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若現第一義谛無生莊嚴,諸天及人乃至八地菩薩,皆當迷悶無能見其境界行相,善入如是深妙功德。善男子,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巧方便慧深入一切諸佛法海,離諸疑惑不依他故,智慧善巧,於諸菩薩摩诃薩中最上幢王。
“善男子,虛空藏菩薩,是一切眾生生天般涅槃大明導主,能斷一切煩惱心患,善治身毒及四大病。若有眾生起惡邪見,輪回迷沒生死曠野,無善方便不知生天般涅槃路。若有眾生稱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名,至心歸命,燒堅黑沉水及多伽羅香,恭敬禮拜時。虛空藏菩薩觀此眾生心心善根,若見眾生諸見煩惱之所惑亂,若見過去善根種子心所行業,於佛法僧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及余功德隨所堪能。時虛空藏菩薩摩诃薩,觀彼眾生隨所應見,於其夢中現種種形,即以方便而為說法。[1]】
[1]無善方便不知生天般涅槃路。若有眾生稱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名,至心歸命,燒堅黑沉水及多伽羅香,恭敬禮拜時,時虛空藏菩薩摩诃薩,觀彼眾生隨所應見,於其夢中現種種形,即以方便而為說法——虛空藏菩薩會在夢裡面教那個人佛法。有虛空藏菩薩教授、必定解脫。
【“善男子,若有眾生應於寤覺見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即於見種種形,即以方便開正直道,破諸眾生惡業邪見、惡願、惡歸、惡處、惡取[2],如是計著悉令解脫,身口意業無諸邪曲,趣正直道、正業、正見、正願、正歸、正處、正取,常獲親近諸善知識,速疾捨離臭結煩惱,永免三塗八難之苦,常行善業得自在力,乃至漸漸入深法忍。若諸眾生種種身病,及心狂亂、聾盲喑啞、手足拘躃、諸根不具,稱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名,至心歸命,燒堅黑沉水及多伽羅香,恭敬禮拜,或從乞藥,或願除愈。時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即隨其願,或現梵天像,或現釋提桓因像,或現毗沙門像,或現四天王像,或現焰摩天像,或現兜率陀天像,或現自在天像,或現大自在天像,或現婆羅門像,或現剎利像,或現長者像,或現居士像,或現大臣官屬像,或現童男童女像,或現父母親屬像,或現執金剛像,或現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像,現如是等種種諸像,在於夢者及寤者前為說病相[3],並為分別諸藥對治:‘病狀如此應服此藥,若如是病宜服彼藥。’諸眾生等既聞說已,各隨所應而合諸藥。若自無者,菩薩悉與。是諸眾生或有一服、二服、三服,眾病皆愈,或有但見所現之身病即除者。】
[2]若有眾生應於寤覺見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即於見種種形,即以方便開正直道,破諸眾生惡業邪見、惡願、惡歸、惡處、惡取,如是計著悉令解脫,沒有善根人,惡很多的人、邪見的人,要讓他念虛空藏菩薩名字。可以得到解脫。增加善根。
[3]若諸眾生種種身病,及心狂亂、聾盲喑啞、手足拘躃、諸根不具,稱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名,至心歸命,燒堅黑沉水及多伽羅香,恭敬禮拜,或從乞藥,或願除愈。時虛空藏菩薩摩诃薩,或現梵天像,或現四天王像在於夢者及寤者前為說病相,並為分別諸藥對治:身體不好的人,或聾盲喑啞、手足拘躃、諸根不具。念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名、虛空藏菩薩摩诃薩會在夢裡面給你治病。堅黑沉水就是上等沉香,入水則沉,很貴的,或稱作水沉,或黑角沉,
《本草綱目》記:“其積年老木,長年其外皮俱朽,木心與枝節不壞,堅黑沉水者,即沉香也”
黑堅沉水及多伽羅香:多伽羅香,釋名 薰陸香。氣味柔和, 微濕、無毒。活血祛毒,用處極廣。
沉香,中藥名。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樹脂的木材。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地。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之功效。常用於胸腹脹悶疼痛,胃寒嘔吐呃逆,腎虛氣逆喘急
【“如是,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具大慈悲,若有眾生貧窮困苦欲求大富,欲多誦習,欲樂多聞,欲求解脫,欲求離欲,欲求禅定,欲求名稱,欲得第一,欲求善巧,欲得自在,欲得端正,欲求好色,欲得妙聲,欲求好香,欲得上味,欲求好觸,欲得飲食,欲求勇健,欲得種姓高貴,欲願生男,欲願求女,欲得眷屬,欲求福德,欲得成就六波羅蜜,欲得巧言,欲求覆護一切眾生,欲得免脫一切牢獄,欲斷一切諸惡律儀,有施心者願建立之,乃至智慧亦復如是,欲得長壽,欲願多財得已能用;欲令悭者能行布施,其毀禁者令堅持戒,若嗔恚者令修忍辱,其懈怠者使住精進,散亂心者教修禅定,其愚癡者令修智慧;不定乘者勸學聲聞,著我眾生教緣覺乘,若有眾生離大慈悲自惜己身捨諸眾生,願離此心生大慈悲不自護身攝取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時虛空藏菩薩摩诃薩,知彼心已即現方便,令此眾生捨離先心起大慈悲,不護己身不捨眾生,發菩提心住四梵行。若有眾生樂大慈悲,欲求救濟一切眾生,欲願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阿練若處[4]若在林中、若於露地,燒堅黑沉水多伽羅香,合掌恭敬向於十方,五體投地至心歸命虛空藏菩薩摩诃薩,而便說此陀羅尼咒:
1.阿蜜栗捨.阿蜜栗捨.迦樓尼迦.
2.遮羅遮羅毗.遮羅珊遮羅.迦樓尼迦.
3.羅母羅母.母樓鞞.迦陀履.
4.摩目佉.浮樓阇婆奈.迦樓尼迦.
5.真多摩尼.富羅耶.迦樓尼迦.
6.薩埵捨迷.他跛夜.
7.阿若陀梨.
8.踣钤踣钤.羅底毗鞞迦钤.
9.台栗致 毗鞞迦钤.迦樓尼迦.
10.否梨夜斗.磨磨阿奢薩埵跛履.
11.波迦夜.阿輸迦伽底.
12.娑婆呵!”
“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或現天像,或示人像,或獐鹿像,或為鳥像,或不現形,隨彼所應以諸方便而為說法,化度無量那由他百千眾生,令住聲聞乘、辟支佛乘及住大乘;又於少時建立眾生,住於大乘得阿鞞跋致[5],乃至令得諸深三昧及陀羅尼滿足十地者。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具大慈悲。若人思量乃可能知虛空邊際,無能測量虛空藏菩薩摩诃薩,智慧方便大慈大悲,及三昧力成熟眾生之邊際者。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不可思議功德智慧。
善男子,若有眾生心無谄曲,亦不幻偽其心純至,順入正流所見真實,不譏彼阙不自矜高,不卑他人離諸嫉妒,不自顯異矯惑眾人,心本具足。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憐愍此等諸眾生故,以方便智勇猛精進修善方便,除滅此等諸眾生罪,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6],一切善根皆悉回向無上菩提得不退轉,獲大勢力及精進力,為欲滿足六波羅蜜故,常勤修習大慈大悲[7],乃至究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不可思議功德,勇猛[8]成就一切眾生。”】
[4]阿練若處:意味山林、原野等,謂離開人煙,不近亦不遠。
[5]阿鞞跋致是菩薩階位之名,為不退轉意,經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則至此位。
[6]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意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最高的智慧覺悟。阿耨多羅是“無上”之意。
人很多時間都是處在無聊時間裡面。有點信仰,解決人生無聊。何樂不為。無聊人喜歡說別人閒話。喜歡無中生有亂想、有點信仰,教正知正見,可以明白人生正確價值觀。
佛教三乘之一。稱聞佛言教悟苦、集、滅、道四谛之真理而得道者
佛教五乘教法是指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釋迦牟尼佛為教化眾生,依眾生根機不同,將佛法分為五種佛法,依此五乘教法而運載眾生從生死此岸度至涅槃彼岸。
[7]常勤修習大慈大悲,乃至究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意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最高的智慧覺悟。阿耨多羅是“無上”之意。
慈:用愛護心給予眾生以安樂;悲:用憐憫心解除眾生的痛苦;慈悲:佛教用語,救人苦難。形容人心腸慈善。
《妙法蓮花經·譬喻品》:“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恆求善事,利益一切。
大發慈悲、悲天憫人、與人為善、寬大為懷
[8]勇猛:勇敢有力;指勇武之士.不怕一切疲勞,排除萬難,勇猛前進。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虛空藏菩薩摩诃薩,以何因緣,獨其頂上有此殊妙如意寶珠,以無量釋迦毗楞伽寶而為圍繞,光明顯曜蔽於眾色,不與諸余菩薩摩诃薩等?”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诃薩言:“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具大慈悲,能拔眾生危厄險難。若有眾生犯根本罪應墮惡趣,一切善根皆已燒然;虛空藏菩薩摩诃薩,是大無明邪見黑暗清淨朗日,是滅根本罪者之大良師,能拔疑箭,破善法器能令完全。
善男子,若有眾生犯波羅夷,斷善根栽趣向地獄,無所歸依智者所棄,悉能濟拔開示真路,能灑眾生臭惡煩惱令離惡趣,是升人天解脫者梯。若有眾生貪愚惑亂能令覺悟,嗔恚害心及以癡暗,謗無因果放逸不信不畏未來,貪求無厭極懷嫉妒,具十惡業日夜增長;如此眾生,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能除如上諸重罪業,安處人天解脫之處猶如大車。善男子,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是諸天世人所應尊重奉迎供養。”
爾時,彌勒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犯根本罪波羅夷耶?若有眾生犯斯罪者,善根燒然墮於惡趣離安隱處,永失一切天人之樂。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能令此等諸惡眾生,還得具足人天福樂。”】
“若有眾生貪愚惑亂能令覺悟,嗔恚害心及以癡暗,謗無因果放逸不信不畏未來,貪求無厭極懷嫉妒,具十惡業日夜增長;如此眾生,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能除如上諸重罪業。”
“若有眾生犯斯罪者,善根燒然墮於惡趣離安隱處,永失一切天人之樂。是虛空藏菩薩摩诃薩,能令此等諸惡眾生,還得具足人天福樂。”
使者師兄:沒有善根的人,你教他佛法他不相信、你就念虛空藏菩薩經,回向給這個人業。回向一個月天天回向。他就相信佛法。我遇到一個黑龍江女人他;老公不相信佛法。他天天回向給他老公業,念3個月。後來相信佛法。還要念佛經。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诃薩:“善男子,若灌頂剎利王[9]有自在力,犯五根本罪,先所修習皆悉燒然,失安隱處遠人天樂墮於惡趣。何等名為五根本罪[10]?善男子,所謂灌頂剎利王,領國土有自在力,取兜婆物及四方僧物,或教人取,是則名犯初根本罪。復次,善男子,灌頂剎利王領國土有自在力,毀謗正法,捨聲聞乘、辟支佛乘,捨無上乘,又制他人不令修學,是名第二犯根本罪】
[9]剎帝利灌頂王:剎帝利,在印度是尊貴的姓,就是一種貴族的種族,叫剎帝利、婆羅門。那麼剎帝利裡邊有灌頂王,這灌頂王就是太子。太子受這個灌頂位,然後就可以做皇帝。在中國叫儲君,在佛教裡叫灌頂王。
[10]剎帝利灌頂王五根本罪。初發心菩薩又有八根本重罪:“謂彼菩薩,宿業因緣,生五濁世,有余善根,近善知識,歸趣甚深大乘之法,發無上心,智慧微淺,是初發心菩薩。又從他聞甚深空法,讀誦受持,復於少智愚癡人前讀誦解說,余人聞已,驚疑怖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退沒,樂聲聞乘,是名初發心菩薩犯於第一根本重罪。先所修習一切善根皆悉燒然,墮於惡趣,離安隱處,失人天樂及以大乘境界之樂,壞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