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無我利他真菩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讀誦大乘經典,熏習菩薩精神

學佛之人皆謂華嚴殊勝無比,師父亦經常教導我們要誦讀大乘經典,不斷種下大乘的種子,開顯大乘的心量,進而去希求擁有一顆無我利他的廣闊胸懷。這種心量是如何之廣大,若不讀華嚴經,恐怕打破自己的腦子也不會想象得出來。

今天讀到《華嚴經•十無盡藏品》,為菩薩那種“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徹底的無我利他的精神所感動,為這種難行能行的行為所折服。在世間五欲六塵的熏染下,在自私自利思想的驅使下,在世間我們的一切行為莫不是圍繞著一個自己轉,圍繞著各種欲望轉。我們不可能想到去利他,甚至為了自利而不擇手段地去損害他人;我們甚至都不會相信有真實利他的行為存在,在世間人的眼中一切的所謂“利他”無不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無不是在作秀,無不是在做“托”。嗚呼!我們的心量是如此的狹小,我們的處境是如此的可悲!

佛菩薩在無量的經典中數數地宣說要我們放下我執,利益眾生。師父在各個開示中也爲了對治我們只緣自己,不能發心的問題,苦口婆心地教導我們要超越自我,平等觀待自他,發菩提心,廣結善緣。

說到底菩薩所做一切的目的無非是爲了利益眾生。而利益眾生有兩種層面,首先是不損惱有情,二者是饒益眾生。不損惱就是止惡,饒益就是行善,止惡的同時也就在行善,行善本身就是止惡。在《無盡藏品》裡面,菩薩的這兩種行持通過“戒藏”和“施藏”完全的展示了出來。

持戒出離不惱有情去除貪慢饒益眾生

經雲:“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诃薩戒藏。此菩薩成就普饒益戒、不受戒、不住戒、無悔恨戒、無違诤戒、不損惱戒、無雜穢戒、無貪求戒、無過失戒、無毀犯戒。”戒本為佛陀為遮止弟子們的錯誤行為而制定的,在聲聞乘中重在離境止惡,斷除雜染,熄滅煩惱,早入涅槃。而大乘菩薩以饒益有情為自己的使命,大乘戒的宗旨就是饒益有情。所以在菩薩成就的戒藏當中列為首要的就是“普饒益戒”,如經中說:“雲何為普饒益戒。此菩薩受持淨戒。本為利益一切眾生。”此為明宗之戒。

後面所有戒藏的目的無不在於普遍地饒益眾生,如果從止持的角度講,要想饒益有情,首先要做到的是不損惱有情,只有不損惱他人才能與之建立善緣,我們再想幫助他,別人也會容易接受。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時候有好的發心卻不被別人接受,別人不領情的原因所在。而菩薩卻能做到在自己持戒之時不損惱他人,不影響他人。能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地難能可貴。如經中講到:“雲何為無違诤戒。此菩薩不非先制。不更造立。心常隨順向涅槃戒。具足受持無所毀犯。不以持戒惱他眾生令其生苦。但願一切心常歡喜而持於戒。雲何為不惱害戒。此菩薩不因於戒學諸呪術造作方藥惱害眾生。但為救護一切眾生而持於戒。”可見菩薩持戒完全是爲了利益眾生,利益眾生的前提就是不損惱眾生,不因為自己持戒而害得他人痛苦,如果因自己持戒而損惱了其他有情,這說明我們利益有情的心還沒有發起來,沒有真正地自他相換、代人著想,還是執著在自己持戒有多少功德上面,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到別人,如果引起他人的嗔恨和觀過的話,就會損失很多功德,而且結了很多惡緣,這樣自己的修行環境也不能夠增上,最後不可能真的修上去。

那菩薩持戒自己應有的健康心理狀態是什麽呢?經中講到“雲何為無貪求戒。此菩薩不現異相彰己有德。……雲何為無過失戒。此菩薩不自貢高言我持戒。”就是說持戒者不應因自己持戒而貢高我慢,看不起別人;也不應該爲了貪求名聞利養而故意的彰顯異相,造作出與眾不同的樣子。

菩薩對待眾生的態度則是心住平等,無有分別;心常悲憫,無有捨棄。如經中說:“……見破戒人亦不輕毀令他愧恥。但一其心而持於戒。”這不僅僅對於一般的有情眾生,即使對破戒的眾生也是大悲周邊,不以惡言視之。如經中說:“菩薩持此無犯戒時作是念言。一切眾生毀犯淨戒。皆由顛倒。唯佛世尊。能知眾生以何因緣而生顛倒毀犯淨戒。我當成就無上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令離顛倒。”就是能發起這種對眾生的憐憫之心,救度之心。正如日常老法師在講解廣論時所教授的,如果看到別人的過失,我就要先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這種過失,有的話要好好的改掉。對於他人我要發起救度別人的心,幫助別人改掉這些毛病,怎麼還會有觀過的心呢?記得以前班導法師也說過:觀過就是拿別人的缺點,給自己制造煩惱,燒自己的資糧福報。觀過不是本事,觀過誰都會觀,關鍵是看你能不能超越,能不能轉心,那才是真的功夫。

菩薩能夠做到這些的基礎,在於菩薩雖在五濁惡世度眾生卻不為五欲六塵所染,其根本是因為菩薩首先具備了出離心,身在紅塵,心已出三界。所以能夠任運地度化眾生,而不會損惱眾生,也不會因此而自高自大。所以修出離心是持戒的首要目的,也是菩薩能發起真實的利他心的基礎。如經中說“雲何為不住戒。此菩薩受持戒時。心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無色界。何以故。不求生彼而持戒故。……雲何為不雜戒。此菩薩不著邊見。不持雜戒。但觀緣起持出離戒。雲何為無貪求戒。此菩薩不現異相彰己有德。但為滿足出離法故而持於戒。”有了修出離心的目的,菩薩才會不受外道之戒,於五戒信心持守,不做十惡、五無間等罪。如經中說:“雲何為不受戒。此菩薩不受行外道諸所有戒。但性自精進奉持三世諸佛如來平等淨戒。雲何為無悔恨戒。此菩薩恆得安住無悔恨心。何以故。不作重罪。不行谄詐。不破淨戒故。雲何為無毀犯戒。此菩薩永斷殺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及無義語。貪瞋邪見。”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菩薩持戒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普遍的饒益有情。具體表現在對於自己應先通過持戒修出離心,有了徹底究竟的出離心,首先自己才不會犯戒,自己不會犯戒才能夠有能力去度化眾生。饒益眾生就要做到,對內不因自己持戒而起慢心和貪心;對外不因自己持戒而損惱眾生。唯有做到這些才會發起利益一切有情的菩提之心。

行究竟布施去除貪染捨頭目腦髓利益眾生

能夠做到完全的利他,基礎在於無我。《無盡藏品》中教給我們一種滌除我執的修法——布施。說到底布施就是在修我們的捨心,先從捨外在的物開始,逐漸捨棄我們的各種可意的感受,進而連自己的不正確的知見也捨棄掉,能夠將我們的貪心捨棄掉,最後將這個能貪的“我”都捨掉,沒有了我哪還有貪的存在,這時才會發起真實的利他之心。

人無始以來貪著於各種物品,美味,食色,名利等等,而從根本上說是在尋找一種擁有的感覺,人都害怕沒有,於是就通過貪來拼命的抓住一種東西,無論是物質也好、名利也好,無不是將自己的生命價值構建在這些無常變化的有漏事物之上。而當這一切都變化消散之時我們就會痛苦不堪。而且無時無刻不在執著於有一個可以執取的主體——“我”——的存在,一切都是為了滿足我的貪欲,我的快樂,深陷我中不能自拔。這便是我們痛苦的來源。也是導致我們自私自利而不能利他的總因。而菩薩之所以能發起完全究竟的利他,就是因為看到了自我的虛幻不實,外在可貪著對象的無常變化。於是菩薩在修布施的時候從不會將自己的任何主觀的感受帶進去以影響布施本身,菩薩的出發點總是如何地利益他人,如何地成就他人,甚至為了利益他人不惜損害自己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這是如何的令人震驚與折服!

如《十無盡藏品》中所載“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诃薩施藏。此菩薩行十種施。所謂分減施。竭盡施。內施。外施。內外施。一切施。過去施。未來施。現在施。究竟施。”

從菩薩修布施的對象上來講,菩薩住於平等無分別之中,無始以來永不間斷的布施給所有需要的眾生,無論是作為聖者的佛菩薩,一般的有緣無緣的眾生,甚至冤家宿敵也一視同仁。

從菩薩所行的內施,外施,內外施,一切施,可以看到從布施的內容來說無論是美味,香華衣具,甚至財寶,王位,國土,妻子兒女,自己的頭目腦髓等只要眾生有所需要,菩薩都會義無反顧、毫不吝啬的施捨出去。

在行內施之時,作為灌頂王的菩薩,見有老者乞其身體頭目腦髓等以求活命,菩薩不惜自身生命受損而施與他人。

行外施之時,遇貧乏者求其王位以謀福樂,菩薩思維一切外在福報皆是無常變化之物,總歸衰竭,便施捨與人。

行內外施之時,則同時將身體和王位施與他人,而且心甘情願地屈國王之身為他人做僕人行勞役。

行一切施之時,更不僅僅將自己和王位等施捨出去,甚至連國土妻子也無所吝惜的捨給他人。

記得以前看過泰國人演的佛陀本生中的將自己的身體,王位,國土,妻兒都施捨出去的故事,當時還感覺不可思議,不大可能,現在讀到經中所說,方才體會到佛菩薩的這種究竟的無我利他的精神。

菩薩在布施時對待眾生的態度和自己本身的感受又是如何呢?在分減施中,菩薩所受飲食等一切物品從不會自己獨自享用,而是先分給眾生以後自己才用。在飲食之時,菩薩是擔心體內八萬四千蟲受饑餓之苦而食。但就自身而言絕不貪著食物的味道以防生起貪心,並且發願“今以此食惠施眾生。願我於身永斷貪著”。菩薩因為心恆住於利他的菩提心之上所以菩薩無論布施出何等之物,捨頭目腦髓等種種代價,但為利益眾生,菩薩心懷歡喜,從不後悔。如究竟施所雲:“雲何為菩薩究竟施。佛子。此菩薩假使有無量眾生。或有無眼。或有無耳。或無鼻舌及以手足。來至其所告菩薩言。我身薄祜。諸根殘缺。惟願仁慈以善方便。捨己所有令我具足。菩薩聞之即便施與。假使由此經阿僧祇劫諸根不具。亦不心生一念悔惜。”

菩薩等做到這些我們連想都不敢想,視之為神話故事的布施行為,關鍵在於菩薩已經體會到諸法的空性,證到過去,現在,未來皆是虛幻,皆不可得。在布施之時能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所以菩薩不僅對於向眾生做布施,甚至向諸佛做供養之時,亦不貪著。因為菩薩證到過去、現在、未來皆是虛妄。一切法本性是空,無所可執,所以菩薩了達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所有法皆是如來應機設教,為開導眾生悟入佛道所開演,本身並無一法可得,所以不會對這些法的名相產生執著,而是能夠了達:佛陀“但為教化取著眾生成熟佛法而為演說。又復觀察過去諸法。十方推求都不可得。作是念已於過去法畢竟皆捨。是名過去施。”“但欲因彼境界攝取眾生。為說真實令成熟佛法。然此法者非有處所非無處所。非內非外非近非遠。復作是念。若法非有不可不捨。是名未來施。”“聞已其心不迷不沒不聚不散。但觀諸行如夢不實。無有貪著。為令眾生捨離惡趣。心無分別。修菩薩道。成就佛法而為開演。是名現在施。”

菩薩在做布施的時候如果遇到自己的利益和眾生的利益發生沖突,甚至必須要通過付出生命的代價來滿眾生的願時,菩薩是如何抉擇的呢?我們看菩薩如何做的?“雲何為菩薩竭盡施。佛子。此菩薩得種種上味飲食香華衣服資生之具。若自以受用則安樂延年。若辍己施人則窮苦夭命。時或有人來作是言。汝今所有悉當與我。菩薩自念。我無始已來以饑餓故喪身無數。未曾得有如毫末許饒益眾生而獲善利。今我亦當同於往昔而捨其命。是故應為饒益眾生。隨其所有一切皆捨。乃至盡命亦無所悋。是名竭盡施”。我們看到菩薩面對“若自以受用則安樂延年。若辍己施人則窮苦夭命。”這樣的生死境界時,菩薩通過如法的思維“我無始已來以饑餓故喪身無數。未曾得有如毫末許饒益眾生而獲善利。今我亦當同於往昔而捨其命。”於是最後做出抉擇“為饒益眾生。隨其所有一切皆捨。乃至盡命亦無所悋。”

面對境界思維正法,跟隨善士進趣菩提

可見在面對境界時,我們如何思維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面對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的境界時,我們如何去如法地思維,這對於我們如何面對這個境界,最後做出什麼樣的抉擇都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師父在開示中曾告訴我們,如果不能確立正見就不可能有正思維,我們對法就不可能思維地起來。

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熏習和儲存的都是與自利相關的信息,我們的習氣也無非是貪嗔癡,所以很自然的我們在遇到境界的時候,會任運地考慮自己的利益不要遭受損失,而不管他人的情況如何。因為我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總是不能平等的看待自他,總是將他人看做是自己的一個緣,甚至自他對立,日積月累隔閡越來越大,違緣越造越深。如果一旦有其他因緣引發矛盾,作為凡夫的我們不非理作意,不損人利己才怪呢。世間的人、事之所以對立,無不是因為我們太以自我為中心所導致。

而修行之人,菩薩之所以能夠超越自我,超越對立,面對猛烈的境界時能夠放下自我,成就他人,同時自己也能獲得法喜,獲得成長。就在於有佛法的滋潤,有善知識的引導。“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佛法的文字相是寫在經律論裡面的,但是沒有善知識的為我們開演,沒有善知識直指人心的教授,沒有善知識的對治悉檀。恐怕佛法還是佛法,我們還是我們,我們還以為抱著本經讀就可以得到佛法,就能夠轉心,就能夠修行上去,就能夠因此而成佛。其實真正的佛法不在書本裡,不在名相上,而是在善知識的心裡,在我們的日常的行動力中。正如師父在除夕開示中講到的:“佛法是我們精神的一種力量,是我們的一種觀照力,是一種作用,而不是名詞,或者說你能講出幾個法類的名詞,就叫做佛法了,如果你不能講出幾個名詞,就不懂佛法了。所以,這個佛法是我們真正在內心的體會,然後在我們身語上發出來的行為,我們行為有力量,說明我們內心才有力量,我們沒有行動力,就沒有心力,內心就沒有力量,內心沒有力量,就是內心沒有佛法……”

我們如何才能有這種心力,行動力,最根本的還是確立正見,有願力,有目標有宗旨。菩薩之所以能如是持戒,如是布施都是因為他們有普度眾生的願力,有成佛的目標和宗旨,有了這種大願才會有捨頭目腦髓利益眾生的種種難行能行的菩薩行。而菩薩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感受的不是苦,而是歡喜,因為菩薩有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正見。因為出離了三界五蘊,所以才不會被這些所要捨的內容所纏縛。因為有菩提心才肯向眾生布施;因為有空正見,證到法我兩空,所以才不會有我執,才會徹底究竟的做利他之行。

菩薩的種種利他之心,利他之行,令我百感交集,震驚不已,久久不能平靜。或許我們會說這些都是聖者的心量和行為。作為凡夫的我們如何能做的到呢?其實我們沒有必要自暴自棄,首要是能發起一顆對聖者、對善知識向上仰望的心,有了這顆心我們在善知識的教授和引導下,一步步的走,一步步的修,我們就會慢慢的走上來。師父其實在他的每一篇開示中,都清楚明白地給我們指出了修行的問題,找出了問題的原因和對治的辦法。只要我們肯放下自己的想法、執著,按照善知識教導的去做,安住道場,精進修學,努力承擔,在修學和承擔的過程中去慢慢的去體會善知識的用心,佛菩薩的境界。我們就能夠一步一步地走上去,終究會加入菩薩的行列之中,以無我利他的精神去度化眾生!
 

上一篇:皈依與發心
下一篇:格局決定結局:“一切眾生”中的微言大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