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為什麼不能以“念念在淨土方可往生”教中下根人?
念念在淨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分。
念念在淨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分。若執定此義,以自求上品,何善如之。若執定此義,以教中下根人,則阻人勝進不淺。何以故?以彼必以為此法太高,遂以卑劣自居,不肯修持耳。(《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33頁 復濮大凡居士書)
122、為什麼說當今之世決不另於敦倫盡分及注重淨土法門外別有所提倡?
時節因緣,實為根本。違悖時節因緣,亦如冬葛夏裘,饑飲渴食,非唯無益,而又害之。故當今之世,縱是已成正覺之古佛示現,決不另於敦倫盡分,及注重淨土法門外,別有所提倡也。
然須恪守本分,切勿學好高務勝一派。譬如穿衣吃飯,須按各人身量食量,夏葛冬裘,渴飲饑食,則可以養身心。施之失宜,均可以傷身心。非飲食裘葛之有善不善也,視其人之善用與否耳。無論如何資格,必須敦倫盡分,閒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又須注重淨土法門,以仗佛力,比仗自力,其難易奚啻天地懸隔。近有一種專逞口解脫者,指念佛者為腐敗待死,祈勿被此種邪說所惑。當今之世,縱是已成正覺之古佛示現,決不另於敦倫盡分,及注重淨土法門外,別有所提倡也。使達摩大師現於此時,亦當以仗佛力法門而為訓導。時節因緣,實為根本。違悖時節因緣,亦如冬葛夏裘,饑飲渴食,非唯無益,而又害之。(《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37頁 復雲南王德周居士書二)
123、為什麼說業力之凡夫,現生欲了生死沒有第二個法門?
凡夫無力斷惑,唯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方有了生死分。若論業盡情空,現今恐舉世亦難得其一二。若以信願念佛求生,則萬不漏一。
須知佛法,法門無量。若欲以通身業力之凡夫,現生即了生脫死,離此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說不出第二個法門了。其余一切法門,皆須修到業盡情空,方有了生死分。倘有絲毫未盡,則生死依舊不了。若論業盡情空,現今恐舉世亦難得其一二。若以信願念佛求生,則萬不漏一。(《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55頁 復許熙唐居士書)
124、現在人的對症藥和適合的修法是什麼?
對症藥,唯因果為第一。宜修法,唯淨土為第一。何以故?以自力了生死之難也。使真知之,殺了亦不肯棄置淨土法門而不力修也。
現在人的對症藥,唯因果為第一。宜修法,唯淨土為第一。若夫研究起信,雖亦具因果淨土。而凡夫知見,不能普領全義,又不能按論起修,則只一解義了之矣。無論何等根性,因果淨土,為必不可不先講究也。至於教相,亦須擇人而施。以學生各有所學之事,佛學乃兼帶耳。天機若淺,則專務教相,或將淨土拋在腦後,致成有因無果之結果。是不可不相機而設法也。今之崇相宗者,其弊亦復如是。彼提倡者,實不為了生死,只為通理性,能講說耳。使彼知自力了生死之難。斷不肯唯此是務,置淨土於不問,或有誹薄之者。此其人皆屬好高務勝,而不知其所以高勝也。使真知之,殺了亦不肯棄置淨土法門而不力修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409頁 復周群铮居士書七)
125、大通家和普通人應如何修淨土?
普通人,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已。大通家能通身放下,亦易得益。否則終日在分別中弄識神者,則不得益,或反得病。
若大通家,則禅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若普通人,則亦不必令其遍研深經奧論,但令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已。此人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雖似平常無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議。良以愚夫愚婦,颛蒙念佛,即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較比大通家之卜度思量,終日在分別中弄識神者,為益多多也。以故愚夫愚婦念佛,易得益。大通家能通身放下,亦易得益。若唯以義理是卜度者,則不得益,或反得病。及未得謂得,流入狂派者有之。(《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75頁復四川謝誠明居士書)
126、什麼人在淨土法門能得實益?
唯上上根人與愚夫愚婦,能得實益。淨土法門,以往生為主。隨緣隨分,專精其志,佛決定不欺人。
淨土法門,唯上上根人,與愚夫愚婦,能得實益。而通宗通教之聰明人,多以志大言大,不肯仗佛慈力,而以仗已道力為志事,甘讓愚夫愚婦早預聖流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九第243頁 致銘光居士書)
汝雖於淨土法門,頗生信心。然猶有好高務勝之念頭,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婦自命。須知了生死,愚夫愚婦則易。以其心無異見故也。若通宗通教,能通身放下,做愚夫愚婦工夫,則亦易。否則通宗通教之高人,反不若愚夫愚婦之能帶業往生。淨土法門,以往生為主。隨緣隨分,專精其志,佛決定不欺人。否則求升反墜,乃自誤耳,非佛咎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400頁 復周群铮居士書二)
127、末法時期,什麼人不妨圓修萬行?
智力充足者。但必須回向往生。
末法學人,如其智力充足,不妨圓修萬行,回向往生。否則固當專修淨業,以期仗佛慈力,橫超三界,直登九蓮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22頁 無量壽經頌序)
128、為什麼說念佛一法於在家善信,最為合機?
善人修淨業正因,基址鞏固,故念佛能得真實利益。又在家人身在世網,事務多端。唯念佛一法,最為方便。早晚於佛前隨分隨力,禮拜持念,回向發願。
念佛一法,乃佛法中之總持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之則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逆惡凡夫,亦可預入其中。語其淺,則婦孺均能修持。語其深,則聖哲莫能了解。而且於在家善信,最為合機。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如來稱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故凡念佛之人,必須於家庭倫常中,各盡其分。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者是也。又須懲忿窒欲,閒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而修善去惡,尤須在起心動念處,認真省察,笃實擴充而克除之。戰兢惕厲,毋或怠忽,是為善人。善人念佛,方能得念佛之真實利益。如基址鞏固,萬丈高樓,自可隨意建造矣。(《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二第975頁 涵江三江口仙慶寺淨業社緣起)
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於在家人分上,更為親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網,事務多端。攝心參禅,及靜室誦經等,或勢不能為,或力不暇及。唯念佛一法,最為方便。早晚於佛前隨分隨力,禮拜持念,回向發願。除此之外,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一切時,一切處,皆好念。但於潔淨處,恭敬時,或出聲,或默念,皆可。若至不潔淨處(如登廁等),或不恭敬時(如睡眠洗浴等),但宜默念,不宜出聲。非此時處不可念也。睡出聲念,不但不恭敬,又且傷氣,久則成病。默念功德,與常時一樣。所謂念茲在茲,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52頁 復鄧伯誠居士書二)
129、為什麼無論何等根性,皆須以淨土法門為主?
淨土法門,為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成始成終法門。語其淺近,則三歲孩子皆能修。語其深遠,唯佛與佛方能究盡。今人無論上中下根,皆須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為事。否則所學之佛法,皆為現在撐場面,未來種善根而已。欲得真實了生死利益,難之難矣。
現今無論何等根性,皆須以淨土法門為主。蓋淨土法門,為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之成始成終法門。語其淺近,則三歲孩子皆能修。語其深遠,唯佛與佛方能究盡。淨土,為凡夫依之現生了生死者。置之不究,縱將一切法門通究得十分通徹,誰能現生將煩惱斷得淨盡無余,而到自力了生死地位乎?仗自力者,既不能得。仗佛力者,又以不知而不注意。則所學之佛法,皆為現在撐場面,未來種善根而已。欲得真實了生死利益,難之難矣。(《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215頁 復福州佛學社書)
今人無論上中下根,皆須以力敦倫常,主敬存誠,深信因果,廣行眾善,一心念佛求生西方為事。(《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三第476頁復四川謝誠明居士書)
130、根器較高的人怎樣修淨土?
根器較高人也應以信願持名求生西方為正行,萬善莊嚴為助修。
居士當以研究大乘經論開圓頓解為先導,信願持名求生西方為正行。至於居心行事,或恐過起於不知,福消於不覺。當詳閱《安士全書》及《法苑珠林》。自然法法頭頭,有所取則,心心念念,無或逾越矣。倘尤恐鑒察不及,當取孚佑帝君功過格著實行去,則超凡入聖,斷惑證真,於震旦國中,當推君為第一矣。功過格乃明雲谷禅師傳袁了凡者,切不可謂其落索而藐視之。(《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59頁 復鄧新安居士書)
其修持次序,當以開本知風為先導,信願念佛為正行,萬善莊嚴為助修。(《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614頁 日誦經咒選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