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淨土法門法師《2014大經科注》第236集
有人問,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現在這個世間?他來干什麼?我們這些眾生到這個世間來,是業力來的,前世造的業因,這要酬嘗業報,不來不行。佛早就超越了,無始劫以來的業障習氣,他都斷盡了,再也不造業了。為什麼要來?佛菩薩之來是應感而來的。眾生有感,眾生苦,求佛菩薩,眾生起這個念頭,佛菩薩就感應到了,所以他來現身。現法身、應身、報身,完全看機感,他的德行。法身菩薩求佛加持,佛現報身。真正有修養、有德行的人,求佛菩薩加持,佛現應身。像我們這些眾生,沒有德行,沒有智慧,遇到苦難的時候,沒有遇到苦難,把佛菩薩都忘掉了,心上沒有,遇到苦難的時候,就臨時抱佛腳,求佛菩薩,佛菩薩非常慈悲,來了多半是化身。
經上說的這些,佛菩薩為我們示范的,我們應當認真努力學習,所有都說到了。下面舉幾個例子,舉了四個例子,這四個例子包括所有一切,“國城”,國城是都會、都市;“聚落”是村莊、鄉鎮;“眷屬”是人事;“珍寶”是物質,萬物,都取一個代表,統統都不著,這個不著最重要是心不著。
【解】“著”者,執也。有所執著,則難離捨。今無所著,故皆可用以布施。
佛菩薩沒有執著,所以用這些東西布施,沒有一樣不可以布施的。“布施”是四攝法裡頭的第一法,是度眾生的手段。這個四攝法是佛菩薩度眾生的手段,這四種裡頭頭一個,就是要“布施”,不布施怎麼行?!自己對於這些世間法,如果有貪戀,你就捨不得布施,你度化眾生的緣不深。所以一定要學布施,什麼都能施,自己才自在,統統可以放下。
所以這一段,一切無著,我們的科題,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如果究其真相、諸法實相,那像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四句要常常記在心上,布施的時候很管用。什麼都能施,最愛的、最喜歡的都可以施,為什麼?“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真正能得到永遠屬於你的,那可以說得過去,假的,包括身體都得不到。
修行人,教下學的“止觀”,天台是“止觀”;華嚴“五止六觀”。“止觀”就是“看破、放下”,“觀”是看破,“止”是放下,看清楚了、看明白了。
自性有沒有?有,真的,不生不滅,它是真的,永遠不會變化。它是什麼樣子?它是一片光明。在哪裡?無所不在,無處不在,為一切萬事萬物的本體。
惠能大師說得好,“何其自性,能生萬法”,我們相信他這句話,自性是真的,“不生不滅,本自清淨,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你能不能抓得到它?抓不到,六根緣不到,六根沒離開它,它是六根、六塵、六識的本體,它變的現象,現象是假的,剎那生滅。
說剎那的時間很長了,現在我們看了彌勒菩薩的報告,用現在的方法計算出來,一切萬法住世時間多長?實際上它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換句話說,一秒鐘它已經生滅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你說哪一次是自己?哪一次是你能擁有的?不可能。不但我們不可能,諸佛菩薩也不可能,八地以上把這個事情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有沒有把這個東西掌握住?掌握不住。
“常作如是觀”,你就能放下,你就能捨得。“捨得”跟“戒定慧”相應,跟“善護身口意”相應。放下不難,看破很難。看破是智慧,真實智慧,從“戒定慧”裡面流露出來。眾生的煩惱習氣,是從阿賴耶裡頭流露出來,不一樣,阿賴耶是習氣種子,種子起現行,現行變成種子,那個速度也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沒有例外。
所以海賢老和尚說得好,簡單明了,常常勸人,凡是見人的時候,都會給他一句,“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其他啥都是假的”,這句話好,全是假的。
我們這個科題上,這一段說“無住生心”,首先這一段是教你“無住”,你看後面一段就“生心”了,六度化眾就生心了。“無住”當中“生心”,“生心”時候就是“無住”,這就是菩薩。凡夫“無住”就不能“生心”,“生心”就不能無住,只能管一個,不能管兩個。菩薩有本事,“無住”跟“生心”融成一體。修六度萬行,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心裡面,沒放在心上。這個“無住”就是不放在心上,把所做的東西都不放在心上,好,干淨,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作”跟“不作”又劃成等號了。利益眾生的事情要做,做完了怎麼樣?心裡頭干干淨淨、一塵不染,阿賴耶裡頭不落謝種子,那就是法身菩薩,權教菩薩做不到,沒轉識成智,圓初住以上轉識成智了,那就是這段經文所說的境界。
【科】辛二、六度化眾
教化眾生、感化眾生,就是用這六個方法,不必再求多。這個方法是十方世界一切諸佛都用這方法,這是六個科目,每個科目裡面包羅萬象。
我們把經文念一段:
【經】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
佛教真正可以救人,個人的身心,可以救家庭,可以救社會,可以救國家,可以救全世界,用什麼?這一條就夠了。
我們看念老的注解:
【解】於布施下,續戒、忍等五度。因諸度鹹以無著為本。
不執著,不執著就是“無住”。修這六樁事,做得非常認真,做得圓滿,不放在心上就是“無住”,就是不執著。
執著怎麼樣?執著就變成福德,來生人天福報。不執著是功德,來生呢,來生就做菩薩,不是普通菩薩,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大菩薩。我們是願意求明心見性,還是願意享人天福報?人天福報不離開執著,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袁了凡先生每一天寫功過格,哪些事情做錯了、哪些事情是好事,統統記載,天天比較,善比惡多,惡少善多,這是對初學。
對真正發大菩提心的,不是這個,善、惡二邊都不住,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心上沒有念頭,“無住為本”。
我們修淨宗的,心上只准許一尊阿彌陀佛,比其他法門容易。其他法門什麼都不能著,難修。淨宗的妙處,就是用一法代替一切法,這一句名號,只要名號二六時中不曾丟失,功夫就成片了。“功夫成片”,真信、切願就保證得生,這個法門多簡單、多容易!往生到極樂世界,決定一生成佛,經上所說的,真的,不是假的。四十八願第十二願,“定成正覺”,到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成佛。“正覺”就是成佛。而且快速,不必三大阿僧祗劫,我們干什麼都回向求生淨土,這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