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儀軌 :經咒頌念

 

慧祥法師:《金剛經》講解第十三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主講:釋慧祥

  日期:2005年10月02日

  講別:第十三講

  請大家合掌。

  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並稱念:“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並發願:佛弟子(您們的名字)願以今天聽經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眾生,願令一切眾生:未種善根者,得種善根;已種善根者,善根增長;善根增長者,發菩提心;已發菩提心者,於菩提心不退轉;菩提心不退轉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廣度一切眾生無有障礙。

  並願以此誓願之福回向給佛弟子(自己的名字),願弟子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淨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好!請放掌。

  各位佛友,今天人雖少,而非少。我講經不求人多,但為有緣人。那怕只有一人,我還是會講的。我講經的方式,有別於一般人的講經,所以也要有相應的人,才會想聽的。所以,人少也好,人多也好,都好。

  好了!現在正式上課了。

  上次在第十二講時,跟大家分享,對經文,要“了其文義”,並分享,說法時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個部份,是要先學“了其文義”,才能進一步“照見諸法實相”,才能再進一步“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才能真地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而為人說法的。

  想要了解佛經經文的文義,有三個法門要學。

  《大智度論》:“諸佛法無量,有若大海,隨眾生意,故種種說法。或說有、或說無,或說常、或說無常,或說苦、或說樂,或說我、或說無我,或說勤行三業攝諸善法,或說一切諸法無作相,如是等種種異說,無智聞之,謂為乖錯。智者入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法,不相違背。何等是三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昙門;三者,空門。”(CBETA,T25,no.1509,p.192,a29~b1)。

  各位佛友!請您們要發心,學習這三法門,並運用這三法門,來了解經典文義。

  各位佛友!請您反省一下自己,如果您在讀經之時,曾經起念,認為佛陀亂說,這就表示,您是屬於:“無智聞之,謂為乖錯。”這時,您就知道當學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昙門;三者,空門。

  又,各位佛友!請您反省自己,如果您在讀經之時,曾經用自己的意思來理解佛經經文之含義,而人家一問您,就亂說明,而當人家要您舉例時,您又舉不出實際的例子來,這表示,您是屬於“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依文字表面來自己解釋,這時三世諸佛都會喊冤啊!)。這時,您就知道當學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昙門;三者,空門。

  又,各位佛友!請您反省自己,如果您依您所理解的來修證時,得不到預期的效果,也不了解如何對治,也不知下一步當如何,這表示,您是屬於“盲修瞎練”。這時,您就知道當學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昙門;三者,空門。

  又,各位佛友!請您反省自己,如果您的修行,雖然得到一些善境界的效果,就自以為了不起,就看輕別人,就急於發表,就想要別人認同,就想要別人尊敬,就以為自己是解脫了,就以為自己是登地了,這表示,您是屬於“增上慢”。這時,您就知道當學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昙門;三者,空門。

  又,各位佛友!請您反省自己,如果您的修行,雖然成就解脫,隨時都有能力進入無余涅槃界,但是,就自以為滿足,就不求上進,就畏苦不欲廣度眾生。這表示,您是屬於“小乘發心”,離無上菩提尚遠。這時,您就知道當學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昙門;三者,空門。

  又,各位佛友!請您反省自己,如果您的修行,雖然發無上菩提之心,而時發,時退,往往不能堅固,往往遇到人、事、物的障礙時,就起不想度該眾生之念。這表示,您是屬於“初學菩薩”,離無上菩提尚遠。這時,您就知道當學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昙門;三者,空門。

  又,各位佛友!請您反省自己,如果您的修行,於一切人、事、物的境界來時,都能堅固無上菩提之心,都能不退廣度一切眾生之心,但是在度眾之時,如遇眾生不接受您的教導,您就想不出方法來,就會起懈怠之心。這表示,您也是屬於“初學菩薩”,離無上菩提尚遠。這時,您就知道當學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昙門;三者空門。

  又,各位佛友!請您反省自己,如果您的修行,於一切人、事、物的境界來時,都能堅固無上菩提之心,都能有很多善巧方便,來幫助自己及眾生,於一切眾生,都能以平等護念的心,依對方現有的程度,幫助他們進步,朝向無上佛道。這表示,您屬於“久學菩薩”,菩提近矣!這時,您就知道您已能善加運用是三法門: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昙門;三者空門。

  我要再提醒一次:

  《大智度論》:“諸佛法無量,有若大海,隨眾生意,故種種說法。或說有、或說無,或說常、或說無常,或說苦、或說樂,或說我、或說無我,或說勤行三業攝諸善法,或說一切諸法無作相,如是等種種異說,無智聞之,謂為乖錯。智者入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法,不相違背。”

  其實,在平時,我對各位講經之時,於無形之中,我已經或多或少,有運用這三法門來為大家說明我對經文的理解。只是因為我沒有特別說明,所以可能有些人看不出來。

  今天,我先來跟各位說明“空門”的“初步運用”。

  我先自問自答來說明。

  一、“空門”是什麼意思呢?

  答:“空門”,就是“行空的法門”。

  二、什麼是“行空的法門”呢?

  答:“行空的法門”,就是“行空、行真實、行不顛倒的法門”。

  三、這有經典根據嗎?

  答:有。

  四、請問是根據哪一部經典呢?

  答:是根據《中阿含經》:“(一九○)中阿含雙品小空經第四(第五後誦)”(CBETA,T01,no.26,p.736,c27~28)。

  五、那經典如何說明“行空、行真實、行不顛倒”呢?

  答:我先用白話說明,再引經文來印證,以免有人對經文因自己的定義不同,而理解有別。

  (一)“空”的定義:在指定范圍中,當所指定的現象,不存在於所指定的范圍內時,我們“如實照見在指定范圍內,所指定的現象,是不存在的。”這時,稱為“空”。

  簡單來說,就是如經文所說:“若彼中無者,以此故,彼見是空。”用白話來解這句經文,依我的理解是:如果在指定范圍中沒有這個現象時,因為這個緣故,這個人能如實照見,這樣就稱為“空”。因此,請大家要注意,現象不存在,稱為“無”,現象存在,稱為“有”,如實照見在指定范圍內無此現象,才稱為“空”。因此,“無”,是指無此現象,“空”,是指當無此現象時,如實知見無此現象。再簡稱為:無時,如實知無,名為“空”。

  如《中阿含經》:“阿難,如此鹿子母堂,空,無象、馬、牛、羊、財物、谷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眾。是為,阿難,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CBETA,T01,no.26,p.737,a8~10)。

  (二)“真實”的定義:在指定范圍中,當所指定的現象,存在於所指定的范圍內時,我們“如實照見在指定范圍內,所指定的現象,是存在的。”這時,這種認知,這種知見,稱為“真實”。

  如《中阿含經》:“阿難,如此鹿子母堂,空,無象、馬、牛、羊、財物、谷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眾。是為,阿難,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若此有余者,我見真實有。”(CBETA,T01,no.26,p.737,a8~11)。

  其中“若此有余者,我見真實有”,就是指:如果在這其中還存在著其余的話,我也如實照見,這叫“真實”認知“有”。

  又“有“,是指現象的存在。“真實”,是指當現象存在時,如實知見到現象的存在。

  因此,“有”、“無”,是指現象的存在或不存在。而“真實”、“空”,是指我們的認知(知見),也就是對現象的存在與不存在,如實認知的知見。其中的差別,請眾佛友,細細如實分別。

  (三)“顛倒”的定義:將“有,以為無;無,以為有”,就是“顛倒”的認知。

  綜合上述,我現在整理一下:

  “無”字,是指向“現象”,當“現象不存在”時,稱為“無”。

  “有”字,也是指向“現象”,當“現象存在“時,稱為“有”。

  “真實”一詞,是指向“眾生的認知”。當有此現象,如實認知有此現象,這種認知狀態,稱為“真實”。

  “空”一詞,也是指向“眾生的認知”。當無此現象,如實認知無此現象,這種認知狀態,稱為“空”。

  “顛倒”一詞,也是指向“眾生的認知”。當無此現象,而以為有此現象,或有此現象,而以為無此現象,如此二種認知狀態,都稱為“顛倒”。

  而《中阿含經》教我們要“行真實、空、不顛倒也。”這也就是“空門”的基本運用。

  因此,在此《中阿含經》“(一九○)中阿含雙品小空經第四(第五後誦)”記載,佛陀與阿難的對話:

  “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曰:世尊一時游行釋中,城名釋都邑。我於爾時,從世尊聞說如是義:‘阿難,我多行空。’彼,世尊所說,我善知、善受、為善持耶?

  爾時,世尊答曰:‘阿難,彼我所說。汝實善知、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我從爾時及至於今,多行空也。阿難,如此鹿子母堂,空,無象、馬、牛、羊、財物、谷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眾。是為,阿難,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若此有余者,我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

  我們從這經文,就可以知道,佛陀所教的“行空”的法門,其實就是“行真實、空、不顛倒”。因此,各位佛友,我們也要學習以“行真實、空,不顛倒”的“空門”來看經、解經。

  也就是要「有,如實知有;無,如實知無,不顛倒也」。

  例如:有人說:「心經在講不執著啦!」這時,我們用空門來驗證:「心經二百六十個字中,並無”不執著”三個字,您如今說:『心經在講不執著』。可見非屬於經文,乃是屬於您個人的見解。」

  好了!眾佛友!您看!如此,依「空門」來驗證,就能很清楚知道對方所說非是經文,只是個人見解。

  所以請大家要發心學習這三個法門:

  一者,昆勒門;二者,阿毗昙門;三者,空門。

  今天上課到此,下課!

  (注:已經慧祥法師初次校正。)

 

上一篇:慧祥法師:《金剛經》講解第十四講
下一篇:慧祥法師:《金剛經》講解第十二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