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楞嚴經白話解卷第六 第十六章 地水火風空見識 隨緣施設無實義之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十六章 地水火風空見識隨緣施設無實義之二

  五 空大種無自性

  原文

  阿難。空性無形,因色顯發。如室羅城,去河遙處,諸剎利種,及婆羅門,毗捨,首陀,兼頗羅墮,旃陀羅等,新立安居,鑿井求水。

  出土一尺,於中則有一尺虛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間還得一丈虛空。虛空淺深,隨出多少。

  此空為當因土所出?因鑿所有?無因自生?

  白話解

  阿難,虛空無形無狀,因為與色對比才顯出虛空。室羅筏城,距河較遠,無論貴族的剎利種姓、婆羅門種姓或是商賈、農夫,不管是利根者或苦行人,建新居時,都挖井取水。

  挖井之時,出土一尺,見井中有一尺虛空;如此乃至出土一丈,便見井中有一丈虛空。井中虛空多少,隨出土多少而定。

  究竟這虛空是從土出?是因挖井而有?或是無因自生?

  原文

  阿難,若復此空,無因自生,未鑿土前,何不無礙,唯見大地回無通達。

  若因土出,則土出時,應見空入。若土先出無空入者,雲何虛空因土而出。

  若無出入,則應空土元無異因,無異則同,則土出時空何不出?

  若因鑿出,則鑿出空,應非出土。不因鑿出,鑿自出土,雲何見空。

  白話解

  阿難,若說這井中虛空無因自生,未挖井時,何以只見實地,不見下邊有無礙的空間?

  若說空間因出土而有,當土出時,應見有空入到井裡。若土出時不見有空入去,怎能說空因出土而有?

  若沒有出入,應該是空與土原來無異,無異就是同一物。然則,土出之時,為何不見空出?

  若說因挖的動作而有,應不待土出才見到空間。若不因挖的動作而有,挖出了土,怎麼會見到空間?

  原文

  汝更審谛,谛審谛觀,鑿從人手,隨方運轉,土因地移,如是虛空,因何所出。

  鑿空虛實,不相為用,非和非合,不應虛空,無從自出。

  若此虛空,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現前地水火風,均名五大1。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

  【注】

  1 五大 古印度有四大之說,認為宇宙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稱四大元素為四大種。把人體比做小宇宙,用四大說來說明人體的生命活動和認識活動。四大說屬於世間法,修學佛法,離妄歸真,或說即妄成真,要從破除妄有入手,為了破妄有,佛說空法,依有立空,四大種加上空大種,便成了五大種。簡稱五大。佛說了空法,為了破除小乘人對空法的執著,引小乘入大乘,佛說如來藏,說離是非二相,引出中道義。

  白話解

  你再認認真真想想,這空間由人用工具挖土而成,泥土移了處所,便見空間,空間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用工具挖土是實事,空間是虛的,一虛一實,不能和,不能合。不會是虛空無因而自有。

  這虛空之性,圓滿周遍,本來寂然不動。應知顯現在人們面前的地水火風,合稱五大,本性圓融無礙,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不生不滅。

  阿難,你心沉迷,還未悟透四大本是如來藏之理。你觀察這挖井所現的虛空,是出是入?非出非入?

  原文

  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1,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虛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發現。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注】

  1 性覺真空,性空真覺覺的實相是真空,能修煉到覺性空寂,當六塵擾亂時,覺性不動,便說是真空。所謂真空,不是枯木死灰的頑空,不是什麼都無的惡見空,而是智慧觀照、不離正覺的真空。智者在三摩提中的境界是:非有為非無為,非有覺非無覺,非空非非空。

  白話解

  你全不了解如來藏之性,這如來藏的本性,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阿難,在哪裡挖井,哪裡便見井空。十方挖井,十方井裡都空。虛空之性,圓滿十方,無有定處,無非循業而發。

  世間人無知,錯誤地認為是因緣生或自然有。其實都是識心分別計度的見識,無非隨緣施設的言說,都無實義。”

  六 見大種無自性

  原文

  阿難,見覺無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祗陀林,朝明夕昏。設居中宵,白月則光黑月便暗。則明暗等,因見分析。

  此見為復與明暗相,並太虛空,為同一體?為非一體。或同非同,或異非異。

  白話解

  阿難,見覺本來無知,因攝受色相和空相,才有所見。你今在祗陀林,早晨見明,傍晚見暗;半夜時分,月亮當頭便見明,無月之夜便見暗。是明是暗,由人的見覺作出分別。

  究竟這見覺與明暗之相及虛空之相,同為一體?各各異相?亦同亦異?非同非異?

  原文

  阿難,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虛空,元一體者。則明與暗,二體相亡。暗時無明,明時無暗。

  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於明,暗時當滅。滅則雲何見明見暗?

  若明暗殊,見無生滅,一雲何成。

  白話解

  阿難,若說這見覺與明與暗,及與虛空,原來是同為一體。然而明與暗,兩種不能並存。暗時無明,明時無暗。

  若見覺與暗同體,明時則見覺亡了;若見覺與明同體,暗時則見覺滅了。亡了滅了怎能分辨明暗?

  明暗性相反,見覺無生滅,見覺怎能與明或與暗同一體?

  原文

  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體者。汝離明暗,及與虛空,分析見元作何形相。

  離明離暗,及離虛空,是見元同龜毛兔角。

  明暗虛空,三事俱異,從何立見?

  明暗相背,雲何或同。離三元無,雲何或異?

  分空分見,本無邊畔,雲何非同?見暗見明,性非遷改,雲何非異?

  白話解

  若這見覺,與暗與明都不能成為同一體,你離了明暗,離了虛空,試分析這見覺究竟是什麼模樣?

  若離明暗及與虛空,你的見覺只能是龜毛兔角。

  明、暗、虛空,這三事完全不同,怎能建立見覺?

  明暗截然相反,怎能或同?離明暗虛空則無見覺,怎能或異?

  虛空與見覺,本來沒有邊界,怎能說非同?能見暗亦能見明,而見性不變,怎能說非異?

  原文

  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審谛審觀,明從太陽,暗隨黑月,通屬虛空,壅歸大地,如是見精,因何所出。

  見覺空頑,非和非合,不應見精,無從自出。

  若見聞知,性圓周遍,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虛空,並其動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阿難。汝性沉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

  白話解

  你再詳詳細細審察,想到清清楚楚,明隨太陽有,暗隨黑夜生,通是虛空的屬性,塞是大地的本然。能見的見覺,究竟從何而來?

  這見覺本來空寂,不是和成,不是合成,不會是見覺無因而有。

  見聞覺知之性,圓融周遍,本來寂然不動,與無邊無際的寂然不動的虛空,加上動搖無定的地水火風,合稱六大。本性圓融無礙,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不生不滅。

  阿難,你心沉迷,還未悟透你的見聞覺知,本來是如來藏之理。你應當觀察這見聞覺知,究竟是生是滅?是同是異?還是非生非滅?還是非同非異?

  原文

  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1,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遍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注】

  1 性見覺明,覺精明見 性見,指眼根有能見之功能;覺明,指眼根接觸塵境產生了視覺。覺精明見的意思是能起分別事識的覺精,緣所見的塵境生出了眼識。

  白話解

  阿難,你還不了解如來藏之性,這如來藏之性,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眼根能見之性,周遍法界;耳鼻舌身諸根,有聽嗅嘗覺之性,此等奇妙功能,都周遍法界,遍達十方,無有定處,無非循業而發。

  世間人無知,錯誤地認為是因緣生或自然有。其實都是識心分別計度的見識,無非隨緣施設的言說,都無實義。”

  七 識大種無自性

  原文

  阿難,識性無源,因於六種根塵妄出。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捨利弗。

  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然而出?

  白話解

  阿難,識性沒有源頭。因虛妄的六根與六塵生出妄識。你看會中諸位聖賢,用眼睛一個一個看,只須像鏡子照物那樣,不必另做分析,你的眼識便能在人群中逐一指點,這個是文殊,這個是富樓那,這個是目犍連、這個是須菩提、這個是捨利弗。

  你認為這了別的眼識性生於見性?生於色相?生於虛空?或沒有因緣,突然而生?

  原文

  阿難,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無明暗及與色空,四種必無,元無汝見,見性尚無,從何發識?

  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無色空,彼相尚無,識從何發?

  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無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覺知,無處安立。

  白話解

  阿難,若說你的眼識是生於見性,假如沒有明暗、色空等塵境,四種都沒有,原來你的見性什麼都沒見到,見性無所見,怎能生出識相?

  若說你的識性是從相生的,不是從見性生的,不能見明,亦不能見暗,不能見明暗,則無法分辨色空,無色空等相,怎能生出識相?

  若說生於虛空,無關見性,無關色相。無見性則不能作分辨,自然不知明暗色空。無色相則無所緣,見聞覺知無處可立。

  原文

  處此二非,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

  若無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無,如是識緣,因何所出。

  識動見澄,非和非合。聞聽覺知,亦復如是,不應識緣無從自出。

  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白話解

  當無見性亦無色相時,識體若空,不外龜毛兔角。識體若有,不同物相。即使你發識,能分別什麼東西?

  若說眼識無因而生,為什麼白天不在你眼識中生出明月?你再詳詳細細想想,有眼睛才能見,有塵境才成相;見到形相說是有,不見形相說是無。這識相究竟緣何處出?

  識相變動,見性澄寂,不能和,不能合;聽聞覺知之性,與此一樣。不會是這識性無因而有。

  若這個識心,本來就無所從出。應知見聞覺知之性,圓融周遍,湛然常寂,亦無處所。識性與見性,加上地水火風空,合稱七大。本性圓融無礙,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不生不滅。

  原文

  阿難,汝心粗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1,妙覺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虛2,寧有方所,循業發現。

  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注】

  1性識明知,覺明真識 依心內貯藏的藏識種子判別現前諸相,能了了分明,這覺知之性緣塵境了別生成新的識相。是真是妄,因人有別。離相不攀緣,即得正覺。能見如來,妄識即轉正智。正智亦名真識。覺與識,非一非異;真與妄,亦非一非異。

  2 含吐十虛 含為收,吐為放。十方界萬物萬象,能盡收於一心,覺性識性能放至十方,遍覽萬物萬象。

  白話解

  阿難,你心性粗浮,不識從見聞覺知生發的識相本是如來藏之理。你試細細思量,六根、六塵與六識,是同是異?是空是有?非同非異?非空非有?

  阿難,你原來不了解如來藏之性,這如來藏,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虛,無有定處,無非循業而發。

  世間人無知,錯誤地認為是因緣生或自然有。其實都是識心分別計度的見識,無非隨緣施設的言說,都無實義。”

 

上一篇:楞嚴經白話解卷第六 第十六章 地水火風空見識 隨緣施設無實義之三
下一篇:楞嚴經白話解卷第六 第十六章 地水火風空見識 隨緣施設無實義之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