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
思考題
1.默寫發願往生淨土的偈頌並解釋其意義。
2.從“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這個偈頌,你對大乘的理念有什麼樣的認識?
3.既然眾生沒有邊際,那實際上眾生不可能度盡,既然如此,發願度盡眾生是不是一種狂妄心呢?為什麼?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丁三、往生淨土之回向: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障礙,親自面見阿彌陀佛,隨即往生極樂世界。
在念這個偈頌時,大家應該隨文發願,這樣就具足了往生極樂世界的第四因。去年我們學習了《極樂願文》,在往生極樂世界的第四因中,喬美仁波切詳細宣講了發願臨終面見佛菩薩、發願死時斷除對輪回之貪執、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發願往生後所獲之功德。許多道友對這些道理有印象,大家應該知道如何發願。
所謂臨命終,就是外氣已經斷、內氣還沒有斷的時候。按照《觀經》的說法,臨終時相應各人的不同根機,有些人是阿彌陀佛親自來迎接,有些人是二大菩薩迎接,有些人是阿彌陀佛幻化出佛菩薩來迎接。不管是哪種情況,都要依靠阿彌陀佛的加持淨除自相續的障礙,這樣才能往生極樂世界。雖然有些大德認為有帶業往生者,但這是就微細業而言的,如果沒有淨除粗大的業障,那不可能往生極樂世界。
總的來講,往生極樂世界的障礙是一切罪業,具體來講,往生極樂世界的最大障礙是捨法罪和五無間罪。就顯宗自宗而言,這兩種罪業是最嚴重的罪業。如果想往生極樂世界,就要通過修持金剛薩埵等法門忏悔無始以來的罪業。否則,我們的期望很高——臨終時阿彌陀佛要親自來迎接我!但到了臨終時,不要說阿彌陀佛,甚至菩薩都沒有來迎接,也許是閻羅獄卒或者生前殺害的眾生來迎接自己,那就太可怕了。
人死的時候非常痛苦。《佛說五王經》中說:“人死之時,四百四病,同時俱作,四大欲散,魂魄不安。”在這個眾苦交迫的時刻,唯有生前所造的福德能夠幫助自己。《大莊嚴論經》中說,人死時唯有善根福德能伴隨自己,除此之外,世間的榮華富貴、名聲地位都一無所用。所以,自己的心在臨終之際能否轉向清淨剎土,關鍵是取決於生前有沒有積累善根。如果一方面自己有善根,一方面又得到了佛的加被,見到了阿彌陀佛的尊顏,那就非常好了,在阿彌陀佛加持下,自己的所有障礙會淨除,之後就像蓮池大師在《西方發願文》中說的那樣,“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
一方面來講,往生極樂世界是非常遙遠的,但對有善根的人來講,這也是非常容易的。關鍵就看平時有沒有結上往生淨土的善緣。不管你有沒有智慧和辯才,只要具足信心和菩提心,經常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經常觀想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一點都不困難。
大家也要知道,人在臨死時能否解脫,周圍的環境也很重要。《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說:“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有些人福報比較大,臨死的時候周圍有很多道友為他們誦經念佛,他們自己也能發起善心,結果順利獲得解脫。有些人平時修行還不錯,可是臨死時周圍都是不信佛或者對佛教半信半疑的人,在這種惡緣影響下,自己也生起惡念,結果不但沒有解脫,反而墮入三惡趣。所以,大家應該為臨終者創造有利於解脫的環境。
其實,只要如理如法地修行,人人都應該有往生淨土的機會。講完《觀經》的九品往生後,我在不同場合中發表過這種想法——我覺得自己確實有往生極樂世界的把握。為什麼呢?因為從《觀經》來看,許多比我下劣的人都有往生的機會,而我並沒有像屠夫一樣天天殺生,自己多年來對佛菩薩的功德有發自內心的隨喜,自己的大多數時間也在行持善法,如果我這樣的人不往生極樂世界,誰還能往生極樂世界?開玩笑,這樣說可能口氣太大了。
在漢地歷史上,有許多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隋朝有一位壽洪法師,他平時念佛非常精進,臨終時兜率天的天人前來迎接,壽洪說:“我心裡期望的是西方極樂世界,我不去天界。”於是他令大眾念誦佛名。過了一會兒,他忽然說:“佛從西方來了。”說完就安詳往生了。
由於漢族人比較重視歷史,所以很多往生事例都被立成了文字。藏地雖然也有很多往生的事跡,但被立成文字的卻不多。其實從百分比看,藏地的往生者絕對不會少於漢地。在藏地每一座寺院、每一個老人口中都流傳著精彩的往生公案。但因為藏族人普遍有這種觀念——只要好好念佛、做善事,必定會得到解脫,所以人們不覺得往生有什麼大驚小怪,很多公案都沒有記載下來,這也是比較可惜的。
多年以來,我翻閱了大量的顯密經論,也以自己的智慧分析了很多前輩高僧大德的教言,由此生起了堅定不移的信念——只要具足了往生四因,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對我自己來說,在理論上沒有任何懷疑,自己能否往生極樂世界,就看有沒有求生淨土的心了。
人的心有時候特別奇怪,本來黃金在世間很值錢,可是某些人卻不喜歡黃金。某些修行人也是如此,本來極樂世界非常殊勝,可是他們卻沒興趣求生極樂世界。希望大家觀察自己的心,如果發現自己對往生淨土提不起興趣,就要多閱讀前輩大德的教言,想方設法提起這方面的意樂。其實大家應該想一想:如果臨終時能見到阿彌陀佛,遣除一切障礙,一剎那往生到極樂世界,徹底遠離生老病死,永遠享受無漏的安樂,這是多麼令人向往的事情啊!這幾年以來,我們學習了《極樂願文大疏》和淨土五經,按理來講,每個人對往生極樂世界都應該產生意樂,如果還是提不起求生淨土的心,甚至對往生淨土還不如去某地游玩興趣大,那真是不可救藥了。
人生是很短暫的,誰都無法肯定自己何時離開世間。有些實修法講,今天晚上睡覺時也不能肯定明天能不能醒來。在噶當派的教言中,有通過三種根本、九種因相、三種決斷而修習無常的竅訣。如果對這些道理稍加思維,就很容易知道人命是非常脆弱的,死亡很快就會到來。當我們離開世間時,心識還會不斷地延續,那時是前往善趣還是惡道,就看生前的修行狀況了。如果自己因緣比較好,遇到並且努力修持了淨土法,即便以前造過很多惡業,死後也會有很好的去處。
佛經和前輩大德的教言都說,解脫主要依賴於自己。有些人遇到了很好的上師,這當然會對解脫起一定作用,但有時候上師也會成為《俱捨論》所說的“能作因”,只是對你的解脫不起障礙而已,所以上師對於解脫並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看自己的努力。
這個偈頌和下一個偈頌是往生極樂世界的發願文,藏地有些大德經常念這兩個偈頌來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以後大家也可以念這兩個偈頌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丁四、現前大願之回向: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
願我往生極樂世界以後,現前成就一切普賢大願,令一切普賢大願都得以圓滿,之後利益一切眾生。
往生極樂世界是現前普賢大願的最快途徑。我們在人間發的所有大願,如“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恆演菩提行”、“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恆轉理趣妙*輪,我深智力普能入”等,這些境界只有到極樂世界後才能真實現前。
有些老師對幼兒園的孩子說:“如果你現在好好讀書,將來就會考上大學,那時候你所有的心願都會實現。”當時小孩子也許覺得老師的話是天方夜譚,但他們長大以後就知道老師說的都是真的。同樣,現在普賢大願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但當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以後,這些大願都會變為現實。
為什麼在極樂世界能實現一切普賢大願呢?《無量壽經》中說,阿彌陀佛往昔發願:“若我成佛,於彼國中所有菩薩於大菩提鹹悉位階一生補處……若不爾者,不取菩提。”既然極樂世界的有情都是一生補處菩薩,這些菩薩當然能實現一切普賢大願。因此,對凡夫人來講非常遙遠的普賢大願,到極樂世界以後都將圓滿實現,並且那時自己會具足度化眾生的威力,不像現在這樣相似地利樂有情,而是真實、恆常、無勤地利益有情,暫時將眾生安置於人天善趣,究竟令眾生斷除一切障礙、獲得無余涅槃。
大家應該知道,往生極樂世界最終是為了利益眾生。華智仁波切在《現觀莊嚴論總義》中說:大乘道的目標不是成佛,而是利益眾生。現在個別人求生淨土只是為了自己快樂,其實這種人不一定能往生,因為極樂世界沒有自相的聲聞緣覺行者。我在課堂上說了無數次,往生極樂世界的前提就是發菩提心。《觀經》中也多次提到發菩提心。因此,作為修淨土法的人,一定要發菩提心,否則自己的發願是不究竟的。現在個別大德說,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當然,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思議,念佛肯定有往生淨土的因緣,但我還是希望大家不要忘了利益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後不是像三十三天的天人一樣整天放逸、享受欲妙,極樂世界的主要事情就是利益眾生。《極樂願文》中對此講得很清楚,極樂世界的菩薩每天前往楊柳宮、普陀山、邬金剎土等淨土,在諸佛菩薩面前聽受大乘妙法,之後以各種方式利益眾生。
《普賢行願品》中的很多境界對我們來說是很難想象的,我們只能大概了解其意義,要真實感受這些境界是有困難的。比如,世界沒有縮小,微塵沒有擴大,但是一塵中卻有無量世界,我們對此怎麼樣想也不理解。其實,這類道理在大乘經典中常有宣說。有一部佛經中說:現在我們這個世界正處於住劫,但有些眾生覺得這個世界正處於壞劫,有些眾生覺得正處於成劫,還有些眾生覺得正處於空劫。這部經中又說:我們覺得是上方,而有些眾生覺得是下方;我們覺得是左邊,而有些眾生覺得是右邊。所以,眾生的業力確實不可思議,在某種共同業感支配下,我們覺得世界是這樣的,而在另一種共同業感支配下,很多眾生覺得世界是另一種樣子。如果能經常思維這些道理,我們就會知道:雖然現在很難想象《普賢行願品》中的境界,但自己還是要以信心接受這些道理,因為它們是無法否認的真理。
其實在佛教中,信心是很重要的。一個人如果沒有信心,他就會捨棄很多珍貴的道理。現在很多世間人對佛教嗤之以鼻,根本不放在眼裡,以這種態度,他們永遠也無法趣入佛法的智慧大海。在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以智慧對佛法進行觀察、研討、辯論,但在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以信心趣入佛法。在佛教的歷史上,很多開悟者顯現上是笨笨的,並不是特別聰明。現在有些人看起來很聰明,說話時眼睛一直轉來轉去,對天下大事無所不知,可是這種人不一定能開悟,因為他們小聰明太多了,對什麼真理都產生邪分別念: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這裡說錯了,那裡也不合理。在他們的分別念當中,什麼都沒辦法接受,唯一能接受的就是自己的想法,可是自己的想法只是一大堆邪見。
密宗的續部中說,如果有穩固的信心,即使愚笨者也很容易證悟法性。往生極樂世界也是如此,為什麼往往是不識字的老人臨終時出現各種瑞相,安詳往生極樂世界?原因也是這樣的。因此,對於殊勝的普賢大願,即使現在不能理解,我們也應該以信心接受,這樣能圓滿很多資糧。
丁五、現前授記之回向:
彼佛眾會鹹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阿彌陀佛的眷屬都是清淨的聖者菩薩,願我往生彼國後立即從殊勝的蓮花中化生,親睹無量光如來的尊顏,如來用右手放在我的頭頂並授記:善男子,你將來某時在某世界成佛,佛號為……,所化眷屬為……
從“彼佛眾會鹹清淨”這句經文,我們可以知道極樂世界的群體是極其清淨、善妙、快樂的。娑婆世界的群體有很多是非,這樣那樣不好的事情不斷發生,眾生聚集在一起經常造惡業,很少造善業。而極樂世界的群體都是具足智慧、悲心、功德者,相續中沒有任何惡劣的習氣,他們聚集在一起都是行持大乘佛法、利益眾生。
往生極樂世界以後何時見到阿彌陀佛,要觀待各人的善根和因緣。善根好的人馬上就能見到佛,善根差的人要在蓮花苞中住五百年後才能見到佛。《蓮宗寶鑒》雲:“若人種善根,疑則花不開,信心清淨者,花開即見佛。”有些經典中說,有疑心的人雖然往生到極樂世界,也具足各種上妙受用,但八萬年中見不到阿彌陀佛,只能聽到阿彌陀佛說法的聲音。就像我在經堂傳法時,個別道友在家裡能通過收音機聽到說法的聲音,但是看不到我的身體一樣。所以我們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後不要因為心存懷疑而很長時間見不到佛。
一般來講,利根者於加行道得到成佛授記,中根者於見道得到成佛授記,鈍根者於八地得到成佛授記。在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中,經常有世尊往昔在某位如來面前得到授記的說法。法王如意寶也得到過很多授記,比如菩提金剛曾授記:“單堅阿拉木天喇榮溝,邬金蓮師化身名晉美,彼於菩薩四眾眷屬中,廣弘顯密教法如明日,利生事業頂天立地也,清淨所化眷屬遍十方,凡結緣者皆生極樂剎。”
往生極樂世界後雖然有了無量功德,但還需要阿彌陀佛為自己授菩提記。印度某大德造的注釋中說,所謂“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這說明需要佛的當面授記。因此,此處所謂的授記,不是往生後見不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寫一張紙條“你將來如何如何”,然後讓觀音菩薩傳給自己。所以我們要發願:願我往生極樂世界以後親睹如來無量光,親自得到成佛的授記。
凡夫人相續中有很多煩惱和不好的習氣,就像旁生不喜歡清淨的食物卻喜歡不清淨的食物一樣,許多凡夫人對於成就菩提、度化眾生往往不覺得很稀有,對貪嗔癡的對境卻特別耽著。身為凡夫人,我們也能看出自己的很多毛病:如果要聽聞佛法或者做有意義的事情,就像爬山一樣很辛苦;如果要干壞事,就像下坡一樣輕松。很多人造起惡業來興致勃勃,過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不覺得長;如果要他們行持善事,閉關七天都覺得太漫長了,天天掰著指頭數日子:已經過了一天、兩天、三天……,還有兩天才結束,我該怎麼辦啊?作為凡夫人,行持善法的確非常困難。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在清淨的蓮花中化生,親見阿彌陀佛,獲得成佛的授記,那個時候行持善法就容易了。
丁六、利益有情之回向: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願我得到阿彌陀佛的授記以後,自己幻化出無數百千俱胝化身,以廣大的智慧周遍十方利益一切眾生。
極樂世界的菩薩幻化無量身體,之後來到十方世界的所化眾生面前,以智慧為眾生宣說佛法,這一切都是為了讓眾生遠離貪嗔癡,獲得智悲力。雖然他們暫時會以善巧方便讓眾生過得快樂,但最終目的還是讓眾生解脫。在《西方發願文》中,對此說得很清楚:“分身無數遍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
《普門品》中說,眾生應當以何種身得度,觀音菩薩就會相應示現沙門、比丘、國王、婆羅門等身相。《華嚴經》中說,菩薩的化身是不可思議的,只要對哪一類眾生有利,菩薩就會顯現那種身體來度化眾生。現在這個世界有沒有菩薩呢?絕對是有的。只不過我們不一定發現。很多菩薩通過示現一般的身相,與眾生一起說話、做事甚至“同流合污”,最終將眾生引入解脫道。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對菩薩的示現觀清淨心,一方面要發願像菩薩一樣以各種方便饒益眾生。
從這個偈頌可以知道,往生極樂世界不是為了吃得好、穿得好,往生以後不是天天坐在那裡享受。有些退休干部每天沒事情做,白天到茶館喝一點濃茶,晚上在家裡喝一點小酒,每天都這樣虛度時光。極樂世界的菩薩不是這樣,極樂世界雖然是非常快樂的剎土,但是那裡的菩薩沒有其他事情,每天唯一的工作就是圓滿功德,一旦圓滿了功德,他們就會精進地利益眾生。所以,修淨土法門者在人間時一定要培養利他的菩提心。
有些人可能懷疑:極樂世界是不是幻想出的世界呢?喬美仁波切解釋說:極樂世界跟我們現在這個人間一樣,它是真實存在的一個世界,只不過那裡的生活和人間的生活有很大區別:在人間,眾生每天為了吃喝拉撒而感受許多痛苦;而在極樂世界,眾生沒有任何痛苦。
有些偏僻地方的人到了非洲後大吃一驚:啊,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可憐的眾生!到了發達國家後又大吃一驚:哇,世界上有這麼多財富圓滿的眾生!同樣,孤陋寡聞者也會對極樂世界產生懷疑。不管怎麼樣,如果我們現在能發願,將來一定會往生到極樂世界,這種往生絕不是入於一種幻想或者夢境。對於極樂世界的存在,前輩大德有很多有理有據的文字,只不過某些人在這方面不太了解,再加上受邪知邪說的影響,導致產生了懷疑,這些人要在淨土理論方面進行充實。
歸根結底,往生極樂世界、面見阿彌陀佛、獲得菩提授記,這一切都是為了利益眾生。從歷史上看,很多大德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往生極樂世界的。法王如意寶就是這樣的,他在生前最後一次極樂法會上開示說:“這次極樂法會來的人非常多,這也許是我們最後一次的聚會,但願不要如此,願我們將來還能相會。如果我離開人間,在我死後有可能還沒滿七七四十九天或者在母胎中還沒住滿九個月零十天,你們就認定所謂的轉世活佛。但如果我有自在的話,我離開人間後絕對不會無間就來娑婆世界,我應該無間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面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以蓮花般柔軟的右手放在我頭頂上後,得到菩提的授記。從此之後,智慧、神通等獲得自在,做利益有情的事不會像現在這麼弱小……那時再入輪回的時候,對於總的南瞻部洲和雪域西藏的眾生,尤其是康巴地區我自己住的這個色達的有緣弟子,我以大悲心何時也不會捨棄。”
(本來,藏傳佛教有尋找上師轉世靈童的傳統,但因為法王有這些教誡,所以我們沒有尋找法王的轉世靈童,很多弟子只能唱“祈禱上師乘願再來”而已。現在有些領導一口咬定:“法王說過,他從來不會轉世。”但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雖然法王說自己暫時不會來人間,首先會往生極樂世界,但法王並沒有說他永遠不來人間。)
在座道友當中,有些人見過法王,有些人沒有見過法王,不管怎麼樣,大家都和法王的法脈有緣,如果經常修持法王傳下來的法要,比如開極樂法會時念誦阿彌陀佛心咒,開金剛薩埵法會時忏悔罪業並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或者修持法王傳下來的甚深密法,肯定有希望往生極樂世界。
丙三、宣說發願之際: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眾生、眾生的業和煩惱窮盡,我的願力才會窮盡,因為虛空等無有窮盡,所以我的願力也恆時無有窮盡。
虛空無有邊際,所以世界無有邊際;世界無有邊際,所以眾生無有邊際;眾生無有邊際,所以眾生的業和煩惱無有邊際;眾生的業和煩惱無有邊際,所以利益眾生的願力無有邊際,這就是菩薩的偉大願力。往昔文殊菩薩和地藏菩薩都發了無有邊際的利他大願。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也發願:“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
有人可能會想:如果眾生沒有邊際,那實際上眾生不可能度盡,既然如此,發願度盡眾生是不是一種狂妄心呢?不是。所謂度盡眾生,這是從發心角度而言的。對於無邊的發心,《菩薩璎珞經》說得很清楚:“菩薩初發心,弘誓甚廣大,要盡虛空際,所願乃具足。”往昔釋迦牟尼佛、迦葉佛就是這樣發願的,雖然他們從成佛乃至涅槃期間並沒有度盡一切眾生,但依靠這種無邊的發心,他們快速圓滿了成佛的資糧。所以,如果有人想很快成佛,就要有無邊的發心。
無邊的發心才是大乘的發心,而有邊的發心,比如只度化自己的家人、只度化本民族或者國家的人,這種狹隘的心態不屬於大乘的理念。沒有詳細觀察時,很多人覺得發菩提心很容易。如果問起來:“發菩提心的人請舉手。”很多人都會把手舉得高高的。但這些人應該想一想:自己到底發的是什麼心?是發願度化有邊際的眾生還是無有邊際的眾生?
在這個世界上,菩提心是最偉大的思想。《入行論》中說,自己的父母、仙人甚至梵天在夢中都沒想過度化天下一切眾生。如果一個人要度化與自己不相干甚至害我、打我、殺我的一切眾生,世間人可能會覺得這個人精神有問題:怎麼他對自己的親朋好友不關心,反而要度化自己的怨敵?我的有些親戚就是這樣,當我拿錢幫助與自己沒有任何關系甚至曾經有矛盾的病人時,有些親戚特別生氣,他們狠狠地說我:“你怎麼幫助這個和我們有仇的人啊?”當然,他們不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世間人的想法就是這樣的。
所謂的“我”,這是一個非常狹隘的范疇,大乘佛教的精神完全超越了“我”的家庭、“我”的民族、“我”的國家等狹隘的范疇,它是無條件幫助一切眾生的無限大愛,這就是菩提心的真義。在世間任何宗教和哲學中都找不到像菩提心這麼偉大的思想,世間人的思想都是為了自我,為了維護小小的自我,人類甚至造出了原子彈,只要按一下按鈕就能毀滅無數眾生。在這個顛倒迷亂的時代,如果誰能遇到大乘菩提心法門,並且發起度化一切眾生的菩提心,那確實是不幸當中的萬幸!因此,每個人都要努力生起菩提心,要努力將菩提心付諸於實踐,即使自己暫時生不起菩提心,也要對它產生歡喜心。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