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如何對孩子進行各方面的教育(六個話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三世因果六道輪回 教育孩子心存敬畏 編者按:有些道理,“三歲小兒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正如三世因果、六道輪回,凡人根本不予理會,視為封建迷信。但在正信之人心中,世間眾生都在因果之中打轉,有誰能逃得開?印光大師認為:“戒殺放生,吃素念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由一傳十,由十傳百,至千至萬,靡然風從,庶可望其天下太平、人民安樂,此實治亂持危、改革世道人心之根本法輪也。當今之世,若不以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為訓,雖聖賢齊出於世,亦末如之何矣!”

  教育小孩要講三世因果,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因果的規律真實不虛,講人的生命有輪回的,輪回的對境是六道,講這些。這些在傳統社會當中,都是啟蒙的教學內容。小孩子他由於心很純真,還沒有受到社會的污染,分別心也不強,你跟他講這些他馬上就能相信。然後再讓他進一步知道自己當下的心跟天地鬼神佛菩薩的心息息相通,是一體的,舉心動念天地鬼神都會知道。

  如果他相信這一點,他就有敬畏感了,就能做到慎獨,沒有別人在場的時候,自己也不敢胡來,也得要按照八德來做事。起一個邪念,做一個惡行,早已被天地鬼神佛菩薩悉知悉見了,這種悉知悉見就好像對著明亮的一面鏡子,你的長相在這個鏡子裡面一覽無遺。所以我們誦戒,都說誦戒就像一面鏡子,你持戒,道德力量好,顯現的是好的形象;你犯戒了,做了邪惡的事情,顯現的就是丑陋的形象,這是無可逃避的。我們的一言一行、舉心動念,都在阿賴耶識裡面存了檔案了。

  在《華嚴經》直接告訴我們:與生俱來就有兩個神跟隨著我們,叫俱生神。一個同名男,在左邊,記我們的善行;一個同生女,在右邊,記我們的惡行。我們的善惡行為都是記錄在案的,所以輪回靠什麼?就是靠你一生的善惡行為,已經記錄在案的業力,來決定你到哪裡輪回了。所以閻王殿有一面鏡子——業鏡,你站在這個鏡子面前,你的阿賴耶識就好像一個電影的拷貝,它自然就開始放映了。就映在這面鏡子當中,你一生的行為,你很希望保密的隱私,都顯現出來。所以閻羅王判人是公正無私,你不得不心悅誠服,你做的事你還能狡辯嗎?你能躲過凡夫的肉眼、世間的法律,但是陰間的這些記載你是一點都逃不掉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所以一個兒童能夠接受這些教育,他馬上內心就有所畏懼了,三世因果、六道輪回就是治心之法呀!如果沒有三世因果、六道輪回,那人的內心有很多邪惡的沖動,他就無所畏懼,他就什麼都敢干啊,所以現在我們的道德是這樣的低迷,吃這碗飯、這碗菜,用個醬油都不安全,都是用工業鹽水來弄的。做這些事情的人就是不信因果、不信輪回的人。如果他信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他不敢做,做了要下地獄的啊,他敢去做嗎?

  人死燈滅,在很多人的觀念當中,很有市場。你跟他講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他不相信,他認為是迷信,哪有前生後世啊?奉行斷滅見的人,他沒有道德的底限,沒有道德可言。所以人心惡的一面,就要靠三世因果、六道輪回,讓他畏懼,勉強讓他去做善行,這就是道德的堤壩。欲望的水沒有在道德的堤壩流,它會泛濫,它會淹死自己、淹死他人。 (二):佛弟子應如何教育子女? 現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他的子女作為他自我的一種延伸,所以就溺愛他的子女,對子女與生俱來的不好的東西不加以管束,甚至教育小孩去競爭,不能吃虧,不能上當,逐步地從小就養成了小孩好樂錢財、好貪便宜的習慣。以為占便宜、一切都占為己有,可以保住他的家業,讓他家裡的富貴可以保持多少代。他不知道正好適得其反,正好使他現世的業障會現前,未來的果報更不美妙。

  你看看現在我們中國社會的小孩,確實很貪。在對美國的高中生和中國的高中生的問卷調查裡面談到,中國的高中生把權勢和財富作為他人生追求的目標;美國的高中生還把真理和智慧作為排在前二名的價值目標。為什麼中國社會的青少年有這樣的價值觀——追求權力和財富?這也是我們這個社會從小給他所灌輸的東西,這很不美妙,這是不信三世因果的一個產物。現在的青少年一代都很世俗化,我看到一個材料:大一的學生一報到就去請那些學生會的主席、副主席吃飯,想謀取學生會的一個小崗位。他都沒有想到,到了大學怎麼來完善自己的學問,卻搞人際關系去了。說明從中學、高中開始他就有這種心理准備。哪能一報到就做這樣的事情呢?我們念大學的時候比這個單純得太多了,哪有這些事情。

  所以我們要檢討我們對小孩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好,社會教育又是注重知識技能,我們能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出來?談起中國的教育,實際上我們要深刻檢視,現在社會上的有識人士也在思惟這些問題。我們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讓小孩能夠吃虧,吃虧是福,要幫助一切人,不能給同學解答一個數學題,都要同學的錢,五塊錢解答一題,十塊錢解答一題,這樣會很麻煩的。缺乏因果教育的人,就怕吃虧,處處想占便宜,這就間接地給國家社會造成了無限的負面影響,這種小孩長大了可麻煩了。

  這裡印祖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因果是真實不虛的。隋朝代州有一位大富人叫趙良相,家資巨萬,他有兩個兒子,長子叫趙孟,次子叫趙盈。趙盈很強,趙孟很弱。就是弟弟強,哥哥弱。他的父親在命終的時候,把家產分為兩份,給兩個兒子。趙孟是長子,得到的略微多一些,分到的田地也可能好一點,但基本上也是平分的。等到父親趙良相死了之後,做弟弟的趙盈,憑著他的強勢,就把他兄長的家產全部霸占過來了,只給趙孟一間很簡陋的屋子。趙孟家產都沒有了,田地也沒有了,就靠賣勞動力來過活。出現這個情況,就因為趙盈占便宜,霸占了哥哥的產業。

  沒有過多久,趙盈就去世了。剛強者不得其死。他死了到哪兒去呢?就到趙孟家做兒子去了。你想想這不是吃虧了嘛?他原來很富裕,結果到很窮的趙孟家做兒子去了,轉而他貧賤了,給趙孟做兒子,叫趙環。以後趙孟死了,又生到了趙盈家,給趙盈的兒子做兒子,就成了趙盈的孫子了,叫趙先。原來他前一世很貧賤,結果到趙盈這個很富貴的家庭來,他就享福了。他享的福是什麼福?享他原來應該享的福。等他長大了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孟家就更貧困了,趙盈家就更富裕了,以至於趙孟家的兒子趙環就不得不給趙先去做僕人,靠給他做傭人來生存。

  這就是馬太效應了:你越有的越要給你,越沒有的越要剝奪。這兩家貧富這麼懸殊,原來祖上都是親兄弟,趙環已經下賤到了做傭人的程度。他有一天聽到他的寡母說:哎呀,你看看你活到這個份上,都是因為趙盈家霸占了我們家的產業,才使得你這麼貧窮,給人家做奴隸,那不是太羞恥了嗎?這個寡母就是趙孟的妻子,她說出了這個原因。趙環於是就很懷恨:我祖上本來很有家產的,被他家霸占去了。所以就懷著要殺趙先的心。

  到了隋朝開皇初,趙先這個人是比較文弱的,還信佛。他想朝五台山,就把傭人趙環帶上,隨身伺候。趙環也就跟著趙先去了。他早就懷著要殺趙先的心了,所以到了五台山空曠無人的地方,他就把刀拔出來,對趙先說:你的祖父和我的父親原來是親兄弟,是你的祖父霸占了我家的產業,以至於我現在這麼貧窮,給你做僕人。你還能忍心嗎?我今天就要把你殺死。

  趙先一看這個架勢就很害怕,趕緊逃命,趙環就拿著刀在後面追。趙先看到不遠的地方有一個草庵,趕緊跑到草庵裡面去。趙環也拿著刀追來了。草庵裡面有一個老和尚,老和尚看到趙環拿刀來,說:你想干什麼?趙環說:我要殺我的怨家。老和尚聽了大笑:你先不要殺,你先坐下來,我來讓你們知道是什麼樣的因緣果報。就拿了兩顆藥丸子,一個人給一顆,讓他們用茶水把藥丸子喝下去。這兩個人喝完之後就睡著了,做夢。在夢中那個藥丸子就把他們的前因後果都展示出來。這兩個人一醒過來,如夢初醒,忽然回憶到前塵往事,這時候就感動了,非常慚愧,非常傷心。

  老和尚說:趙環,你的前身就是趙盈,你前身把你的哥哥的產業都霸占了,所以你今生轉為貧賤之身,一方面你要把原來的產業交還給趙孟,另一方面你造了惡業連你本來的那份都沒有了,所以討便宜就是吃虧,這虧是你招來的。趙先的前身是趙孟,他到你家來繼承財產,是繼承他父親給他的產業,是理所當然的。

  這兩個人一聽都沒話可說,因果真實不虛啊。這兩個人也都很有善根,就干脆出家,跟著老和尚做徒弟,修行去了,後來都得到了善終。這是《清涼山志》記載的一個公案。 (三)如何對孩子進行佛學教育? 問:弟子是學前班老師,如何對孩子進行佛學教育,而且讓不信佛的家長不誤解為對其孩子進行宗教意識灌輸?

  大安法師答:作為學前班的老師,出於慈悲,應對班上的孩子先進行道德人格教育,灑掃應對,孝悌仁慈,順應孩子純潔的心靈。對他進行仁愛的教育,教他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關愛苦難人群。愛一切生命,包括蒼蠅、蚊子等蜎飛蠕動之類,培植孩子善良的天性,然後可以向他們講些因果故事,注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觀念。

  其次,培養孩子的審美情操。欣賞寧靜的古樂,朗誦唐詩宋詞,引導孩子讀儒家經典,如《三字經》、《論語》、《大學》、《中庸》等,讓他們多看些像豐子恺的《護生畫集》之類的善書。這些教育,並無宗教色彩,任何家長都能接受。

  視具體情況,向孩子介紹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好處,最好將佛號編成兒歌風格,寓教於樂,潛移默化,家長亦不知不覺受到佛化。

  總之,在社會上,作佛學教育,要考慮國情和眾生接受情況,要善巧方便才能有所成效。從儒家教育開始,漸次浸潤佛法精神,變化氣質。素質優良,即可為家長們所接受、歎服!

  隨喜轉發,功德無量! (四) 這個時代還要教育孩子“吃虧是福”嗎? 現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為自我的一種延伸,對子女很是溺愛。

  不僅對子女與生俱來的不好習性不加以管束,甚至教育小孩去競爭,不能吃虧、上當。逐步養成了小孩從小就好樂錢財、好貪便宜的習慣。

  他們以為占便宜、一切都占為己有,就可以保住家業,讓他家裡的富貴可以保持多少代。殊不知適得其反,正好使他現世的業障會現前,未來的果報更不美妙。

  你看看現在我們中國社會的小孩,確實很貪。在對美國高中生和中國高中生的問卷調查裡談到,中國的高中生把權勢和財富作為他人生追求的目標;而美國的高中生還把真理和智慧作為排在前二名的價值目標。

  為什麼中國社會的青少年會有“追求權力和財富”這樣的價值觀?這也是我們這個社會從小給他所灌輸的東西,這很不美妙,這是不信三世因果的一個產物。

  現在的青少年一代都很世俗化,我看到一個材料:大一的學生一報到就去請學生會的主席、副主席吃飯,想謀取學生會的一個小崗位。

  他都沒有想到,到了大學怎麼來完善自己的學問,卻搞人際關系去了。說明從中學、高中開始他就有這種心理准備。哪能一報到就做這樣的事情呢?

  我們念大學的時候比現在單純得太多了,哪有這些事情。所以我們要檢討我們對小孩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好,社會教育又只是注重知識技能,我們能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

  談起中國的教育,實際上我們要深刻檢視。現在社會上的有識人士也在思惟這些問題。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讓小孩能夠吃虧,吃虧是福。要幫助一切人,不能給同學解答一個數學題,都要同學的錢。五塊錢解答一題,十塊錢解答一題,這樣會很麻煩的。

  缺乏因果教育的人,就怕吃虧,處處想占便宜。這就間接地給國家社會造成了無限的負面影響,這種小孩長大了可就麻煩了。 (五)念佛和教育孩子哪個優先?

  問:念佛和輔導孩子學習,在時間安排上,有沒有先後次第,還是一切交給佛菩薩,一心念佛就行?

  大安法師:學佛一定要有智慧,佛法不離世間法。佛法也不能放棄自己的選擇和思維,實際上佛法更要注重我們自己的理性的思維,所以碰到什麼事情,首先要自己要有理性的安排,比如你的孩子的學習輔導問題,念佛問題,這個時間先後的安排,這個事情還要去麻煩佛菩薩嗎?你自己就要解決。首先要敦倫盡分,你作為做父母的,教養孩子、撫養孩子是你的天職,你一定要把它做好。你不能把這個放下,一心念佛那家庭事務誰來料理啊?所以你把家務事、工作的事情都應該盡分盡責地把它做好,而且不是敷衍地做好,比一般不學佛的人做得更好。你學佛人的孩子應該各方面——身心更健全,更有智慧,更優秀,更能成為未來的社會國家的棟梁,才說明你學佛真正起到了教養孩子的、教育孩子的良好的智慧和方法。 (六)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古人說,教育,要從最基礎的、最早的時候開始。

  教婦初來,就是新娶進門的媳婦,你要教育她,她剛一來,你就得教她,以後她就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兒嬰孩,在嬰兒的時期,就要開始教育,你進行善的教育,他就養成一種善的習性、習慣,從一開始就踏上了正路,如果開始就邪了,那步步都邪。你以後等他形成了邪惡的習慣,這時候再去矯正它,那都不容易。

  所以從開始的時候就得謹慎地教育。這樣的家庭兒童教育,不僅是家庭的問題,它也關系到整個國家的治亂,你教育好了小孩,國家、天下就大治;你小孩沒有教育好,都是匪類,都是那種惡心殘暴之人,那麼,天下也就大亂了。所以國家的興衰,天下的治亂,首先是從家庭教育開始的。

  現在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學校的教育主要是一些知識技能的教育,道德人格的教育已經在現在的大中小學占的比例愈來愈微薄。

  所以這一點每個做家長的要清醒地看到,學校的教育可能更多地側重在知識技能的教育上,有關道德人格的教育,你還不能太放棄,你在自己家庭就得承擔起這樣的一種教育。

  現在的家長就注意自己孩子的成績:你考得怎麼樣啊,又考了多少分啊,怎麼又低了幾分吶。他天天就關心這個。實際上這個問題是他的老師關心的。你要關心你的小孩的這種德性、人格。這是學校教育可能不大關注的問題,而這也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要把小孩教育好,父母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小孩的模仿性是很強的。你要教小孩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你作父母的就要做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如果你作為父母,你對老人一點都不孝,天天對老人呼來喚去,然後自己住好房子,父母卻住在很差的房子裡。那好了,你的兒女也看在眼裡,等你老了的時候,你也住到很差的房間去。

  所以這個孝還不是口頭上講,你自己要做出來。

  現在家庭教育的糟糕,是很多父母,他自己就沒有以身作則,於是他就不知道怎麼教育下一代,形成惡性循環,然後又有望子成龍之心,於是給小孩加了很多很多的負擔。給小孩學很多班,又是鋼琴班,又是英語班,又是電腦班,又是這個班那個班。現在家教都是知識技能的家教,可沒有哪個家長請一個有道德的人教他道德,大概很少了。

  我們每個佛教徒,在自己的家庭教育當中,盡量按照印祖的開示去做,讓小孩從小接觸聖人的教育:《三字經》、《弟子規》,包括《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等,讓他接觸,讓他背誦,這樣就在他的內心播下了一個聖人做人的標准、做人的種子,他就會一生受用無窮。

 

上一篇:信願法師:淨業行者一定要解行並進
下一篇:演志法師:如果生命還只剩幾天,你會怎麼做?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