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菩提甘露161:念佛實際上就是解決三界牢獄和生死冤家的問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對冤家都有切身的體會,大家都喜歡看親家,跟自己有善緣的人,見到相互歡喜,笑瞇瞇的。

  如果碰到冤家,冤家路窄,見面分外眼紅,所以都想避免跟冤家對面。但往往就會跟冤家對頭碰面,冤家對頭一定要碰面的。

  跟冤家碰面就有一種很苦的感覺,很煎熬的感覺,他內心就想離開這個冤家。

  只有斷了見思惑,他才能夠出離三界的輪轉。

  所以聲聞行者“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他這種出離的心是非常非常迫切的。

  所以聲聞行者他要發厭離心,很強的厭離心。

  聲聞行者有時候修不淨觀,修到一定程度,對這個身體的厭離,厭離到什麼程度?

  就想要自殺,或者用刀來自殺,或者服毒藥,或者用繩子上吊,或者投深坑。他是這樣的厭離啊!

  所以他在這種厭離激迫的情況下,他自己一心想趕快度脫苦難,只顧自己度脫,沒有廣大的慈悲之心,沒有普度一切眾生的心,這就叫“小”。

  什麼叫小乘?就是他度脫的車子很小,只能運載他自已。

  那麼大乘不僅是自己自度,而且也能夠載很多人度過去,他的車乘很大,就叫“大”。

  所以聲聞的發心是“小”,但是能夠有“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這樣的觀照,他的觀念是對的,只是他心量沒有打開而已。

  對生死輪轉的真相我們要有如實的觀照。

  唐代的嘉祥大師臨涅槃有個偈,那裡面談到:一切含齒帶毛者,就是有情識的生命,都是喜愛生而害怕死,貪生怕死,一般都是這樣。

  但是你害怕死,死是從哪來的?是從生裡面來的,有生才有死。

  如果不生呢?不生就不會有死。

  所以你不要光愛生而怕死,你一定要知道,一出生就注定他終究會要死。

  我們出生的第一天就邁向了死亡的第一步,邁向了這個過程。

  所以應該對生要哭泣,而不要去害怕死,從因上解決。

  我們念佛實際上就是解決三界牢獄和生死冤家的問題,佛號是無生的摩尼寶珠,佛號無生才無死,沒有生,沒有死,才是無始無終,才是無量壽。

  無量壽是超越了生死的。

  這是大小一對。

  “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勳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辨別發偏心的相。

  偏是偏於兩邊,不是執著空就是執著有,沒有中道的智慧就叫偏。

  大乘佛法裡有權教的菩薩,有實教的菩薩,權教菩薩行事相上的六度,實教菩薩行理體的六度。

  行事相六度跟理體六度有一個差別,就是有沒有執著,離相還是執相。

  權教的菩薩見心外有眾生,他願意去度脫;心外有佛道,他願意去成就。

  在這種心外求法的過程當中,他也精進勇猛的修行,對修行的功勳他時時刻刻記在心中,不能忘懷,有能修行和所修行。

  所以他“功勳不忘,知見不泯”。

  不泯就是不泯滅,就是能度和所度的分別知見不能消泯。

  他也發了大乘菩薩心,也有真心來修行,但是他不明白圓教的道理,執著有眾生可度,執著有佛道可成,“功勳不忘”。

  就好像梁武帝跟達摩祖師的一段對話,梁武帝見達摩,他就“功勳不忘”,問:朕一生建了很多寺院度僧眾,我有沒有功德。

  達摩祖師一針見血:並無功德。說沒有功德,他就不高興了。

  須知妙智不由外得,真正的功德不是在外面事相上求得的,如果功勳不忘,有能行和所行,它就只是在有漏福德的范圍當中,就不是清淨無漏的功德。

  這兩個人話不投機,那麼達摩祖師就一葦度江,到嵩山少林寺面壁去了。

  這裡表明見有、能度、所度、功勳不忘,這樣的發心就叫“偏”。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圓”就是圓融,發圓而不偏的心。

  這裡“若知”,就是用智慧觀照才能了知。

  了知什麼?自性,我們本具的真如自性,它就是眾生,一切眾生都是自性裡面的眾生。

  所以“自性眾生誓願度”。這是圓教菩薩發的願。“自性佛道誓願成”,他能了解我的自性跟佛跟眾生是沒有差別的,是一體的,是平等不二的,所以願度自性本具的一切眾生。

  佛道也是自性本具的,是心是佛,只是我們本具的佛性被那些煩惱執著掩蓋住了,只要我們把煩惱執著撤除,那麼自性的佛道就朗然現前,無欠無余。

  所以“自性佛道,故願成就”。

  這裡就表明,無論是自己的身心還是一切萬法,都不離開自己的一念心,十法界依正莊嚴都在我們現前介爾一念心之內。

  所以不見一法離開我們的心性另外存在,這是大乘圓教的理念。

  我們的真心含裹虛空法界,虛空在我們的真心裡面就好像在太空當中的一片雲,如片雲點太清。

  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是在虛空裡面,虛空是在我們真心裡面,你看我們的真心就是大方廣,無有邊際,廣大如虛空,究竟無邊際。這是我們真心的狀況。

  在真心裡面現出了一念八識的心,就好像在廣闊的大海當中生出了一個浮漚,一個水泡。

  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距離十萬億佛剎之遙遠這個空間的概念,就是從我們的凡夫心裡面建立的,所以我們凡夫心裡面有距離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空間的概念。

  在我們的真心層面,西方極樂世界在我們的真心裡面。所以一切法都不能離開我們心性而另外存在。

  如果見心外還有法,還有淨土,這就不是佛的知見。

  那麼這樣就“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

  這個心、願、行、果都是如虛空。

  如虛空怎麼理解?有兩層理解。

  第一,我們的發心,我們的立願,我們的行持,我們的證果,它廣大的相狀就像虛空,這是從它的廣大來說。

  從它的實質體性來說,這個虛空是什麼?

  就是無自性。

  我們的心是空的,是沒有實體的。

  空無自性的這一念心,就比喻成虛空,沒有邊際,我們的心空無自性。

  我們的願也是空無自性如虛空,我們的行持也空無自性如虛空。

  比如行持,《金剛經》講布施,布施要三輪體空,對於有金剛般若智慧的人,沒有能布施的我,沒有所布施的對方,中間沒有布施之物品,這三者都是空性。

  這時候他布施的這種福德就變成了無為的功德,所謂“不住相布施,無住相布施”。

  所以這個行也要有虛空無自性的般若智慧,行也如虛空。

  於是這個果也如虛空,我們證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你不要執著它是實有的東西,它也是無自性的。

  所以《金剛經》講“無有定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涅槃也沒有一個實體的涅槃,涅槃也無所得,畢竟空,無所有,以無所得故,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你著有所得都是邪見。

  所以要了知這個發心、立願、修行、證果都是空無自性,更進而通達自性空也空,就叫空空亦空,一空到底。

  你不要去執著有一個空相,也沒一個空相可得。

  所以就說“亦無虛空之相可得”。

  這就是修而無修,無修而修。

  發心也是無發而發,無願而願,無行而行,無證而證,這才叫真心、真行、真願、真果。所以這樣的認知,這樣的發心,就叫圓教菩薩的發心。

 

 

上一篇:菩提甘露160:貪欲生必破戒退道
下一篇:菩提甘露162:如法地發菩提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