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靈源法師:我親近慈舟老法師的經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出家後,很僥幸的遇到三位善知識:一、是虛雲老和尚,二、是慈舟老法師,三是應慈老法師。現在因慈舟老法師的圓寂,不禁令我緬憶起我親近他老的過去。

話從我自己說起:我原籍是浙江臨海,自幼多病多災!出世不到周歲,就在頭頸上長了一個大毒瘡,弄得醫生束手無策,百藥罔效!不是我母親去祈禱觀世音菩薩,我是不能得救的。十三歲的時候,我發生了痘症,幾經寒熱之後,生起滿身的天花,(臨海俗語出牛痘曰開天花)初如番米(即玉蜀黍)相似,繼則全體潰爛流膿。

苦不可言!痘瘡愈後,全身如反面的石榴皮相似,白胖的我變成了一個黑而又丑的麻子。入學讀書,同學們笑我道:‘麻面麻屁股,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倒,大糞吃個飽’。真令我氣煞!十六歲在回浦小學畢業,考入浙江第六中學。借得一部楞嚴經,課余閱讀,不覺得意之際,手不釋卷,而至忘了正課。相繼自己抄寫了一部,視作珍寶似的看待。不久滿面的麻皮,不覺全退。到十八歲時,人們已不知道我原來是個麻子了。廿五歲時,我逃往天台山出家,為父偵知追回。及到卅一歲,自己覺得實在不能再居家中,乃僭逃住福州鼓山湧泉寺出家。得遇上虛下雲老和尚,為我剃度,收作徒孫。

彼時初聞慈舟老法師之名,尚未見到其人。一日在寺中看到一位穿破衣服,自持針線慢慢縫補的老修行,我請教他:蘇州靈巖山慈舟老法師,聽說來此講經,不知是那一位呢?他說:‘慈舟即是我的名字’。我當時驚駭非常!怎麼鼎鼎大名的講經老法師,這樣苦惱得與叫化子相似!呆了半天,不知道如何是好?因那時初出家,不知道頂禮,也就這樣糊裡糊塗的站著。來了一位禅堂的香燈師,對我說:人窮道不窮,不得以外表視人,這位是老和尚(指虛雲和尚)請他來在戒期中講梵網經的慈舟老法師,他是前清的秀才,學問好得很,講經講得非常透澈,你不要看輕了他老人家。從此我才認得這位老修行,即是慈舟老法師。

當時鼓山常住上,曾有御賜大藏經三藏。即清版藏經,明版藏經,宋版藏經。清版明版都全。唯宋版破碎不全。慈老法師閱藏,看到了,即告知老和尚,並即召集幾位能書寫的人,每日在方丈聖箭堂內抄補。我過去因書法馬虎過得去,故能天天跟著老法師抄寫。老法師曾對我們說:‘補經即是補心,心誠即是道。你們要細心修補,正字抄寫,不可草率’。這種因抄寫藏經,而得親近了老法師,數月的受教,實在得益不少。

是冬禅七,又得老法師種種開示:他老要我們初發心的人,不會參話頭,還是一心的念佛,先從念佛,念得一心不亂,話頭漸漸自在其中。民國廿二年春期,常住上請應慈老法師開講梵網經上下卷,為我羯磨和尚;請慈老法師為教授和尚;當時慈老再三不肯,乃請金山上遐下明首座為教授,明首座和尚亦禅宗一大善知識。我受具足戒後,即往禅堂。時鼓山學戒堂的心道法師,以他處弘法因緣離去。老和尚即敦請慈老法師主持教育,改名為法界學院,以華嚴為宗。心道法師主講時,每月常住供養四十八元,今請老法師應當加倍。但老法師再三推辭雲:‘出家人怎能用得這許多錢,本來我辦學是不要錢的,既承常住客氣,每月勉領十二元足矣。’這真是世間奇事!不到三十歲的心道法師主講,每月四十八元,近六十歲的老法師主講,只要四分之一,不如做粗工的人賺錢多,真是太少了。老法師講了一年經,除零用外,積得五十多元。對我們說:‘做學生的很苦,沒有錢用,我與各位同學結個小緣,每人平分一元。’這真是財法兩施,一點貪心都沒有,世間上的人,恐再找不到第二個了。但是他的管教,卻非常嚴厲!小座復講不出來,馬上就要罰跪,我是罰過跪的學生,說起來真是慚愧!而且他領大家過午不食,即是下午送來供眾的西瓜水果,也都要等到明天上午才能吃。打華嚴七時,同學們太辛苦了,晚上吃一小碗豆漿,要互相依律說淨。一年到頭,不准告假下山。此中有一位同學實在是受不了這種苦,於半夜三更,先將衣單拋出牆外,在牆頭上爬得出去,溜單走了,下山到福州等輪船,在怡山長慶寺掛褡。老法師派監學體敬法師下山偵知,馬上逼他回來,在講堂中跪香,打斷了香板三塊,跪了兩個鐘頭之後,仍舊要他好好的聽經。從此以後,各同學都不敢再萌異念,都服服貼貼的求學,逼得不上路的也要上路。四分戒本,他老講了又講,我於三年中聽了兩次。這樣精明實修的親教師,卻於今年彌陀聖誕日示寂了。全世界中再也找不到第二個這樣懇切教導我們的慈悲善知識了,思之不勝悲痛之至!

 

 

上一篇:心若動,淚兩行
下一篇:達照法師:情緒的輪回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