我們自己人生的一個目標,不能把我們自己所有的心思都轉化到追逐和滿足欲望上,這個是一個錯誤的路途。
另外我們一個人如果認真去觀察思考外界的事情,那麼我們常常也會感受到它是無常的。就是無常,它是世間的本質。無常什麼意思呢?它會變化,時時刻刻在變化。也就是你一個項目在這個地方可能會賺到錢,明天你換一個地方就未必了。我們的心就不會太在意外在的得跟失、是跟非、成功跟失敗。唯有如此,我們的心才能夠真正保持和諧、穩定和善良,我們的心才能夠真正有力量來面對和因應世間的一切。
佛教常常講解脫。解脫——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好好的,也沒有說我們被什麼人捆綁起來。實際上解脫就是要解脫我們內心當中的這樣子的一些觀念,我們內心當中被這些觀念束縛住,自己把自己卡死了,解不開,打不開,不能去包容別人,不能去接納別人,經常發生問題,發生故障,這就是我們這個人太現實了。就是現實的人固然如此,但是我們不能把所有的一切都要立刻要兌現,那就會有問題,那反而就會變成一個不現實的人,因為這不可能會存在的。
這樣子的話,我們就要從更加長遠的未來來認識自己的成功跟失敗,來認識自己一生究竟什麼樣子才是一個成功的人生。那麼世間,在世間上面的種種的成功失敗,就猶如我們在看一場戲一樣,看一部電影一樣。如果我們看得著迷,影劇裡面的喜怒哀樂,我們也會跟著喜怒哀樂,那麼我們就很悲哀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能從這裡邊悟到道理,就是我們的情緒會被這些幻象所迷惑。反過來說,我們面對世間上面的種種的境界,它出現的時候,如果我們一直都是在這裡喜怒哀樂,都是在這裡歡喜跟悲哀,我們就不知道怎麼辦,我們就沒有能力去解決,我們就不知道人生究竟何去何從,就不知道自己的結果會怎麼樣子。如果我們把這些看成都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局,他的看法又不一樣。就像我們在看戲一樣,在看電影一樣,這戲裡頭的所演的那麼多的得跟失、是跟非、恩跟怨,所有的曲折,所有的傷害,自然而然也就無足掛齒。
總之,如果把我們自己生命的方向轉到智慧、慈悲、善良、利益眾生,轉到對善法的這種希求上面去,那麼我們的內心就會越來越清明,越來越有力量,越來越廣大。我們的虔誠、恭敬、專注就會不斷增長。那麼自己的人生就會越來越美好,越來越自在,越來越善良和有意義。這也就是佛教告訴我們如何來獲得真正的信仰,以及如何來開創自己幸福、美滿、自在的人生。
我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主持:今天非常難得的一個機會,我們都知道我們學誠師父是人生大智慧者,我們有什麼問題或者疑惑需要咨詢師父的,我們可以留點時間給大家。有什麼問題?
甲:我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學誠大師。我們做企業的,也給自己定了很高的企業的目標。但是呢,我雖然是很投入,全身心投入到其中,但是對比一下現實的目標的話,仍然感覺到很大的差異。我們剛才和一個師兄,在聽你講課的時候,我們探討了一下這個問題。我想請學誠大師給我指點一下該怎麼做。謝謝!
法師:我的體會,要高處著眼,低處著手。就是我們可能要想做很大很大,但是我們要從小的開始做起。
甲:我們事實上現在做的事情,做得非常踏實。可以這麼說,我們非常理解,“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可是仍然感覺到了自己在修為方面,自己在個人的修養方面,仍然不足。可能這也是剛才學誠大師說的,主要還是自己的問題。我不知道這樣理解是否正確。
法師:這當然是心的問題,也是我們內心的問題。就是我們內心想要做得更多,要發展得更快,而實際上自己在發展的這種過程、速度跟自己內心的要求就有距離的。那麼自己如何來調適,讓自己的企業發展到一個相應的一個速度,這是很關鍵的。
甲:謝謝法師!(掌聲)
乙:非常感謝學誠法師今天的開示,非常深刻。想請教一個問題,剛才學誠法師講到了科學發展觀。那麼就我個人認為,佛教博大精深,兩千多年淵遠流長。那麼就我們凡夫俗子來說,我們只是能學到滄海一粟。那麼如何用科學發展觀來理解佛教和佛教與我們人生的信仰,那麼我感覺到有些困惑,請大師開示。
法師:這一期的《中國宗教》上面發表了一篇我的文章,叫做《科學發展觀與宗教研究》。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找。國家宗教局出版了一本書叫做《科學發展觀與宗教研究》,在這篇文章裡頭,我有論述。那麼這種科學發展觀,歸根究底它就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也就是人怎麼樣子能夠把自己潛力發揮出來,服務社會。那麼宗教,它也是一樣。我剛才談到,這個佛教也是一樣的,它也是怎麼樣子來利國利民,怎麼樣子來服務社會。但是兩個角度不一樣。那科學所關注的領域和宗教所關注的領域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科學更多的關注的是外在的東西,宗教關注的更多的是我們人的內心的東西,所以科學跟宗教它不是對立的,恰恰是相輔相承,相得益彰的,是兩個不同的體系。就是說,我們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認識宇宙跟人生,也可以用宗教的角度來認識說明宇宙跟人生。那麼科學跟宗教對於人類在精神領域、物質領域的幫助,這是一致的,是共同的。(掌聲)
甲:我提第二個問題。學誠大師,就是本人皈依,我想請教一下,這個我們講離苦得樂,利益眾生。那麼是我們一個皈依者的基本的目標,那麼從我們的原因來講,其中就有六道輪回之痛苦。那麼今天我沒有聽到大師講過多的六道輪回。如果講了六道輪回的話,那麼用科學發展觀來解釋的話,是不是就有些不好理解了呢?請大師開示。
法師:科學它不好來解釋輪回的問題。這個輪回的這個理論,它是我們佛教所要闡釋的,它有佛教的這種佛教的常識。因為我們目前科學的研究還未到前生跟後世這個輪回。那麼宗教它在說明這個道理,為什麼宗教能夠說明,科學不能說明?宗教因為他過去有人體驗過。比如說,釋迦牟尼佛,比如說歷代的祖師大德們,他們有體驗,他更多的這種生命的體驗,但是他沒有辦法說拿出來看,你沒有辦法來說拿後世的東西拿出來給我看,也沒有辦法把前世的東西拿出來給我看。這個只能推理只能相信,相信說這種的經驗這種的說法它存在。那科學它不一樣了,它所有的東西它能夠來做試驗。那宗教的東西他能夠體驗,它沒辦法來做試驗,你說這個地獄,地獄拿出來看看,這個東西不好拿出來。(聽眾掌聲)
丁:學誠大師,我是來自重慶的。剛才聽了你用心地講解信仰與人生。應該說讓我們的心就進一步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貴與生命的意義。在這裡想提一個不成熟的看法。那個《紅樓夢》裡面的陳曉旭她出家了,在這裡呢,我想,能不能夠分享一下,你對這個事情,你有什麼想法和看法。謝謝你!
法師:我覺得陳曉旭出家,這很正常。陳曉旭未出家以前,她也經常來找我,並且也有這樣子的一個思想傾向。她演紅樓夢,並且演得很成功,她的事業也做得很成功。那麼為什麼我們現在,認為說會很反常,就覺得不應該出家。那我們會認為說,這個出家也很好,這本身就是選擇嘛,很正常。反而我們認為說她不正常的,那我們這個想法是不是有點不正常呢?我自己覺得是正常的。(聽眾掌聲)
主持人:好!咱們以後再找機會和師父溝通,非常感謝學誠法師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的演講,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了宗教信仰的社會意義和佛教的特點及人生智慧,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了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調整自己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挑戰,有了一個更加美好的人生,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學誠法師,謝謝!
|
|
|
|
|
|
上一篇:弘一大師:改過實驗談
下一篇:王岳川:內聖與外王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