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注釋〗
此偈頌法語,乃是彰顯往生阿彌陀佛嚴淨佛國之因果,“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二句是修因,“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二句是感果。自古以來,此十八願成就偈,就特別受到淨業行人之注重,甚至於被稱為“破地獄文”。根據法然上人《和語燈錄》說:“從前中國的玄通律師,在旅途中,借宿野寺時,聽到有人稱念此段經文,聽了之後就忘了。玄通律師後來破戒,墮落地獄,他見到閻羅王時,忽然想起此段經文而念了出來。閻羅王傾冠說:這是西方極樂彌陀如來總功德之文,而對之禮拜。”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雲:“無量覺授其決,我前世有本願,一切人聞說法,皆疾來生我國;吾所願皆具足,從眾國來生者,皆悉來到此間,一生得不退轉。”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雲:“彼佛如來,於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前,為菩薩時,發大誓言:我於未來成正覺時,若有十方世界無量眾生,聞我名號,或頂禮憶念,或稱贊歸依,或香花供養等,如是眾生,速生我剎,見此光明,即得解脫;若諸菩薩,見此光明,即得受記,證不退位。”
《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雲:“其佛本願力故,以不可思議威神力,遍滿十方世界,以大音聲宣布名號功德。是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聞信其名號功德,即時入正定位,生清淨安樂佛國。”
其佛本願力:其佛者,指阿彌陀佛。本願力者,指本願之力用,即諸佛菩薩於過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起誓願之力用,於果位而得發顯成就。
天親菩薩《往生論》雲:“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昙鸾大師《往生論注》雲:“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雲:“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聞名欲往生:聞名者,聽聞彌陀之名號,信受起行,是故方有欲往生之心。親鸾大師《尊號真像銘文》雲:“聞者,信如來所誓之名號。”欲往生者,想要往生淨土也。親鸾大師《尊號真像銘文》雲:“欲往生者,思欲往生安樂淨剎。”
皆悉到彼國:十方眾生,因阿彌陀佛之第十七諸佛稱揚願故,得聞名號。又因阿彌陀佛之第三十四聞名得忍願、第三十六常修梵行願、第四十四具足德本願、第四十八得三法忍願等之加被,必皆信願持名,得生極樂,證不退轉。親鸾大師《尊號真像銘文》雲:“信所誓之名號,而欲往生之人,皆無遺漏,使其必至淨土。”
自致不退轉:自致者,不勞自力造作,自然而至,彌陀本願力至心回向故。親鸾大師《尊號真像銘文》雲:“自者,自然也。自然者,非眾生之計度,自自然然使其到不退之位,此謂之自然。致者,至也、旨也、以為宗旨也,信如來本願所誓之名號之人,自然至不退之位,以此為宗旨也。”
不退轉者,音譯為阿惟越致、阿鞞跋致,退,乃謂退步、退墮之意,指退墮惡趣及二乘地,即由所證得之菩薩地及所悟之法退失。反之,不再退轉,至必能成佛之位,則為不退。不退轉有三不退、四不退。
三不退,即:位不退,既修得之位不退失;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轉。
四不退,懷感大師立信不退、位不退、證不退、行不退。蕅益大師則立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畢竟不退。
親鸾大師《尊號真像銘文》雲:“不退者,必定成佛之身,使定於此位也,此即說至正定聚之位為宗旨也。
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雲:“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
昙鸾大師《往生論注》雲:“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毘跋致。”
事例:根據《淨土聖賢錄》記載,恆一法師,字聖學,俗姓沈,常州(江蘇)武進人,出家於穹窿的茅蓬。最初參訪揚州的高旻寺,後來學習天台宗,通達天台的教觀。曾經住在蘇州的文星閣,得到咳血的疾病,於是離開,前往杭州半山的顯義院。當他病得很嚴重的時候,自己預定日期,設置齋筵,辭別所有的同參道友,然後唱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而往生。
恆一法師曾經說過,某庵有一僧人,行為放蕩,不持戒律,恆一法師和其他一同受戒的法友規勸他,但是他不聽。不久之後,此僧得病很嚴重,於是召請他同戒的戒兄說:“我不聽您的話,所以有如此的結果,如今要怎麼辦?”其戒兄說:“西方阿彌陀佛,有本誓願,即使是造業的眾生,十念念佛,都能夠蒙佛接引,你能相信嗎?”
僧人說:“相信,但是體力不支,怎麼辦?”
其戒兄說:“沒有關系。”於是為他設置佛像於床的西邊,叫他雙眼注視勿動,然後點燃爐香,為他唱念佛名,並捉著病人的手,令他仔細谛聽。如是經過三個晝夜之後,病者忽然坐了起來,謝謝他的戒兄說:“蒙佛接引,得以中品往生了。”然後舉手致意而往生。(選自《無量壽經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