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淨行品》漫談
大癡法師
7 月 20 日 早課
普通人所謂的漫談,就是天南海北,我卻不這麼講,天南海北太小,咱們佛教的漫談可能是此世間、彼世間;此世界、彼世界;娑婆世界、極樂世界、金色世界、琉璃世界、此岸、彼岸;束縛、解脫;男法、女法、少法、老法,種種不同,說到哪裡就哪裡,這就叫漫談,沒有什麼具體目標和內容的規定。那就是我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同時大家有什麼不懂的也可以提問。
今天上午呢?我首先了解大家,大家也了解我,同時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所誦的這本經。我講話比較隨便,大家放松,不要希望我講出什麼美妙的佛法,今天談不上,以後可能也談不上。我的名字自號“大癡”。“大”呢,最的意思,“癡”呢,是有病的知。為什麼叫癡,我出家十來年了,於世間法是一無所知,於出世間的聖果,一無所獲,故曰“癡”。癡中之最,很是慚愧呀。這是我的名字,顧名思義,希望我講出微妙的佛法看來不可能,所以大家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佛教講“希望太高,必然有失望”,這是必然的規律,大家不用抱希望,我對大家也不抱希望。若有問者,但有大乘法,而為講說,不抱希望,不求回報。
每個人對佛經、人生、世界、整個法界的理解都有不同的情況,這個極為正常。剛才明海大和尚說了我對《華嚴經》有所研究,我給大家透露,沒有研究,研究談不上,說我修持很嚴謹更談不上,時間長了,你們就了解了,在柏林寺目前的狀況,我可能是一個最不嚴謹的人。以前我學戒時干什麼都比較嚴謹,到了柏林寺我改學禅了,這個禅宗呢,它是解脫之法,自在之法,無障礙之法,是廣大無礙,真髓雖然沒學到,不嚴謹卻學到了。我身體不太好,也很怕熱,所以手中拿把扇子,大家不要見怪,我可能扇扇子比較隨便,我為什麼說這些話呢?咱們這裡老和尚、大和尚十多年來接觸的人物,很多都是很有身份的,所以他們都很嚴謹,四威儀都比較嚴謹。而我在這上面卻是不嚴謹的,很隨便的,就是省長來了我也很隨便,該扇扇子照樣扇。在戒律方面呢,可能有的地方是嚴謹的,如果說這個事情做出來對自他有害,那是堅決不做的,你掏錢也不做。我就是這麼個怪人。為什麼這次讓我來講呢?因為我們過去曾經有過共同的經歷,我是 88 年大學畢業,在一個中專院校任教 5 年,然後就出了家。出了家就在五台山住了幾年,也沒有學到什麼東西,漸漸地人變得很放逸。以後我可能會講到往昔的一些經歷,講這些經歷就像佛給大家講經時一樣,也是舉個例子,舉別人例子不親切,舉自己例子最親切。
今天這裡在座的大約有四百人,大部分都是年輕人。論學歷,論相貌莊嚴、論蘊藏的善根智慧,你們本身所帶的福報德行,實際上都不低於我,我沒有一個地方高於某一位。所以我看大家善根都很深厚,將來的解脫、佛法的事業、利生的事業乃至世間的事業,實際上都是不可思議的,所以能和這樣一批有善根福德的人探討佛法,我感到非常高興。以後我們在研學佛法的過程中再加深認識。
剛才大和尚講到,未來六天的時間,每天有一個小時圍繞這一部經來談。這部經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其中的一品,最簡短,語言精煉,義理明白,一看就懂。大和尚的安排是不作為講經的形式,是漫談的形式,那我的自由度就比較大。我想到哪就說到哪,哪個地方沒說到,沒說到就沒說到,就這麼簡單。可能有些地方講的觀點很多人不贊成,但沒有關系,即使講錯了我覺得也沒有關系,我都可以原諒我自己。你別看我坐在這個大台上,錯了就錯了,我就是這種觀點。其實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用什麼標准來衡量,我不給這麼個標准,每一個人有他自己的標准,盡管這個標准可能寫在紙上,比如佛教的三法印。但我個人的理解是,不管是什麼標准,它是通過你對這個標准的理解去印證的,而每一個人的理解其實是差異很大的。我舉個簡單的例子,“諸行無常”,這是三法印裡的第一句話,在座的有四百人,那實際上有四百種理解,理解是不一樣的,層次有千差萬別。佛教裡對很多問題細微的分別非常清楚,回頭我再介紹《華嚴經》裡的某些觀點,你會發現,佛教的心量,非世間人所能想象。就像昨天我跟一個大學生說,你給我說幾句吹牛皮的大話,可以任意地誇張,他說不出來,他沒有這個心量。我們現在科學家的心量可能知道太陽系銀河系,以後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兩千五百年前佛對時空的認識,你就會知道誰的心量大,是科學家的心量大,還是佛的心量大,不要求大家認可,只是見識一下。
我們今天的安排是把經文給大家過一遍,可我先不著急,大家先誦上幾天,熟了我們再講經文,前兩天我們先漫談。現在我給大家介紹經題:《大方廣佛華嚴經》。先說說這部經典的來歷,佛滅度幾百年後,有位龍樹菩薩出世,龍樹菩薩他把世間所有的經典,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他全部讀完了。他是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他把書都讀完以後沒的讀了,於是就心生傲慢,感覺這世界太小,就這麼一點點東西,都被我讀完了。大龍菩薩就現身告訴他,你升起此心是不應當的,你可以到龍宮裡看一看那裡的藏經。龍樹菩薩進了龍宮以後,一看龍宮裡的經藏簡直是無量無邊,這種無量無邊你無法想象,我用語言也表達不清楚。先說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在龍宮裡有三個不同的部本,大部、中部和小部,大部《華嚴經》是十萬佛剎微塵數偈,十萬佛剎微塵數,打個不准確的比方就是把十萬個地球磨為粉塵那麼多,中部《華嚴經》是一四天下微塵數偈,小部《華嚴經》十萬偈。龍樹菩薩就把小部《華嚴經》看了一遍,他就背下來了,出了龍宮以後他就把小部《華嚴經》流傳於世。這是這部經的來歷。這是普通人所無法思議的,在佛教裡叫不思議法。
這部經共七個字“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七個字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經典在佛教內部是最為圓頓,最無上的一部經典。它是佛最初於菩提樹下成道時,於七日之中,以三昧力故,七處九會,為諸大菩薩講了這一部經典。這個大家又不好理解,沒關系,你就聽一聽,了解一下就行了。在我們凡人記載的歷史上,佛就是釋迦牟尼佛,他在家的名字叫悉達多,以王子身份出家,住山苦修六年,後來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開悟成佛。然後就傳教,創立了佛教。我讀大學的時候學到這些,當時也和你們一樣感到疑惑,被唯物主義的知見困鎖在房間裡面,房間外面是什麼不知道。那麼今天你們可能和我有同樣的感受。我們看來是那樣的,但是在佛卻不是那樣,佛當時成道的時候,寶樹放光,地變金色,他坐的石頭變成金剛寶座,放無量光,發無量音,種種莊嚴,在《華嚴經》中有詳細的描述。讓我們這個世界上最高明的科學家、乃至文學家,如果他們沒看過佛經,讓他們去編,他是編不出來的,如果不是親身所歷,他講不出來。我佛如來,放大光明,坐菩提道場,遍坐法界,放無量光,十方無量諸大菩薩,自然來集。當時就在七天之內,說了廣大無邊的一部經典,用神通力所說,為一切凡夫所不能知。當時在會的沒有一位凡夫,沒有一位娑婆世界的小量眾生。
給大家說了幾個神話,供你們回去慢慢疑惑——是這樣嗎?法師在這裡說神話,這不是對我們唯物主義者的輕慢嗎?你就這樣想沒關系。今天就先說到這裡,咱們下午見。
7 月 20 日 晚課
今天上午講了那麼多,僅僅是想給大家留個懸念,現在通過了解,發現大家水平很高,咱們就直接對經典進行一個具體通釋。既然大家學佛的時間很長,水平也挺高,那麼在探討過程中,如果在某些重要的地方,你感到不清楚,或者有疑惑,還有哪個地方需要問,可以寫字條傳上來,好不好?大家可以隨時提問。
昨天上午的開營式上,老和尚有一個簡短的發言,其中講到《淨行品》,基本上把《淨行品》的大意作了個簡單的介紹。我上午只是介紹了《華嚴經》的出處,題目還沒介紹,那麼題目暫時就不介紹,介紹的話,很多人聽不太懂,離我們的生活脫離得比較遠。
這一品經,主要從菩薩居家乃至到,發心出家、剃度受戒,以及從早到晚這一天的生活、飲食,所遇到的種種境界,在各種狀態下碰到各種境界,我們起什麼心,動什麼念,主要講這個。本品的品題是《淨行品》,很多學者在這裡把“行( xing )”念“ heng ” ( 發四聲 ) ,“行( heng )”的意思比“行( xing )”要巨大一些,帶有“功行( heng )”的意思,能夠成就清淨無量功德的善巧行( heng )願,所以稱為《淨行( heng )品》。
在經中,智首菩薩提出了 11 類 110 種功德如何獲得。文殊師利菩薩以偈頌的形式把菩薩在家、出家的日常生活,如何善巧用心,如何獲得勝妙功德,作了一個偈頌形式的回答。
多說兩句,我這個人比較死板,走在路上不會和人打招呼,如果有的同學見了,不要太拘謹,你忙你的,不用打招呼,我也不善於打招呼,跟別人對面走過,瞠目而過,沒事不說話,不打招呼。如果有什麼事,你也不用怕,法師的表情不好接近,不用怕,有什麼事,可以直接談,沒有關系。下面開始誦經。
7 月 21 日 早課
諸位法師慈悲,諸位營員,大家吉祥!今天上午還有 40 多分鐘,咱們把這品經簡單地通釋一遍。如果每一首偈子,乃至前面的一百一十種無漏功德,要一個一個詳細講,一首偈就可以講一堂課,還不一定講得清楚,不一定使所有的人感到滿足。因為這一首偈子可以從不同方面,不同層次去講,有深有淺,有粗有細。所以,要講好一首偈很不容易。今天上午咱們先過過文,過的時候可能就某一首偈,稍微講一下,讓你知道每首偈都是這樣子的。咱們在座的諸位都有比較高的學歷,有些文字性的東西我給你提一下、點一下,你一看就知道。有的時候,別人不給你提醒一下,你可能不注意,他一提醒,你一注意,就知道什麼意思了。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智首菩薩”顧名思義,智慧之首。“文殊師利菩薩”在我們國家大家都知道,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代表智慧第一。兩個智慧第一在這裡論說甚深法要,你就可想這經文多麼殊勝。那麼後面,列舉了幾個“菩薩雲何得”,共是十一個種類。第一個種類是十種無漏勝妙身語意三業,這方面的殊勝功德。“無過失”,這在佛教裡講都是無漏的,沒有過正失得之事。“不害”兩個方面,不自害、不害他,這些都只有無漏功德發起以後才能做到的。“不可壞”,不為一切有形、無形、聲色種種外境所破壞。“不退轉”,念不退、位不退、形不退。“不可動”,身語意業如如不動,不為任何的境界所轉。不是我這個身子不動,是我這個身體,乃至我的語言、我的心意裡面無漏功德清淨的顯現,不為雜染所動,不為邪見所動。“殊勝”這兩字比較清楚,特殊的勝妙。“清淨”不僅僅像我們所想象的衣服髒了洗一洗就干淨了,也不是水沉澱了比較清淨,這只不過是比喻。實際上佛教中的清淨是“離於二法,是為清淨”。
在座的大部分比較年輕,比方說你的朋友,你對他內心中沒有離不開的貪染,也沒有急需要離開的厭離,沒有這兩種,這就是對他的心是清淨的,既無貪染,也無怨心。不是說我沒有傷害過他,對他很好,這叫清淨,這個不一定。對他好,如果貪染就不清淨。“無染身語意業”,是不染著、不執著。
“智為先導”,無論做什麼都以智為先導,這個智是無漏的智。咱們講到哪都是無漏的功德,什麼是無漏的——無增無減。因為我們普通人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漏的,一邊做好事一邊做壞事,所以你的功德有漏,不能獲得不動的安樂。所以只能隨於聲色,住於生滅,輪轉六道,枉受辛苦。這是“有漏”,與此相反是“無漏”,實際上真正入無漏以後,有漏無漏的對立也就消除了。咱們昨天晚上談佛法,有一位朋友以比較高的姿態談佛法,但實際上火候不到,相似。昨天晚上有人寫條子問“什麼是開悟,什麼不是開悟”,他就站起來要求回答,從他講的語言的意思看有一點像,但是神態不像,還差火候。他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個人在攀登懸崖,上有一根繩子,佛經裡也有這種比喻,一個人在深井,井裡無限深,要是掉下去會粉身碎骨,爬到半截,繩子上有兩只老鼠,一只白鼠,一只黑鼠,在咬這個繩子,周圍沒有什麼可捉住的,眼看不等他爬上來,繩子就要斷了,這時候你怎麼辦?這個人此時就萬分焦急,井無限深,掉下去不可言說,繩子就要被咬斷了,而他離井口還遠得很,怎麼辦?當然具體的佛經裡還講到井裡有四條毒蛇之類,很多的,譬喻人在三界有種種的煩惱,痛苦在逼迫我們。佛能夠出三界,證解脫,得安樂的佛法就像一條繩子,你捉到了這條繩子,就可以出三界,就像人在苦海中捉到了大船上的繩子一樣,你順著繩子可以上船,可是那兩個老鼠在咬那個繩子,這個事情就非常危險,非常苦惱。這個人他昨天倒說出了一點東西, 那一位 居士說了什麼話,使他一下有所思悟,這條繩子被抽掉了,還沒等老鼠咬斷,老居士過來一剪刀給剪斷了。他的意思是說他明白了,契入了。據我昨晚觀察,他當時是有所契入。但是一個人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這類契入很多,但是不長久,不長久就是你契入的深度不夠,很快就退縮了。忽然一下,原來是這個樣子,獲得那麼一個小時,一天,兩天的輕安,如果能持續,你大事已辦;如果不能持續,沒關系,你再接著來,慢慢地,多次以後,積少成多,真正發生了質的變化,你的大事就辦了,就是入無漏智。他最後說了嗎?繩子斷了,我也沒掉下去,我也沒上來,我也沒停在那個地方,但他說話的口氣和神情卻與這個東西稍有不契。所以我們導師沒作聲,這類事情不好講,我今天在這講的意思是借昨天大家的印象說一說,回頭可以和這個人繼續探討。這個也留給大家,昨天他說一遍,大家不一定聽得很清楚,這個也是個公案,現成公案,你們可以參一參。
這第二類是十種具足,這主要指福德智慧。菩薩的生處、種族、家、色、相、念、慧、行、無畏、覺悟,一切具足。生處,生在王家,世間法的一切都具足;種族,王族相對來說各方面都是比較優勝的;家,指你生在誰家,比如王家;色,指莊嚴,色相,主要指你這個色身應當具足的功德都要具足,相是莊嚴,念是不忘失,慧是智慧;行是行持;無畏就是進入到甚深智慧。所以對佛法的無漏功德,表述有多種,尤其在《華嚴經》中每一種都是十個不同言辭,無為,無畏,無漏,最上,第一,無分別,寂靜,涅槃種種,它們表達的方面不同,但它的歸根結底卻是根本的智慧,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明心見性”。一個人如果確實生起諸法空,諸法無所有,與一切諸法無所分別,你契入的時候,它自然是無畏的,於一切處無畏,你既然於三界無畏,實際上你不在三界內,這個時候,也不在三界外。道教也講,“不在五行中,超出三界外”,這是相對我們這些概念比較執著的人這麼講,比方給你們講一個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你一下子捉摸不透,比方說出這個房子,你第一個印象,那就有個外,但在佛法的究竟意義上卻不是這樣。後面是“覺悟具足”,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廣說無量。在《華嚴經》中,無論開顯某一個方面的智慧或功德或善巧或方便,一開顯都是非常廣大,“廣開無量,略開十類”,《華嚴經》基本上都是這種格式。
第三類是十種妙慧,“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華嚴經》就是這種風格,一說慧列了十種,這是略說十種,我們語言所能相及的十種,我們語言所不及的無量。此世界十種,他世界還有很多。就說我們的漢語,它的文字表達是有限度的。隨便說個事,讓一個普通沒有接觸過佛法的人把這個事說一下,他只能說一兩句,就沒詞了。因為他的心量小,不說他了,包括我在內,咱們的心量都不夠,說得就不多。比方說讓你贊歎這裡供的這尊佛像——普賢菩薩,菩薩為什麼沒有盤腿,腿放在下面。彌勒下生的時候也是這種姿勢,表示要在眾生界廣行菩薩道,廣度一切眾生。佛都是雙盤腿的,彌勒菩薩有時一個腿在位子上盤著,一個腿在下面放著,一方面在寂靜涅磐中,一方面在廣行菩薩道。普賢菩薩呢,以甚深不可思議解脫智慧,乃至以等佛智,現廣大行願,行菩薩道。
第四類是十種力,“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缽捨那力、思維力”,這裡面都比較復雜,你們先大概了解一下這是十種力。
第五類是十種善巧,第六類是七覺支和三解脫門,第七類是六度和四無量心,第八類是如來十力,第九類是十王恭敬,“天王、龍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人王、梵王”,咱們所能知道的是人王,甚至福報再小一點的連人王也沒見過,見過人王的人實際上也不多,那都是稍有福報的人才能見到人王,那其他的王我們都沒見過。但你們如果像普賢菩薩說的善用其心,那也是十王圍繞。第十類是度生的十種方便,第十一類是超眾十德。咱們這個是簡單的說了一下,那麼文殊菩薩就“告智首菩薩言:善哉,佛子”!這些非智首菩薩不能知道,就是這個意思,就是文殊菩薩說的“汝為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世間,利樂天人,問如是義”。佛經中許多地方都是弟子問佛,或者菩薩之間互問解答說出來的法,然後佛給印可,不是這些大菩薩不知道。主要就是剛才說的這個,“為末法眾生故,為欲饒益、安樂有情故,為哀愍世間,利樂天人故,問如是義”。這就像演戲一樣,台上有兩個人演戲,為了讓底下人明白某一個道理,台上那個人就說“這個道理我不懂,請問您?”,就是這麼個意思。那後面就說了“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恆不捨離。”,“住去、來、今諸佛之道”指的是三世果,就是住佛智。前幾天你們沒來的時候我們正在誦《華嚴經》,那個時候正講到等覺菩薩的十通、十定,裡面講到菩薩是住佛智,在談說菩薩等佛智的時候,說了很多最上贊妙,無比的贊歎。就是菩薩到了等覺妙覺,與佛智相同,但是他的功德力與佛還不能相比。所以在經文中廣大地贊歎了菩薩的智慧、功行,贊了半天可以說把我們娑婆世界贊歎的語言都用盡了,贊完之後另一位菩薩就站起來問,你說等覺菩薩的功德尚且如是,那佛的功德怎麼說呢?菩薩就做了個比喻,就是菩薩的功德不能和佛相比,為什麼?猶如微塵與大地比。這就顯示出佛的功德的不可思議,非思議所及。我們凡夫這種思維的心是妄心,雖然是真心中顯現出來的,但它是一種虛妄的心,只有你息妄歸真,妄心滅了,真心自顯的時候,你才能有所領悟。
後面就是說菩薩的功德,“隨眾生住,恆不捨離”,菩薩最大的特點就是大慈大悲,不捨眾生,廣大饒益。“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一切法的實相都能明了。“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第二導師”的意思是不和佛在同一個層次,佛是第一導師。你善用其心就能獲得如是無量無邊微妙功德。怎麼個善用其心?文殊菩薩以偈頌的形式列出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 141 件事,在這上面用心。
下面我們來講偈頌。
“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有的人就會起懷疑:就念這幾句話,能獲得無量微妙的功德嗎?這裡面有很多的原理要給大家講。它的原理主要就是我們在善用其心的過程中,隨所欲淨,以正思維、解脫智、無漏慧,廣發大願、轉識成智、轉境成德,以 勇心自誓 ,決定妙慧,去除歷劫業習邪見,破除了我及法的種種執著,當體就有法喜,自利利他,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純善無惡,順而無逆,自在安樂,當下就有這麼多功德,當下就能體會到。縱然不能攝心當下,散心誦持——咱們絕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都是如此,也能起到淨化三業,培養正念,長養菩提心的微妙作用,這個作用當下顯現不出來,多為未來成佛的因。如果能夠攝心當下,你的當下就在解脫之中,就在法喜之中。那怎麼才能攝心當下?如果你每一首偈都能攝心當下,你這七天就能成就無量無邊微妙功德。我佛如來所宣經法,都是一相一味,所謂的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究竟止於一切總智,隨便一首偈都可以資一切智,這就要看我們能不能夠於當下定心深入,沒有定是深入不了的,散心不能入,薄慧不能入,德淺不能入。今天咱們就先說到這裡。另外昨天我還沒走呢,大家都走了。這對我自己到沒什麼,但是你們自己應該對法有一個尊重。
7 月 22 日 早課
昨天早上講到為什麼善用其心,就是“若見什麼,當願眾生,如何如何”,為什麼就能夠獲得那麼多微妙殊勝的功德呢?講到這個原理,我剛把這個原理簡單地念了一下,也沒有完全開解,時間就到了。咱們今天就先介紹經文,在舉例介紹的過程中再把原理詳細地開示。
這 141 首偈頌,有一個過程。從第一到第十一,主要說的是菩薩在家,妻子聚會,孝事父母,得五欲,或者娛樂活動種種,舉了十一偈;接著是出家的過程,列舉了 十一 偈;出了家以後受戒,列了四偈;後面是坐禅修行,列舉了九偈;坐禅之後下座、穿衣、洗漱、方便,從第三十六偈開始,舉了十一偈。過去正法時代的比丘,所謂的修習就是坐禅,前夜後夜精進,中夜有時獅子臥,在《四十二章經》中,中夜也是坐禅,沒有休息。從第 四十七 偈開始比丘托缽出門,乞食的過程,也就是行道的過程,遇到了山和水;遇到了平坦的路、坎坷的路;遇到了善人惡人;有的人給你布施,有的人不給;飯還沒打來時是空缽,打來了是滿缽;打來的飯味道好還是不好;乃至見到了大臣普通老百姓、各種身份的人;丑的、美的;有威儀的、沒有威儀的;好打扮的、不好打扮的,這都是在乞食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境界,種種景象,種種人,種種事,在這個時候,你在動什麼心,列了 七十七 偈。回來以後呢?洗浴,印度那個地方比較熱,比丘下身著裙,上身著袈裟,洗浴完了以後頌經、禮佛、禮塔、修行,列舉了 十五 偈。到了晚上休息,早上起床,列舉了 三 偈。基本上是一天的生活,菩薩在家時列了 十一 偈,出家以後列了 一百三十 偈。這是把經文的格式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
現在從第一偈講,咱們在座的各位都是在家的菩薩,前面列得少,只有 十一 偈,展開可以講很多。“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在座的諸位年輕人占大多數,對家的逼迫,年輕人理解得很少,結婚十年以上的人,對家的逼迫深有體會。咱們在座的年輕的太多,就不展開講了。
“孝事父母,當願眾生,善事於佛,護養一切。”這個地方我要詳細說,尤其對年輕人,四十歲以前的人,絕大多數不懂得孝事父母。有的人不承認,說我對我父母很孝順。事實上是這樣的,孔夫子也說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到四十歲以後人才成熟了,“養子方知父母恩”,他才知道孝順父母,說話做事都比較寬容了,懂得了艱辛,懂得了大家的不容易。孝,孝敬,把你最好的東西給父母,有的人能做到;有的人心粗,不注意,拿到好東西,沒想到父母,自己受用了。一般人能做到有好東西孝敬父母,只要他能想起來,但大部分人想不起來。比如他第一次孝敬的時候,父母說“不用不用,你自己用吧”,第二次也是這樣,第三次他就忘記了,不再做這個事,認為是沒有意義的,實際上是必要的,每一次都應該。
順者順從,不逆,這個絕大多數人做不到。古人言“百敬不如一順”,你無論對父母師長表現出多麼恭敬,但你不順從還是不夠的,順從是非常關鍵的。對父母絕大多數人沒有順從,父母說一句他能頂三句,這個是很喪德的事情,大家以後要注意。尤其作為學佛的弟子,特別要注意孝順父母師長。這裡面順的方便,要自己掌握。有的人可能說父母年老,對社會很多情況了解得少,他對很多問題的闡述沒有我自己清楚,所以感覺到我不能接受父母的看法。不過我這裡要告訴大家,我們的父母經歷的事情比我們多,他希望把他所有的經驗都告訴自己的子女,所以不要忽視父母師長的勸告,即便是不能奉行,當時也要隨順。有的人說當面隨順,過後不按他(她)說的做,不就是虛偽嗎?你說這個話正是你虛偽。為了表示自己是真誠的直心的,所以就忤逆父母,你不對,馬上就駁斥,這種做法很天真。你自己在生活中,不管同學、同事,別人頂你一句,你馬上不好受,不相信試一試。我們都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贊歎、順從,父母師長亦復如是,這個特別要注意。
“妻子集會,當願眾生,冤親平等,永離貪著。”妻子是自己最親近的眷屬,我們普通人都是這樣,貪愛自己的親眷,怨恨自己的仇人。一個人你有多大的貪愛,實際上與此同時你必然會有多大的怨恨,這個怨恨不一定表現在你的妻子兒女身上。“有多大的愛就有多大的恨”,現在顯不出來,再過十年,短則一年,結婚後十年,家家戶戶鬧離婚!咱們的父母是這樣的,到咱們手上還是這樣,過去的人是這樣,將來的人還是這樣,這是個規律。何以故?這裡面有很多法是惡法,自然地會發生這種情況。這種情況現在很多人說還不理解,沒有關系,慢慢地多觀察身邊的人。說通俗一點呢,咱們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說話、吃飯,那見到我們的冤家,也這樣和氣多好?何必要對別人心中不平。這三首偈是這麼個意思,我們遇到的是善的情況,還沒遇到逆境,能夠轉善的境界不貪染,你能夠於善境界獲得自在,這是很重要的。我們一般人特別注意逆的境界,在遇到逆境時,你能夠轉念,令心無有煩惱,這個就很不容易;如果能夠轉善的境界而不貪染,這個更不容易,在生活中特別要注意。
咱們以後提問題,大家最好提你生活和修行中具體的問題。不要提那種廣面上的,撈一個很大的題目提出來,法師給你一講,一個小時就過了,後面人就沒得提了,而且泛泛地談很多東西,你沒有具體地受用。所以直接提修行與生活中具體的問題,這樣解答也比較簡單,大家的提問機會也比較多。另外頌完經後經本不要放在地上,經是法寶,它是我們的慧命,所以以後大家注意,捧在手上,不要隨便放在地上。另外在寺院裡不論向哪位法師請教,我們出家人有一個規矩,就是不允許單獨地和異性講話,偶然問話,也不許超過五六語。所以有的時候你問法師話,法師可能很著急地答了兩三句就要走,大家要理解,這是我們出家人自己的一點規矩,提問題最好是兩三個人。同時不要單獨到師父寮房裡去,這個是寺裡的規矩。
好,今天就講到這裡,大家回向,合掌。
7 月 22 日 晚課
今天上午有人遞上來一張條子,我簡單說一下。他問:“什麼叫所知障?所知如何成為障?我們所知道的知識怎麼會成為障呢?是一切概念思維心是嗎?為什麼說分別已非意?這個意是什麼意?障是不是執著?”他後面還有,咱們一段一段講。
所謂的所知障,咱們平常講障有煩惱障,有所知障。煩惱障是五蘊色身所升起的煩惱,對我們的自在解脫形成一種障礙。所知障呢?就是我們所知道的知識對我們形成障礙。舉個例子來說:這個牆壁,它是不透風的,這是你所知道的,你就穿不過去了,它就成為障礙。知見也是一樣,你認為這一切法本來是有,而不是空,這種知見就對你的自在解脫形成障礙,這裡邊說起來很廣泛,我沒有去查《佛學大辭典》,你們有機會可以查。有的法呢,同樣一個詞在辭典裡有不同的解釋,我的理解可能跟詞典裡的有些不同。我們所擁有的知識或者思維方式種種,使我們對這個世界的了解非常有限,對我們的解脫造成一種障礙,所以經裡講:“汝意不可信”,我們自己的這個心是不可相信的,“證得阿羅漢,汝意方可信”,你證得了阿羅漢果,才可以相信你的一切感受是正確的。
“分別已非意”是什麼意思?這個是指菩薩證到了無生法忍以後,離於分別,卻又能分別一切諸法的差別相,這個分別就“非意”,不是我們凡夫理解意義上的“意”。
“悟有大小嗎?一悟是指佛地,又說大徹大悟,讀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句很歡喜,但是概念思維判斷心太嚴重了,怎麼辦?”關於悟的問題,我們有機會請教老和尚,老和尚是這方面的專家,因為我還沒有悟,我在這個地方坐其實是不應該坐中間的,應該稍微坐偏一點。登法座的人呢,有人印證,得了法的,才有資格登法座講法。所以我剛才稍微坐偏一點,表示還沒有這個資格,我們就是漫談。這個悟呢,還是要請問老和尚。“讀到‘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一句很歡喜”,如果你讀到這句話,覺得特別歡喜,身心一下子感覺到輕松了很多,有輕安之感,這個一般來說是有所契入了。具體的,因為我沒有悟所以不能給你下一個定論,只能從書上來講。有的法師呢,一聞即悟,一悟即至佛地,大徹大悟了。有的人卻不是,他讀到這一句話,哎喲這個東西我清楚了,很歡喜,可是過了一會呢,他又很著急,我得趕快找個法師印證一下我是不是悟了,結果到法師那裡,法師說“你什麼也沒悟”,他馬上就動搖了,歡樂也沒有了,心中馬上反應出來一個:“我看你法師也沒有悟!”(眾笑)這種想法實際上和你那個話已經不相應了,什麼意思呢?可能你剛才那個是相應的,過一會又不相應了,沒有持續,有的人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但那都不算是徹悟,真正的徹悟是人家說的不退轉了。具體的情況也是眾說紛纭,現在佛不在世了,沒有人去作一個肯定的回答,因為現在的法師絕大多數不具足五眼六神通,所以說一眾法會,有多少人發了菩提心,多少人得華嚴境,多少人證到了什麼樣的果位,沒有人知道。但是,咱們在這裡漫談三十分鐘,有沒有人發菩提心的,可以肯定地講,有;有沒有證華嚴境的,我可以肯定地講,是有。為什麼這麼講,這個是有經典根據的:“乃至末法,佛的經法,若有眾生,得聞歡喜,信奉受持,是人功德不可思議,然而其人不自覺知,唯佛知此。”我們普通的法師不能印證,只能是各說各的理解而已,你們也可以說說你們的理解,至於誰對誰非,我覺得沒有對非,只是各人理解的層次深淺不同而已。所以很抱歉這個地方不能作詳細的回答。這個問題就這樣作一個簡單的答復。
下面接著今天早上的講。咱們就講一下“知家性空,免其逼迫”,沒有成家的可以了解了解,將來就能有所准備,不受逼迫。實際上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是因緣和合,這個因緣有合就有散,這是必然的情況,所以作為一個家庭的成員首先要明白這是因緣和合的,《楞嚴經》講“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其性正為妙覺明體”,從五陰六入乃至十二入十八界皆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有滅,一切諸法悉皆如是。所以我們首先要明白“家”就是這麼個東西,成住壞空四相是不可避免的,合散是必然的,不要因為合散引起心裡的種種煩惱和逼迫。
第二個方面,家有差別,它是受外界社會大環境影響的,這也是必然的,有貧民的家庭,有工人的家庭,有小康的家庭,有官員的家庭,有王室的家庭,不一樣的,這有差別。“人比人,氣死人”,你不要把自己的家庭設想得非常美,總想跟那些所謂的高級的家庭相比,你要相比、要奮斗的話,這裡面就有很多的逼迫,自己逼迫自己,而且往往很多事情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不見得。我們還沒有力量改變外在的環境,首先要改變我們內在的。雖然佛經裡講,一切外在本來是我們內心的顯現,但是我們還沒有回歸、改變我們內在的時候,外在是改變不了的,對外在的這種堅固的執著,是我們歷劫多生業力所形成的,不是一下兩下就能改變的。先返觀內心,等我們明心見性了,得到甚深三昧了,現證一切諸法無有障礙,現證一真法界,現證一切境界皆是內心的幻化,到那個時候你可以任意變現,現在還不行,所以這個要明白。
第三是,我們用心所想象出來的美好家庭,這個東西只能在心中建立,不能執著於外在的實用。一切外在的實用本來是具有四相八苦,四相是“成住壞空”,八苦和我們人的一樣: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這都在家庭裡四處存在。家的物質結構有成住壞空,家的主體結構就是我們的父母、夫妻、兒女。這都是具有八苦的,這八種苦普通凡夫沒有辦法徹底解決,所以想讓家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美滿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了解它,你知道了,你才能不受其逼迫,我們往往很多人不了解,以為家裡有錢、有聲望、丈夫要帥、妻子要美、飲食要高檔,這才是美滿家庭,這是絕大多數人包括在座的諸位都這麼想,以為家庭的美好是建立在這些條件之上,實際不然。如果誰這樣認為的話,你肯定會受它的逼迫。
所以我們要知其性空,這些東西本來都是自己給自己編了個圈圈,把自己套住,我們詳細地觀察分析,這些東西都是沒有固定不變的本性,沒有固定不變的標准,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從自心裡想象出來的,你知道它是性空的,你便能離開這種執著,你才能免其逼迫。如果一個人在修學佛法時能夠獲得甚深智慧,解脫智慧,平等不二的智慧,那麼你的心就常在歡樂之中,你的心常歡樂,你這個家就自然美滿。所以作為我們首先能做到這一步:“知家性空,免其逼迫”。我講的只是我想到的,我沒想到的還很多。讓其他的法師來講,也可能講出更多更微妙的道理,這都很正常。你們以後有沒有解決的問題,可以在心中默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邊念觀世音菩薩,你隨意看到哪一位師父,感覺到有緣,你就去問,我想你肯定能得到滿意的答案。因為我們沒有上講台的法師裡面,有水平的很多,這不是謙虛之語,是真實之語,真實是這樣的。
下面我們講“妻子聚會,當願眾生,冤親平等,永離貪著”。很多人不明白,冤和親如何平等呢?冤就是冤,親就是親,如何平等呢?妻子兒女顯然是我的親,我看到了非常歡喜,如果讓我看見冤家也有這樣歡喜的心情,我無法理解。這要分幾個方面來談。首先從法性上講:對上上根人來講,一切法性空,一切法一相,一切法平等不二。他一聞這個法之後,直見諸法實相,直入平等。心平等故,見法平等。但是普通人做不到,可以從第二個方面“思維觀察”上來講,這個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有講到,分析得非常詳細,就是說冤和親是相互轉變的,這個人這一世是我的親,他在過去可能是我的冤家,在未來世也會變化。有時候在現世,親也會轉成冤,這個是常見的。很好的朋友反目成仇,很好的夫妻反目成仇,父子也有反目成仇的。所以說一切眾生對我們都曾有過傷害,也都曾有過幫助,他們對我們的傷害和幫助是平等的。另外還有一點,一切眾生之所以傷害我們,其實是不由他自己作主的,他受煩惱的指使,有貪嗔癡慢疑,我們大家都有貪嗔癡慢疑,在互相相處的過程中,難免傷害。有時是無意的傷害,漸漸地演化成有意的傷害。比方說我們自己,別人對我們有一個無意的動作、聲音,你就受不了,心中生起嗔恚,以後就有意地以嗔恚心來對待他。他受到了你的傷害以後,他也會有意地來傷害你,這樣就由無意的傷害演變成了有意的傷害,而且雙方都不能作主。要是旁人勸解,說他只是誤會你了,你就不能原諒:“他怎麼不誤會別人,偏偏誤會我呢?不行,我一定要報復!”,你都不能平息自己的這種嗔恚。所以說凡夫眾生都受這種五毒煩惱的指使,不能作主。將心比心,原來他也是如此,他也不能作無明煩惱的主,和我一樣。所以你要看到一切眾生本無冤親,是我們自己內心的無明煩惱所使,妄加分別。你如是觀察,漸漸地就能“對冤離於瞋,對親離於貪”。
從第三個方面,就是從現實當下的利弊覺受來看,如果你冤親不平等,你會有什麼樣的覺受呢?你就會為親所牽累,為冤所傷害。親能牽累我們,世界上最親的是誰呢?小時候,我們最親的人是父母,成家以後,最親的人是丈夫或妻子,有了孩子以後最親的變成孩子。這些人是不是牽累了我們?我們自己可以去觀察。很多人小時候發種種抱負:我們家這麼窮,我一定要努力為父母爭光;或者看到有人很富,心中不平,於是做出種種非法之事,希望提高父母的地位;再到成家以後,我沒有成過家,但我們可以觀察周圍成家的人,夫妻之間那是最親密的,然而爭吵打斗起來卻非常猛烈,周圍的人都是那樣。今天有位營員問我,法師您今天上午說“結婚十年以後家家鬧離婚”,真是這樣嗎?我說鬧是鬧,但真正離婚的人少,但鬧卻是絕大多數在鬧,不相信你們去觀察自己的父母鄰居。絕大多數是鬧,但沒有形成結果,我主要是說那個煩惱相,所以大家不要誤解。孩子出世以後,夫妻兩個為了孩子的未來,操爛了心,很多不必要的煩惱都是從為孩子操勞所引發的。這是親的牽累,它的可怕性很多人沒有意識到。
冤的傷害,冤冤相報無有了期,他傷害你,你傷害他,反復地傷害,越演越劇烈。所以你見不到平等,於是你就受他的牽累,受他的傷害。反過來說,如果你能相信文殊菩薩講的“冤親平等”,你的心當下就能處在一種寂靜,恆常的安樂之中。舉個例子,在我 95 年行腳的過程中,一路上是乞食的,有的人見了就非常歡喜,他一家人 都是 居士,看見師父一路勞頓,十分辛苦,心裡覺得很過意不去,請師父回自己家裡面休息,專門炒幾個菜供養師父,非常的好。這個時候就是一種親,你不能受這個親的牽累,你不能因為這個居士對你好就歡喜得不得了,你如果歡喜得不得了,說明我們的心不平等。同時會遇到很多不客氣的人,一看和尚又來化緣了,一句話:“滾!”。如果你心裡冤親不平等,這一個“滾”字你就受不了。昨天還是在一家人的恭敬之下,請你坐上座,把好吃好喝的放在你面前,可是你從他家出來,走了幾十裡路,在另一個地方剛把人家門敲開,人家第一句話:“滾!”,你能受得了嗎?你要受不了,說明你冤親不平等。這還是比較簡單的舉例,其實這也談不上冤,只是比較不客氣。但如果你要是冤親平等,別人說“滾!”,你說:“好好好,馬上滾!”(眾大笑,鼓掌)。所以說這法就這麼受用,你要按這個辦就是這樣。不為妻子深情所癡狂,也不為冤的傷害而悲惱,這就是平常心,這樣你才能永離貪著。
7 月 24 日 早課
今天上午接著往下講:“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隱。”五欲大家都知道,就是:“財、色、名、食、睡”。五欲中的“色”主要是指男女的色欲,與《心經》中指物質性的色法的“色”不同。為什麼要拔除欲箭呢?這五種欲望是以樂受的形式,通過“貪圖”的發射,像箭一樣深入我們的肺腑,所以稱作“欲箭”。如果說一下子不讓我們貪圖這五種欲望,我們覺得做不到,因為欲箭射得很深,一下子拔不出來。而當我們的五欲得到滿足之後,我們也就會發現五欲帶給我們無量的痛苦和無盡的煩惱,所以說“猶如蜜中毒,初覺甘美,安樂無比,漸覺苦惱,毒入骨髓,痛不堪言。”,到那個時候自不能拔。
《四十二章經》中說“多欲為苦”,我們這麼多人從早到晚,生死疲勞,從哪裡來的呢?從“貪欲”起,所以說:“少欲無為,身心自在”。昨天有營員說“看見出家師父們個個都很潇灑”,原因何在?只要放下對五欲的貪著,明白諸法的苦、空、無常、不淨、無我之相,你就能做到無我的奉獻,無我的慈悲。了知一切諸法其性本空,無所有,平等不二,深達諸法實相,於一切諸法通達無礙,自在無礙,在心中泯一切法,於是可以任意建立一切法。用普通人的話講叫“潇灑”,用佛教術語來講叫“解脫自在”,不受這些幻化的聲色的誘惑。
說到這裡,我想起有的營員提問說:“受戒會不會影響我正常的家庭生活、正常的學習工作,會不會使家庭關系緊張、影響與同事同學的關系,會不會束縛了我?”這是當今絕大多數人的迷惑。現在的社會環境是迷於五欲、追逐聲色,把根本的東西忘記了。有的人說:“我修行不用受三皈五戒,佛法不就是佛經裡講的道理麼?我把道理搞明白,比你和尚水平還要高”。是不是這樣呢?這個一定是自己知道,我也不知道。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簡單地說一下三皈五戒究竟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或者像有些人說的“對我們有束縛”,束縛何在?仔細一剖析就能發現,束縛是你自己心中的迷惑,心中的迷惑消失,束縛也就沒有了,隨之而來的是安樂和解脫。“戒”的本義,在佛教中有很多名字,表示“清淨”、“解脫”、“無惡”等種種。比如說殺生,如果一個人在佛前受了不殺戒,從此以後不再殺生,因為你在佛前發誓,乘佛神力,法界一切有情都能知道“這一位菩薩發了戒殺之願”,所以一切眾生見了你都很歡喜,“歡喜願見”,見了你就自然歡喜、見了你就沒有恐怖。而不受這個戒的人,眾生見了你無形中會感覺恐怖,覺得不放心,尤其那些有靈性的小眾生,特別的明顯,咱們人可能不太明顯,但是你們自己心中比我還清楚:受了這個戒,可以消除一切冤孽的危害。比如有時候,我沒有惹他,他為什麼見了我就感覺這麼不好呢?你不知道為什麼?還有一些小動物一見你來就嚇跑了——因為你身上有凶氣,給它帶來了恐怖。你受不殺戒,就能給它一個“無畏”的布施,它見你就不恐懼了,自然歡喜。
上面說的是受戒的好處,有的人問:“受了不殺戒以後看見蚊子蒼蠅怎麼辦呢?”蚊子蒼蠅有辦法,就看你動不動腦筋了,有許多的善巧方便,可以不通過殺生來避免它們的干擾。只是我們現在一些人太懶惰,反正毒藥也很多,噴一噴算了。又有人問:“如果都不殺生的話,蚊子蒼蠅、毒蛇猛獸不都四處橫行,哪還有人生活的空間?”有的人說:“毒蛇猛獸你不殺它它害人。”現在你去查一查,全世界有多少人受到了毒蛇猛獸的傷害?被毒蛇猛獸傷害的人,屈指可數;而被人所傷害的人,你看看有數沒有?那是數不過來的。人傷害人那是非常凶猛,人心毒於猛獸,“苛捐雜稅猛於虎”這是書上的話,大家扪心自問,這不是空口說白話想象出來的。所以受戒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勇心自誓,決斷受持”,以這種勇猛之心,這個好事我從今天開始要做了,我就是做不到我也要做到了;決斷受持,寧可別人傷害我,我也不傷害別人。醫學上說蒼蠅蚊子傳染疾病,可能是的,但我們的手到處摸這摸那比蒼蠅蚊子還骯髒,你用的肥皂、洗衣粉那個毒素比它還毒,你們可以自己想一想。身心對於虛幻諸法的執著,那種毒素啊,悶在你的心上多難受。所以絕大部分人每天就是悶悶不樂,感覺到壓抑,感覺到不自在,為了五欲的貪圖,身心的那種痛苦簡直是不可說。
如果一個人心裡面的問題解決了,瘟疫疾病等傳不到你身上。這個話很多人可能不相信,我對這個是絕對相信的。你心中的問題解決了,外面的問題都是小問題,外面的依報你可以慢慢轉化。所以受不殺生戒能夠使我們身體健康,消災延壽,這是真實不虛的。至於說到會不會使家庭關系緊張,我說幾個方便:第一,你回去不要聲張你受了三皈五戒,受三皈的重要性不用我說,每一個人都應該受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可以得到無量的庇護,種種無形的業障都會銷聲匿跡,自然地消除。至於五戒,有人說:“現在社會誰不殺生?誰不偷盜?誰不YIN邪?誰不撒謊?誰不飲酒?”乍一聽似乎有道理,可你有沒有想到這樣的話這個社會是在干什麼?這個社會將走向何方?這個社會使我們的身心陷入無邊的痛苦和煩惱之中,不能自拔。表面上看起來科學發達,電腦裡什麼信息都有,可是煩惱已經裝到你的肚子裡面,拔也拔不出來了。那人活著為了什麼?人難道是為科學活著嗎?一定要搞清楚,不要顛倒:科學是為了我們活著!人們都在互相傷害,我們也要向這個方向去走嗎?學佛是為了解脫、自我圓滿、自我完善、為了幸福生活,不僅是為了現在,更重要是為了將來成就無上菩提,這個菩提心要發的。基本的三皈五戒你都沒有,何談修行?我以真誠之心,我以我的人格擔保,受三皈五戒對我們有無量的好處。
有的人說:“受了戒之後犯戒是不是罪過很大?”是這樣的,因為你受戒的功德太大,所以如果犯戒,那就等於是在十方聖賢面前打妄語了。但如果不受戒,你就常在罪過之中,往墮落的方向走,那個罪過就不用說了。如果你不受戒,你說的是聖賢之法,可是你身行的是下劣的惡法,實際上聖賢之法在你心中並沒有起作用。一個身心清淨的人,他不會去做那些事情。殺生,不需要;偷盜,不需要,我的衣食住行夠用了,這就足夠了。最富有的人就是知足的人,最貧窮的人是不知足的人。有的人縱有幾百萬,可是心不知足,他實際上是貧窮的人;有的人一個月工資也就四、五百塊錢,但一家人過得很好,安貧清閒,有吃有喝有穿有住就夠了,不跟任何人攀比。每個人多少都有嫉妒心,你獲得了名譽地位,乃至你的美貌潇灑,別人表面上贊歎,背後卻在毀謗,你注意觀察每個人都是這樣。我們為什麼要為這種虛假的贊歎而忙碌呢?這不是在自己騙自己嗎?這個問題太清楚了。至於YIN邪更不用說,那是萬惡之首,眾苦之門。你仔細想一想,很多的罪惡、傷害皆源於此。妄語根本就不需要,坦然地活著。我很坦然,我是個啥就是這麼個樣子,無需去虛偽地打扮。有的地方如果說了實話對大家都沒好處,你可以不說。
所以說三皈五戒一定要重視,這是修行最根本的基礎。在家裡一定要記得不要說,不要說我受了三皈五戒。很多的行持需要有方便,如果大家在行持時,碰到什麼具體的問題,可以打電話給我,也可以寫信給這裡隨便哪一位師父。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只是很多人沒有善巧方便,是你沒有動腦筋。
今天時間關系就講到這裡。真誠地祝願大家徹離惡法,獲得身心真實的自在。
7 月 25 日 早課
前幾天有位營員問我:“師父您修什麼法門?”我是怎麼回答的呢?我說我曾經問過方丈老和尚,平時修什麼法門?老和尚說:“咱們寺院是禅宗道場,是臨濟宗,是修禅宗的。”具體的修法呢,老和尚說,我靜坐的時候,是在修息道觀,”就是咱們這次禅坐的時候給大家介紹的息道觀、數息法,這個是對治散亂心的,是修定的一種方便;我平常干活走路的時候,念的是觀世音菩薩名號;具體的禅法推行的是生活禅。生活禅就是在給每個人發的一本《第十一屆生活禅夏令營》刊物,上面有詳細地介紹,生活禅的提綱和具體的內容。
息道觀給大家也介紹了,我突然想起由於很多的營員提出了很具體的生活中不好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基礎性的問題,最初的很多事情、心理上很多問題並沒有解決。修行要直接談無生法還是有點早,所以我考慮,今天早上把《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這一篇,給大家念一遍。我先問一下,《妙法蓮華經》中《觀音菩薩普門品》,讀過的人請舉手,我看一下多少人讀過。(很多營員舉了手)好,放下,《楞嚴經》讀過的有多少,我看一下,(個別的營員舉了手)好,放下。《楞嚴經》讀過的人少了些,今天我為什麼要介紹《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的法門呢?這和《妙法蓮華經》是一致的,但是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如果讀《妙法蓮華經》生大信心的人,受持《普門品》,這就簡單明了。在座諸位都是文化層次比較高的人,善於思考問題,很多事情不會盲目相信,他要去尋個理。那麼《楞嚴經》就是給大家講這個道理的,七處征心、十方顯現,就是讓我們明白往昔的迷惑,真心的所在,乃至二十五圓通,也進行了分析,這些聖者如何成就聖果的。那不是憑空成就聖果的,不是說練了一年半載氣功,發了一些特異功能就自稱成道,不是那麼回事。所以我把這個給大家介紹一下,可能會解決很多人在修行過程中,具體操作性的一些問題。可以說大量的問題就可以解決,基礎的問題都比較好解決。
我給大家念一下,這是《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就是觀世音菩薩給佛說我在往昔劫,遇到一尊佛,佛的名號就叫觀世音,他就在佛前,發了菩提心,就是為利有情,為度有情故願成佛、求一切智的心情,叫菩提心。觀世音佛就教了他“耳根圓通”這個法門: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之後這一節就是他用功的辦法,他怎麼獲得這麼殊聖的成就呢?“初於聞中,入流亡所”,這個就是最關鍵的地方,“聞”這個地方叫返聞,平時我們聽到外面有聲音,耳根向外攀緣,當你回收的時候,外面聲音的起落,你都感覺到很清楚,沒有聲音可你的聞心還照樣很明白。我們平常所說的,有聲則聞,無聲則不聞,實際不然,一切眾生都迷惑在這個上面,認為有聲就能聽見,無聲就聽不見,實際非也。我們的聞性是沒有生滅的,聲起,我們聽見聲起;聲滅,我們聽見聲滅。既能聽見有聲,同時能聽見無聲,它是不會滅的。“初於聞中,入流亡所”,這個就是功夫入堂了,進入了三昧的狀態了,這後面是深入的東西,這個地方就不展開講了。“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就進入一種禅定,三昧的狀態。“如是漸增,聞,所聞盡”,“聞”和“所聞”這兩法盡了,“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我念的時候把四個字斷開了,“空”和“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個就是成就了。“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這個就是觀世音菩薩成道了,成就了聖道。“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這就是他所獲得的兩種殊聖功德。“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薰聞修金剛三昧”,這就是他所修的法門,是佛教給他的法門,“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生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我剛才念的這一段就是觀音菩薩修行的法門,他就是從這個上面成就的,他修耳根圓通,就是“返聞”,“聞自性”,這個法門最適應末法眾生的根器了。他的三十二應,和十四無畏布施,以及四不思議度生方便等,那不是憑空說的。《法華經》裡沒有具體講到觀世音菩薩如何成就,為什麼念觀世音菩薩能有這麼多功德感應?這個地方就講了感應的原因。
為什麼念觀世音菩薩就有這麼多的功德。咱們先看看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入諸國土”:“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有的菩薩修行已經進入三摩地,得了定了,“進修無漏,勝解現圓”就是快要成佛了,那麼,觀世音菩薩就會現顯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這是應以佛身得度的人。“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為說法”,這一類修行的人就是應以獨覺身得度的。所以這得度的因緣是不一樣的,我們在坐的諸位得度的因緣可能都不大一樣。“若諸有學,得四谛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為說法”,聲聞身就是成就了聖果的阿羅漢身。“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這一類在印度很多,修梵行、離欲主要指的是離於男女之欲,斷除了YIN欲。這一類的人修行是求生梵天,沒有關系,你求梵天也行,觀世音照樣度脫你。“若諸眾生,欲為天主,統領諸天,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有的人不願意求成佛,他願意當天王,象咱們說的玉皇大帝,就是三十三天的天主,你想當他,也行,觀世音菩薩滿願,成就你。所以說你看咱們中國無論哪一個修行門裡面,它都供觀世音菩薩,為什麼?這是有因緣的,事實上也就是那樣。乃至那些神婆巫漢都自稱觀世音菩薩附身的,是不是呢?很可能就是。“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令其 成就”,有的人就喜歡當鬼王,天大將軍,統領諸天鬼神,觀音菩薩也滿願。“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我於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有的人願意學四天王,他想命終以後當個四天王。實際上這個四天下很多,有無數四天下,咱們這個才算一個四天下。所以天王的位子多得是,你這個眾生喜歡這個,那也行。“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他現的身相正是你所要求的那一種身相。“若諸眾生,樂為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有的人說我想當美國總統,行啊,觀世音菩薩滿願,你能夠虔誠地修觀世音這個法門的話,在他的慈悲威光的加被下,你會不知不覺地走上那個位子。“若諸眾生,愛主族性,世間推讓,我於彼前現長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像咱們昨天有的人受了三皈五戒,這就是在家居士。你向別人說佛法如何如何的好,如果那個人聽了你的話,他按這個做了,獲得了解脫,那麼你就在他面前顯示了觀世音菩薩的一個化身。那麼這其中到底是你的智慧度了他,還是觀世音菩薩的力量在無形中起了作用,可能兩者都有。但是我個人認為,我覺得這是菩薩的威神之力所致。
所以往常我和別人說話,我內心裡都認為這是乘佛神力。別說是我們普通的凡夫,就是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在法會上講話的時候還是“乘佛神力”,我自己沒有那麼大的威神之力,那都是佛的力量,是佛不可思議的力量,非我們思議所能知的事情。“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你想當國家的部長、省長,那都可以。“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於彼前現比丘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比丘身,指的是我們這一種剃發,披袈裟的出家人,比丘是男性出家眾,比丘尼是女性出家眾。“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優婆塞就是男居士。“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 國 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就是現有身份的女相,來為說法。“若有眾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現童女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兩種都是獨身的,有的人就喜歡獨身,可是父母逼迫你成家,怎麼辦?念觀世音菩薩,就滿了你的願,父母就不能再強迫你了。“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有的天人不想當天人了,想修行聖道法,那也可以。“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有藥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藥叉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藥叉是一種飛行鬼神,速度很快。“若乾闼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闼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是上天的月神。“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阿修羅是分散在人、天、畜、鬼中,有四種阿修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本倫(這一類)中福報很大,但是瞋恨心很重,好斗。“若緊那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羅迦,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迦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這是一種蟒神。“若諸眾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有的人說我就願意當個人,我生生世世要做人,不失人身,那也可以,念觀世音菩薩就能滿願。“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就是觀世音菩薩在甚深三昧中,隨時都在甚深三昧中,是無作妙力自在成就。剛才這上面說了三十二種應化之身,應了三十二種願求。這是略說,如果廣說的話就多了,我們每一個人有各種不同的非常多的願求,只要是善願祈求,都能滿願。這是三十二應。
下面是十四無畏施,所謂無畏施就是令有恐怖的人感覺到沒有恐怖了,就叫施予無畏。“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前面的三十二應是慈力的緣故,慈者,與樂也,給予快樂。咱們平時說的慈悲是兩個內容,慈,就是給眾生歡樂;悲,是拔濟眾生的苦難,這是兩個內容。我們一般的人,可能同情心、悲憫心還有少許,但是絕大多數人沒有慈心,絕大多數人有嫉妒之心,這個嫉妒心正好與慈心相反。慈心就是不管哪一位人,哪一類眾生,能給他一點歡樂,就給他一點歡樂,這叫慈心。普通人都是看到別人哪個地方強或是獲得歡樂,心中不樂,沒有隨喜,這個是慈心不夠。
後面這就是十四無畏:“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這就是你念觀世音菩薩能夠得解脫的原因,因為觀世音菩薩他是不自觀音,而是觀觀者,這正是他的無作妙用在起作用。後面的文字都比較晦澀,義理深刻,我就不做解釋了。“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三者,觀聽旋復。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火災水災,你念觀世音菩薩就能免難。“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五者,薰聞成聞,六根銷復,同於聲聽。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這就是刀殺不死。
有人說這是真的麼?是真的。過去有一個出家人,那是抗日戰爭時期,他到一個廟上去掛單,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日本人來了,把廟裡的人都抓起來,二話不說,統統槍斃。結果他很鎮定,他就念觀音菩薩,槍響之後別人都倒下了,他被連打了三槍還不死,日本人就問他有什麼功夫,他說我沒有功夫,我在念觀世音菩薩。日本指揮官他也信佛,一聽就說原來你是鐵頭羅漢,馬上釋放,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悲神力在起作用。
“六者,聞薰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羅剎、鸠槃茶鬼及毗捨遮、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晚上或者是在海裡有這一類的情況,你只要念觀世音菩薩,這些惡鬼惡神就看不見你,你身上的光明太亮,他的眼睛看不見,無法為害。“七者,音性圓消,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系枷鎖所不能著”。下面我們念快一些,“八是賊不能劫;九是能令多YIN眾生遠離貪欲;十是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嗔恚;十一者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癡暗;十二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十三者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敬有相之女;十四者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這是十四無畏,你有求必應。後面是四不思議無作妙德。一種就是“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二者妙能現一一形,頌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所以觀音菩薩另一個名號又叫施無畏者。“三者,由我修習妙圓通清淨本根,所游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這個很重要。我們初學的人不一定想要成佛,想求妻可以,想求子可以,求三昧(得定)可以,求長壽可以,求大涅槃(成佛)可以,觀音菩薩都能滿足。現生尚且能滿願,何況此生報盡,觀音菩薩有願力在,如果願生極樂世界的,就送你到極樂世界,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威神,度生方便。今天上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樣你每天受持觀世音菩薩聖號,就能解除我們很多基礎性的問題,在智慧方面我們還可以多看看其他經典。
`
7 月 26 日 早課
諸位營員大家吉祥:
今天上午十幾分鐘時間,咱們最後一次誦經。我想借用這點時間,把營員提的一些重要問題作一下簡單的解答。
問題一:持戒修行對在家居士是否會造成種種障礙?
答:這對初學者來說可能是,但障礙不是來自持戒,障礙來自於一方面我們看不破,放不下;一方面來自於我們善巧不夠,認識不夠。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戒乃正信解脫的根本,是三學之基,萬善之本。所以律宗有言:“戒是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若能堅持於禁戒,是則如來所贊歎。”這是認識戒的重要性。其次,在家環境造罪作孽墮落的因緣是非常多的,若無戒護,我們的修行、幸福、自在那都免談。在這種時代,有很多人整天宣揚:在新的時代,大家的生活節奏非常快,種種環境變化了,新時代的人就不用持戒了。所以僅僅只學佛的最深的禅理,卻不去持戒,實際上呢是不相應,口說無為,行在有中,自欺欺人。旁觀的人看得非常清楚,他自以為是,所以大家要認識到這點。第三,必須細學詳思,內心放得下,有過失要求忏悔,有困難要乞佛加被。願佛為我們開方便善巧智,一個人有了善巧方便的智慧,一切處自然沒有障礙,之所以障礙的原因就是你的方便智慧不夠。在這一方面,大家回去在生活中,但有困惑,可以來信或電話問一下。不要自作主張,更不要聽那些不持戒而冒充善知識的人的誘惑。第四,要聲明的是,越是持戒精嚴的人越能得到世間人的認可,越能擁有內在的解脫。很多人包括修行人在內,名利之心、我執沒破之前,總希望別人認可。那麼這就告訴你了,持戒會得到人天的認可,同時你會擁有內在的解脫。
問題二:分別之凡夫如何修頓超無分別之聖法?
答:有的人說我不能頓悟,像我這樣顛倒、具足了種種附著、顛倒分別的凡夫怎麼修這個聖法。這個也有經典根據的,這是密宗的一部經典,它說得很簡單很清楚。首先要具足深切的願望,我願求無上菩提,我願意求真正的解脫,同時要深信我們所念的佛號,所持的咒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妙法。你首先要有深信祈願,然後嚴淨禁戒,就是凡是作惡的事情,障菩提道的事情不要去做就行了。如果持佛菩薩的名號,以無希求、無疑懼、無欣厭乞捨之心去持,持咒只管持咒,腦子裡的妄想都不要管它,讓它隨起隨滅,而我自己只管念佛號,密契佛心,你漸漸地就會獲得種種微妙的受用。大家回去可以試一試,咱們知識分子喜歡講理,實際上有時理非語言可及,非思議可到。
問題三: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修行的人怎麼修學佛法?
答:這個我已經講過了,一方面先學習佛法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你就念觀世音菩薩,很多事情就會漸漸地解決。
問題四:如何把修行落實到當下?
答:咱們老和尚提倡的生活禅四個要點中,第二條就是把修行落實在當下。落實在當下很不容易,不是每人都能落實在當下。這是有前提、有基礎的,不是空口說白話。你回去落實不到,等於沒說,所以大家要把這句話深刻地思維,怎麼才能落實。當然如果有的人言下契入,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於是你妄念頓息,亦或你的妄念仍在繼續,然而它卻猶如白雲,自起自滅與你無關,這種情況也就不設此問,因為你念念都不離當下。如若不然,我們高不成就要低就,從最基本的先受三皈五戒開始,進而受菩薩戒,這個菩薩戒我們在座的諸位都可以去學一學,那可是處理好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的最佳方便。禁戒清淨,魔障自然退除,你的福德就培植起來了。這時再去談修定,自然魔障不起,你才能得心應手。否則直接上來修禅定,我的看法只能靜靜心,最多如是,入定入三摩地還談不上。前面的基礎成就了,再修五停心觀,乃至四念處、四禅八定,還有我們近代乃至當代,禅宗道場使用的都是參話頭,到那時不妨試一下。簡單的就是:返觀一句,“念佛是誰?”你剛一追的時候,念佛不就是我嗎?我是誰呢?我不就是我嘛,我是誰?這個時候你心要細,不敢輕易給一個定義——“我就是我,沒了。”那個不行。我是四大假合,這個四大假合百年以後我是誰?明天我不喘氣了,我是誰?你這樣追,內觀的時候才發現這個色身裡面沒有一個我,那這個念佛的是誰啊?好像是那個能夠覺知,能夠思維的靈魂,那個靈魂是個什麼東西呢?你第一次追的時候可能要半個小時,一直要追到什麼狀態呢?追到你的思維已經不能運轉了,追到山窮水復疑無路的時候,你才能見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後心中一問“念佛是誰?”,馬上就能到那個狀態下,那是一種定的狀態。參的時候一定多向禅和子請教,多向老參上座請教。你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漸漸地心靜下來了,你再去觀察諸法實相,你才有所體認,你才念念回到當下,你才能任意地觀察到當下的一舉一動,當下的種種幻象,是怎麼去生怎麼去滅的,你自然不受它的蠱惑。這個修定要慢慢來,不要著急,而且修定最好要有善知識的指點。
問題五: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使生活變得安寧和樂?
答: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前面也說到受持三皈五戒,發菩提心,自然的人天歡喜。首先是空界裡的龍天鬼神,擁護我們,看到我們歡喜,即使人見了我們,也會心生歡喜,這是無形的力量。第二,要謙和寡言,不論人非,安閒恬靜,虛無淡泊,這樣能排除一切人障。我們一定要牢記,我們周圍的人只要是凡夫,都具有嫉妒之心,和我們一樣。所以你不要出這個頭,你出這個頭就會遭種種人障。第三,你首先要知道,諸法實相無相,於是乎於一切諸法無求無願。無求無願不是說我不想成佛,不想拜佛,不想做功德。無求無願的意思是沒有一個執著的追求,今天這個事情不干我心中就很痛苦,沒有“我一定要做個有形的事業給大家看看”,心中沒有這個概念,沒有這種執著,於無執著,自在心中,來廣行菩薩道。所以用安閒恬靜,虛無淡泊來描述我們這種心態。第四,在生活中要修菩薩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慈者,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的因;悲者,願諸眾生永離痛苦及痛苦的因;喜者,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愉悅;捨者,願諸眾生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捨。你不要對某一部分眾生愛得不行,也不要對某一部分眾生仇恨得不行,要捨,只有這樣捨,心才能安住於平等,你才安住於法喜、輕安。第五,四攝度人。布施,通過布施令其歡喜;愛語,通過愛語令其歡喜;利行,幫助他。以上三條做到了,周圍的人都會對我們有非常的好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與他“同事”,才有條件引導他走向一條解脫的光明大道。這時候我們的生活自然變得安隱、和樂。
問題六:世態炎涼,五欲橫流,道德淪喪,精神空虛的社會狀態使人覺得前途茫然,怎麼辦?
答:找好自己的位置,定下人生的目標。所謂的位置就是你是什麼身份?我只管我這個身份以內的事情,我這個身份以外的事情不要去追究它,沒有意義,你追究的結果只能給你帶來障礙、煩惱、痛苦。定下我們人生的目標,我是想干個一二三,還是想獲得幸福安樂?平靜處世,無我利生,其樂無窮。不管它大環境怎麼樣。
問題七:如何發菩提心,什麼叫發菩提心?
答:發菩提心就是為度眾生而願成佛的心。以後別人問你什麼叫發菩提心,你就告訴他:為利有情願成佛。這就是菩提心,是為了度脫一切有情而願意成佛的心。在《法華經》中講到菩薩初發心住,有七種因緣:“菩薩摩诃薩,見佛相好,人所樂見,男可止欲,有大威力,以此故,發菩提心,求一切智。或見神足,或聞偈牒,或聽教誡,或見眾生受諸苦具,或聞如來廣大佛法,或見如來實力難得,以是因緣,發菩提心,求一切智。”這是七種因緣,有的營員聽了咱們夏令營裡法師的開示、同道的心得,發了菩提心,亦復如是。
咱們今天的時間到了,今天晚上就珍重道別,以後有緣還會在一起研討佛法。好,大家跟我一起回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願大家發菩提心,修菩提行,證菩提果。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