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注意!錯誤的禅修可以讓你淪為動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多識仁波切:注意!錯誤的禅修可以讓你淪為動物 

  禅修

  文:多識仁波切

  止觀義理的修法主要是指六度中的第五度和第六度,大乘佛教顯宗是依此來證無我智慧的。

  止觀的“止”是“止息”之意,“止”是指心光聚集停止在一境,“息”是停息心光的散射。人的心思就像攝像機的鏡頭,止息是聚焦對准選定的景物。

  止觀的“觀”是思想觀照或心光照射,就象攝像機開機攝像一樣。這並非是一般的觀想、觀照,而是指止息散亂、心住一境的禅定心境中出現的特殊智見,稱“勝觀”。

  “止息”或“止心”是梵語“奢摩他”一詞的意譯,“勝觀”和“妙觀”是“毗缽捨那”一詞的意譯。止息不是世俗心的自然狀態,而是經過禅定的特殊訓練獲得的一種穩定和專一的心理狀態。勝觀也不是自然散亂的產物,而是心情極度平靜,心神高度凝聚的心理狀態下產生的真知灼見,是經過專門學習和嚴格培訓的特殊成就。

  《解深密經》中說,聲聞、菩薩、如來的所有世間與超世間一切善法功德都是止觀的結果。

  在修止觀的過程中必須克服各種不正確的觀點和方法,防止誤入歧途。在佛教內部對止觀的理解曾出現過許多錯誤的看法,其根源主要是對佛經中了義、不了義經文缺乏分辨能力,按照不了義的字面意思和對某些經典的斷章取義而形成了許多錯誤觀點。

  如有的人把止觀理解為心理活動的止息和無分別思維的靜觀,說什麼“什麼也不思想”,不分正念和邪念,不分正確分別和錯誤分別,主張“思念一律排除”,這和外道的無想定、滅盡定沒有區別。修這類“無思”定,會使人變得反應遲鈍,智力減退,後世墮入無分別的動物界或無想天,絕非開發真智正見的正道。

  佛教修止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世俗的散亂心,激發智慧正見,而智慧正見的產生既需要穩定平靜的心境,也需要清晰敏銳的分辨抉擇能力的培養和運用。

  聖道現觀無分別智的先前因緣是凡道的有分別理性思維,若在凡道的修行中排斥思維性的止觀,追求“息心滅智”的外道禅,就會毀壞智慧的根苗。

  正確的止觀是止心和妙觀察二者相輔相成的巧妙結合,“止息心”是止息心光的散射,不止息慧光的明照。未修止息的自然心,如風中的蠟燭,時明時暗,擺動不止,若黑夜當風,持燭看壁畫,必然模糊不清。修止就如加罩遮風,穩定燭光;修觀猶如加油拔燈,使燈更亮。

  止觀的這兩種作用都不能缺少,兩者結合才能產生世間和超世間的各種殊勝的功德。

 

上一篇:放生可以得大福報
下一篇:十月的蘿卜這麼吃賽過人參,你知道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