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44】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431、為什麼念佛一定要有定課?

  訂念佛功課,信願才算堅定。不訂念佛功課,信願未夠堅定。

  印祖皈依弟子趙茂林至蘇州報國寺叩關求見大師。大師詢問皈依一兩年中“信願堅定如何”,“念佛功課定否”。並隨即開示說:“訂念佛功課,信願才算堅定。不訂念佛功課,信願未夠堅定,還得要痛切的用功念佛。”(《印光法師年譜》278頁——天地出版社)

  432、極閒、極忙和半閒半忙三種功課怎麼安排?默念功德一樣嗎?

  各隨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執一法。極閒、極忙,既各有法,則半閒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間而為修持法則也。

  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時,及至穢污不潔之處,只可默念,不宜出聲。默念功德一樣。

  言念佛正行者,各隨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執一法。如其身無事累,固當從朝至暮,從暮至朝,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大小便利,一切時、一切處,令此一句洪名聖號,不離心口。若盥漱清淨,衣冠整齊,及地方清潔,則或聲或默,皆無不可。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時,及至穢污不潔之處,只可默念,不宜出聲。默念功德一樣,出聲便不恭敬。勿謂此等時處,念不得佛。須知此等時處,出不得聲耳。又睡若出聲,非唯不恭,且致傷氣,不可不知。

  雖則長時念佛,無有間斷,須於晨朝向佛禮拜畢,先念《阿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畢,即念《贊佛偈》,即“阿彌陀佛身金色”偈。念偈畢,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隨即但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或一千聲,或五百聲,當圍繞念。若不便繞,或跪或坐或立皆可。念至將畢,歸位跪念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稱。然後念《淨土文》,發願回向往生。念《淨土文》者,令依文義而發心也,若心不依文而發,則成徒設虛文,不得實益矣。《淨土文》畢,念三歸依,禮拜而退。此為朝時功課,暮亦如之。若欲多多禮拜者,或在念佛歸位之時,則禮若干拜佛外,九稱菩薩,即作九禮。禮畢即發願回向。或在功課念畢禮拜。隨己之便,皆無不可。但須懇切至誠,不可潦草粗率。蒲團不可過高,高則便不恭敬。

  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閒暇。當於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即念《小淨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句偈。念畢禮佛三拜而退。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忏主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數雖少,功德頗深。

  極閒、極忙,既各有法,則半閒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間而為修持法則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一第94頁 復陳錫周居士書)

  433、既不用擺脫資生事業,又能死心塌地信願念佛,該如何安排?

  念佛一法,極易修持,並不用擺脫資生事業。朝暮隨各人工夫,立一功課。此外則一切時一切處,均可常念。或聲或默,各取其便。又須攝耳谛聽,久而久之,心自為一。

  觀來書知宿有慧根。然只期做大通家,未能死心塌地,實行了生死之要事也。信真願真,何以念佛不肯常念乎?念佛一法,極易修持,並不用擺脫資生事業。朝暮隨各人工夫,立一功課。此外則一切時一切處,均可常念。或聲或默,各取其便。又須攝耳谛聽(此法妙極。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聽則心歸一處,名為淨念),久而久之,心自為一。今只以少時之念而欲無妄念,何可得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三第186頁復杜蔭南書)

  434、在公門(軍隊)裡如何修行?公職人員如何念佛?

  公門人修行當須盡己職分,以除暴安良保護人民為志。再加以誦持經咒,信願念佛,則必蒙佛天護佑。無事則軍威遠鎮,有事則承佛天力,克制敵軍,則是護國將軍,救世菩薩矣。

  完全不必在形跡上論。心地裡,豈不能常憶念佛耶?如汝憶母,誰不許汝心中常憶母耶?

  所言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必須盡己職分,除暴安良,並所統之士卒,一一皆以除暴安良保護人民為志,則地方受福,而主將士卒同於冥冥中消除業障,增長福壽矣。若不以此事,以懇切至誠心誡勖士卒,則兵所到處,地方受YIN掠之慘,殆有不堪言者,況甚至又有毀燒屋廬,殺人示威者乎。居士果能如此,以至誠心令士卒將地方人民作自己家人想,不使彼受無謂之逼抑苦惱,則其功德大矣。能如是,再加以誦持經咒,信願念佛,則必蒙佛天護佑。無事則軍威遠鎮,有事則承佛天力,克制敵軍,則是護國將軍,救世菩薩矣。

  汝既在公辦事,形跡上,不必示現修持,心地裡,豈不能常憶念耶?如汝憶母,誰不許汝心中常憶母耶?汝作此等各妨礙說,完全是在形跡上論,非在心地上論也。現今時局如此危岌,若再不肯心中默念佛,將來之事,究不知其如何解決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78頁 復王心禅居士書)

  435、平時修持功課應該怎樣確定?

  在家居士,功課亦可照禅門朝暮功課做,亦可隨自意立。須知所有功課,均以念佛為主,經咒為賓。

  修持功課,隨機而立,愈簡愈妙。若都是久修者,不妨依《禅門日誦》而念。若初心者多,則無論朝暮,均可以念《彌陀經》,《往生咒》,即念佛矣。朝暮如是,日間如是亦可,不念經咒,即以《贊佛偈》起亦可。須知所有功課,均以念佛為主,經咒為賓。知此義,再按林員之身分而定,庶可適宜。(《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九第375頁 復陳慧新居士書)

  在家居士,功課亦可照禅門朝暮功課做,亦可隨自意立。如早晚專念《彌陀經》、《往生咒》、念佛,或早則專念《大悲咒》、念佛,晚則念《彌陀經》、《往生咒》、念佛。或有持《金剛經》者亦可。然無論誦何經持何咒,皆須念佛若干聲回向,方合修淨業之宗旨。(《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23頁 復周智茂居士書)

  436、共修與自修念佛的儀軌有什麼不同?

  共修,當依日誦中念佛起止儀,庶可通途無礙,彼此適宜。自修,雖可隨人自立,然其念誦次第,不可錯亂。

  所雲念佛儀軌,須分同眾、獨修兩種。若同眾修,當依日誦中念佛起止儀,庶可通途無礙,彼此適宜。至於獨修,雖可隨人自立,然其念誦次第,不可錯亂。所雲放下身心,閉目凝神,念淨法界、護身咒,及默想《贊佛偈》,禮佛及三菩薩畢。若誦經,則誦《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畢,然後朗念《贊佛偈》畢,即接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導師阿彌陀佛,即唯念南無阿彌陀佛,宜圍繞念,或數百聲或一千聲。末念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三菩薩,然後念《發願文》,文畢念三自歸。是為一期起止。若欲多誦經,多持咒者,當另立一誦經時。若一時並行,當先誦經,次誦咒,次贊佛念佛,次發願三歸,此決定不易之次序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四第210頁 復丁福保居士書四)

  437、什麼時候宜默念?什麼時候宜出聲念?

  若終日常念,固宜小聲念、金剛念、默念。以朗聲常念,必至於傷氣。未證法身,必須調停得中,方可唯益無損耳。朗念費力,默持易昏,散持雖亦功德難思,較之攝心淨念,何啻天淵。

  念佛聲默,須視其地其境何如耳。若朗念無礙者,宜於特行念佛儀軌時朗念。然只可聽其自然,不可過為大聲。過為大聲,或致傷氣受病。倘所處之境地不宜朗念,則只可小聲念,及金剛持。其功德唯在專心致志,音聲猶屬小焉者耳。除特行念佛外,若終日常念,固宜小聲念、金剛念、默念。以朗聲常念,必至於傷氣。未證法身,必須調停得中,方可唯益無損耳。朗念費力,默持易昏,散持雖亦功德難思,較之攝心淨念,何啻天淵。(《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四第212頁 復丁福保居士書四)

  438、閉關專修淨業的功課如何做?

  閉關專修淨業,當以念佛為正行。早課晚課仍照叢林規矩。此外念佛宜從朝至暮,行住坐臥常念。

  閉關專修淨業,當以念佛為正行。早課仍照常念《楞嚴》、《大悲》、《十小咒》。如《楞嚴咒》不熟,不妨日日看本子念,及至熟極,再背念。晚課《彌陀經》,《大忏悔》,《蒙山》,亦須日日常念。此外念佛宜從朝至暮,行住坐臥常念。又立一規矩,朝念一次,未念前拜若干拜。(先拜本師釋迦牟尼佛三拜,次拜阿彌陀佛若干拜,再拜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各三拜,再拜常住十方一切諸佛,一切尊法,一切賢聖僧三拜。)念佛或一千聲,或多或少,念畢再拜若干拜。午前一次,午後一次。再歇一刻做晚課。初夜念《蒙山》,後念佛若干聲,拜若干拜,發願回向,三皈依後,心中默念佛號養息。臥時只許心中默念,不可出聲。出聲則傷氣,久則成病。雖是睡覺,心仍常存恭敬。只求心不外馳,念念與佛號相應。若或心起雜念,即時攝心虔念,雜念即滅。切不可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緣法,得名譽,想興寺廟。若有此種念頭,久久必至著魔。若不與汝說破,恐汝以此為好念頭,妄想日日增長,必定著魔無疑。縱令心淨妄伏,亦不可心生歡喜,對人自誇。有一分就說有十分,此亦著魔之根。……入關儀式,亦無定章,總以至誠恭敬為主。要在先日禮佛,陳己志願。當日大殿禮佛,至關房令護關人鎖門。門上只貼“不慧明心,發心閉關,專修淨業,普為自他,忏除宿咎,增長善根。”作兩行寫於一紙上,貼於門正中上節。不必學不洞事的人,用三叉封皮寫封條,俗鄙之極。日期自擇,亦不可請人封關。此種都是擺空架子,光極不以為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23頁 復明心師書)

  439、怎樣繞佛?

  繞佛乃表示隨順佛意。繞佛不能圍佛繞,但在佛前圍繞,亦與圍佛繞同。又繞佛當如日月之由東,至南,至西,至北,不可由東,至北,至西,至南。以順繞有功德,逆繞有罪過。

  繞佛,當如日月之由東,至南,至西,至北,不可由東,至北,至西,至南。以順繞有功德,逆繞有罪過。圍繞之法,西域最重,與禮拜不相上下,其意便隨順於佛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92頁 復寧德晉居士書)

  繞佛不能圍佛繞,但在佛前圍繞,亦與圍佛繞同。(《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四第361頁 復寧德晉居士書五)

  念佛之法,當先立念偈後念名號,第二聲即行圍繞。或地方寬則作圓繞,地方窄作直繞。圓繞則從東至南,至西,至北而行。直繞則壁直走向前,又壁直回頭。然亦須依由東至南至西至北之規矩以回身,切不可由東至北至西至南,此名逆行有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四第366頁 復寧德晉居士書六)

  440、念佛方法為什麼不可執定一法?

  在家人念佛,須稱量自己之精神氣力,宿昔善根,或大、或小、或金剛、或默,坐立繞跪,皆無不可。若常途通行,宜先繞,次坐,次跪。繞跪皆覺辛苦,宜坐念。坐念若起昏沉,宜繞念,或立念。昏沉去,當復坐念。宜按鐘,不宜掐珠,以掐珠難養心故。

  念佛之法,何可執定。古人立法,如藥肆中俱備藥品。吾人用法,須稱量自己之精神氣力,宿昔善根,或大、或小、或金剛、或默,俱無不可。昏沉,則不妨大聲以退昏。散亂,亦然。若常大聲,必至受病。勿道普通人,不可常如此,即極強健人,亦不可常如此。一日之中,熱則去衣,冷則加衣,何得於念佛了生死一法,死執一定,不取適宜,是尚得謂之知法乎?又有提倡掐珠記數者,此亦有利有弊。利,則一句一掐,不輕放過,則心易歸一。弊,則靜坐時掐,必致心難安定,久則成病。又人之精神,有種種不一,何可執一法,而不知調停從事乎?凡同眾修持,須按大家之精神另定。個人修持,亦須按自己之精神為定。何有死法令人遵守乎?精神用極之後,不是退惰,便是生病。量己力為,則有益無損矣。(《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九第211頁 復念西大師書)

  在家人不隨眾,各人念佛,坐立繞跪,皆無不可。但不可執定一法,若執定,則人易勞而心或難得相應。當斟酌其自己之色力及工夫,而取其合宜行之,則有益矣。若常途通行,宜先繞,次坐,次跪。繞跪皆覺辛苦,宜坐念。坐念若起昏沉,宜繞念,或立念。昏沉去,當復坐念。宜按鐘,不宜掐珠,以掐珠難養心故。(《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282頁 復陳慧超居士書)

 

上一篇: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43】
下一篇: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45】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