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課
思考題
1.以對比顯示《普賢行願品》的殊勝福德。
2.結合“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詳細宣說修持普賢願王的利益。
3.在“獲得等同普賢菩薩之功德”這個科判中,具體講了哪些修持普賢大願的功德?
4.結合偈頌和長行文談談《普賢行願品》在淨除業障方面的功效。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我在講課過程中沒有固定模式,有時候先略說再廣說,有時候直接廣說。因為我畢竟是講課,不是造論。前輩大德說過,講課和造論有一定區別,講課不那麼嚴格,而造論則非常嚴格。所以我講課時比較放松,因為如果太嚴格了,不僅聽者感覺比較約束,講者也會感覺不太輕松。當然,有時候我也比較擔心,因為我的講課都被立成文字、做成光盤,以後看到這些資料自己也許會後悔:哇,我那個時候太放松了,好像在胡說八道一樣!但不管怎麼樣,我還是以自己的理解直接跟大家交流,這樣課堂效果會好一點。
今天這堂課主要講《普賢行願品》的功德,相信很多道友聽後一定會產生極大信心。我本人也是這樣的:以前雖然知道《普賢行願品》在藏地備受重視,開法會時經常念誦這部經,但由於它的文句特別難懂,除了後面幾個偈頌以外,很多偈頌都很難解釋,所以並沒有特別重視它,後來我聽法王講了兩次《普賢行願品》,尤其是聽法王講了《普賢行願品》的功德後,自己才對此法門生起了極大信心。
前一段時間我也講過,雖然自己修得不好,但二十多年來基本上沒有中斷過念《普賢行願品》。希望道友們今後也要堅持念《普賢行願品》。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最好是借助共修的力量。以前法王說過,每天上課時不管散亂與否,至少能念一遍《普賢行願品》,這就是一種殊勝的功德。我覺得法王講得非常有道理,如果沒有大眾的共修,很多人不一定能堅持這種善行。比如今天是星期天,雖然我很想念一遍《普賢行願品》,可是白天忙來忙去,一直沒工夫念,到了晚上睡覺時就會想:唉,今天太累了,算了,明天再念吧。很多道友也有這種情況。所以,從長遠來看,共修的力量確實遠遠超過個人修行。如果是個人修行,一兩天精進是可以的,而且獨自念經感覺很寂靜,似乎永遠堅持下去都沒有問題,但時間一長就堅持不下去了。我以前發現過這種情況,有些居士離開了佛教的團體,後來他們聞思修行的力量非常微弱。所以希望大家以後要重視共修。
大家應該認真看《普賢行願品》,要對其中所說的功德生起誠信。法王如意寶再三講過,《普賢行願品》是佛菩薩的金剛語,這裡面的說法是非常了義的,只要念一遍必定會獲得如此功德。如今我們獲得了難得的人身,應該努力修持《普賢行願品》,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意義。下面開始講課。
乙三(後行以宣說功德而結尾)分二:一、現世果報;二、來世果報。
丙一(現世果報)分四:一、獲得殊勝福德;二、速見如來等利益;三、獲得等同普賢菩薩之功德;四、淨除業障。
丁一、獲得殊勝福德: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
為了凸顯《普賢行願品》的功德,這個偈頌列舉了兩種作為對比的功德:
1.十方無量剎土中遍滿如意寶、金、銀、瑪瑙、珊瑚、寶石等珍寶,將這些珍寶在一切佛剎微塵數劫中供養十方三世一切如來;
2.以人、天、龍、夜叉、羅剎界的妙衣、傘蓋、勝幢、鮮花、宮殿、車乘等最殊勝、最悅意的資具,在一切佛剎微塵數劫中布施一切人天眾生。
這兩種功德之量是無法計算的,從供養或者布施的對境、時間、物品來講,都如同天文數字般廣大。當然,我們不可能真實做到這兩種善法,這是假設在百千萬劫中以無量莊嚴珍寶供養一切如來、以最殊勝的安樂布施一切眾生。《法華經》、《百業經》等佛經中說,哪怕供養世尊微少物品,也會獲得相貌端嚴、快樂幸福、無病長壽、不墮惡趣、永處善趣等功德。既然對一尊佛一次供養微少供品都有如此功德,那麼在百千萬劫對一切佛作廣大供養或者對一切眾生作廣大布施,功德就更是無法想象了。
然而,與上述功德相比,下面的功德更大。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
如果有人聽到殊勝的普賢願王後生起信心,對殊勝大菩提產生渴求心,這個人所獲的功德遠遠超過前者。
人當中有兩種類型。一種人以前世的善緣,今生對善法很容易相信,一聽到善法的功德就能接受。比如有的人以前對佛理懵懵懂懂,但後來一聽善知識宣講《普賢行願品》,馬上就生起信心:《普賢行願品》的功德這麼大,今後我一定要好好修持這個法!另一種人因為累世流轉三惡道,今生對惡法深信不疑,而對善法則不容易接受。
對於一般人來講,不可能用無量珍寶作供養,只能供養一般的供品,不可能在無量諸佛面前作供養,只能在幾尊佛像前作供養,而且也沒有精力和時間作長期供養。但此處講到,如果有人聽聞普賢願王後生起信心,對大菩提生起渴求心,功德已經遠遠超過了供養諸佛。這就是普賢菩薩的金剛語。在長行文中,對此有更為詳盡的說明。
通過這兩個偈頌,我們可以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信心、菩提心等內心的功德遠遠超過外在善法的功德。《中觀四百論》也有這樣的說法:“若有建寶塔,高與世間等,調伏使發心,說福勝於彼。”(若有眾生因敬仰佛而修建佛塔,塔高與色究竟天相等,另有人調伏一個眾生並使其發菩提心,佛說後者所獲福德勝於前者。)
現在很多人對外在的善法比較重視,當然這也非常好,造一座經堂、修一個佛塔、塑一尊佛像,這絕對是有功德的,我們也不能否認。但實際上,如果對《普賢行願品》生起信心,對大菩提產生希求心,那麼所獲的功德絕對超過外在善法。
在佛教當中,內心的功德是最重要的。《華嚴經》雲:“若見人中尊,求佛心決定,當知如是人,必獲如來智。”意思是,如果有人見到世尊後產生了希求佛果的決心,當知這個人必定會獲得如來的智慧。我們都知道,如來的智慧就是內心的成就,並不是外相上的東西。以前米拉日巴離開瑪爾巴上師時,上師叮囑他說:“你應該好好修行,要是修行獲得了成就,這就是對上師的供養、對父母的報恩和對眾生的利益。”瑪爾巴上師所謂的成就,也是指內心的功德,並不是外在的身體能飛來飛去、語言能打動人,更不是身居高位、財富圓滿。
以前有些道友在喇榮山溝苦行,這些人回到漢地以後,其中個別出家人成了大和尚,個別居士成了大老板,因為有了地位和人民幣,所以他們自認為有所成就,說話和表情跟以前完全不同了,甚至以前吃飯是大口大口,現在吃飯也變成另一種方式了。其實,這並不是什麼成就。按照大乘的標准,真正的成就是內在的菩提心成熟。對於有菩提心的人來說,有錢也可以,沒錢也可以,有地位也可以,沒地位也可以,因為他們內心已經得到了世間最珍貴的東西。
有些寺院的住持和尚很自豪地說:“這是我塑的佛像,這是我塑的菩薩像,我還准備修一座大雄寶殿,預算要投入三個億。”修大雄寶殿當然功德很大,但我是這樣認為的:如果能給別人講一遍《普賢行願品》,不管是一百個人、十個人還是五個人聽,只要讓他們懂得《普賢行願品》的意義,這個功德遠遠超過修大雄寶殿。
由此我也想到,通過講經說法讓眾生懂得佛法確實是最重要的事情。法王如意寶一輩子最重視的就是講經說法,甚至在文革那樣的特殊時代,他老人家依然堅持講經說法。喇榮附近有一個山洞,文革期間法王在那裡為 桑管家等三四個人傳講了《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當時每天中午法王從山下趕著牛上來, 桑管家等人從山上趕著牛下來,在半山腰的山洞會合後,一個人在外面放哨,其他人在山洞裡聽法王講法。在另一個地方還有一個山洞,這個山洞是在地上挖出來的,現在還剩一點痕跡,法王在那裡給兩個人也傳講了一部法。大家想一想:法王是那麼了不起的大成就者,在那麼困難的時代,只要有一兩個人願意聽法,法王都不辭辛勞地宣說,可見他對講經說法何等重視。
佛法的命根就是證法和教法。外在的經堂等雖然是三寶所依,但它們對佛法住世起不到根本作用,一旦人們心裡沒有了教法和證法,佛法就很難在世間延續下去。當今時代,由於教法和證法非常衰敗,佛教徒的素質普遍不高,很多人對教理一竅不通,修行也是盲修瞎煉,甚至相當一部分人在佛門是混日子。現在社會上流行“混”字,如:讀大學成了混大學,上班成了混飯吃。有一個微博裡說:高檔車,70%的速度是用不上的;豪華別墅,70%的空間是空閒的;公務員,70%的都是混飯吃的……佛教徒千萬不要變成這樣,不管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每天不要把時間混過去。如果你有能力,一定要以佛法利益眾生,如果沒有能力,自己就要精進聞思修行。總之,只要自己的身體能承受,每天都要做有意義的事情,尤其《普賢行願品》功德那麼大,如果我們每天沒有念修《普賢行願品》,從某個方面來講,自己的人身確實就空耗了。
丁二、速見如來等利益: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如果修持普賢願王,就能恆常遠離惡知識,永遠離開一切惡道,很快見到無量光如來,在如來加持下具足普賢最勝行願。
在這個偈頌中,講了修持普賢願王的幾種利益。
1.恆常遠離惡知識。什麼是惡知識?印度一些大德的講義說:站在大乘的角度,不僅外道徒和不信仰佛教的世間凡愚,乃至希求自利解脫的聲聞緣覺都是惡知識,我們如果交往、依止他們,逐漸就會對大乘產生邪見、退失信心,大乘的善根就會被摧毀。
人是很容易受到朋友影響的。阿底峽尊者說,乃至獲得一地菩薩前都可能受惡友影響。有些論師說,三地菩薩還會受惡友影響。這種說法應該是不了義的,三地菩薩絕對不會因惡友引誘而變壞。但凡夫人的確很容易被惡友影響。麥彭仁波切也說過,一個人的行為如何,從他交往的人就可以斷定。所以,希望大家以後多念《普賢行願品》,這樣自然會斷絕與惡友的緣分,自然會值遇善知識和志同道合的大乘道友,跟這些善友在一起,自己的所作所為肯定是利益眾生,談論的話題也肯定是善法。(昨天有兩個道友經過我家門口,我用披單蒙著頭跟在後面,他們一路上在說話,最後發現我的時候,他們驚訝地說:“……幸好我倆沒說不好的事情!”)
我們應該觀察自己交往的是惡友還是善友,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好人和壞人在一起,剛開始好人想把惡人提上來,結果好人卻被壞人慢慢拉下去。為什麼呢?因為在惡和善當中,惡的力量肯定大於善的力量。有些佛教徒就是如此,本來他們想度化一些惡人,結果不但沒有度化惡人,最後反而跟惡人同流合污。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中非常多。
2.永離一切諸惡道。世間有很多地獄、餓鬼、旁生等可憐眾生,如果我們經常念《普賢行願品》,就會遠離這些低劣的身份。
法王曾說:“為什麼我每天都念《普賢行願品》?因為我擔心自己墮入惡趣。從‘永離一切諸惡道’這句話,可以直接理解為,只要經常念《普賢行願品》,以後就不需要再墮入惡趣。既然不需要墮入惡趣,那為什麼不精進念《普賢行願品》呢?”
在座很多人以前造了不少惡業,而且不管從內心的胡思亂想還是從身語的散亂狀況來看,對自己的現狀也特別失望。但實際上,只要這些人一心一意念《普賢行願品》,一定會摧毀轉生三惡道的種子。所以,道友們應該精進念《普賢行願品》。
3.速見如來無量光。如果今生好好修持《普賢行願品》,臨終就能見到被無數比丘菩薩圍繞的無量光如來,如來會以金剛語贊歎自己:“善來,善男子……”,之後自己會順利往生極樂世界。
見到如來是非常榮幸的,這不是世間人賺到大錢、遇到好友所能比擬的。如果臨終時見到阿彌陀佛的尊顏,所有的罪業就能得以遣除並往生極樂世界。很多佛教徒的心願就是獲得解脫,既然依靠《普賢行願品》能面見阿彌陀佛並往生極樂世界,那我們為什麼不精進修持此法呢?
許多前輩大德都非常重視《普賢行願品》。唐朝的時候,師子國有一個叫僧彌伽多羅的高僧,他是證得三果的聖人。僧彌伽多羅來到中國後,見到有人讀誦《華嚴經》,他歡喜地說:“沒想到此地也有《華嚴經》!相傳在印度有人只是對此經作了稱贊,此人洗手的水沾到蟲子螞蟻,它們命終都生於天上,何況受持此經的功德呢?”
藏地也有很多終生念誦《普賢行願品》的修行人。去年,我們學院有一位叫丹珠的老喇嘛圓寂了,他生前念了六億遍觀音心咒,一百萬遍《普賢行願品》!在座各位不一定能念一百萬遍《普賢行願品》,但只要每天堅持念誦,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我讀小學時住在一個老喇嘛家中,當時是七十年代,宗教政策還沒有開放,但他一直堅持念誦《普賢行願品》。每次念經前,老喇嘛都讓我把院門關上,否則念經時如果有人闖進來,告上去以後他可能命都沒有了。我記得很清楚,那個老喇嘛的院子裡有一張破椅子,他的身體不是很好,腿腳也不太方便,但每天上午他都走到院子裡,坐在破椅子上念《普賢行願品》。因為每天不斷地念誦,最後他的課誦集都被手指磨破了。
為什麼漢地和藏地的很多大德特別重視《普賢行願品》呢?就是因為依靠這部經典,能讓人們遠離惡知識,堵塞一切惡趣之門,很快見到阿彌陀佛。所以希望大家以後重視《普賢行願品》。
丁三、獲得等同普賢菩薩之功德: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修持普賢大願的人能獲得善妙的壽命和人身,此人不久會成就如同普賢菩薩一樣的妙行。
如果一個人能聽聞、思維、受持、讀誦、觀修《普賢行願品》,這個人的生命在世間就是最殊勝的。為什麼呢?從因方面看,獲得人身後如果修持《普賢行願品》,自己的人生就沒有虛耗,所以是勝壽命。從果方面看,如果今生修持《普賢行願品》,來世就會成為具足福報、所願皆成、無病長壽、相貌端嚴的人,所以是勝壽命。
如果一個人對社會和家庭沒作出任何貢獻,自己也沒修持任何善法,這個人的生命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一個人經常念誦《普賢行願品》,這種人的生命就是有意義的。在《佛本行集經》中也有這樣的說法:“若人壽命滿百年,愚癡心恆生散亂,有能智慧及禅定,一日活足勝彼長。”(如果有人活了一百年,可是他們非常愚癡,經常處於散亂的狀態,如果有人具足智慧和禅定,那即便活一天也勝過前者。)作為有智慧的人,我們應該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
有時候看到世間人天天造惡業,我當面不敢說,但內心確實有這種想法:與其這樣造惡業而活著,還不如早點離開世間。相反,每當看到行持善法的人,我都會覺得這種人即便活一天也是有意義的。我的老母親經常說:“你會不會比我先離開人間?如果是這樣,我不如早點死了好。”我就安慰她:“你不要這麼消極,你現在每天至少念一遍《普賢行願品》,你獲得人身還是有意義的,你要好好活著。”我不是故意對她說好話,我確實是這樣認為的。
獲得人身並且遇到佛法,這本來是非常幸運的,但很多人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只有眼前的事業成功,人生才算有意義,否則不如早點結束生命。其實這是一種愚癡的想法。這些人應該想想:自己離開世間後有沒有解脫的把握?如果沒有解脫的把握,還是應該繼續活下去。否則,你離開世間後,也許會以業力投生到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處,那就更可憐了。
只要我們不斷地修持《普賢行願品》,自己的生命就會越來越美好,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成就普賢菩薩的妙行。播下什麼種子,就會收獲什麼果實,這就是自然規律。因此,大家要相信普賢菩薩的金剛語,相信前輩大德的教言,努力修持《普賢行願品》。
在修持《普賢行願品》的過程中,自己必須要有堅強的毅力。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短暫地修行幾天,那不會有什麼成果。現在個別人今天去一個道場看看,沒有修出什麼驗相;明天去另一個道場,也沒有什麼感覺;後天再去一個道場……這樣到處飄來飄去,最終一無所得。其實在修行過程中應該穩重,首先要通過觀察選擇具相的善知識,然後要長期依止善知識,不要經常變來變去。如果一個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工作,剛干幾年又換一個工作,這樣一直換來換去,人生有多少年可供折騰的?想在世間有所成就,尚且需要多年的堅持,要在出世間有所成就,就更是如此了。所以大家要定下心來,不要一直飄蕩。實際上,如果佛法沒有融入心,跑到哪裡也不會有收獲;如果佛法融入心,那根本不需要到處飄蕩,即使住在一座破廟、依止一位沒有名氣的善知識,也能得到高深的境界。
對於《普賢行願品》,大家應該抱著有生之年不斷修行的堅定信念。我們這裡很多道友已經念了二十多年《普賢行願品》,我相信他們以後不會放棄這種修行。而剛皈依、剛學佛的人則不好說了:今天聽說《普賢行願品》很好,說不定下課後馬上要念一遍;可是一個月以後,他們也許就把《普賢行願品》拋之腦後了,又選擇一條新的“光明之道”,甚至把法本也供養上師。如果上師心胸比較狹窄,看了法本也許會昏厥。希望大家不要變成這樣,應該長期修學《普賢行願品》。金子不管到哪裡都不會變質,《普賢行願品》的價值也是如此,密宗、華嚴宗、禅宗、淨土宗等所有大乘宗派的精華都包括在裡面,希望有些人不要過分執著自宗,應該一心一意修持《普賢行願品》。
丁四、淨除業障: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以前由於沒有智慧而造的極惡五無間罪,以念誦普賢願王的力量一念頃就能消滅。
五無間罪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五種罪業是在深重的無明煩惱推動下造作的,它們是導致墮入無間地獄的惡業。在顯宗當中,五無間罪是最嚴重的惡業。《大乘義章》中說:“此五何故名無間業?釋有四義:一、趣果無間故曰無間。故成實言,捨此身已次身即受故名無間。二、受苦無間。五逆之罪生阿鼻獄,一劫之中苦苦相續無有樂間,因從果稱名無間業。三、壽命無間。五逆之罪生阿鼻獄,一劫之中壽命無絕,因從果因名為無間。四、身形無間。五逆之罪生阿鼻獄,阿鼻地獄縱曠八萬四千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滿,一切人入身亦遍滿,不相障礙。因從果號名曰無間。”
在五無間罪當中,後三種現在不容易犯:現在佛的色身不住世,所以不可能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只在佛住世時會出現,並且只有提婆達多那種與佛對著干的人才會造這種罪業,所以現在也不可能造這種罪業;阿羅漢在佛教果期比較多,現在已經非常少了,所以也不可能殺阿羅漢。(現在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阿羅漢。原來有一個道友說他“基本上”獲得了阿羅漢果位。我問他什麼叫“基本上”獲得阿羅漢果。他說:“因為我經常感覺沒有煩惱,聽說阿羅漢是沒有煩惱的,所以我基本上得到了阿羅漢果位。”)現在能造的無間罪就是殺害父母親。在現在的新聞裡,不時報道殺害父母的惡性事件。按理來說,世間對自己恩德最大的就是父母親,所以殺害他們的過失也極其嚴重。
根據這個偈頌,如果有人造了五無間罪,只要念一遍《普賢行願品》,這些罪業決定會滅盡。這一點還是非常令人驚訝的,因為按顯宗自宗的觀點,再沒有比五無間罪更嚴重的罪業了,也沒有清淨這種罪業的辦法,造此罪者死後將直墮無間地獄。
長行文中說:“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從這段經文可以知道,不僅五無間罪,入菩薩乘後如果犯了菩薩戒,入別解脫乘後如果犯了別解脫戒,沒有入佛教的人如果造了十不善業,只要念誦《普賢行願品》,所有的罪業都能滅盡。可見《普賢行願品》確實是非常殊勝的忏悔文。
以前法王講到《普賢行願品》這個偈頌時,有一個叫嘎多的老堪布舉手提問:“有那麼簡單嗎?一個人把父親和母親殺了,然後念一遍《普賢行願品》,罪業是不是就沒了?”法王非常肯定地說:“是這樣的,不需要觀想等其他要求,只要念一遍《普賢行願品》,以這個功德就能遣除罪業。”嘎多堪布又問:“既然念一遍《普賢行願品》就能清淨罪業,那人們是不是可以隨便造惡業呢?”法王說:“這也不一定。有智慧的人在忏悔時具足四種對治力,由於具足返回對治力,所以也不會再隨便造惡業。”
《華嚴經》是公認的了義經典,不是暫時引導眾生的不了義經典,此經的觀點是最究竟的。在座諸位當中,殺父殺母的人不一定有,但有些人造過接近五無間罪的惡業或者其他惡業。無論出家人還是在家人,每個人相續中肯定都有不少罪業。既然如此,那怎樣才能在臨死之前清淨罪業呢?一方面要多念金剛薩埵心咒或者百字明,另一方面就要多念《普賢行願品》,這樣雙管齊下是最好的辦法。這裡的要求並不高,只要“誦此普賢大願王”,罪業就能“一念速疾皆消滅”,並沒有說一定要觀想得清清楚楚,對於欲清淨罪業者來說,這確實是很大的安慰。
當然,要想清淨罪業,念誦《普賢行願品》時必須要有堅定的信心,如果連信心都沒有,那不可能清淨罪業。不管修什麼善法,前提都必須具足信心和智慧,有了信心和智慧才會圓滿得到功德,如果缺了信心和智慧,修持任何善法都不一定成功。《涅槃經》雲:“若人信心無有智慧,是人則能增長無明。若有智慧無有信心,是人則能增長邪見。”永明延壽禅師也說:“若信而不解,則日夜長無明。若解而不信,則日夜長邪見。”所以大家要努力培養智慧和信心。
希望大家以後好好念《普賢行願品》。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造過惡業,有些惡業是能想起來的,有些惡業是想不起來的。有些人即使今生沒造過惡業,宿世肯定也造過惡業。尤其漢地大城市裡的人業力很深重,僅僅為了吃飯就殺害了很多眾生。如果臨死之前,自己造過的惡業沒有忏悔清淨,那是非常遺憾的。既然如此,為什麼每個人不精進念誦《普賢行願品》呢?這次講完《普賢行願品》以後,我希望大家能發願:只要沒有特殊情況,每天至少要念一遍《普賢行願品》。如果這樣發願並如實行持,臨終時一定會清淨一切罪業並順利往生極樂世界。對每個求解脫的人來講,這是非常重要的。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