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簡稱觀經)是淨土三經之一。三經者,《無量壽經》是教經,敘淨土大教之緣起。《觀經》是理經,闡明心觀為宗,心佛不二之妙理。《佛說阿彌陀經》是行經,說信願行三為資糧,執持名號之行法。此卷觀經,天台智者大師作疏解之,稱《觀無量壽佛經疏》。四明尊者知禮,又著鈔解疏,名《妙宗鈔》二書合在一起,統稱《觀經疏鈔》。藕益大師對《妙宗鈔》推崇備至,贊謂不可更動其一字。今作此題解,悉遵《妙宗鈔》所說,不過為適應現在讀者理解,文字上略加通俗化注釋而已。按台宗五玄釋題家法,簡述如下:
一釋名。凡釋名,須論通別。佛說觀無量壽佛七字,是別題,不同馀經故。經之一字,是通題,通於眾經故。
立題不出七種,所謂單三、復三、具足一是也。一、單人,如《阿彌陀經》等;二、單法,如《大般涅槃經》等;三、單譬,如《梵網經》等。復三者,一、人法,如《文殊問般若經》等;二、法譬,如《妙法蓮華經》等;三、人譬,如《如來師子吼經》等;具足一者,指人法譬具足,如《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等。
此經屬單人立題。即以能說所說兩土果人立題。能說為此土釋迦。所說為彼土彌陀。經題亦得以教行理三,論其通別。佛說觀無量壽佛之教,不同馀經,故教別。同屬佛一代所說之教,故教通。此經所說十六觀修法,不同馀經,故行別。雖與它經為行不同,但究竟同歸解脫,故行通。此經所說十六觀妙理,不同馀經,故理別。同是一乘實相妙理,故理通。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字,具雲佛陀,華言覺者,即說教主,釋迦牟尼佛也。既是極果,即究竟覺,或稱妙覺。此之覺義,有六種即,即者。即體不二義,一切聖凡,無不皆有此覺體。所謂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證即,究竟即。明白六即之即義,可使行人尊重己靈,免生退屈之想。明白六即之六義,可使行人知識位次,免起上慢之心。
初理即佛,即徒具此即佛之理體,迷而不曉,雖迷此不二之體,但此覺體,未嘗暫離,故名理即佛。此則唯有性德,無有修德。
二、名字即佛。修德之始。聽聞佛法,因聞生解,明白一一皆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開了圓解。若未開圓解,尚屬理即。藕益大師臨終,示居此位。也有人說,只要聞到佛法,不管解與不解,皆屬名字位攝。此是方便權說,非是究竟實義。
三觀行即佛。大乘行人,開圓解已,知是心作佛,佛即是心,對境即成佛觀,念念存覺知之心,名觀行即佛。平常五根所對,知是唯心,常存三觀。由境觀相資,不起塵念,方入觀行位。《妙宗鈔》說:“觀行位人,念佛三觀,常得現前,即觀行位之相。”
四相似即佛。相似者,相似於本覺也。此位由始覺覺照之功,僅伏無明,由未破故,非真本覺,故名相似即佛。《妙宗鈔》說:“前觀行位,常用三觀,念佛三身,覺觀雖成,似覺未發。(指未能伏無明惑)加工不已,今本覺三身相似而發,與始覺三觀相似而應,(即本覺理體與始覺觀智相契)能伏無明,即相似位之相。此位一名六根清淨位,能六根互用,不可思議。
五分證即佛。前面即心觀佛,托境顯性。雖得相似(位)尚屬緣修。此位分破無明,方屬真修。寂照雙融,本覺真佛,分分而顯。約所顯說,名為分真。約能顯說,名為分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屬此位。
六究竟即佛。證知一切諸法,皆是佛法,始覺智圓,本覺理極,始覺全合乎本覺,徹證諸法實相。名究竟覺。或稱妙覺。《法華經》雲:“惟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斷德究竟,(五住究盡、二死永亡)名大涅槃。智德究竟,名大菩提。即究竟即佛位。
說者,悅所懷也。如來久證念佛三昧,蘊之在懷未說,今應韋提希請而說,乃暢佛本懷,故悅也。佛五眼圓明,善於應機說法。凡說必有四悉檀利益。為前未種善者,作世界說,令得歡喜益;為已種善根者,用二種說:善根未發者,作為人說,令起宿善根,依信、進、念、定、慧,增進道品。為惡未破者,作對治說,令其三毒,豁爾冰消;為根已熟者,作第一義說,令得契真,(破無明,契真如)革凡成聖。若全無益,佛則不說。
觀者,總舉能觀,即十六觀也。能觀皆是一心三觀,所觀皆是一境三谛。今釋題名,惟論三觀。觀十六觀境,皆須以三觀觀之。托彼安養依正之境起觀,雖托彼境,須知依正,同居一心。心性周遍,無法不造。無法不具。若一毫法,從心外生,不名為大乘觀也。心具一切法,心造一切法。《妙宗鈔》說:“實無能具所具,能造所造,即心是法,即法是心。能造因緣及所造法,當體即是心性。是故今觀,觀彼依正,乃是以法界心,觀法界境。《妙宗鈔》說:“今觀彌陀依正為緣,熏乎心性,心性所具極樂依正,由熏發生,心具而生,豈離心性,全心是佛,全佛是心,終日觀心,終日觀佛。”觀有次第三觀、一心三觀。先釋次第三觀,後釋一心三觀。何以先釋次第三觀。次釋一心三觀,意在於以次第三觀隔歷未融,顯一心三觀之圓融。
一、次第三觀。
一從假入空觀。假是虛假,見思取境,無而謂有,曰假。
凡俗之境,是虛假法,知虛名谛,即是俗谛。二空(人空、法空)之理,是審實法,知實名谛,即是真谛。若不知俗之虛,怎知真之實。必須觀假,方能入空,故曰從假入空觀。又:觀假是入空方便,先須觀假,知假虛妄,方得會真,則二谛(真俗)俱顯,故又名二谛觀。此觀若成,證一切智。(修觀為因,證智名果)一切智屬聲聞觀空果,相當於別教十住位。
二、從空入假觀。若行者唯住於空,與二乘何異,不能
成佛度生,故應觀空而不住於空,從空入假。三界惑著,必須蕩盡。諸法因緣,須究本末。(因為本,果為末)以大悲心,遍觀遍學,名為知病。於諸法門,對治易奪,無不谙練,名為識藥。隨前人惑之深淺,機之生熟,四悉檀中,所宜為說,各令得益。皆由證空,能入此假,故名從空入假觀。又:前除見思(惑),破假用空(觀),今遣塵沙(惑),破空用假(觀),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各一破用,前後相對,至今平等,故(假觀)又名平等觀。此觀成時,證道種智。道種智,屬菩薩修假觀果。約位,在別教十行位。
三、中觀。此為但中。何謂但中?此中道觀,不即二邊
(空、有)故名但中。以人法兩空為方便,初觀空生死。別人初心,惟知性具善淨,不知性具染惡,雖無染惡,分別境相,執著我人。認為現前染惡境界,皆是隨緣變造而有,非性本然,是故見思,不即中道。(不知煩惱菩提,體不二故)定須破故,即義不成。設欲修行,所觀之空,是二乘法。既非性具,乃是隔歷不融之別修,是故但空(三界)生死。次觀空涅槃。生死之有雖已破除,心又著空。須別修假觀,破此空著。何謂假?建立名假,假觀是菩薩修法,非性具故,亦是隔歷不融之別修,能蕩著空,名空涅槃。前空生死,見思惑盡。次空涅槃,塵沙惑破。二惑既盡,心無偏著,是故得為入雙遮方便。初觀用空,次觀用假,觀其二谛(真、俗),是故得為雙照方便。方便既立,圓觀可修。於十向位中,即以所顯中道佛性,而修中道之觀。谛觀不二,(能觀所觀不二)惑智一如,(煩惱即菩提故)三觀圓融,是無作行,故能自然入薩婆若海。(佛種智海)此觀之果,名一切種智。位在(別)初地,是為次第三觀。
二、一心三觀。
一心三觀者,《妙宗鈔》雲:“斯乃稱性而觀,絕待而照。蓋一切法性,是法身、般若、解脫,如伊字三點,三非孤立,一一圓具,舉一即三,乃以三德而為三谛。般若是真,解脫是俗,法身是中。德既不縱不橫,谛乃絕思絕議。今以此谛而為所觀,谛既即一而三,觀豈前後而照,(觀亦即一而三)故依妙谛(三一相即,稱妙)以立觀門。即於一心而修三觀。”釋論雲:“三觀一心中得。”《妙宗鈔》又說:“三智是果,三觀是因。果既在一心,因豈有前後。因果不二,方曰圓修。”祇一觀而三觀者,其相雲何?《妙宗鈔》解釋說:“趣舉一觀,即具三觀。舉一空觀,假中亦空。(一空一切空)三觀悉皆蕩相。舉一假觀,中空亦假,(一假一切假)三觀皆有建立義。舉一中觀,空假亦中,(一中一切中)三觀當處皆絕待。若知三觀祇在一心,則一一觀,任運具三(觀)也。”
觀於一谛而三谛者,《妙宗鈔》解釋說:“谛觀名別,其體不殊,全谛發觀,觀還照谛。”如上所說,谛觀既無別體,唯是一心,則谛、觀又如何分別呢?《妙宗鈔》解釋說:“若欲分別,就三因說,性三(因)為谛,修三(因)為觀。性了是真(谛),性緣是俗(谛)正是中谛。不是了因,非大真谛。俗中亦然。(即不是緣因,非大俗谛,不是正因,非大中谛),此之三谛,方與三觀體性不殊。”修一心三觀時,三觀是互具的。為何能互具?《妙宗鈔》解釋說:“蓋性三(因)本融,全性成修,此之謂矣。”意思是說,性中緣了正三因,是融通的,修三觀時,是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所以能夠互具。《妙宗鈔》說:“始於初心,圓修三觀,妙觀中道。念念雙忘,而即二邊。念念雙照,一心三觀,法爾如然。”(天然如此)中論偈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根據中論偈意,《妙宗鈔》說:“今修圓觀,必先解知能生因緣,及所生法,皆不思議,方於此境,觀空、假、中。”此為台宗山家觀法正宗,即此一觀,遍入諸門。是故十六,無非妙觀。
四釋無量壽
無量壽者,梵語阿彌陀,華言無量壽。佛本無身無壽,亦無量可說。標無量壽,乃是以無量為其量。壽量依身而有,乃有三義(即身、壽、量)故約三義而論有無。所言佛者,究竟覺也。理智既極,始本兩忘。無相無名,不可說示。豈得立其身及壽量。但隨順世間,而論三身,而論三壽,而論三量。據究竟覺第一義谛而言,則不可說身及壽量。是故約真谛說,則說無有身及壽量。約俗谛說,則說有身及壽量。不可泥執。
一法身。
法身者,師軌法性為身。有通,有別。通則眾生與佛俱師軌法性為身。但九界眾生雖師軌法性,而與其相違。(迷法性理故)如人依師,不順師教。惟有諸佛,從初發心,軌法性而修,直至究竟冥合法性。大經雲:“諸佛所師,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常。順法性故, 名法為師。”以師軌法以為其身,故名為法身。
法身壽量者,法身雖名為身,乃非身之身。既非色質,亦非心智。故非五陰(初陰名色,後四即心智)積聚之身;乃非壽之壽,故非命根報得之壽。乃無量之量。故亦無長短延促之量。質言之,強於法性說身說壽說量也。
二報身。
報身者,報即酬報。修行是因,感得妙報之身。《法華經》雲:“慧光照無量,久修業所得。”證智德也。《涅槃經》雲:“大般涅槃,修道得故。”證斷德也。此二果德,酬其修因,故名報身。感報之時,其相雲何?乃以如如智,照如如境。即是無上菩提之智與法性相應相冥,如水乳合。亦即始覺合本覺。始覺智與中道法身相冥,無能冥相,為成觀故,強名此智為報身。
報身壽量者,由於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與相泯,亦非身非不身。說非身者,非應(身)佛有分齊身。非不身者,非報身(佛)無分齊身。法身非壽非不壽,智既與相泯,亦非壽非不壽。說非壽者,非與應(身)佛同連持壽。非不壽者,非報佛不(無)連持壽。法身非量非無量,智既相泯。亦非量非無量。說非量者,非同應(身)佛有量。非無量者,非報(身)佛無量。強名無量為量。
三應身。
應身者,智與體冥,能起大用。如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在。是為應身。智即報身,體即法身,此二冥合,應用無方。(隨處應現)喻真金上色,須與水銀和,方能塗色。若缺一緣,無塗金用。報智功德,契會法身,隨有機處,應身無不往化也。上說報身,但論冥契法身,此即自受用身也。今明應身,有二種垂應:一、以他受用常住應身,應地上菩薩之機而示現。二、以生身無常應身,應同居凡小之機而生。(如此土之釋迦示生身)
應身壽量。有常壽及無常壽。他受用常住應身,無分齊身,其壽則常,故無量;生身無常應身,有分齊身,壽則無常,故有量。《妙宗鈔》說:“常身無量,通應三土(謂同居方便實報)。無常(身)有量,但應同居。”何以故?《妙宗鈔》解釋說:“實報機是分證位,能見他受用身。方便土人唯有未破無明的別圓之機,所見佛像,雖比地上菩薩殊勝為差,然不是生身無常應身,悉是報佛。”十方諸佛,佛佛道同。應身化被物機,各示兩量。隨逐物機,或長或短。如彌陀現長,釋迦現短。《大智度論》說:“此間閻浮惡故,釋迦壽應短。馀處好故,佛壽應長。”《涅槃經》說:“西方去此三十二河沙,有無勝國,我於彼土,出現於世,”佛壽則現長。
上辨三身,法身是本有,報身約修成,應身論現往。《妙宗鈔》說:“須知報應二種之修,性德本具。雖是性德,修相宛然。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三一冥泯,思說莫窮。若法報應各論,則非並一,若言性具,則非別異。若作並別一異之解,即違圓常法體。總之,即一而三,則非縱。即三而一則非橫。非縱非橫,不可思議。釋名竟
二辨體。
名為能诠,體為所诠。《妙宗鈔》說:“今辨此名所诠之體,欲令學者因筌(魚籠)得魚,尋名顯體。今之辨體,雖在一法,一必具三,(即一體三義)故明體禮、體底、體達三義。雖論三法,但是法身中三(義)。”
名是假名,體是實質。一切名下,皆有其質,此經以實相為其正體。何謂實相?《妙宗鈔》說:“諸法當處不生不滅,非有非空,(非有,離一切相。非空,即一切法)無能無所,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離此等相,名為實相。”此實相法,何人不具,且為諸法所依。若論證知,唯有諸佛。《法華經》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實相不離現前一念,《妙宗鈔》說:“應知實相全體照明,稱為真心,亦名本覺。覺體遍故,諸法皆實。若指其要,不離現前分別之念,念即本覺,覺即經體。”我等修觀,即以此覺心,觀於依正,一心三觀,妙觀之宗,於此建立。故知不離現前一念之實相,即是本經之正體。
一切大乘經,皆以實相為印。印即符印,亦名印信,有印定之義。大乘一法印,小乘三法印,其相如何?小乘三印:無常、無我,此之二印,印於生死;寂滅一印,印於涅槃。小乘涅槃,與生死異,所以分別印之。所說符此,則可信受是小乘經,非魔外說。大乘一印,即一實相。以二種生死(分段、變易)三德涅槃,其體是一,究竟真實,義符於此,則可信受是大乘經,非小乘、非魔外說,所以唯實相一印印之。
今此經能說之人,所觀依正,四土淨穢,其性不二,故以一實相印為經正體。體既知矣,欲明體德,須論三義:
一體禮。初約禮義,明法身德。語雲:禮別尊卑,意崇君父。法身至極尊貴,猶如君父。《妙宗鈔》說:“故君父體,即是法身。諸佛所師,萬法朝宗。(萬法所依)體非修證,理絕言思。欲使標心,強稱貴極。斯是本覺,非寂非照。亦是法性,非深非廣。第一義谛,名為法性,法身德也。(若識此體)令修觀者,以此體德,體(會)彼依正,一一貴極,成妙宗矣。”
二體底。次約底義,明般若德。般若真空,即是中道。般若德是諸法底,亦名本源。佛以觀照般若,觀於諸法,證此智體,故雲窮底。《妙宗鈔》說:“然法性甚深,無有底際,雲窮底者,佛以無底際智稱性而證,義言窮底。……以此底義,辨於經體,則彰法性甚深第一義空,名般若德也。(若識此體)令修觀者,以此體德,窮(究)彼依正,一一到底,妙宗成矣。”
三體達。次約達義,明解脫德。俗谛不離中道。解脫德是一切法自在之體。《妙宗鈔》說:“若識此體,則於諸法,通達自在。(猶言不為境所轉)前明底義,以觀照般若窮實相底。今明達義,以文字般若,說實相種種名也。以達義辨體,則彰法性無量如來藏義,名為真性解脫德也。令修觀者,以此體德,(了)達彼依正,一一無壅,成妙宗矣。”
三明宗。
宗謂宗要。此經之要,在修心妙觀,感於淨土。心觀,即是一心三觀。前在釋名中,已經詳說,今則唯論感土之相。淨土有四:謂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馀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四土各分淨穢。五濁輕重為因,感同居(土)淨穢。體、析、巧拙,修觀為因,感有馀(土)淨穢。次第、頓入,修觀為因,感實報(土)淨穢。分證、究竟,證果不同,感寂光(土)淨穢。《妙宗鈔》說:“五濁輕,感同居淨者,如修五戒十善者四教凡夫,皆能令五濁輕薄,感同居淨。而修圓觀,能令濁輕,感同居土依正最淨。如此經說,地觀已去,一一相狀,比於馀經,修眾善行,感安養土,其相天殊。言體、析巧拙不同,感有馀(土)淨穢相者,析觀感穢,是藏教人。體(空)觀感淨:通教但空體、別教次第體、圓不次(第)體,生彼(土)俱感淨相。圓人最淨。言次第、頓入感實報(土)淨穢者,若論實證,此土唯圓聖所居,別初地與圓初住,證雖同,(同破一品無明,證一分三德)稱實感報。但別人三觀次第而修,致所感土異於圓人(一心三觀而修),故須約頓、漸分其(土)淨穢。言分證、究竟感寂光(土)淨穢者,唯約真因對圓極果而分(土)淨穢,(真因,指分證,極果,指究竟 )別唯斷十二品無明,寂光(土)猶穢,圓人須斷四十二品,名究竟淨。今談究竟(淨),意(在)成行人修心妙觀也。”
初釋同居土。同居,約人。淨穢,約土。就是說凡人聖人同居穢土,(娑婆穢土也)凡聖同居淨土,極樂淨土也。凡是帶業往生凡夫,聖分權、實。始證為實,應來(應跡來居)為權。次於泥洹者,泥洹,即涅槃新譯名,生安養者,煩惱調伏,(其樂)近於涅槃,故名為次。皆正定聚者,此土博地凡夫,屬邪定聚;發心修行未不退者,屬不定聚;得不退者,屬正定聚。若生安養,不論高下,五逆罪人,臨終十念得往生者,亦得不退,故雲,皆正定聚。彌陀經雲,生彼皆得阿鞞跋致。(十方)同居淨土中,極樂當其上品土也。《妙宗鈔》雲:“若依今經十六觀門圓妙修者,通惑(見思惑)縱存,生於彼土,常睹勝相,如此土華嚴諸大乘會機所見也。”
次釋方便有馀土。修方便道,斷四住惑(見惑一住,思惑三住。)故曰方便。無明未盡,故曰有馀。《妙宗鈔》雲:“九種行人,合生彼土。藏二,(阿羅漢、辟支佛)通三,(已辦地,支佛地,菩薩地)別住、行二,既修空假,(尚未修中觀)皆方便道。別向、圓信二,所修雖實,猶居似道。(無明未破,猶居相似位)判屬方便。”小乘雖雲同入法性,而執法性,體類虛空。子果若忘,永無身土。(灰身滅智故)大乘法性,體具色心,子果若忘,身土廣大。至於彼土利鈍之機,修觀感土淨穢之相若何?《妙宗鈔》雲:“若在此土已修中觀,生彼則利,佛乃為說不次法(頓法)。若在此土未修中觀,佛乃為說次第法(漸法)。利根所見,同彼實報(土)故名為淨。鈍根所見,相劣於上,故名為穢。”
次釋實報無障礙土者,行真實法,感得勝報,色心不相妨礙,故言無障礙。此土純菩薩所居,無有二乘。以次第、頓悟三觀為因,感此土實報淨穢之果。《妙宗鈔》解釋雲:“行真實道者,圓人從初(發心),別人十向,能於諸法,稱實觀中(道)。中理今開(指破無明)即感妙報,色心不二,毛剎相容,(指小大不二,如於一毫端,能現寶王剎)純是法身大士所居。尚簡圓似(尚非圓教人相似位能居)況七方便(即藏教三賢位及四善根位)。
次釋常寂光土。前三(土)屬事,故從居人修斷因果立名。此土屬理,故從本體三德立名。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分證(所居)名穢,究竟(所居)名淨。
此經以修心妙觀為能感,四種淨土為所感為經宗。有人認為欲感實報、寂光二種淨土,須用圓三觀(即一心三觀)至於有馀淨土,但用修體空觀,同居淨土,但用事行,不須三觀,此說不然。何以故?《妙宗鈔》解釋說:“偏空、體法、種種事行,雖是二種淨土(同居、方便)之因,非此經的示宗致 。因此經本為韋提厭同居穢,求同居淨,故談妙觀,觀彼依正,那得辄雲不須三觀,(怎說不須用三觀)三觀若成,粗垢(見思)先落,非有馀淨(土),更生何處?豈有馀淨(土),非(不須)妙觀耶!須知正為生同居淨,故說三觀。良由觀妙,能破三惑,不獨感於同居淨土,隨其惑斷淺深之處,自然感得有馀等三(土)。如病須藥,本為身安,求得仙方,修合服之,不但身安,兼能輕骨。身安喻生同居淨(土)輕骨可喻感上三土。只是一藥,效乃深勝。如一妙觀,能淨四土。《大乘起信論》說:“初心修行大乘正信,懼此土不常值佛,信心退失,乃教求生極樂世界,令觀彼佛真如法身,畢竟得生,住正定故。”(若)非圓三觀,豈照法身,那得謂(怎能說)極樂因,唯(用)事善。”明宗竟。
四論用。
用者,力用也。宗是自行所修之法,用是利他所施之法。
力用者何?生善滅惡也。《妙宗鈔》雲:“行者應知體、宗、用三,別明三法。乃從一性起於二修,體是法身,所顯性也。宗是般若,能顯智也。用是解脫,所起力也。二(般脫、解脫)雖修成,須知本具。一(法身)雖是性,全起成修。故非縱橫,不可思議。二德(般若、解脫)在性,全指惑業,即性具善惡二修。今體(達)逆修既全性具,當處融妙,乃化他德。故以此二(般若、解脫)為經宗、用。用遍一切,(謂能善、能惡)非無惡用,以順性故,生善滅惡。”若偏論滅惡,須施功力。偏論生善,在於德用。《妙宗鈔》說:“斯是一往(說法)若二往(猶言二面)說,力用、功德,皆能滅惡。力用、功德,皆能生善。須知滅惡,(能)極至阿鼻。生善,理合至於妙覺,方是本經力用、功德。”欲滅惡,必須斷除惡因,方免惡果。若生極樂,永滅惡因惡果。《妙宗鈔》說:“所言滅惡,須滅惡因,方除惡果。不除三毒眾苦之本,縱暫免苦,終非永謝。今明化他,修淨土觀(指十六觀)則令諸惡因果俱滅。惑縱不斷,生彼(土)不起,故能永滅惡因惡果。以要言之,此經力用,滅五住因,除二死果。惡之重者,莫過五逆。五逆是業,從於上品煩惱而起,招無間苦。此經大力(用),能滅此等極重三障,即生淨土。為何此經力用能滅五逆重罪,無間苦報,往生極樂淨土?《妙宗鈔》解釋說:“若此三障,體非三德,何以能無間轉為極樂。從極鈍根(指五逆而言)且論十念生(極樂)最下品,若從利根(指有往因者)非不能上之八品。以其五逆,體是寂光,故可於此淨四佛土。”故此經以滅惡生善,往生淨土為其力用。論用竟。
五判教相。
教是聖人被下之言。相是相狀,覽而可別。約五時、二藏、漸頓而示其相。
初約五時判。此經於大小乘中,屬於大乘。經中雖亦有頻婆證小(須陀洹)內容,然非此教正所被機。今從正為韋提希等宣說淨土觀,尚非通別二教所知,豈是小乘。於五時中,是第三方等時也。
二、約二藏判。(聲聞藏,菩薩藏)此屬菩薩藏攝。
三、約漸頓判。若約化儀論頓漸者,華嚴屬頓,三時皆漸。(阿含為漸初、方等為漸中、般若為漸後)經在方等時說,故非化儀之頓。今經稱頓者,乃於化法,以圓為頓。如韋提夫人,一聞佛說,即證無生法忍。《妙宗鈔》說:“且無生忍位。別在初地,圓在初住。別教凡夫,須經無數劫,方至此(無生忍)位。唯有圓教(人),即生可入。若將結(判)益,判教偏圓,最為明顯。是故今文就其當機(指韋提夫人)證位定之,是頓非漸。”判教相竟。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題解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