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初機學佛必備基本知見 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四章 學佛

  一、只要心好、行善,何必要學佛?

  (1)每個人都說自己是好人,每個宗教都說自己是勸人為善。但是所謂的好壞、善惡,是以什麼為標准呢?都是以各人自己的成見為標准!

  一般人都只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為善,一旦受到侵凌攻擊,便視對方為仇敵,拼死反擊,卻不知自己這種敵視的心態、忿怒的心情、和反擊的行為,也都是自陷於‘惡’了。又常有人以‘嫉惡如仇’自诩,但這個‘嫉’念又豈是善?‘善’的標准僅到人類的人,他殺生食肉也自以為是善。

  每個人都以各自的觀點為標准,認為自己所為的都是善,而個人的觀點又是隨時會隨自己的情緒和利害關系而變動的,以致每個人連自己的標准都無法作一定的規范,何況要認同別人的標准?人人都自認為是善,都認為別人是惡,而互相攻擊,互相攻擊卻仍然各自認為自已是善。

  宗教也是一樣,各有各的善惡標准,而相互評擊。標准較嚴格的,認為標准不及自己的是惡;標准較松散的,認為標准超過自己的是愚癡。但之所以標准散漫,是他見得不夠深、不夠廣,然則到底誰才是愚癡?

  佛教和一般人及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是在於對善惡的標准非常嚴謹而且明確。以佛教的標准來衡量。事實上一般人所謂的‘心好’都是自我粉飾,所謂的‘善’都是虛偽、都不徹底。因此,之所以要學佛,就是要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善’、什麼樣的發心才是真正的‘好心’,讓自己的錯誤沒有借口逃避;從而更能身體力行,真正地來行善,最後讓自己的思想、行為、和人格,都達到最完美的標准。

  所以,也可以說,如果真正心好、真正願行善的人,一定肯學佛,接受佛教嚴謹的善惡標准,努力成為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

  (2)善是有漏業,只是增長福報,不能解脫輪回。而學佛最終的目的,是要修無漏業,要解脫輪回。佛法中之善行,是增長修無漏業的助緣,是基礎,而不是目的。所以學佛,不只是要行善,即使能學行佛法中的善行,也還是不夠的,還是要學究竟解脫的佛法。

  二、學佛必須吃素嗎?

  (1)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吃素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吃素是源自於大慈悲心,是因於對畜生道眾生的悲憫,是對他們被殘殺、被屠戮、被燒煮等慘烈遭遇的不忍。任何人,在面對碗盤裡的肉塊時,都應該想想它們從活生生到被做成所謂‘美味佳肴’過程中的殘酷經歷,如果他還吃得下,那真是連一點點的悲心也沒有了。連孟子都說:‘無恻隱之心,非人也’,這種沒有悲心的人,也可以說連‘人性’都沒有了,儒家都認為他連做‘人’的資格都不夠,何況學佛?

  所以,雖然五戒和出家戒中都沒有禁止食肉,但《梵網經菩薩戒本》中便將食肉列為菩薩戒。經雲:‘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

  (2)真正說來,吃素不是學佛的‘必須’條件,而是學佛的‘必然’結果。它不是用強求的,而是當自己慈悲心增長時,自然會發生的現象。但這種結果,也只是學佛當中的一種‘副產品’,而不是學佛的目的。

  但如果還不習慣吃素的,或是慈悲心還不夠大到能自然不忍吃肉的,練習吃素,可以培養增長慈悲心。此時,吃素是學佛的一種手段,一種增長慈悲心的手段,但也不是學佛的目的。而且這種手段也不是‘必須’的,這是自由選擇性的,而不是強制性的。

  (3)對於有心吃素,而環境因素不許可的人,可以暫時隨順因緣,或吃‘肉邊菜’。畢竟發心要比外相更重要,有‘不忍吃肉’的慈悲心,要比強求吃素更重要。而愛護自他一切生命的慈悲心,又比不吃肉更重要。對環境有困難的人,當更努力在心性上修持。但還不能發心吃素的人,千萬不要以這種論調當借口,來掩飾自己貪好吃肉的行為,更不可以此來反對、破壞別人吃素,這是要負極大因果的。

  三、只要心中有佛,何必吃素?

  (1)如果心中真的有佛,就不可能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吃肉飲酒。

  佛是大覺、大智、大悲者,如果心中有大平等覺,怎會吃同具覺性的眾生之肉?怎會讓酒來迷亂心念、障覆覺性呢?如果心中有大智慧,怎會不知道動物臨死前會產生屍毒,而食肉造成血質變酸,更是致癌的主要來源?又怎會不知道酒精會傷害髒肺、麻痺神經、腐蝕智慧呢?如果心中有大慈悲,又怎麼忍心吃得下眾生的肉?

  (2)只是心中有佛,還不能吃肉。必須自己已經成佛了,具有佛的大能力,能超度得了你所吃的眾生;又必須是為了度化眾生,而行游戲三昧,如此方可以吃肉。

  (3)有些戲劇小說中寫到酒肉和尚,常講一句‘口頭禅’:‘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坐。’這句話原是出自《兩般秋雨  隨筆》所載,明朝末年張獻忠將攻渝城(重慶)前,駐兵某寺,並脅迫寺中的僧眾吃肉。當時有一位法號叫破山的和尚,即以渝城百姓的性命為交換,要求張獻忠在攻破渝城時不能屠殺百姓,而他自己毀戒吃肉。於吃肉時,破山和尚隨口說偈:‘酒肉穿腸過,佛在當中坐……’。

  為了救一城的百姓,而自己犯戒,這才是真正大慈悲心,真正的心中有佛在。破山和尚如此吃肉,非但沒有毀戒,反而更積下無量的功德。但如果一般人,只圖口腹之欲,而飲酒吃肉,雖然口中念的是同樣的偈,心中卻是‘羅剎當中坐’,自己造業不說,還誤導引誘別人造業,更嚴重的是破壞正法,斷人慧命。這樣的業報,要以多大的代價來承擔?請諸位學佛行者千萬要三思而後言,切莫以身試法,徒逞一時的口舌之快,而換來無量劫的三塗苦報。

  四、學佛必須出家嗎?

  (1)佛教徒包括出家眾和在家眾,單從這一點就可以很明顯地知道,學佛並不是非得出家才行。事實上,在家學佛的人是占學佛人數的大部份。

  (2)另一個問題是:若想專心學佛,是否應該出家?因為似乎出家才是‘專業’的學佛者,能夠專心修持、專職弘法。

  出家,的確是非常值得贊歎。但現實的問題是:一、出家有很多戒律,必須有特殊根器和福德才能承擔,並不是每一個學佛者都能有此因緣;二、出家有寺院的工作必須做,並沒有多少時間能隨自己的意願調配;三、出家眾,由於身份形相,出外弘法亦有很多不方便處,有時反而不如在家身容易弘法。

  (3)對修心法的行者(特別是本宗弟子)來說,心出家才是最重要的。至於身出不出家,只是隨緣示現不同而已。因此,學佛行者無需於此間題起分別心。

  五、學佛是老年人的事嗎?

  老年人能來學佛固然很好,因為老年人通常比較需要佛法,來指引他死後生命的歸宿。但並非學佛一定要等老年。

  很多人都以為老年比較有空閒的時間,才可以學佛,其實不然。你能保證你年老時一定有空閒嗎?甚至你能保證你能活到年老嗎?而且學佛也不是要空閒時間才能學,而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學的。更何況老年學佛,有好多比年輕人更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吸收能力、理解能力、觀想能力、和修法所需的精神體力等,都已經大大減退,而執著心和染污心、世間習氣等,都更深、更難革除,障礙更大。因此,老年才來學佛,比年輕就學佛,困難何止數十倍?更別說要想成就了。

  所以,若是真正想學佛,真正想成就,必須趁年輕就好好學、好好修。早一分開始,就多一分容易。

  六、學佛只是追求心靈的寄托嗎?

  寄托心靈的方式有很多,學佛也可以達到這個效果,但這並不是學佛的目的。

  所謂寄托心靈,其所指的心靈,只是我們的妄念而已。追求心靈的寄托,為的是使心靈得以安頓。而寄托心靈的方法,不外是藉用藝術或宗教等外境,以虛幻的外境羁絆妄念。但妄念是念念生滅、變幻不定的,即使暫時獲得安頓,也不會永遠,終究會再度失落,再度追求別的目標來求寄托。雖有少數的人,能把一生、甚至把生命部獻給藝術,但這是妄念強烈的執著,強烈的追求,不斷加強追求同一境相為目標,表面上看似找到終身的寄托,事實上依舊是不斷在追求,並不能使心靈得到安頓。所以向外追求心靈的寄托,事實上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寄托的。

  學佛,則正好相反,是向內追求自己的真心。追求真心的第一步,是止息妄念,使妄念對外境不起作用,而不是向外境找寄托,用外境滿足妄念。妄念止息了,身心自然安頓,而真正達到追求心靈寄托的目的。但這並不是學佛的目的,而只是學佛的開始。

  七、學佛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嗎?

  (1)若相對於我們這個世界來講,極樂世界當然是非常高的境界,非常好的環境,也很值得我們這世界的一般眾生追求往生。一到極樂世界就不再受生死輪回,這也可以說是某種程度的成就了。但若從學佛的全程目標來說,往生極樂世界並不是究竟,它只是一種殊的方便而已。

  我們學佛,尤其是學密宗的行者,要以即身成就為目標而發心,要自己建立一個極樂淨土,要顯現自性本具的淨土。因為淨土和穢土,原本就是同一體,只是眾生的心念有染污,所以所見的世界才不清淨。世界的淨穢相貌,是隨我們的心念和業力而現的。當我們能回復本具清淨無染的自性時,自性中本具的淨土,也就自然顯現,則隨處都是淨土了。

  除非是妄自菲薄,自認為不能成就的,才退而以往生極樂為目標。

  (2)要想往生極樂世界,首要的是發大菩提心,要為修行而求往生、為早日成佛而求往生、為救度一切眾生成就而求往生,其次再修往生淨土的法門。如果不肯發菩提心,即使修往生的法門修得多好,也一樣無法往生。因為阿彌陀佛是以大菩提心願力建立淨土,眾生不發菩提心,便不能與阿彌陀佛願力相應,故無法往生。

  八、學佛的目的是什麼?

  學佛是為了什麼目的?以什麼動機來學佛?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因地不真,果召迂曲’,如果動機不正確,怎麼學、怎麼修,都會走到歧途去。

  一般說來,學佛有四種不同的發心:一是為了此生或下一生的福報,或為了自己或家人的壽命健康,而來學佛;二是為了自己解脫生死輪回的痛苦而來學佛:三是除了追求自己解脫,也要救度一切眾生都能和自己一樣解脫痛苦,乃至都能究竟成佛,為了這個目的而來學佛;四是了解一切生死輪回、或成佛涅槃,一切的痛苦與解脫,一切的眾生和佛果,都一樣只是虛妄的幻相,沒有什麼可追求,也沒有什麼必須脫離的,為了讓自己和一切眾生都能覺知這個道理,並回歸這種超越的絕對境界,而來學佛。

  這四種發心,雖然有層次上高低的差異,但基本士都還不算錯誤。當然我們不鼓勵第一和第二種發心,但如果你是以這兩種發心而來學佛,我們也不排斥,但你自己必須逐步調整自己的心態,隨著對佛法了解的深入,和心量的逐漸開展,讓追求的目的也跟著提升。事實上,學佛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圓滿覺悟。

  除了這四種目的之外,如果你還有不同的目的,那就要小心了,最好自己徹底檢討一下。特別是如果為了追求超常態的能力、為了感應、或通氣脈、練靈動等等目的而來學佛,請一定要重新考慮,重新了解佛理,重新建立學佛的理念,等確定具有正確的動機後,再來學佛。因為學佛是一條追求正確覺悟之路,而不是追求迷惑於超常態能力感應之路。如果以超能力或感應來吸收信徒的,必定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為了超能力或感應而來學佛的,必定會走入歧途。拿自己的慧命去換取虛幻的超能感應的眩惑,那是最不值得的事。

  九、學佛是學些什麼?

  (1)學佛要學佛的心,不是學佛的外相。什麼是佛心呢?佛是覺者,佛心也就是‘覺’,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覺知自己的念頭,覺悟自己的本心。而覺,是要自己來覺,要自己體證,而不是學習了解佛陀說出來的覺後的境界,那是佛的覺,不是我們的覺,你‘了解’也只是用意識去想像而已,並不能真正達到覺的境界。所以我們學佛,是要學習覺的方法,自己依此方法來覺。

  (2)佛心是平等心,是不分別心,是無取捨心,是不生滅心,是無貪、無嗔、無癡的清淨心。我們學佛、修法,也就是在修這個心,把我們眾生不平等的心態、自私的心態、喜歡分別取捨的心態、念念轉變不定的心念、充滿貪嗔癡的心念,‘修正’成清淨的佛心。我們要先學這種‘修正’的方法,再學著運用這些方法,將自己的心修正成佛心。

  (3)佛心就是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呢?菩提心有四種:勝義菩提心、願菩提心、行菩提心、證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即眾生本具的圓滿覺性。願菩提心,即求開顧此圓滿覺性的心願,不僅願自己覺悟,也願眾生都能覺悟,這也就是菩薩‘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誓願。行菩提心,即依佛法修持六度萬行,以開顯本具的覺性。證菩提心,即本具的覺性已圓滿開顯,為究竟覺悟之心。勝義菩提心是所依之根,願行普提心是所修之道,證菩提心是所得之果,根、道、果都同樣是這個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所見,願菩提心是所得之果,根、道、果都同樣是這個菩提心。勝義菩提心是所見,願菩提心是所修,行菩提心是所行,證菩提心是證果。

  所以我們學佛,就是依這四個菩提心而學:先覺勝義菩提心,了知我們自已的心性和佛的心性不二;依此而發起願菩提心,願令自他都能覺證這個與佛不二的菩提心;再依願而起行菩提心,實際精進修持佛法;最後到證菩提心,實證這自始至終所做的自性菩提心。

  (4)佛心具足大智、大悲、和大能,我們學佛,也是要學佛的智慧、慈悲、和能力。但這些智慧、慈悲、和能力,都是我們自己本來就具有的,因為我們的心和佛心本來就是相同的,只是我們自己一直都不知道而已。所以我們學佛,是要學習佛陀如何開發他的大智、大悲、和大能的方法,要依照他的方法去做、去開發我們自己自心本有的智慧、慈悲和能力。

  當我們依佛陀教給我們的方法,開發出我們本有的智慧,自然能和佛陀一樣了知宇宙一切事相、了知八萬四千法門差別。如果不是這樣開發自己的智慧,而只是努力研究吸收佛陀所宣說出來的事相法門差別,那樣以意識學習得來的,不是佛心的智慧,只是知識而已。這種知識只能知道事相差別是這樣,卻不能了知為什麼是這樣。知識是有限的,因為人的意識作用是有限的;智慧卻是無限的,因為我們的真心(佛心)是無限的。知識不能了脫生死,智慧才能了脫生死;知識不能救度眾生,智慧才能救度眾生;知識不能成佛,智慧才能成佛。不學開發自性的智慧,而追求外在的知識,這是捨本逐末的最愚癡的做法。

  慈悲和能力也是一樣,都必須開發自己本有的才是真實的,而且都必須有智慧來引導。如果只是用意識或知識來引導,慈悲和能力不但不能幫助眾生,反而會害了別人。這是極危險的。

  十、學佛要歷經那些階段?

  不管顯教、密宗、大乘、小乘,任何一個宗派,學佛的過程,都是由信心開始,要有想來探討、來學佛的意願,才能正確地領會佛法的義理,這便是第一步,建立正確的知見;接下來就是要實際去修行,這是最重要的部份;最後實際體證到那種境界,這是最後的目的。

  十一、學佛要怎麼學?

  (1)學佛的通則:

  第一是嚴守戒律,讓自己外在的行為和內在的心念都清淨,因為佛與眾生最主要的差別,就在於佛是清淨,而眾生不清淨。

  其次要多行善事,廣積福德資糧,因為佛是福德與智慧都圓滿的。

  第三是習定,因為唯有藉由正定,才能夠產生正智慧、佛法的智慧,這不是靠看經、參訪、學法等向外馳求的方式而得來的,而是藉由正定而向內開發,把自己本具的智慧開發出來。但是要能定,就必須先把持戒和福德修好,才有可能定得下來。而所謂‘福德’,就是必須要有‘德’,才能保得住‘福’,所以如果戒律持守得不好,沒有‘德’,即使一直在努力行善,也積不住福德,反而原有的福德也都因為犯戒而漏失光了。所以學佛最重要的,實在就是持戒的基礎。

  (2)本門的學佛法則:

  第一、對師父真誠的信心,師父怎麼說就怎麼做,不用懷疑,當師父的教示和自己的想法相左時,就是考驗自己對師父信心的時候。

  第二、依照師父規定的修法程序,次第而修,並且要常參加師父主壇的各種法會。對修法上的問題,只問‘怎麼做’,不要問‘為什麼’,因為‘為什麼’都是自己的意識在轉動而已,是永遠問不完的,也沒辦法解脫生死,反而是沉淪生死的主因。而且問‘為什麼’,也就表示對師父、對法還沒信心。總之,密宗的修學法則,就是完全相信師父、完全依止師父、完全照師父所說的去做、照師父所傳的法去修。

  第三、華藏祖師的開示:修法不能成就,修心才能成就;修行之道無他,唯有革心而已。所以學佛最重要的法則,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注意到自己的心念,‘修正’我們的心念,把我們無始以來向外馳求的心,扭轉來觀照自性本具的菩提心,即把凡夫的心轉變為佛心。

  注:1.並不是說完全不能有任何問題。若是修法上有問題一定要問,如果是特殊的問題,最好是直接請示師父,至於一般基本的知見,則可以和師兄們一起研討。但是不要在名相、事相上鑽研、分別。

  注:2.上師對修密弟子之重要,於‘修密問答錄’這本書內有詳細的說明。

  十二、沒有顯教的基礎,也能來學密宗嗎?

  雖然說學密最好先有顯教的基礎,但各人的根機和因緣各不相同,若是學密的因緣已經成熟,直接來學密宗也是很好的。但進來之後,要趕快自己充實基本的佛學知見,修持上才不會有偏差。

  但是充實佛學知見,並非要大家到處去跑道場,到處參訪。沒有基本知見,而到處跑道場,更容易出錯。

  最好、最簡單、最不會出錯的方法,是常參加師父主壇的法會。因為我們該具備的基本知見,師父都會往法會中開示,所以參加法會等於是充實佛學基礎最直接而簡單的方法。若能經常參加法會,好好領解師父的開示,修持一定不會有差錯。

  其次,師兄們只要做‘求法申請規定’所列的必讀書籍,逐次閱讀,必能一窺佛法之全貌,基礎亦得以穩固、具足。

  十三、成佛很難嗎?

  (1)困難或容易,要看你從那個角度來看。

  若是依法門來說,顯教注重理論的探究,在理論上花太多時間,所以依修顯教要成佛是比較困難的;下三部的密法,多著重於事相儀軌,要成佛也難;無上密法則是直修心性的法門,和其他法門比較起來,修無上密要成佛就沒那麼難了。

  又若從時間來看,顯教要經三大阿僧祇劫(無量無數次的世界成壞的時間)才能成佛,是極難的;密宗下三部的法門,要十六世成佛,比起顯教來要簡單多了;而無上部的密法則至多三世、乃至一世就能成佛,可以算是最簡單的。

  但若從修行過程所遇的障礙來看,顯教是把業障在極長的時間裡分攤,所以每一世的障礙看起來比較小;修密宗的人,則要把無始的業障在十六世乃至一世中消除掉,所以障礙會特別集中,看起來似乎比較難。然而密宗可仗上師傳承及密法的加持,消業除障之力特強,故實際修持起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只要對上師有信心,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2)成佛的難易,也要看所選擇的法門對不對機,就是所修的法適不適合自己。

  (3)難易要看個人的精進程度,而最主要的是個人的心態問題。如果你認為很容易,有這個信心—對師父有信心、對法門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又有出離已,深體世間無常,切願要了脫生死輪回,則必定精進不退地修,再加上大菩提心,那成佛就容易了。如果你一直覺得成佛很難;再怎麼修也沒信心,當然修不下去,那又怎麼可能成就?

  第五章 皈依

  一、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正式的佛教徒?

  成為正式的佛教徒,有兩個必備的條件:一是皈依,一是持戒。受皈依是正式進入佛教的第一步,受戒則是正式實踐佛法的第一步。

  二、皈依是什麼意思?

  (1)皈是歸投、求救護之義,依是依附之義。皈依,就是歸投、依附,而求救護。

  (2)皈是反白之義,即反黑業(惡業)而為白業(善業),依是止息妄念之義。皈依,就是止息妄念、斷除惡業,而行善業。

  (3)皈是歸復之義,即回歸自性,依是安住之義。皈依,就是回轉向外追逐的妄念,歸復自性而安住。

  三、皈依有那幾種?所皈依的對象是什麼?

  (1)皈依有三皈依、四皈依、六皈依、一皈依等,依次深入。最初級的是三皈依,是顯密共通的基礎,顯教只有三皈依,密宗則還有以下三種。再深入的是四皈依,是修學密宗的基礎。更深入的是六皈依,修到‘本尊法’即是受持六皈依。最高的是一皈依。

  受前面的皈依後,可以依序深入受後面的皈依。但受後一種皈依時,即已具足前面所有的皈依,也就不用再受前面的皈依了。比如顯教都只受三皈依。如果已在顯教受三皈依的,可以再來受密宗的四皈依,並不和三皈依沖突。而如果還未受三皈依,就直接來受四皈依的,就不用再依顯教受三皈依了。

  本宗所傳授的皈依,都是四皈依。

  (2)三皈依的對象,是佛、法、僧三寶。以‘常住三寶’為皈依之外緣,以‘一體三寶’為真正皈依處。

  四皈依的對象,是上師和三寶。以歸投上師三寶為外緣,止妄斷惡,歸復自性而安住,是為真正的皈依。

  六皈依是皈依於三寶和三根本—上師是加持根本、本尊是成就根本,護法是事業根本。以皈依三寶三根本為外緣,成就自性的法身體、報身相、化身用。

  一皈依:外相上是皈依上師,實際內涵乃是皈依自性。因上師與佛法僧實屬一體,亦是最上乘之皈依。為何一皈依是最上乘皈依?因為無始以來自己流浪生死之次數,已如恆沙,過去無量諸佛皆未能得度,唯目前之上師能引導我等永出三界,而登彼岸,故功德等同千佛,惠我卻猶勝於佛(因過去諸佛皆已涅槃)。由於現前之上師可將過去諸佛成佛經驗教導於我,加持於我,並為我們印證修行正確與否,密宗之即身成佛,即因上師的功德力,方能有如此不可思議之效應,故言最上乘皈依為一皈依,皈依上師,原因即在此。是故一皈依之前題,在於皈依之弟子,從其長期的觀察體會,而確認所皈依之上師為其修證成佛之唯一依歸。故對上師須具有百分之一百的信心,說一不二的服從,乃是一皈依成立的條件。新皈依師兄只要如法修持,參與共修,再參閱修密問答錄,了解修密要義,即可如實了解:一皈依—皈依上師(皈依自性),確實是修密成就唯一之根本。

  四、學佛為什麼一定要行受皈依的儀式?

  受皈依是一種約定,是自己和三寶的約定、和上師的約定、和自心的約定。

  雖然皈依最重要的是發心,真正的皈依是內心的事,但仍需要有一個外相的儀式,同自己做一個決定的表示,以向自己所立的誓約,來堅定安住自性的決心。如此,也可以提醒自己:皈依是何等的重要!而受皈依的這一刻,也就是自己解脫輪回、復現自性的關鍵。

  事實上,如果真心想要學佛,就不會排斥皈依的儀式。除非是自己還想多了解其他宗教,對佛教的信心還不夠堅定。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應該來受皈依。因為皈依是極其莊重的事,是生死大事,不是嘗試探險好玩的事。

  如果不受皈依,即使研究再多佛理,或修持多高的佛法,也不能算是正式的佛教徒。若是密宗的法,一定要經過合格的金剛上師為授傳法灌頂之後才能修習,何況未受皈依?是絕對不可以修的。

  五、皈依後能保佑平安順利嗎?

  (1)皈依三寶後,的確有諸佛菩薩的加持,及諸護法聖眾的護佑。如果是受四皈依,更有傳承的無比加持力。

  (2)但相對的,也有許多我們過去世的怨親債主會來障礙我們,因為皈依是解脫生死輪回的最初一步,一受皈依便表示不久即將解脫輪回,那我們過去欠他們的債、傷害他們所積下來的仇恨種子,以後他們便都無處追討、報復了,所以他們會用盡辦法來阻礙我們。所以一般人在剛皈依後,通常都會遇到很多世間法上的不順利。但如果我們因此而懷疑佛菩薩沒加被我們,甚至誤以為這是由於皈依才導致的噩運,因而退失對佛法的信心,那就正趁了怨親債主的心願,而自己也將永遠沉淪生死,永無出離輪回的希望,這才是最可惜的。

  所以,受皈依時,最好不要抱持想獲保佑得平安順利的心態而受皈依,皈依後更要以平常心來看待一切順境或逆緣。要知道一切的順逆都是由自己過去所造的業力感召而來,不要怨天尤人,一切不如意的事都當做消業想,並且誠心忏悔過去所造的罪業,如此必能以自己忏悔力、及諸佛菩薩的加被之力,而迅速消除罪業,自然就逐漸事事平安順利。

  (3)受四皈依的密宗弟子,更要把一切境都當做是師父的加持。當遇到順境時,要知道這是師父加持我,要感謝師父慈悲賜與這適於修行的時機,要珍惜這順境,好好修持。當逆境來時,要知道這是師父對我的考驗,要感謝師父慈悲賜與這對境驗心的機會,要能沖得過障礙、通得過考試。如此則一切順逆境都是修行的助緣,對修行者來說,並沒有任何不平安不順利的時候。

  (4)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一切世間的事都是短暫的,一切順逆境都是瞬息萬變的,我們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控制外在的情況,卻無時不被外在的情況所控制。而我們學佛,就是要從這些被控制的情況之中超脫出來,這才是真正的自在、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平安、真正的順利。

  六、皈依有什麼利益?

  師父常開示:《涅槃經》上說:‘皈依佛法僧,則無所畏懼。’因為皈依佛、則不墮地獄,皈依法,則不墮餓鬼,皈依僧、則不墮畜生。所以皈依之後,只要不再造深重的罪業,都可以免除墮落三惡道的怖畏。這是一般受三皈依的利益。但皈依並不只是為了不墮三惡道而已,皈依真正的目地,是依照佛所教的方法實際去做,逐漸能脫離六道輪回、乃至成佛,乃至令一切眾生也都能成就無上正等覺,這才是三皈依的究竟利益。

  至於四皈依:皈依上師、佛、法、僧,則除了不墮三惡道的利益之外,還能即身成就,不是一生接一生、一世過一世,慢慢修行、慢慢解脫輪回、慢慢成佛,而是這一世就要解決生死的困擾。皈依具有真正傳承的上師,和沒有皈依上師,差別就在於成佛的快慢。因為只皈依三寶的人,是依靠佛法、完全憑自己對佛法的體會程度而成就的,所以成就慢;而學密宗的人,則是依靠上師而得成就,上師把他成就的經驗(也是過去諸佛及諸祖師成就的經驗)直接教授給弟子,所以說弟子的一切成就都來自於上師,師父一肩要扛弟子的罪業,一肩要扛弟子的成就,因此只要是皈依正確的上師,並且對上師具有真正的信心,照著師父所教的認真去修,一定可以很快獲得成就。這就是皈依上師所獲得的利益,由此也可知上師的重要。

  七、如何受皈依?

  如果是受三皈依,一定要在佛像、佛經、和出家比丘三者之前而受,以這三者作為三寶的代表象征。

  若是受四皈依,則必須欲受皈依的人到他所要皈依的上師之前親受,不能由別人代授、代受皈依。

  本宗的皈依,在皈依法會之前,要先帶兩張相片、一份身份證影印本,並填寫一份皈依申請表,向執事師兄申請。在皈依法會中, 師父會同時傳授‘皈依儀軌’。法會之後,要受 師父灌頂。如此皈依才算圓滿。

  海外弟子之皈依,由於上師慈悲,故授以電話方便皈依,由師父親自傳授皈依修持,以期能即時同發大悲心、菩提願,自度度他,利益一切有情,故海外皈依師兄,必須依上師開示,如法修持、堅定信心,方不負上師之悲心。皈依方法可與海外分捨聯系。

  八、皈依是拜師嗎?拜師是不是愈多愈好?

  (1)所謂‘拜師’,是世俗學藝的儀式。在佛法中,並沒有‘拜師’這一套。

  在出家眾中,由於僧團的生活環境不一樣,必須依止‘親教師’,學習僧團的生活方式、戒律儀規和佛法經教等。但依止親教師並不需要另外皈依或行‘拜師’禮。因為當受三皈依時,其中‘皈依僧’,就是皈依佛教中的一切僧眾,當然也包括所要做止的親教師在內,故不需再單獨皈依某一人。何況單獨皈依於一僧也是不如法的。這是出家眾的情形。

  至於在家眾,則沒有出家眾對‘親教師’的必要需求,更與‘拜師’牽扯不上關系。同樣的,在家眾所皈依的僧,也是十方三世一切的僧眾,在家眾所要護持的僧眾,也是十方三世一切的僧眾,都不應該只是某家、某派、某寺、某師。

  為人授三皈依的出家眾,他只是代替佛陀來為我們‘證明’皈依,並不是他本身有資格為我們授皈依。而且亦僅是做為十方三世一切僧寶的一個代表而已,是代表僧寶來接受我們的皈依,並不是我們只皈依於他一人。

  現在很多人把世俗的習慣摻雜到佛法裡來,把皈依當做是拜師,把為我們作證皈依的那位師父就當做是自己皈依的唯一師父,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觀念,也是非常嚴重的錯誤做法。可歎的是這種錯誤不僅存在於受皈依的在家眾,而且普遍地存在於為人授皈依的出家眾。

  由於這種錯誤的觀念,再加上世俗的名利習氣,結果使得‘拜師’這樣不如法的風氣更日益嚴重。受皈依者是認為皈依愈多愈好,好像皈依的師父愈多,自己的修持相知見愈好;而為人授證皈依者也是認為愈多人來皈依愈好,好像愈多人來皈依,自己的名望和地位愈高,甚至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制定出鉗制其皈依弟子(包括出家眾和在家眾)不得再另外‘拜師’等種種不如法的私規。其實這都是在長養生死輪回的習氣,不但無法解脫生死,反而只會墜入輪回更深。真心想要學佛者,不可不知、不可不慎!

  (2)受密宗四皈依的,其中‘皈依上師’,看似和世俗的拜師類似,但其實本質和意義是完全不同的。而皈依一根本上師之後,更不可再皈依其他上師。因為密法最重視的是清淨的傳承法流,如果皈依兩個以上的上師,怕會混亂法統,則不管再如何精進的修,都無法成就的。即使不會把密法混亂,但修不同上師的法,不能專一,也不可能成就。所以 華藏祖師開示說:‘兩個師父即兩世成就,非一心故。’由此可知專一師父的重要。

  所以想要學密的人,在受四皈依之前,先不要急著皈依,一定要先考慮清楚,是否真要以這位上師為根本上師,確定之後再來皈依。皈依之後,就不要再亂跑道場,到處攀緣。攀緣愈多,生死的纏縛愈多。

  九、皈依後有什麼必須持守的規范?

  (1)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守皈依時所發的三個誓願:不皈依天魔外道、不皈依外道邪論、不皈依外道邪眾。若是受四皈依的,還要加一個:不皈依外道邪師。

  但是要我們不皈依外道,並不是獨裁專猘,而是為了救我們的慧命,不要我們在不了義、不能解脫生死的外道法中浪費時間和精神。而我們自己發願不皈依外道,也不要只是為了皈依必須發這樣的願而跟著盲目發願,必須了解其他外道法門的不究竟,不可信靠,因此而不皈依。

  對於外道,雖不皈依它,但也不能有仇視敵對的心態。應該為了他們不能了解宇宙人生之真相、為了他們不知道真正解脫生死的正法,而對他們起大悲愍心。應該發起救度他們的心,雖然目前沒有這個能力,但將來不管多久之後,只要自己有能力、他們有因緣,都要救度他們入佛教、修佛法、證佛果。

  若是先前已信仰其他宗教,而要皈依三寶,最好是能先決定可以完全放下原先的信仰:若是不能完全放下,最低限度,也要能了知它的不究竟,不再依靠它,而逐漸遠離。如果還是有事便要求助於它,求它庇祐平安如意,求它成全世間福樂,那即使行了受皈依的儀式,也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

  (2)受三皈依之後,對佛像,即使是殘破的佛像,也要尊敬如佛;對經書、寫有一句經文的紙帛、乃至隨時隨處聽聞一句經句,都應恭敬;對出家眾、即使是破戒比丘、乃至僧眾所用物,都須尊重。至於如何才算恭敬尊重?要在行為細節上用心。只要心中常存恭敬之心,行為自然不逾矩。

  受四皈依者,對自己的根本上師更須特別恭敬,乃至上師所用之器物,都必須尊重,不可私自使用,更不可嬉戲玩耍。種種細節,極為重要,可參閱(皈依指引)一書中的(壇城儀規),或請教其他師兄。

  (3)受皈依之後,要時時記得自己的身份—是已受皈依的佛弟子、三寶弟子、密宗弟子、圓覺宗弟子;要時時皈依—念念反省自己的心念,不要隨惡業習氣所轉,念念覺照自性,念念發菩提心。這才是真正的皈依意義。

  十、皈依誓偈講的什麼意思?

  皈依誓偈是:‘皈依師,總持尊,永不皈依邪惡知識;皈依佛,兩足尊,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離欲尊,永不皈依外道邪論;皈依僧,眾中尊,永不皈依外道邪眾。’顯教受三皈依,則只有後面三句,沒有第一句。

  總持,是‘完全攝持’的意思,因為上師是總攝一切諸佛菩薩的一切功德智慧,也總攝一切法,所以說上師是總持之尊。‘皈依師,總持尊,永不皈依外道邪師’,就是說:上師是總持一切之尊,所以找皈依上師,而不再皈依其他一切外道的指導者。

  兩足,是指福德與智慧兩者都到達最圓滿的境界。我們學佛,行菩薩道,其實就是積聚福德與智慧的過程,等福德與智慧都圓滿具足,便是成佛,所以說佛陀是兩足之尊。‘皈依佛,兩足尊,永不皈依天魔外道’,是說除了佛陀之外,其他一切諸天、諸神、乃至魔王等,都沒有能像佛陀一樣,福德和智慧都到達最圓滿境界的,所以我只皈依佛陀,不皈依其他一切外道的崇拜者。

  離欲,就是破除執著、煩惱、和偏見。一般的法,不管是世間法或出世法,都只能破除不同程度的部分我執,不能完全破除我執(對自我的執著),何況法執(對法的執著)?只能消除不同程度的部分煩惱及現象;不能完全消除煩惱,何況拔除煩惱的根源?只能指責別人的偏見,不能見到自己的偏見,何況見到完全無偏的中道正見?唯有佛法,才能完全地破除我執和法執,拔除煩惱的現象與根源,正見無偏的中道實相。所以說佛法是離欲之尊。‘皈依法,離欲尊,永不皈依外道邪論’,是說除了佛法之外,其他一切外道的法都不能真正破除執著、煩惱、與偏見,所以我只皈依佛法,不皈依其他一切外道的法。

  僧眾是代表佛陀住世弘化,又是傳承佛陀正法的持有者,所以說僧眾是眾生中最尊貴的。因此,我們皈依僧眾,而不皈依其他一切不能出離生死的外道眾。

  第六章 受戒

  一、學佛一定要受戒嗎?

  戒律是要改正我們錯誤的習慣,讓我們的人格提升為佛格。我們學佛,也就是學者改正自己錯誤的習氣,學習佛的所思、所行、所言。若是不受戒、不持守戒律,怎麼能算是學佛呢?所以受戒、持戒,不但是學佛實行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

  二、受戒後再犯戒其罪更重,不受戒不是罪較輕嗎?

  受戒與否,與罪業的輕重無關。不過未受戒者,只有造業一項過犯;受戒者犯戒,則有造業與犯戒兩項過犯。

  然而,受戒之後,就納受了戒體,雖然犯戒,仍有忏悔還淨的方法,戒體依然清淨,而罪業亦得以因忏悔而減輕。縱使罪業深重,而墮入惡道,但以戒法之力故,受報輕微,猶能於惡道中教化該道的罪生。侍業報受盡,因戒體不失故,乘戒法功德,即得人生、值遇佛法,故能速證菩提。此為受戒而犯戒者之殊勝處。

  若未受戒者,縱造善業,命終生天受樂,報盡還墮。因無戒體故,乃隨業流轉,欲得人身,不知要經多少千萬億劫?縱得人生,亦難值佛法,何況修持?更遑論成就!是故長淪六趣,永無出期。善業之報尚且如此,何況造惡業者?此為未受戒而未犯戒之低劣處。

  故知受戒與否,罪業雖是同等,而受報輕重,則是受戒者輕而未受戒者重。至於解脫生死、成就佛果,受戒與否更是關鍵。是故經雲:‘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因有受戒故有戒可犯,雖犯而戒體不失,故是菩薩;因無受戒故無戒可犯,雖無犯卻仍無戒體,故是外道。

  三、忏悔真的有用嗎?

  (1)真心纖悔、真發勇猛心忏悔,一定有用。因為業也是由心而造的,當然也能由心來忏悔,而淨除心造的業。

  怎樣才叫真心忏悔呢?第一要生起大怖畏心,知道自己造了業,若不忏悔清淨,則必定要受無盡的痛苦;第二要生起信心,相信依止上師、依止佛菩薩而求忏悔,一定可以使罪業情淨;第三要發大猛厲心,若所造的罪業不能忏悔清淨,決不停止;第四要讓決誓心,今後即使遇到生命危險,也堅決永不再犯。能如此忏悔,必定可以業隨心轉而得淨除。若是修密的人,除如此真心忏悔之外,還可以配合上師所傳的法來修持,則罪業清淨得更快。

  以上四種心中,第四個最為重要。因為所謂忏悔,忏是忏其前愆,就是忏改過去所犯的錯誤,悔則是悔於未來,就是堅誓未來永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誓不再犯才是忏悔真正的用意。師父也曾開示:‘忏悔的目的,是不要再犯。千萬不可存著反正可以忏悔的心,忏了又犯,犯了再忏,這樣忏悔就沒有意義了。’如果不能堅決永不再犯,即不是真心忏悔,忏悔也沒有用。

  而信心是忏悔的根本。如果你心中一直存有‘有沒有用’的疑問,那就怎麼忏也沒用了,因為你不相信,就不會真心忏悔,當然沒有用。

  (2)真正的忏悔,是了知諸法如幻,罪性本空,安住於體性當中。

  但大家千萬不可誤解‘諸法如幻、罪性本空’的意思。在體性來說,罪性本空,但眾生還沒能實際證到體性之前,業力對我們來講,是不會空的,如幻的因果還是存在,還是一樣要受如幻的業報;雖說所受的業報是如幻的,但對還沒證到體性的眾生,還是會感受到痛苦。

  因此,還不能安住於體性的行者,甚至還不了解什麼是體性的人,都必須藉著有相的忏悔來忏除罪業。千萬不要因為在理上‘罪性本空’,而以為用不著忏悔罪業,甚至因此而誤以為可以隨便犯戒造業,也不會受報。這樣誤解經義,就斷送了自己的慧命了。真正愈深證體性的人,愈不敢造絲毫罪業。

  四、等自己有把握能持守不犯了,再來受戒,這觀念好不好?

  有這樣的發心是很值得贊歎,但這種作法卻並不值得鼓勵。為什麼呢?

  第一、眾生在未成就之前,不可能完全不犯戒的。要想等自己完全能持守不犯之後再來受戒,那就永無受戒之期了。唯有先受戒,雖然屢忏屢犯,只要真發心忏悔,必能漸漸不犯,最後才有可能不刻意持守也不會犯戒。

  第二、未受戒者,即使知道戒律的內容,想要練習持守,但事實上由於沒有正式受戒過,缺少嚴正的約束力,往往就被自己的習氣所轉,而一再替自己找借口原諒自己,最後使原先追求完美的理想,也變成逃避受戒與持戒的借口。因此說要先練習持戒,已是極難做到的,何況想要持守不犯再來受戒,事實上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學佛的人發心,要用智慧來發心,不要只用情見來發心。要先了解現實,再來決定理想,不能只靠理想而來決定現實。

  五、戒有那幾種?各有多少?

  (1)戒的種類很多,如各宗教都有各自的戒,稱為‘世戒’;修行人在定中自然不犯某些戒,稱為‘定共戒’;修行人證到某些果位時自然不犯某些戒,稱為‘道共戒’;還有釋迦牟尼佛為弟子們所制訂的戒,稱為‘佛所制戒’,簡稱‘佛戒’。

  佛戒之中,又分為好多種,像在家眾的五戒、八關齋戒,出家眾的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二百四十八戒,大乘的各種菩薩戒,密宗的金剛戒等。

  (2)本宗弟子一般所受的,只有三種:一是最基本的五戒,二是屬於‘瑜伽學派’系統的菩薩戒,三是密宗戒中的十四根本墮。

  五戒只有五條: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

  菩薩戒有三大類:淨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淨律儀戒是斷除一切損害自他的惡法;攝善法戒是學行一切成就自身佛德的善法,可以‘六度’攝之;饒益有情戒是學行一切成就利他佛行的事業,可以‘四攝法’攝之。以這三大類攝盡一切,等於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意思。另外又特別開列出四種‘等他勝罪’、四十五條‘輕垢罪’等四十九條的學行戒文,其中四種等他勝罪是屬於淨律儀戒,輕垢罪中前三十三條是屬於攝善法戒,後十二條是屬於饒益有情戒。

  金剛乘十四根本墮,即有十四條戒文。

  六、如何受戒?

  其他宗派各有其受戒方式與規定、儀式等,在此不贅述。

  本宗的受戒,一年有兩次正式傳戒,在農歷的三月十五和九月十五。而每月一次的誦戒日,又都可以方便受戒,但在方便受戒之後的第一次正式傳戒法會,一定要參加,才算真正受了戒。

  受戒前,要先帶兩張照片、及一份身份證影印本,並填寫一份受戒申請表,先向執事師兄申請。

  受戒時,要隨 師父的開示而做觀想,隨 師父念誦受戒文,並依文發心受戒。

  七、受戒要做什麼次第?

  (1)若是依佛法深淺的次第,應該是先受五戒、次受菩薩戒、最後再受金剛乘戒。因為五戒是一切佛法,不論顯密、大小乘、出家在家等,都必須具有的共通基礎;菩薩戒是大乘顯密共有的戒律;金剛乘戒則是密宗不共戒律。

  (2)依本宗修持而論,因為本宗是屬於密宗,所以在受了五戒的共通基礎之後,理應先受金剛乘十四根本戒,成為正式的密宗弟子,最後等廣大的菩提心如實生起之後,再受菩薩戒。本門求法的條件,也是依這種次第。

  (3)事實上受戒的次第並沒有正式限定,全看各人自己的發心。除了五戒一般是要最先受之外,菩薩戒和金剛乘十四根本戒那個先受、那個後受,或者兩個同時受,都是可以的。甚至如果有發大心的師兄,三個戒一次同受,也無不可。

  八、受戒後要如何持守?有什麼原則?

  修大乘的人,是以心來持戒,尤其是本宗都是修心法的,更注重心戒,只要起一個違犯戒律的念頭,就已經算犯戒了,不必等到身體去做。所以本宗弟子受戒之後,天天都要誦戒,檢討自己這一天當中是否有犯戒。但其實這也是一種方便而已,其目的是要讓我們養成自我檢討的習慣,乃至最後能每一個念頭生起時,都能馬上自己檢討是否犯戒。所以,持戒的原則,就是一定要從自己的每一個念頭來持守。

  九、持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嗎?

  (1)持戒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根本方法,就是依戒律的精神來持守,而不只是死板地依戒律的條文來持戒。所以大乘的戒律有很多開遮,就是只要不違反戒律的根本精神,在特殊情況下,是可以允許不必盡依戒律條文的。

  比如菩薩戒,《攝頌》上說只要具足慈心、悲心、及善心,即不會毀犯菩薩戒,正因為慈心、悲心、和善心,即是菩薩戒的精神。但菩薩戒最根本的精神,則是菩提心,‘為利眾生求成佛’的心,所以只要時時想到要利益眾生、要與眾生同證無上菩提,即是念念持守菩薩戒。

  又如金剛乘十四根本戒,其根本精神是在於對上師的真實信心,只要能完全依止上師,完全照上師所說的去做,便能持守金剛乘戒。

  只要能把握戒律的根本精神,也是修學佛法的根本精神,要持戒其實並不難。

  (2) 師父曾開示:‘把一切妄念都攝歸一句密咒,自然一切戒律都不會違犯。’

  因為會犯戒,就是我們有不正確的念頭,如果念念都在持咒,那裡會有引導我們犯戒的念頭出現?

  (3) 師父開示最究竟的持戒方法,是時時刻刻安住於體性。但是對初學的行者來說,這是極困難的。所以初學者,還是以念念返照自己的念頭,或者念念持咒,為最佳的入手方法。

  第七章 宗派

  一、為什麼會有許多不同的‘乘’?

  ‘乘’是車子的意思,這是一種比喻,以車子來比喻佛法。有些車子大,可以載運很多人,到達很遠的地方。有的車子小,只能載運少許人,到達較近的地方。用來比喻佛法,有些法門可以令一切眾生都究竟成就,但有些法門則只能讓自己暫時解脫生死,或者只能得到人天的福報。因此,就把全部的佛法歸類成某些‘乘’。

  二、佛法分為那幾乘?

  顯教的分法,一般是分為五乘:修持五戒,求來生為人,得世間福報的‘人乘’;修持十善,求來生生天的‘天乘’;修持四聖谛法,求自己盡速得以了脫生死輪回的‘聲聞乘’;修觀十二因緣法,同樣自己了脫生死輪回的‘緣覺乘’;和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求證佛果的‘菩薩乘’。第二種分法,是以聲聞為‘小乘’、緣覺為‘中乘’、菩薩為‘大乘’。第三種分法,是以聲聞和緣覺都屬‘小乘’。以菩薩為‘大乘’。第四種分法,是以上面所講的五乘、三乘、二乘等,都是‘權乘’,是方便的教法;以究竟成佛的教法稱為‘一乘’或‘佛乘’,只有這才是‘實乘’,是真實的教法。

  密宗的分法,則將一切世出世法總分為三乘:人天乘、外道乘、內道乘。內道乘即佛法,又分為九乘:外三乘、內三乘、密三乘。外三乘是顯教,又稱‘因乘’,即: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內三乘和密三乘是密宗,又稱‘果乘’。內三乘是下三部密法:事乘、近乘、瑜伽乘。密三乘即無上密部,包括:大瑜伽(大相應)乘、隨瑜伽(圓滿相應)乘、和極瑜伽(大圓滿相應)乘。

  三、為什麼會有許多宗派?

  宗教,是以目的來區分,不同的宗教各有自己的目的。兩宗派,則依方法來區分,目的相同而方法不同,便形成同一宗教中的不同宗派。

  由於眾生的根性各不相同,適合的方法也不一樣,所以佛法包含有八萬四千種來觀察與解釋,所以解說佛法的理論,也發展出各種不同的系統。在這多元的佛學和佛法並容的情況下,以各種不同的佛學理論,配合各自相容的法門,而組織成各種獨特系統的教法,是很自然的事。而其中有某幾個系統的教法,適合此類根機的眾生較多,研學修持的人多,推廣弘揚的人也多,如此就發展成獨立的宗派了。

  四、佛教有多少宗派?

  在印度,大乘佛教只分為中觀和瑜伽兩派,中觀派後來又分為自續中觀、應成中觀、和瑜伽中觀三派。

  中國古代的宗派,有十三派之多,但到現在只剩下七宗:唯識(即印度的瑜伽派)、天台、華嚴這三宗是以研究教理為主,律宗是研究及修持戒律為主,禅宗、淨士宗、和密宗是以實際修持為主。(另有再立三論宗的,但因此派已無獨立的傳承,而其教法也多被其他們宗派吸收,所以這裡不把它列出。)

  西藏的密宗,又分為四派。寧瑪巴,翻譯為‘古派’,俗稱紅教,是蓮華生大士由印度最先傳到西藏的密宗,也是最古老的密宗。此派也是西藏早期唯一的密宗宗派。後來西藏發生一次毀佛運動,此派的傳承,不是流散到邊區,就是由還俗的僧人,以在家眾的身份,私下秘密傳承。之後,再由印度傳進其他的新教派,包括噶學派(俗稱白教)和沙迦派(俗稱花教),後來又有在西藏創立的格魯派(俗稱黃教)。這就是西藏密宗的四大教派。

  我們圓覺宗,屬於西藏密宗寧瑪巴的傳承,再由第六代祖師—華藏祖師,融合漢藏佛教顯密各宗派的精華而成。詳細的傳承源流,請看本門的簡介。

  五、學那一派最好?

  (1)每一個宗派都很好,唯以適合自己的宗派最好。

  (2)圓覺宗的法門,特別值得你用心探討、修持。因為:第一、圓覺宗是統攝顯密佛教各宗派之精華;第二、圓覺宗是直接修持果地法門,可以法報化三身齊證;第三、圓覺宗是三根普被的法門,不管何種根器,都有適當的法可以修;第四、圓覺宗的修法次第完備,條理清楚,一入門即有法可憑,可以循序而修,直至成就。且有關修行之理念,皆備有詳細資料,甚易理解而不迷惑。

 

上一篇:初機學佛必備基本知見 上
下一篇:化病苦為助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