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福建省流寇四起,青年張文啟與同村周姓青年避寇,躲入山中洞穴內;當時洞內已先有一位女孩躲在裡面,女孩一見兩位年輕男子進來,心生恐懼,害怕他們會有不良舉動,於是急忙起身,打算離開。張文啟告訴女孩:‘外面到處都是賊寇,姑娘出去必然會發生危險;你不要怕,留在這裡比較安全,我和朋友都是老實人,決不相犯於姑娘。’女孩見張文啟說得很誠懇,就留在山洞中。
到了半夜,張文啟發現周某蠢蠢欲動,就委婉相勸,為了防范周某又起邪念,再次造作,索性陪著他說話到天亮。
天明後,張文啟不敢留周某在山洞,就邀他一齊下山去打聽賊寇是否已經離去,並且問清楚女孩居家住址。下山之後,確定賊寇已退,立刻到女孩家中,通知她的家人上山接女孩。
張文啟後來經由媒妁之言,娶了一位黃姓小姐為妻。岳家非常有錢,隨嫁之奁田、奁資極為豐厚,這些都是張文啟事先一點也不知道,而且媒人也沒有說明的。
成婚當日,張文啟見到新娘,才知道就是洞中避難的少女!
原來少女回家後告訴父親避難洞中的經過,黃父聽後,斷定張文啟必定是行誼高潔之人;於是央請媒人深入訪查其人品如何?經過細心打聽,果然是端正青年。
張文啟當時並不知道洞中少女的家庭背景,只因為他念頭純淨,處處為別人著想,護人名節。這也是他平日守身第一,攝心第二,言語第三……等等日積月累的好習性使然。
張文啟後來的兩個兒子也都登科及第,仕途平順。
古德說:‘顛沛流離之際,保全一婦女,節功必倍;損害一婦女,節過亦倍;得失天淵,尤宜謹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