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咒頌念
楞嚴經白話解卷第二十 第五十六章 識陰區宇十妄立因果之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第五十六章 識陰區宇十妄立因果之二六 立虛無心 成空亡果 原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明,計明中虛,非滅群化,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歸無歸執。無想天中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白話解 又行陰已盡的善男子,雖離生滅之心,但還未能究竟寂滅,未得精妙圓通。如果以虛無為圓明,求滅除一切變化現象,追求永滅,歸依永滅,以此為勝解,這人便將在歸無歸的問題上鑽進死胡同,外道無想天中執斷、執空之類,成其伴侶。迷了佛菩提,失卻正知見。 這是第六種妄立因果,立虛無心,成空亡果。如此違背圓通之理,與涅槃城背道而馳,生斷滅種。 七 立固妄因 求長牢果 原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諸阿斯陀求長命1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2。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3。 【注】 1 阿斯陀求長命 阿斯陀,意為長壽仙。這裡說的求長壽,指希冀禅境中的勝相長住不壞。 2 長牢果 原經為長勞果,據宋·長水法師說:“勞應作牢,聲之誤耳。”因而改作“長牢果”。意為長住不壞,與前後文意相合。 3 生妄延種 妄求延長勝相顯現的時限。 白話解 又行陰已盡的善男子,雖離生滅之心,但還未能究竟寂滅,未得精妙圓通。若把圓常誤認為身可常住,就是精妙圓通,永遠不會消逝,以此為勝解。這人便在貪非貪的問題上鑽進死胡同,那些外道阿斯陀求長命之類,成其伴侶;迷了佛菩提,失卻正知見。 這是第七種妄立因果,立固妄因,求長牢果。如此違背圓通之理,與涅槃城背道而馳,生妄延種。 八 發邪思因 立熾塵果 原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觀命互通,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華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吒枳迦羅1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注】 1 吒枳迦羅 類似欲界頂層的他化自在天,傳說是天魔所居之處。此處天魔,以虛妄意境為樂。 白話解 又行陰已盡的善男子,雖離生滅之心,但還未能究竟寂滅,未得精妙圓通。有人雖通達生滅變化,卻心戀塵勞。恐怕微妙勝境快將消盡,便在此時坐蓮花寶座,化七寶美色,增暖觸快感,恣縱心意。以此為勝解,便在真非真的問題上鑽進死胡同,吒枳迦羅之類,成其伴侶;迷了佛菩提,失卻正知見。 這是第八種妄立因果,發邪思因,立熾塵果。如此違背圓通之理,與涅槃城背道而馳,生天魔種。 九 立精應心 成趣寂果 原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於命明中分別精粗,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1。 【注】 1 生纏空種 執著空相,為空相縛纏。 白話解 又行陰已盡的善男子,雖離生滅之心,但還未能究竟寂滅,未得精妙圓通。有人在生滅根元問題上,依於四谛,分別精粗,疏決真偽,以見苦、斷集二谛為粗,證滅、修道二谛為精,尋求因果感應,背離清淨道。這人見苦、斷集、證滅,便不再進取,以空寂為最勝境界,便成為定性聲聞、無聞比丘,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了佛菩提,失卻正知見。 這是第九種妄立因果,立精應心,成趣寂果。如此違背圓通之理,與涅槃城背道而馳,從而生纏空種 十 立覺密心成湛明果 原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諸緣獨倫,不回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十圓覺曶心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1。 【注】 1 覺圓明不化圓種 覺密心是追求綿密之心,湛明是寂滅境界。但是,立覺密心,便是生滅心;成湛明果,便是著於有相。這便不是真圓,而是靜止的不化圓相。 白話解 又行陰已盡的善男子,雖離生滅之心,但還未能究竟寂滅,未得精妙圓通。如果在覺性圓融清淨之時,以為是深妙境界,立為涅槃境界,便不再發心向上精進,且以此為勝解,這人便墮為定性辟支佛。那些獨行獨覺的不回心之類,成其伴侶。迷了佛菩提,失卻正知見。 這是第十種妄立因果,圓覺密心,成湛明果。如此違背圓通之理,與涅槃城背道而馳。從而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本章結語 原文 阿難,如是十種禅那中塗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 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沈孽保綏哀救,銷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歧路。 白話解 阿難,這十種禅定中的妄立、妄成,常使修行者中途成狂,因為依於迷惑,還未滿足便以為已經滿足證,都是自己心中識陰交互作用的結果。眾生愚癡迷亂,遇到這些問題,各憑自己的既得知識及思維定勢作出結論,都認為自己作出的結論是終極真理,說大妄語,自诩已滿足無上菩提。其結果,若不是受外道邪魔影響墮無間地獄,便是滿足於聲聞、緣覺二乘,不求增進。 你們存心秉承如來大道,應當在我滅度後,將如來法門傳示給末世眾生,普令末世眾生透徹了解如來真實義。不至於見魔而自作沉孽,保護眾生,消除邪惡因緣,使眾生身心入佛知見,從始至終,都得成就,不入歧路。 原文 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恆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威。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1。 (吳興曰:如是法門,且指識陰禅那現相,過去諸佛無不锊了入佛知見,故曰乘此心開。孤山曰:金剛乾慧是妙覺無間道轉如解脫道,即妙覺也。妙莊嚴海是福究竟,圓滿菩提是智究竟,歸無所得是理究竟。禅即解脫,智即般若,理即法身。不縱不橫,三德秘藏,於茲具顯。遠討起因,實由初心修奢摩他、三摩、禅那三止之功也。溫陵曰:妙莊嚴海者,統眾德,合異流,不嚴而嚴,無證而證之果海也。前稱首楞萬行為妙莊嚴路,擇趨此而已。) 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捨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能谙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無復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 【注】 1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法界本住,不是誰造。我心本清淨,回復清淨心,便見如來,便成圓滿菩提。所以說:圓滿菩提,不是證來,不是修得。無證無得,才是佛智境界。這是對已證無上菩提者說。未證無上菩提者,不可輕言無證無得。 白話解 我今為你們宣說的這些法門,在過去恆沙劫中,微塵數如來,都是乘這大法船得開悟,入無上道。若識陰已盡,你便能於現前境界諸根互用,在諸根互用中證入菩薩金剛乾威地。精心圓明,妄識轉正智。於中發化智慧,智慧光猶如淨琉璃,內含一輪明月,照徹內外。修行人從而超越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等四十四心,再超越菩薩所行的金剛十地,乃入等覺圓明的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這是過去先佛世尊,對定慧雙修中微細魔事所作的透徹分析。你們若能熟識這些禅中的種種魔境,清除心中所有塵垢,不落邪見,則所有陰魔、天魔、見魔、全都消滅,摧碎無余。大力鬼神,喪膽逃逸。魑魅魍魉,無生之理。你們應在菩提路上,精益求精,不迷於外道及二乘的妄想涅槃,趣向無上大涅槃。 原文 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禅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於禅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范。 白話解 若在末世中,有愚鈍眾生,未識禅定,不知說法,而樂於修習三昧,當與其宣說無上心法。為免他們落於邪見,可勸他們持誦如來頂神咒。如果未能背誦,可書寫出來,貼在禅堂,或帶在身上,則一切邪魔不能動其心。這是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范的方便法門,你應當恭敬欽承。
|
|
|
|
|
|
上一篇:楞嚴經白話解卷第二十 第五十七章 五陰根源 五種妄想
下一篇:楞嚴經白話解卷第二十 第五十六章 識陰區宇十妄立因果之一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