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本願念佛無顛倒事(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願力攝持,心不顛倒

  窺基大師,《阿彌陀經通贊疏》雲:不顛倒者,不移正念也。

  “不顛倒”就是沒有改變正念,在心中就是這句佛號。心不顛倒,是已經斷氣了。斷氣了,隨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會沒有正念嗎?不要說已經斷氣了,是人終時之前的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就已經現前了。不要說有多少佛菩薩,西方三聖就好,將來你在臨終,阿彌陀佛現前,觀世音菩薩現前,大勢至菩薩現前,你心中會有正念嗎?會。佛菩薩現前,佛菩薩的光明,威神加持護佑,你的心中還會沒有正念?絕對是正念,絕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下面蓮池大師的開示,說得很詳細,將顛倒解釋比較詳盡。我們來看蓮池大師的開示。

  蓮池大師《彌陀疏鈔》雲:顛倒者,由其平日,隨順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亂。如前所謂,將捨暖觸,一生所作,俱時現前,心神惶怖,動止揮霍。應入地獄者,刀山劍樹,視作園林;應墮畜生者,馬腹驢胎,認為堂宇;就令作善,合生人天,未免憎愛父母;乃至小聖初心,猶不能正知出入,皆所謂顛倒也。乘此顛倒,三界七趣,隨業受生。今既一心不亂,則內凝正念,外感佛迎,捨此報身,徑生彼國。

  這段法語,蓮池大師先將“顛倒”這二字作了詳盡的解釋,然後再說,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人,“內凝正念”,內心有了南無阿彌陀佛的正念,外感阿彌陀佛現前來接引,“捨此”,捨掉這個業報身,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然就沒有顛倒的事情。

  那麼六道的輪回才是顛倒,所以蓮池大師說,顛倒就是因為平日“隨順妄想,不修正念”,平時不要念佛,“心多散亂”,所以到了臨終要捨暖觸的時候,就是臨命終將要死的時候,“一生所作,俱時現前”,這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一個人一生所作所為,在臨終會業障現前,猶如電視屏幕,將一生的行為在屏幕映現出來。所以平時的精進念佛,有沒有重要?有。你平時每天認真念佛,臨終會平時所作所為現前,那你平時因為每天認真念佛,臨終佛號一直現前,不就是正念分明嗎?對不對?當然。

  那麼,蓮池大師說:“應入地獄者,刀山劍樹,視作園林”,要墮落地獄的,不是看到地獄的種種刑罰——看到地獄種種刑罰,當然這個臨終者會不想要投生。要墮落地獄,是看做很漂亮的花園樹林,結果一進去就墮落地獄。“應墮畜生者,馬腹驢胎,認為堂宇”,就是要墮落畜生道作馬作驢,所看到的會是富麗堂皇的殿宇。

  “就令作善,合生人天,未免憎愛父母”,這意思解釋一下,大家才了解。譬如要投生在人道,在過去中陰神識看到這生父母,男歡女愛交媾,所以會生出一念貪愛父母之心,這份貪愛父母男女欲望的心,若男眾就會貪愛母親憎恨父親,若女眾就會貪愛父親憎恨母親,就是如此。那一念貪男女情愛,神識念頭一動,馬上就墮落受精卵裡面。受精卵游離到子宮著床,形成十個月的胎胞,孕育十個月的生命,才誕生在人間做人。你我都是這樣來人間的。

  說起來,楊傑居士所說的話,實在說得沒有錯:“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我們都是貪愛男女的情欲,所以墮落在人間苦海,怪什麼人?怪自己。所以無論男女,到了青年之時,奇怪,愛情這一科不用學,大家自然都懂得,實在奇哉怪哉。也沒有人規定,只要到了適婚年齡,男眾懂得找一位對象,准備娶妻結婚;女眾也沒有人教,也知道要交一個異性對象結為夫妻。這就是因為生生世世,我們對這些事情,已經做得非常熟悉了,熟到不用人教就都會了。所以我們現在開始,對這句較生疏的佛號,把它念到很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生處轉熟,就是佛號生疏,把它念到很熟,將來臨終現前,佛號先起現行,那一定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熟處——對感情、親情、名利、財寶、五欲,這我們已經很熟了,熟處轉生,我們盡量慢慢淡化,叫我們要完全放下,那是不可能,慢慢的淡化,計較不要計較那麼多,計較一些些就好,這樣慢慢我們的心就會邁向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如此。

  “小聖初心,猶不能正知出入”,你看證小果的人,初果須陀洹的人,還不知道他出胎入胎。

  這都是顛倒。也因為顛倒,所以在“三界七趣之中隨業受生”。說七趣,就是多加仙道這一道。

  那現在,“一心不亂,內凝正念,外感佛迎,捨此報身,徑生彼國”。所以,一個念佛的人,將來臨終,阿彌陀佛現前,絕對是心不顛倒而往生。

  下面引用大佑法師的開示。

  大佑大師《阿彌陀經略解》雲:乘彌陀願力攝持,不為平昔妄想攀緣傾動其心,正念現前,故雲心不顛倒。

  大佑大師將“心不顛倒”這句話解釋得非常好。“乘阿彌陀佛的願力攝持”,不為平時的妄想攀緣傾動其心,所以阿彌陀佛現前願力攝持,一定正念現前,這樣叫做心不顛倒。大佑大師將這段往生因的關鍵道理說出來,說的太好了,跟大佑大師鼓掌贊歎(掌聲)。

  所以,師父一再強調,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臨終,阿彌陀佛現前,就萬事OK,對不對?那一定自己臨終,阿彌陀佛會現前,就是在平生念佛,直到臨終不退,你做好這樣的修因,自然就感召臨終阿彌陀佛現前。阿彌陀佛現前,“願力攝持”,也就是經文所說的“慈悲加佑”,當然就會“令心不亂”,所以不會被“妄想攀緣傾動其心”,不用煩惱妄想。大佑大師這段話說的很好。

  下面傳燈大師所開示的,意思也大同小異,也說的很好。傳燈大師是蕅益大師的師伯,《彌陀圓中鈔》寫得也很好。

  傳燈大師《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雲:娑婆眾生,雖能念佛,浩浩見思,實未伏斷,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彌陀乘大願船而來拔濟,雖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顛倒,即得往生。

  說得好不好?實在太好了,跟傳燈大師鼓掌(掌聲)。傳燈大師這段法語的開示,把它抄起來,貼在牆上,每天要出門念一遍,你就安安心心念佛了。重要的法語不用多,了解了,明白了,你就很安心念佛。

  “娑婆眾生,雖能念佛”,但是“浩浩見思”,就是見思煩惱很重,實在還未伏斷,但是臨終——

  “垂終”就是臨終,能夠心不顛倒,“不是自力而能主持”,不是自己修行的工夫,“乃全仗彌陀乘大願船而來拔濟”,說的有沒有道理?事實就是如此,說的太有道理了。不是自己有辦法念佛念到心不顛倒,現在平時就已經顛倒了,何必等到臨終?就是因為臨終阿彌陀佛現前,阿彌陀佛乘大願船而來拔濟。拔濟誰?我!對,你這樣想就對了,拔濟我。就是拔濟我這種臨終有可能會顛倒的人,所以阿彌陀佛的臨終接引願,就是要讓我這種臨終會顛倒的人決定不會顛倒,所以阿彌陀佛才會發臨終接引願。“雖非正念而能正念”,阿彌陀佛現前要來拔濟了,當然就正念,所以這樣叫做“心不顛倒,即得往生”。

  下面引用元照大師的法語。

  元照大師《阿彌陀經義疏》雲:凡人臨終,識神無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生系戀,或發猖狂,惡相非一,皆名顛倒。因前誦佛,罪滅障除;淨業內熏,慈光外攝,脫苦得樂,一剎那間。下文勸生,其利在此。

  這段法語,若詳細體會元照大師的意思,其實與傳燈大師、大佑大師所說的,是大同小異,只是不容易深入體會,也許就看不出佛力的思想。

  “凡人臨終,識神無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這是在說,一個人在臨終,善業或惡業會起現行。“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生系戀,或發猖狂,惡相非一,皆名顛倒”,起惡念,起邪見,或者是生出系戀,眷戀人間,無論眷戀親情、感情、名利、財寶,這是一般人很容易有的。“或發猖狂,惡相非一,皆名顛倒”,雖然元照大師是這樣解釋顛倒,但是下面才是重點。

  “因前誦佛,罪滅障除”,這二句話是重點。“因前”就是還未臨終如此起惡念、邪見、系戀、猖狂或顛倒之前,也就是平生念佛,所以罪滅障除。所以最重要的是不是在平生的念佛?是。元照大師這樣開示,也能使我們體會,因為臨終很有可能會起邪見、起惡念、生系戀的心,所以平生的念佛就非常重要。因為平生的念佛,所以使臨終這些惡念、邪見、系戀的心不會起現行——罪滅障除。

  “淨業內熏,慈光外攝”,這就是佛已經現前了。“淨業內熏”就是內心念佛,“慈光外攝”就是阿彌陀佛光明普攝,這不就是在說阿彌陀佛現前對這個念佛人的威神加持嗎?“脫苦得樂,一剎那間”,這個念佛人離苦得樂,在一剎那間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下文勸生,其利在此”,下面就是世尊勸願往生,利益就在這裡。

  下面蕅益大師的開示,也說的很好。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雲: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彌陀聖眾,現前慰導,故得無倒,自在往生。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勸發願,以願能導行故也。

  這段文同樣很值得大家好好的牢記在心。如果你對臨終有可能顛倒而內心擔心,除了每天讀一遍前面傳燈大師那段法語以外,蕅益大師這段法語,也每天讀一遍,我相信你的擔心就會消弭。

  蕅益大師說:“唯有信願持名,仗佛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說得實在很好。你要做到的就是“信願持名”這句話,信願持名就是往生三法信、願、行。持名是行。無論自力念佛、或二力念佛、或他力念佛,都一定要做到往生三法。做到往生三法就是仗他力,所以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是自自然然的一件事情。就像喝開水靠開水止渴的力量,就像吃飯靠白飯止饑的力量,就像吹冷氣靠冷氣涼爽的力量,就像服藥靠藥物治病的力量,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那麼如何仰仗佛力?蕅益大師兩句話一語道破,“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信願持名一定要做到:信做到深信,願做到切願,行做到力行。深信阿彌陀佛的本願,切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心念佛,一生不退,你能夠做到,不管你是自力念佛或他力念佛,是信心念佛或疑心念佛,是專修或雜修,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是報土與化土的差別而已。所以蕅益大師說: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

  “佛慈悲願,定不唐捐”,說的很好,因為你做到往生三法信、願、行,所以阿彌陀佛發願所成就的願力,要救你“決定不唐捐”,意思就是說,阿彌陀佛的願力不會白發的,你念佛也不會是白念的。

  有的老菩薩,對淨土教理還沒有相當的深入,雖然認真念佛,佛珠拿著虔誠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一天念佛那麼多,臨終阿彌陀佛若沒有現前來接引我,那我就白念的了。”絕對不會白念的,佛號不管你念多念少,你一生用心在稱念這句佛號,師父敢跟你掛保證,你絕對不會白念的,阿彌陀佛的願力不會白發。最怕就是怕你不念佛,最怕就是怕你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你沒有念佛、沒有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感應阿彌陀佛的因,也就是沒有播種怎麼有收獲,沒有喝白開水怎麼會解渴,沒有吃飯怎麼會止饑,沒有服藥怎麼會治病,意思一樣。

  所以,重要的你有念佛,有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有願有行必然有信,往生因圓滿具足,所以佛的慈悲願定不唐捐。(選自《阿彌陀講精講》)


 

上一篇:信願法師:本願念佛無顛倒事(三)
下一篇:信願法師:本願念佛無顛倒事(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