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3】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21、佛從何時開始講淨土法門?

  肇始實在華嚴。華嚴明一生成佛之法,而歸宗於求生淨土。是知淨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無上大法也。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九界眾生,捨此則上無以圓成佛道;十方諸佛,離此則下無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若論大機所見,肇始實在華嚴。以善財遍參知識,末後於普賢座下,蒙其威神加被,所證者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是為等覺菩薩。普賢乃以十大願王,勸進善財,及與華藏海眾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而為華嚴一經歸宗結頂之法。然則華嚴明一生成佛之法,而歸宗於求生淨土。是知淨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無上大法也。此殆大機所見,二乘尚不見聞,況具縛凡夫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530頁 淨土五經重刊序)

  22、古今知識,為什麼極力宏揚淨土法門?

  時當末法,人根陋劣,匪仗如來宏誓願力,其誰能斷煩惑以出生死,見本性而證無生乎?唯以真信切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最為合機。以故古今知識,極力宏揚此法,以期上報佛恩,下度同倫也。

  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淺深,合機者妙。時當末法,人根陋劣,匪仗如來宏誓願力,其誰能斷煩惑以出生死,見本性而證無生乎?譬如病入膏肓,雖和緩亦無從措手。然肯服此阿伽陀萬病總持之藥,則所謂斷煩惑以出生死,見本性而證無生者,固人人皆可親得,而了無所難焉。何也?以其以真信切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決於臨終蒙佛接引,即獲往生也。既往生已,長時親炙彌陀,參隨海眾,尚當圓滿菩提,徹證究竟涅槃,況所謂斷煩惑以出生死,見本性而證無生乎?是知當此時節,唯此一法,最為合機。若捨此仗佛力之法門,而修仗自力之法門,勿道中下根人,莫由冀望,縱令上根,亦斷難以一生成辦,多皆但種來因,難得實益。以故古今知識,極力宏揚此法,以期上報佛恩,下度同倫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562頁 淨土輯要序)

  23、蓮宗祖師是如何確定?

  蓮宗祖師非各宗之一一親傳,乃後人擇其宏淨功深者而稱之。

  淨土法門,絕無口傳心授之事。任人於經教著述中自行領會,無不得者。蓮宗九祖,非各宗之一一親傳,乃後人擇其宏淨功深者而稱之,實則尚不止九、十也。光出家後,發願不收徒眾,不作住持,不作講師,亦不接人之法。當唐宋時,尚有傳佛心印之法,今則只一歷代源流而已。名之為法,亦太可憐,淨宗絕無此事。(《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27頁 復明性大師書)

  十二祖,即世稱蓮宗九祖,於八祖蓮池大師下,加蕅益為九祖,截流為十祖,以思齊賢九祖為十一祖,下又添徹悟禅師為十二祖。(《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939頁 復張覺明女居士書十)

  24、遠公為什麼結蓮社念佛求生西方?修行情況如何?

  迨至大教東來,遠公大師秉承兩土世尊旨意,遂以淨土為宗。竭盡極能而發揮倡導。創建東林寺,與缁素一百二十三人,結蓮社念佛,求生西方。命劉遺民作文勒石,以明所誓。三十余年之內,其入蓮社而修淨業,蒙接引而得往生者,則多難勝數也。遠公則跡不入俗,專志淨土,澄心系念,三見聖相,而沉厚不言。臨終又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對身邊弟子說:“吾始居此,三暏聖相,今復再見,必生淨土。”

  迨至大東教東來,遠公大師,遂以此為宗。初與同學慧永,欲往羅浮,以為道安法師所留,永公遂先獨往。至浔陽,刺史陶范,景仰道風,乃創西林寺以居之,是為東晉孝武帝太元二年丁丑歲也。至太元九年甲申,遠公始來廬山,初居西林,以學侶浸眾,西林隘莫能容,刺史桓伊,乃為創寺於山東,遂號為東林。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遠公乃與缁素一百二十三人,結蓮社念佛,求生西方。命劉遺民作文勒石,以明所誓。而慧永法師,亦預其社。永公居西林,於峰頂別立茅室,時往禅思,至其室者,辄聞異香,因號香谷,則其人可思而知也。當遠公初結社時,即有一百二十三人,悉屬法門龍象,儒宗山斗,由遠公道風遐播,故皆群趨而至。若終公之世,三十余年之內,其入蓮社而修淨業,蒙接引而得往生者,則多難勝數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575頁 廬山青蓮寺結社念佛宣言書)

  25、遠公大師之後諸位祖師如何弘揚淨土法門?

  自遠公後諸祖師大德,極力倡導,自行化他。如昙鸾著《往生論注》,妙絕古今。智者作《十疑論》,極陳得失,著《觀經疏》,深明谛觀。道綽講《淨土三經》,近二百遍。善導疏《淨土三經》,力勸專修。清涼疏《行願品》,發揮究竟成佛之道。永明說四料簡,直指即生了脫之法。自昔諸宗高人,無不歸心淨土。而蓮池、幽溪、蕅益,尤為切摯誠懇者。清則梵天思齊、紅螺徹悟,亦復力宏此道。

  自後若昙鸾、智者、道綽、善導、清涼、永明,莫不以此,自行化他。昙鸾著《往生論注》,妙絕古今。智者作《十疑論》,極陳得失,著《觀經疏》,深明谛觀。道綽講《淨土三經》,近二百遍。善導疏《淨土三經》,力勸專修。清涼疏《行願品》,發揮究竟成佛之道。永明說四料簡,直指即生了脫之法。自昔諸宗高人,無不歸心淨土。唯禅宗諸師,專務密修,殊少明闡。自永明倡導後,悉皆顯垂言教,切勸修持矣。故死心新禅師勸修淨土文雲:“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又雲:“參禅人最好念佛,根機或鈍,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彌陀願力,接引往生。”又雲:“汝若念佛,不生淨土,老僧當墮拔舌地獄。”真歇了禅師《淨土說》雲:“洞下一宗,皆務密修,其故何哉?良以念佛法門,徑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器,傍引中下之機。”又雲:“宗門大匠,已悟不空不有之法,秉志孜孜於淨業者,得非淨業見佛,尤簡易於宗門乎?”又雲:“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淨業,同歸一源。入得此門,無量法門,悉皆證入。”長蘆赜禅師,結蓮華勝會,普勸道俗,念佛往生,感普賢普慧二菩薩,夢中求入勝會遂以二菩薩為會首。足見此法,契理契機,諸聖冥贊也。當宋太真二宗之世,省常法師,住持浙之昭慶,慕廬山遠公之道,結淨行社,而王文正公旦,首先歸依,為之倡導。凡宰輔伯牧,學士大夫,稱弟子而入社者,有百二十余人,其沙門有數千,而士庶則不勝計焉。後有潞公文彥博者,歷仕仁英神哲四朝,出入將相五十余年,官至太師,封潞國公。平生笃信佛法,晚年向道益力,專念阿彌陀佛,晨夕行坐,未嘗少懈。與淨嚴法師,於京師結十萬人求生淨土會,一時士大夫多從其化。有頌之者曰:“知君膽氣大如天,願結西方十萬緣。不為自身求活計,大家齊上渡頭船。”壽至九十二,念佛而逝。元明之際,則有中峰、天如、楚石、妙葉,或為詩歌,或為論辯,無不極闡此契理契機、徹上徹下之法。而蓮池、幽溪、蕅益,尤為切摯誠懇者。清則梵天思齊、紅螺徹悟,亦復力宏此道。其梵天《勸發菩提心文》,紅螺示眾法語,皆可以繼往聖、開來學,驚天地、動鬼神。學者果能依而行之,其誰不俯謝娑婆,高登極樂,為彌陀之弟子,作海會之良朋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576頁 廬山青蓮寺結社念佛宣言書)

  26、淨土法門有哪些根本經典?

  淨土法門的根本經典包括《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和《普賢行願品》,名為《淨土五經》,是印光法師親自選定。

  《淨土五經》乃念佛法門之根本。當送通文理、有信心、能恭敬者。詳閱光二序一跋,即可知淨土法門之所以然。再閱此五經,則知其廣大高深,凡聖同歸矣。(《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六第673頁 復拜竹居士書四)

  前日接手書,知汝少年發心修淨業,不勝欣羨。昨本欲復,以有人客未暇。今為寄《淨土五經》(一本),此淨土法門之根本,詳觀光前後兩序,自可知其大義。(《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四第320頁 復徐志一居士書)

  光老矣,目力精神均不給,不能詳為開示,今為各寄甲乙兩包經書。甲包系《淨土五經》(一本),此淨土法門之根本,宜常受持。(《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五第473頁 復岳明壽居士書)

  27、佛說《淨土三經》的緣起是什麼?

  華嚴獨被大機,二乘、凡夫,莫由禀受。故於方等會上,特說《淨土三經》,俾彼若凡若聖,同事修持,以期現生出此五濁,登彼九蓮也。

  又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以期圓滿佛果。此如來以自證之因果,普示一切眾生,令其各各親證之一大軌范也。華嚴獨被大機,二乘、凡夫,莫由禀受。故於方等會上,特說《淨土三經》,俾彼若凡若聖,同事修持,以期現生出此五濁,登彼九蓮也。佛在摩竭提國,靈鹫山中,說阿彌陀佛最初因地,棄國出家,發四十八願,又復久經長劫,依願修行。迨至福慧圓滿,得成佛道,所感之世界莊嚴,妙莫能名。十方諸佛鹹贊歎,十方菩薩,與回小向大之二乘、具足惑業之凡夫,鹹得往生,等蒙攝受。是為《無量壽經》。於摩竭提國王宮中,說淨業三福,十六妙觀,俾一切眾生,悉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則是心作眾生,是心是眾生,眾生煩惱業海,從心想生之義,已著於言外。果能深明此義,誰肯枉受輪回?末明九品生因,以期各修上品。是為《觀無量壽佛經》。於捨衛國給孤獨園,說淨土依正妙果令生信,勸聞者應求往生以發願,令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信、願、行三,為淨土法門之綱宗。具此三法,或畢生執持,已得一心。或臨終方聞,止稱十念,均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是為《阿彌陀經》。此三,乃專說淨土之經。而《阿彌陀經》,言簡義豐,攝機尤普。以故禅、教、律諸宗,皆奉為日課焉。諸大乘經,帶說淨土者,多難勝數。而《楞嚴經·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實為念佛最妙開示。果能如子憶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念,豈有不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近證圓通、遠成佛道乎哉?(《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85頁 靈巖山笃修淨土道場啟建大殿記)

  28、《淨土四經》中無量壽經有何問題?

  《淨土四經》中《無量壽經》,系魏承貫刪削,又依余經增益,理雖有益,事實大錯,不可依從。

  《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亦名十六觀經),此名《淨土三經》,加《普賢行願品》,名《淨土四經》。仿單中有《淨土四經》一本,其《無量壽經》,系魏承貫刪削,又依余經增益,理雖有益,事實大錯,不可依從。(《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78頁 復高邵麟居士書三)

  29、為什麼不敢流通《無量壽經》會集本?

  流通佛法,大非易事。翻譯經論,皆非聊爾從事。王龍舒、魏承貫所編《無量壽經》會集本,皆有不恰當處,故後人不敢流通。

  流通佛法,大非易事。翻譯經論,皆非聊爾從事。故譯場之中,有主譯者、譯語者、證義者、潤文者,豈敢隨自心裁,傳布佛經?王龍舒《大彌陀經》,自宋至明末,人多受持。由雲棲以猶有不恰當處,故此後漸就湮沒。魏承貫之學識,不及龍舒,其自任過於龍舒。因人之跡以施功,故易為力,豈承貫超越龍舒之上耶?蓮池尚不流通王本,吾侪何敢流通魏本?以啟人妄改佛經之端,及辟佛之流,謂佛經皆後人編造,初非真實從佛國譯來者。然此經此論,若真修上士觀之,亦有大益,以但取其益,而不染其弊。若下士觀之,則未得其益,先受其損,以徒效其改經斥古之愆,不法其直捷專精之行耳。觀機設教,對症發藥,教不契機,與藥不對症等耳。敢以一二可取,而遂普令流通,以贻下士之罪愆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146頁 復永嘉某居士書二)

  30、王龍舒無量壽佛經會集本的主要錯誤是什麼?

  王龍舒死執三輩即是九品,違經失理,竟成任意改經,其過大矣。王氏尚有此失,後人可妄充通家乎?既有《無量壽經》(指康僧铠譯本),何無事生事?王氏之誤,蓮池大師指出,尚未說其何以如此。今為說其所以,由於死執三輩即九品也。書此一以見會集之難。一以杜後人之妄。魏默深,更不必言矣。膽大心粗,不足為訓。

  《無量壽經》中,有三輩。《觀無量壽佛經》,有九品。下三品,皆造惡業之人,臨終遇善知識開示念佛,而得往生者。王龍舒死執三輩即是九品,此是錯誤根本。故以下輩作下三品,其錯大矣。故上輩不說發菩提心,中輩則有發菩提心,下輩則雲不發菩提心。《無量壽經》三輩,通有發菩提心。在王居士意謂下輩罪業深重,何能發菩提心。不思下輩絕無一語雲造業事,乃系善人,只可為九品中之中品。硬要將下輩作下品,違經失理,竟成任意改經,其過大矣!在彼意謂,佛定將一切眾生攝盡,而不知只攝善類,不及惡類。彼既以善人為惡人,故雲不發菩提心,死執下輩即是下品,故將善人認做惡人。不知九品之下三品,臨終苦極,一聞佛名,其歸命投誠、冀佛垂慈救援之心,其勇奮感激,比臨刑望赦之心,深千萬倍。雖未言及發菩提心,而其心念之切與誠,實具足菩提心矣。惜王氏尚有此失,後人可妄充通家乎?既有《無量壽經》,何無事生事?王氏之誤,蓮池大師指出,尚未說其何以如此。今為說其所以,由於死執三輩即九品也。書此一以見會集之難。一以杜後人之妄。魏默深,更不必言矣。膽大心粗,不足為訓。(《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958頁復王子立居士書三)

 

上一篇: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2】
下一篇:揭秘生活中的因果:幸福太瘦,指縫太寬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