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入行論講記7[菩提心利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

  《入菩薩行論》分二:一、論名;二、論義。

  論義分三:一、入造論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圓滿結尾。

  乙二(所入之自性)分三:一、入者所依補特伽羅;二、入者之意樂;三、趨入之方法。

  丙二(入者之意樂)分二:一、發心之功德;二、受持之方法。

  丁一(發心之功德)分三:一、真實之功德;二、具功德之合理性;三、贊歎具發心之補特伽羅。

  戊一(真實之功德)分二:一、共同功德;二、特殊功德。

  己二(特殊功德)分三:一、分類;二、本體之差別;三、功德之差別。

  庚一、分類:

  前面講的都是菩提心的共同功德。今天繼續講菩提心的特殊功德。

  首先我們來講菩提心的因緣。前面講過,發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一旦在相續中產生了菩提心,那麼解脫、成就就在眼前,輕而易舉。但是,不是誰都可以發菩提心的,也不是誰都可以有菩提心的。若是一個人要在相續中產生菩提心,就要靠一些因緣。彌勒菩薩共講了五個因緣,我們若要發菩提心,自相續中要產生菩提心,就要靠這些因緣。

  第一,依靠上師、善知識。

  怎樣依靠上師善知識呢?首先要觀察,然後要依止,最後修習他的意行。

  首先要觀察。以什麼觀察?小乘、大乘,顯宗、密宗的標准都各不相同。如果你是小乘根性者,你要修持小乘法,要成就小乘法,就要以小乘裡講的上師、善知識的標准來衡量。小乘裡,什麼樣的人可以稱為堪布?什麼樣的人可以稱為師父?不是誰都可以稱為堪布或師父的。其實“堪布”主要是小乘別解脫戒裡講的,他們對戒律、功德方面有很多的要求。大乘佛法裡有大乘佛法的上師、善知識的標准。什麼樣的人可以當善知識,在什麼樣的人面前受菩薩戒才能得到戒體,這都是有標准的,應該以這些標准去衡量,去判斷。大乘分顯宗和密宗,發菩提心,受菩薩戒主要是顯宗裡強調的。密宗有密宗金剛阿阇黎的標准,以這些標准來衡量,如果他是合格的上師,你就可以依止。

  小乘、大乘,顯宗、密宗都有上師、善知識的標准,就以這些標准來衡量上師善知識,這就是“觀察”。觀察好了以後再依止,最後修習他的意行,即想他所想,行他所行,修習他的意行,這就是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整個過程。

  如果不如法地依止上師善知識,不但沒有功德、利益,反而有罪過,會犯戒。所以,大家做什麼都要依佛法,依佛法就是依智慧。雖然我們現在沒有太多的智慧,智慧不夠,但是有佛的教言,佛講的句句都是真理,佛法就是智慧,以佛的教言去做就是智慧。不能盲目地去做,不能在愚癡的狀態下去做,否則就是造惡業了。

  以前講過,以貪嗔癡所做的一切都是惡,在不貪、不嗔、不愚癡的狀態下所做的一切都是善,這是善惡的標准。依止上師善知識也是如此,應該是在不愚癡的狀態下,以佛的智慧,依佛的教言去依止。若是你這樣如理如法地去依止上師善知識,相續中很快就會產生菩提心。

  大家要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師、善知識。應該先觀察,後依止,不能先依止,後觀察。觀察好了以後,去依止的時候,應該把身口意三門完全交給上師善知識,這叫依止。磕幾個頭,做一下供養,轉身而走,這不叫依止;若半信半疑,即使是在座下聽法,這也不叫依止,而且是不如法的。

  身口意三門完全要交給上師善知識,然後修習他的意行,這樣如理如法地依止善知識,就可以在自己的相續中產生菩提心,這是第一種因緣。

  第二,善根成熟。

  若是善根成熟了,一瞬間相續中就有出離心、菩提心了,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人,比如六祖慧能等。這是為什麼?人家是修行過的,修行已經到了一定的層次了,今生就要成佛了。有些人覺得:“他也沒有修加行呀?他也沒有學《入行論》呀?”於是整天念《金剛經》,想跟六祖慧能學,想頓悟。難啊!你是這個根基嗎?只念《金剛經》能見性、能開悟嗎?如果能,也行,那你就是這種善根成熟者。

  有些人認為:“某某人、某某師父也沒有修出離心和發菩提心,只念一句佛號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這些人都是利根者,他通過念一句佛號能往生,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人,印度、藏地、漢地都有很多這樣的人。人家不是沒有修出離心,不是沒有發菩提心,而是修的差不多了,相續已經修煉的差不多了,可能只是一丁點兒因緣沒到而已,因此若是因緣到了,瓜熟蒂落。

  可見,前世修的那些善根一旦成熟,相續當中頓時就能產生菩提心,這也是一種情況。在修行的道路上,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內心,自己最清楚自己有多大的份量,所以不要好高骛遠,否則你也許會大失所望,甚至連解脫的機會都會錯過。這是第二種因緣。

  第三,悲心。

  我們講加行的時候講過,通過捨、喜、慈、悲四無量心來發菩提心,最主要的是慈心和悲心,尤其是悲心。若是有悲無量心,也就有慈無量心了;若是有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也就有捨無量心和喜無量心了,“慈悲喜捨”嘛!通過修四無量心,相續當中真正產生了慈悲之心,也就能產生菩提心了,這些內容我在講加行的時候仔細地給大家講過。這是第三種因緣。

  第四,聽聞甚深法義。

  “甚深法義”在此處指的是大乘佛法的教義。聽聞甚深法義,要不斷谛聽,不斷思維。若認為聽一遍、思維一下就OK了,這是不如法的,應該反復聽,用心聽,反復思維,認真思維。聞思不能有厭倦的時候,否則不如法。若是如理如法地聞思,不會有厭倦的時候。聞思不能有知足的時候。有些人覺得自己已經聞思的差不多了,自己學的都差不多了,其實你覺得都會了的時候,你根本就沒有會;你覺得都懂了的時候,你根本就沒懂。這個心喜怒哀樂,變化無常,所以大家要好好觀察自己的內心,觀察自己的心相續,時刻調整自己的心態,這樣長時間地聽聞甚深法義,認真地思維甚深法義,就能產生菩提心。這是第四種因緣。

  第五、積累善根福德。

  若能不斷地、無有窮盡地積累善根、積累福德,有善根、有福德的時候就能產生菩提心。為了積累善根、積累福德,哪怕再微小的善根也要做,再微小的福德也要積累。雖然一滴水不算什麼,但若是累積起來,再大的容器也會盛滿。

  我們很多時候是大的善根不能做,小的善根不願意做,結果最終沒有善根。到臨終的時候,裝善根的白袋子空空的,裝惡業的黑袋子滿滿的,看你怎麼面對閻羅王,怎麼面對這些獄卒們?他們只認白的(白業),不認黑的(黑業)。如果你的黑袋子裝得多,就說明你惡業造得多,你就是犯人,他們就會懲罰你;如果你的白袋子裝得的多,說明你好事做得多,你就是個好人,閻羅獄卒們會熱情地招待你,把你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如果白袋子裡裝得東西多,善根、福德積累得多,菩提心就能在你的心相續中產生。

  彌勒菩薩共講了這樣五種發菩提心的因緣,大家看看自己具備哪些因緣?通過這些標准去衡量,自己有沒有希望在相續中產生菩提心?對一個修行人來說,這多重要啊!“不知道我能不能產生菩提心,能不能發菩提心?”你能知道嗎?那麼盲目。現在你可以不盲目了,可以依這些去衡量了。如果自己還不具備這些因緣,就可以采取一些方法令自己具備這些因緣。

  大家想解脫、想成佛的心是不是真的?現在我就懷疑這點。如果是真的,應該滿懷喜悅,應該心裡高興的不得了。此前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發菩提心,不知道在相續當中能不能產生菩提心,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也無法去衡量。現在我們有標准了,就拿這些標准去衡量。

  通過這些方法,在有些眾生的相續當中只能產生世俗谛的菩提心,在有些眾生的相續當中不僅能產生世俗谛的菩提心,還能產生勝義谛的菩提心。彌勒菩薩又講了,若產生了世俗谛的菩提心,這個心不是很穩定,還要繼續保護;若是在相續當中真正產生了勝義谛的菩提心,這個心絕對是穩定的,不退轉的。

  前面所講的是菩提心的因緣,接下來介紹菩提心的本體。

  菩提心有勝義谛的菩提心和世俗谛的菩提心。什麼叫勝義谛的菩提心?什麼叫世俗谛的菩提心?它們有各自的法相,應該以各自的法相去衡量、判斷。

  登地以上的菩薩遠離一切戲論的智慧境界,這就是勝義谛的菩提心,也可以說是勝義谛菩提心的法相。若具足這個法相的,就是勝義谛的菩提心;若未具備這個法相的,就不是勝義谛的菩提心。登地以上的菩薩遠離一切戲論的智慧境界,就是現量見到諸法的究竟實相,即一真法界。

  勝義谛菩提心的分類。一地到十地共有十種,十一地就是佛的境界——遍知之智慧,也屬於勝義谛的菩提心。在佛的境界裡,只有勝義谛的菩提心,沒有世俗谛的菩提心。菩薩入定的時候是勝義谛的菩提心,出定的時候是世俗谛的菩提心。但是佛沒有入定和出定,始終是入定的,所以佛的境界裡只有勝義谛的菩提心,沒有世俗谛的菩提心。菩薩的入定智慧也叫根本慧,這個是勝義谛;菩薩出定後具有的智慧叫後得智慧,這個是世俗谛的菩提心。也可以說,現量證悟遠離八邊戲論的大空性——諸法的究竟實相,就是勝義谛的菩提心。一地到十地的境界不同,智慧不同,因為都有各自的所斷、所證,所以都有不同的斷證功德。層次越高,斷證的功德越增長,最終成佛的時候,就是斷證的功德徹底圓滿了。總之,一地到十地可以分十種勝義谛的菩提心,第十一地是佛的境界、佛的智慧,也是勝義谛的菩提心,所以也可以說是十一種。所謂“一真法界”或“諸法的究竟實相”,從它自己的角度來說,它的本體是不能分別的,法界本身是不能分的;但是一地到十地以及十一地,這些登位的菩薩、佛的境界和智慧是有分別的,所以就以此進行分類。

  接下來講講世俗谛的菩提心。今天我們主要講的也是世俗谛的菩提心,它分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世俗谛菩提心的法相是什麼?《現觀莊嚴論》中雲:“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這是世俗谛菩提心的法相,必須要具備兩個條件,要具足二利。

  第一個條件,以悲心度化一切眾生。若是沒有悲心,說“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是假的;若是內心裡有慈悲之心,說“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就是真的。若有悲心,就有慈心。“以悲心”就是指具有慈悲心。關照眾生是為了什麼?為了度化眾生。這裡說的眾生指一切眾生,不分人與非人。對一切眾生應該有平等之心,你最可愛的兒子、女兒,與蒼蠅、蚊子沒有分別,一樣平等對待。若喜歡兒子,討厭蒼蠅,說明沒有慈悲心;若喜歡女兒,討厭蚊子,說明沒有慈悲心。

  第二個條件,依智慧求證菩提果。如果沒有智慧的話,還是沒有菩提心,菩提心是具有智慧的。為什麼這麼說?給他們吃的、穿的、住的、用的,解決不了問題。就要這樣想:我要修持成佛,成佛以後我要轉法輪,轉法輪以後我就有自己的教法,就能以自己的教法去度化眾生,感化眾生的心靈,讓眾生的內心獲得自在,這才是究竟的利益。所以,以智慧求證菩提果,發誓立志修持成佛,這就是第二個條件。

  因為彌勒菩薩在《現觀莊嚴論》裡,尤其在此處,講的是世俗谛菩提心的法相,所以這兩個條件須要具備。此外要具足二利,“證菩提”是自利,“度眾生”是他利,即自度度他,一能度自己,二能度眾生。

  所以,無論是發心的時候,還是回向的時候,都要具足這兩個條件,具足這兩種利益,才是如法的。發心是在修法之前,回向是在修法之後,這二者都是世俗菩提心。大家以後應該有些智慧,依這個標准去衡量、判斷,不要隨便發心,不要隨便回向。

  略攝菩提心,當知有二種,

  願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

  這是講世俗菩提心的分類。所謂世俗菩提心,為利他而欲求圓滿菩提果之意樂,為此而次第行持六度。世俗菩提心劃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為利他而欲求圓滿菩提果”,這個意樂是願菩提心;“為此而次第行持六度”,這個意樂是行菩提心。

  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

  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

  “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比如一個人要去拉薩,首先要有想去拉薩的心願,心裡有這個計劃,有這個准備,以此比喻說明願菩提心,即為利他而求證菩提果。先要有願望“為了度化眾生要修持成佛”,有這個心意,有這個計劃,有這個准備。

  想去拉薩之人,心裡有這個想法,然後開始坐火車或坐飛機……有行為的攝持,已經施行了,以此比喻說明行菩提心。無緣無故不能成佛,成佛要修持六度萬行,即要行持布施、受戒、修忍辱、精進、修禅定(比如,可能還沒有正式去坐禅,但是開始准備坐墊、禅房了等)、修持智慧(比如,盡管還沒有真正證悟,但是通過中觀裡講的一些邏輯和推理方式來了解勝義谛的空性),這就是行菩提心。

  “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次第別”即次第分別,此處是指先有願望,然後有實際行動。

  很多人認為,行為就是行菩提心。其實行為不是行菩提心,菩提心必須是“心”。要有菩提心的攝持,這個時候不僅僅有願望,而且有行動了,這才是行菩提心。

  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在本體上是相同的,但是反體上各有自相。所以,宗喀巴大師等很多格魯派的大德們認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本體相同,反體分二。

  有些論師認為二者是他體。比如印度的慧足論師認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應該是多體的、他體的,願菩提心是凡夫相續中的發心,行菩提心是聖者相續當中的發心,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發心,所以就是他體。此處也有很多不同的觀點。印度阿巴亞大師認為,資糧道的發心是願菩提心,加行道的發心是行菩提心,因為是兩種發心,所以二者是多體。慧源論師、海雲論師則認為,通過儀軌的發心是行菩提心,沒有通過儀軌的發心只是願菩提心,所以認為二者是多體的,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發心。

  自宗寧瑪派的龍欽巴大士以及阿底峽尊者等認為,這兩個發心本體上是相同的,反體是不相同的,因為各有各的法相。宗喀巴大師和龍欽巴大士在這個地方的觀點是一致的,但是二者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宗喀巴大師和甲曹傑等按照寂天菩薩在此處所講的教理,認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還是有次第之分別的,一個是只有心願,一個是有實際行動。但阿底峽尊者和龍欽巴大士則沒有這樣講,他們認為:為果而發的心是願菩提心,為因而發的心是行菩提心。“為了度化眾生而求證佛果”,這是為菩提果而發的,這個心叫願菩提心;“為了成佛而修持六波羅蜜”,這是為菩提果的因——六度萬行而發的,這個心叫行菩提心。他們在觀點上雖然有所不同,但意義上沒有矛盾。

  我們現在依止自宗寧瑪派龍欽巴大士的觀點。“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這是願菩提心;“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這是行菩提心。每天講法、聞法之前,我都這樣提醒大家發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大家有沒有認真發,有沒有用心聽?很多人都沒有,都習慣了,根本就沒有在意。

  接下來講菩提心的幾種分類方式。

  一、菩提心有“一”到“六”的分類。

  “一”分;只有一個,即空性大悲藏。一個證悟了空性的智者絕對會對沒有證悟空性的眾生生起大悲心,這叫智悲雙運。有智就有悲,有大智就有大悲。自己證悟空性了,一看眾生沒有證悟空性,在那兒愚癡、顛倒,有時候像個瘋子,有時候像個小孩,這個悲心自然就會產生,自然就有!為什麼叫“智悲雙運”呢?大智大悲原為一體,大智不離大悲,大悲不離大智,所以叫雙運。大智大悲雙運無二,這是佛的究竟智慧,也是佛的境界。這就是“一”分,其實“一”也沒有,因為諸法的實相是超越的,哪有“一”和“多”、“一”和“二”的分別啊?但現在用語言表達,只好這樣講。

  “二”分:主要指世俗菩提心的分類,即分成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三”分:依照三學,分三種菩提心。所謂“三學”,即能清淨之戒學,能安住之定學,能解脫之慧學。戒、定、慧都是不離菩提心的,離開了菩提心就不叫戒學、定學、慧學。

  能清淨之戒學:戒是淨,如果受戒了,相續沒有變清淨,就跟沒有受戒一樣。若相續清淨的話,雖然行為上沒有那麼嚴格,但是也是戒學功德圓滿,因為相續清淨啊!淨才是戒,有戒才有淨,這就是能清淨之戒學。

  能安住之定學:所謂安住,就是是否有禅定的功夫,是否有定學。現在很多人一點兒都不穩重,不要說學佛,連做人都不穩重,一點定學的功德都沒有。

  能解脫之慧學:我們要解脫什麼?解脫煩惱,沒有煩惱叫解脫。慧學應該是智慧,它是對治煩惱,遣除煩惱,降伏煩惱的。即使知識再淵博,理論再精通,若是你內心的煩惱沒有減少,還是沒有智慧,只能說有知識,不能說有智慧。智慧與知識要分清楚,但是很多時候分不清楚也是很正常的。當時“佛”字為什麼不敢直接翻譯成“智慧“呢?怕產生誤會,所以佛沒有翻譯。這是我們漢地的大德們講的,法師們講的。“佛”翻譯過來是智慧、覺悟的意思,為什麼當時沒有直接翻譯成“智慧”、“覺悟”呢?因為這個覺悟是超越的,這個智慧是超越的。這個智慧能和普通的“智慧”能一樣嗎?世間人經常說這個人有“智慧”,那個人有“智慧”,二者能一樣嗎?所以怕在這裡產生誤會,怕世人混淆,所以留置而沒有翻譯。

  三學的功德不應該在外在上,應該在相續裡。外在上存在的佛法應該是三藏,通過三藏才能產生三學的功德,三藏的存在是為了三學功德的產生。其實教法不是真正的佛教,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應該是三學,真正的佛教應該是三學。有三學才有佛法,有三學才有功德,有三學的功德才有佛教。真正的佛法應該在眾生的相續當中。

  “四”分:即勝解信發心、清淨意樂發心、異熟發心、斷證發心。勝解信發心就是資糧道、加行道的發心;清淨意樂發心是一地到七地菩薩的發心;異熟在這裡指三淨地,異熟發心是三淨地,即八地、九地、十地菩薩的發心;斷證發心是佛的發心。

  “五”分:以五道劃分五種菩提心。五道是指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修道,應該都是不離菩提心的。

  “六”分:以六度劃分六種菩提心。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也是不離菩提心的。

  這是一到六的分法,此外還有以比喻進行的分類,即用各種比喻來說明菩提心。比喻分類有二十二種,這在《現觀莊嚴論》裡講得非常仔細,大家可以參考。

  今天我們講了菩提心的因緣、菩提心的本體和菩提心的分類這三個內容,大家應該認真地學修。這個機緣不容易啊,希望大家不要錯過!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一篇:堅持每天讀經,聽經,念佛三
下一篇:達真堪布:佛與魔就在一念之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