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咒頌念
成觀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九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卷九】 B.色界天——四禅天 (A)初禅三天 1.三天名義 ①梵眾天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無有智慧,但能執身不行YIN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 【注釋】 “所修心人”:即修心之人。 “不假禅那,無有智慧”:“假”,藉,利用。“禅那”,禅定,或亦指首楞嚴定。“智慧”,指佛慧,真實之智慧。謂:若修行人,不修無漏的禅定,亦未得佛智。 “但能執身,不行YIN欲”:以無智慧,故不能行慧觀,觀欲不淨、無常、苦、空等,而令其心究竟離欲;因此他們只能以信解力、意志力、及持戒力制欲,執身不YIN。 “想念俱無”:“想”,憶想。“念”,思念。已作而思之曰想;未作、欲作而思之曰念。 “無留欲界”:“留”,居留。謂來世不再居留於欲界。(但這只是暫時如是;因為尚未證聖道,未究竟出離欲界;故與阿那含之永離欲界不同。) “是人應念身為梵侶”:這是譯者省文,應言“是人命終後,應念……”。“梵侶”,梵天之俦侶。亦即化生於色界初禅天中,為禅天中人。 “梵眾天”:為梵天王之子民,天壽二十小劫,身長半由旬。 【義貫】 “阿難,世間一切所” 有“修心”之“人”,若“不假”無漏“禅那”修習佛定,且“無有”真實“智慧”,而他們“但能”以信解及持戒力“執身不行YIN欲”,甚至“若行若坐” 四威儀中,欲“想”與欲“念俱無”,欲“愛”之“染不生”於心,故其人來世“無”復“留”居於“欲界”;“是人”命終之後,即“應念”化生於色界天上,“身為梵”天之俦“侶。如是一類” 眾生,“名梵眾天”。 【诠論】 從色界初禅天以上的十八天,雖然都已離欲染,但尚有色質,貌如童子,身白銀色,衣黃金色,但無男女之別,純是化生,以其色身殊勝,故稱為色界。 色界又稱梵世,或梵天。梵者,淨也,以離欲染而得清淨。色界天不但離YIN欲,連食欲及睡欲都已離,稍有饑餓或困倦,便以禅悅為食,入於禅定,出定時,即精神飽滿,如欲界人吃飽、睡飽一般。因此,欲生禅天,須先離欲,不但離YIN欲,且離五欲,才能超離欲界,生於色界。故經雲:“離欲得初禅”。 ②梵輔天 【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 【注釋】 “欲習既除”:YIN欲之習已經伏除。 “離欲心現”:離欲之淨心顯現。 “愛樂隨順”:愛樂隨順不違諸律儀,不再是強制執行。這是因為這類人,已有定力,已產生定共戒,故由其定力所持故,自然能持戒清淨,因此不再有強行之苦,而有順於定力而行,得順行之樂。 “梵輔天”:“輔”輔臣,為梵天王之輔臣。天壽四十小劫,身長一由旬。 【義貫】 此類眾生YIN“欲”之“習既”已伏“除,離欲” 之淨“心”即得顯“現,於諸律儀”,已能由定力所持故,“愛樂隨順”不違。“是人”於命終後,“應時”生於色界初禅天,而自然“能行梵”臣之“德”,輔佐梵王弘揚德化,“如是一類”眾生“名梵輔天”。 ③大梵天 【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 【注釋】 “加以明悟”:“明悟”,即有智慧。謂不但具戒,且具智慧,有戒定慧。當然,其定力必然比前更勝。 “大梵天”:初禅天之王,天壽六十小劫,身長一由旬半。 【義貫】 此類眾生“身心妙圓”,四“威儀”俱皆“不缺”,不但具“清淨禁戒”,且“加以明悟”之智慧。“是人”於命終後,“應時”生於色界初禅天,自然“能統”御諸“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 眾生“名大梵天”。 2.結語:伏漏、離欲界苦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禅。】 【注釋】 “三勝流”:即初禅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勝”,殊勝,此為與下界比有二種殊勝:身勝及樂勝。“流”,輩,流趣。 “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正修”,依真本而修,即依性(如來藏性)起修。“真三摩地”,指如來正覺之三摩地。蓋四禅八定乃屬“凡夫定”,而如來正覺之三摩地是為佛定、無漏定。 “諸漏不動”:“漏”,煩惱。此指欲界的煩惱所不能動。 “初禅”:初禅於三界九地中,又稱“離生喜樂地”,以初離欲界生死煩惱,得禅定之喜樂故。於三災中,初禅天仍能為劫火所燒,即所謂“火燒初禅”。 【義貫】 “阿難,此三”種殊“勝流”趣之天人,已臻“一切”欲界之八“苦惱所不能逼,雖”仍“非”依真本而起“正修”得如來正覺之“真三摩地”,仍屬凡夫定者(而非佛定),然於其持戒且修定之“清淨心中”,為欲界“諸漏”所“不”能“動,名為初禅”天(離生喜樂地)。 【诠論】 四禅八定屬凡夫定,但於正定中,亦有“四禅八定”之名。然而凡夫定中的四禅八定,與正定中的四禅八定,名同而義不同。有何不同? 一、方法不同,即所依不同。凡夫定為依有漏心識或其他世法起修,如依地、水、火、風等;而正定須依本性、淨圓覺性而修,故二者不同。 二、目標不同:同樣是達到初禅,乃至四禅,但求凡夫定者系以此為最終目標,以此為滿足,亦即以現生能達初禅定,乃至四禅定,來世得生色界天,暫離欲界苦,以此為足,不知禅天仍在輪回之中。而正定者,系依本性而修;雖亦達初禅,乃至四禅之境界,但禅定對他們而言,只是手段,因他們要依此定力而進修首楞嚴三昧,得於佛定。 故兩者目標迥然不同。是故應知,修正定者,雖亦得四禅四定,但只得其名,只達其境界,而不住於其中,不味著其境界,故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進修無漏。 (B)二禅三天 1.三天名義 ①少光天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 【注釋】 “其次梵天”:亦即高於初禅之梵天。 “圓滿梵行”:“梵”,清淨義,因二禅天人具足戒定慧,故稱圓滿。然而須知,其定慧並非如來無上的佛定、佛慧。又,與初禅三天相比,梵眾天具戒,梵輔天具戒定,大梵天具戒慧;今二禅天具戒定慧,故稱圓滿梵行。 “少光天”:以其心光及身光尚劣,故稱“少光”。天壽二大劫,身長二由旬。 【義貫】 “阿難,其次” 高於初禅之“梵天”,乃“統攝梵人”,具戒定慧,“圓滿梵行,澄” 凝“心”水“不動”,因而“寂”靜“湛”然而起用,全身“生光,如是一類” 眾生,“名少光天”。 ②無量光天 【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注釋】 “光光相然”:“光光”,身光與心光。“相然”,輾轉相燃相映照。以其定力轉勝,故其光亦勝於前。 “無量光天”:天壽四大劫,身長四由旬。 【義貫】 此類眾生由於定力轉勝,其光亦勝,身“光”與心“光”輾轉“相然”相映,“照耀無盡,映” 照“十方”小千世“界”皆“遍成琉璃;如是一類” 眾生,“名無量光天”。 ③光音天 【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 【注釋】 “吸持圓光”:吸取執持圓滿之光明。 “成就教體”:成就以光代音之梵行教體。 “發化清淨”:“發”,宣發。“化”,梵行之教化。“清淨”,以無著無染故清淨。 “光音天”:天壽八大劫,身長八由旬。 【義貫】 此類眾生“吸”取執“持圓”滿之“光”明,“成就”其以光代音之梵行“教體”,宣“發”梵行之教“化清淨”無著無染,“應用無”有窮“盡;如是一類” 眾生“名光音天”。 2.結語:離憂、伏粗漏 【阿難,此三勝流,一切憂懸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三摩地,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禅。】 【注釋】 “一切憂懸所不能逼”:因為於初禅天中,剛離於欲界苦,恐怕還會墜落,故憂愁懸掛,其心隱隱不安,須時時以修“有覺有觀”來對治。今既已至於二禅天,離欲界已遠,因此害怕墜落的恐懼感已息,憂懸所不能逼,因而安心於定中入“無覺無觀”之觀行。 “雖非正修真三摩地”:雖是無覺無觀,但也仍非如來之正覺三摩地,仍屬有漏定。 “粗漏已伏”:“粗”,大也。初禅時只得漏心(煩惱心)不動,但尚未能制伏。今二禅天中,能以定力壓伏前五識煩惱心,令不起現行,故稱“粗漏已伏”。 “二禅”:於三界九地中,又稱定生喜樂地,以其能以定力功德,發生喜樂。此天於三災中,火災不到,但有水災,即所謂“水漫二禅”,以其心中具有喜水故。 【義貫】 “阿難,此三” 種殊“勝流”趣之天人,“一切”初禅天人怖墜之“憂”慮“懸”掛“所不能逼,雖非” 依寂常之真心“正修真”實“三摩地”,然其“清淨”梵行“心中”,前五識現行之“粗漏已”以定力壓“伏”不起,“名為二禅”天(定生喜樂地)。 (C)三禅三天 1.三天名義 ①少淨天 【阿難,如是天人,圓光成音,披音露妙,發成精行,通寂滅樂;如是一類名少淨天。】 【注釋】 “圓光成音”:其圓滿之光明成就音聲。 “披音露妙”:披發音聲,顯露妙理。 “發成精行”:復依妙理發成精玄之行。 “通寂滅樂”:“通”,達到。謂:以定力初伏第六識,而達於禅定中輕安之心所發寂靜之樂。然此寂滅乃相似寂滅,非可濫於本性寂體全顯之真寂滅,兩者系同名而異體。 “少淨天”:天壽十六大劫,身長十六由旬。 【義貫】 “阿難,如是天人”,以其“圓”滿之“光”明“成”就“音”聲,而“披”發“音”聲顯“露妙”理,復依妙理而“發成精”玄之“行”,更以定力伏第六意識而“通”達相似“寂滅”之禅定“樂”,非真寂滅,“如是一類”眾生“名少淨天”。 ②無量淨天 【淨空現前,引發無際,身心輕安,成寂滅樂;如是一類名無量淨天。】 【注釋】 “淨空現前”:“淨空”,淨境亦空。謂此類天人,以定力轉深,故得令其於少淨天所證之淨境,亦達於空。以淨境亦空故,達無量淨。 “引發無際”:“無際”,無邊際。謂引發虛空與淨境皆無邊際。 “無量淨天”:天壽三十二大劫,身長三十二由旬。 【義貫】 此類天人,以定力轉深,故“淨”境亦“空”之境界得以“現前”,因而“引發”空與淨皆“無”邊“際”,斯覺“身心輕安”,無累無礙,“成”就相似“寂滅”之“樂;如是一類” 眾生“名無量淨天”。 ③遍淨天 【世界身心一切圓淨,淨德成就,勝托現前,歸寂滅樂;如是一類名遍淨天。】 【注釋】 “勝托現前”:“勝”,殊勝。“讬”,讬付、寄托之處,即安身立命之處所。謂此天之天人,自以為已達到究竟安身立命之處。 “遍淨天”:以其所觸之處皆成淨妙,故稱“遍淨天”。天壽六十四大劫,身長六十四由旬。 【義貫】 此類天人定力又復轉深,其依報之“世界”及正報之“身心,一切圓” 滿清“淨,淨德成就”,妙樂無窮(有漏世間之樂莫過於三禅樂),故彼天人乃自以為殊“勝”究竟“托”付身命之處已然“現前”,而“歸”於此地之相似“寂滅”之“樂。如是一類”,眾生,“名遍淨天”。 2.結語:身心安穩、與喜樂俱 【阿難,此三勝流具大隨順,身心安隱,得無量樂,雖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禅。】 【注釋】 “具大隨順”:指此類天人對於其所修世間禅之相似寂滅,具大隨順;非是順於真如涅槃法性。 “身心安隱,得無量樂”:“身心安隱”,因為六識之現行已伏,不再有現行煩惱,故得安隱。“隱”,《玉篇》:安也。《辭海》:“《晉書顧恺之傳》:‘行人安穩,布帆無恙。’(安穩)亦作安穩。”“得無量樂”,以三禅已離於二禅之喜支,唯有樂支(喜受較粗,樂受較細),其樂周遍,故曰“得無量樂”。 “三禅”:三禅天於三界九地中稱為“離喜妙樂地”。此天於劫末,水火二災皆不能至,然仍有風災,故語曰:“風吹三禅”,以三禅猶未離風相之出入息故,風災得至。 【義貫】 “阿難,此” 三禅天中之“三”種殊“勝流”趣之天人,於世間禅之相似寂滅“具大隨順”,由於其六識之現行煩惱已伏,故“身心安隱”,且以離於二禅之喜支,故證“得”周遍“無量”之禅定“樂,雖非”真“正”依寂常真心而證“得真”實之“三摩地”,然於其“安隱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禅”天,離喜妙樂地。 【诠論】 一般而言,學佛的目的在於“離苦得樂”;若得三禅之果報,則於世間有漏之樂即已達於極致,因為世間一切快樂中,無過於三禅者;這也是因為四禅系入於捨受,不苦不樂,因此,以世間人的眼光來看,便不得謂快樂或不快樂。至於四禅以上的四空處天,由於是無色界,因此更加與苦樂無涉。 縱觀三界六趣之苦樂,欲界之地獄趣及餓鬼趣純是受苦;人趣與畜生趣,苦樂參半;仙趣與六欲天,樂多苦少,然其樂之本質仍是五欲之樂。至於色界,初禅天已離於欲界苦,得“離苦”之喜樂;二禅天得“定”之喜樂;三禅天離於二禅較粗之喜受,而純受樂受;四禅天則連樂受亦覺其相太粗、太擾動,故於樂受亦以定力而離之,入於捨受,證得不苦不樂受,住甚深禅定;雖然如是,但此四禅天之定依然屬於世間禅,系有漏定,猶不能斷生死煩惱,這點不可不知。 (D)四禅凡天 1﹒凡外四天 ①福生天 【阿難,復次天人不逼身心,苦因已盡,樂非常住,久必壞生。苦樂二心俱時頓捨,粗重相滅,淨福性生;如是一類名福生天。】 【注釋】 “不逼身心”:謂以苦惱憂懸不起,故得以不逼惱身心。 “苦因已盡”:此指不求欲樂,六識馳求之心已止,故稱為苦因已盡,然須知此非如聖道之已修斷苦因。 “樂非常住,久必壞生”:“樂”,指三禅之樂。謂明了世間一切樂皆非常住,“壞”,變壞。謂樂久之後,必有壞相生,壞相生後,其樂必滅。 “粗重相滅”:“粗重”,指苦與樂。謂由於苦與樂於清淨心中,仍為生滅之相,仍是一種負擔,而今此粗重之相已滅。 “淨福性生”:捨心不動之淨福性乃得生起。 “福生天”:天壽一百二十五大劫,身長一百二十五由旬。 【義貫】 “阿難,復次” 此類“天人”已達苦惱憂懸“不逼身心”之境界,其六識現行之“苦因已盡”,亦明了一切世間“樂”皆“非常住,久” 後“必”有“壞”相“生”起。因此此天於“苦樂二”種“心”所“俱時頓捨”,故苦與樂之“粗重相”皆悉除“滅”,而捨心不動之“淨福性”於焉“生”起;“如是一類”眾生“名福生天”。 ②福愛天 【捨心圓融,勝解清淨,福無遮中得妙隨順,窮未來際;如是一類名福愛天。】 【注釋】 “捨心圓融”:“捨心”,以“捨定”而住於“捨受”(不苦不樂)之心。“圓融”,圓滿融洽。謂由於此類天人之捨定更深,功行純熟,故能令其所修之捨定圓融於一心之中,無有擀格。 “勝解清淨”:“勝解”,即理解殊勝且決定,謂了知“捨定”系決定且殊勝之行,如此之理解,決定不異,故稱為“勝解”。“清淨”,指能所雙亡,故雲清淨。 “福無遮中”:“無遮”,無遮限。謂以“捨心”圓滿融洽,故無遮限。 “得妙隨順”:得上妙之隨順,即於“捨定”得大自在,毫無遮障。 “窮未來際”:謂盡未來際,愛樂、隨順“捨定”。 “福愛天”:以此天之福,於有為界中最為可愛,故名。此天天壽二五0大劫,身長二五0由旬。 【義貫】 此類天人以其所修之捨定而住於“捨”受之“心”,已達於“圓”滿“融”洽,決定捨定之“勝解”不動,任持捨定,能所雙亡,達於“清淨”,不為異緣所轉,於其天“福無”有“遮”限“中”,證“得”上“妙隨順”捨定(而於捨定得大自在),於焉“窮未來際”愛樂隨順捨定。“如是一類”眾生“名福愛天”。 ③廣果天 【阿難,從是天中有二歧路:若於先心無量淨光,福德圓明,修證而住;如是一類名廣果天。】 【注釋】 “從是天中”:“是天”,此天,指福愛天。 “二歧路”:二分歧之路,一為直往道,即廣果天,二為迂僻道,即無想天。直往道即仍依福愛天之妙隨順進修,得捨俱禅,定深而發光,故下文說“無量淨光”。更於此光中,以四無量心熏禅福德,令增盛圓明,如此修證而住,稱為廣果天。 “廣果天”:義為廣大福德所感之果。此天之天壽五百大劫,身長五百由旬。又稱“捨念清淨地”。 【義貫】 “阿難,從是” 福愛“天中有二”分“歧”之“路”生出:“若於先” 前福愛天之妙隨順於捨定之“心”,進修而得“無量淨光”,更於此定光中,進修四無量心,“福德”即更增盛“圓明”,即依如是“修證而住;如是一類” 眾生“名廣果天”。 ④無想天 【若於先心雙厭苦樂,精研捨心,相續不斷,圓窮捨道,身心俱滅,心慮灰凝,經五百劫。是人既以生滅為因,不能發明不生滅性,初半劫滅,後半劫生;如是一類名無想天。】 【注釋】 “圓窮捨道”:“圓窮”,圓滿窮究。“捨道”,誤以“捨”為究竟涅槃之道。蓋此類眾生系外道人,乃以捨定為涅槃,故其在定中,未證謂證,自以為已證阿羅漢道,得涅槃,已出生死輪回。然出定之後,知實仍未出生死,於是便謗佛,言佛妄語,妄言阿羅漢“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而實並無此事。以此毀謗三寶罪,其無想天報盡,即墮地獄。 “身心俱滅”:以捨定伏六識之現行令不起,故身心皆歸泯滅之狀。彼外道人以邪見故,因而自以為已證得阿羅漢涅槃道。 “心慮灰凝”:“心慮”,心果緣慮。“灰凝”,如死灰般凝然不動。 “以生滅為因”:“生滅”,指六識之起伏。謂既以依生滅之六識為本修因。 “不能發明不生滅性”:如是因、如是果,故不能開發研明真如本有之不生滅性。 “初半劫滅”:“初半劫”,為生於此天的最初半劫。“滅”,指滅六識想。謂在最初半劫中,由於勤習捨定,最後得滅六識想,而達灰心泯智,是為無想定;接著便住於此定境中,如是經過了四百九十九劫。 “後半劫生”:“後半劫”,指無想天之天壽五百劫的最後半劫。“生”,其六識想,由於其五百劫之天壽將盡(還剩最後半劫),又復生起,於是從無想定出;出定之後,即發覺自己並未以其定力而斷生死、入涅槃,而仍處輪回,因而心生怨惱而謗佛,如前說。 “無想天”:無想天與廣果天系同在四禅天,唯廣果天為世間禅(或凡夫禅),只貪求世間有漏果報而已,並無邪見。而無想天則為外道禅,由於此輩自以為得捨定即是證涅槃,未證言證,且因而謗三寶。故此二天雖同為修“捨禅”,亦同在一處,但種性不同(一為凡夫種性、一為外道種性),果報亦異,故分得兩種天名。 【義貫】 此類外道眾生“若於先”前福愛天“心”中,“雙厭苦樂”,而“精研捨”定之“心,相續不斷,圓”滿“窮”究,誤以“捨”定為究竟涅槃之“道”,而以捨定伏息六識之現行以致“身心俱”皆泯“滅,心”思緣“慮”有如槁木死“灰”般“凝”然不動,得無想定;於焉住於如是灰心泯智之無想定“經五百劫。是人既以” 依“生滅”之六識“為”本修“因”,因而“不能”開“發”研“明”真如本有之“不生滅性”,是故此人生於此天的最“初半劫”以習捨定而“滅”六識想,得無想定,接著即住於此定中達四九九劫,然而於最“後半劫”之際,以天壽將盡故,報盡定銷,故其六識想仍復“生”起而出定。“如是一類”眾生,“名無想天”。 2.結語:苦樂不動,於有為法達純熟 【阿難,此四勝流,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雖非無為,真不動地,有所得心功用純熟,名為四禅。】 【注釋】 “四勝流”:指四禅之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以上為凡夫天),以及無想天(此為外道天)以此四天雖不究竟,然於世間之有漏果報中,亦屬殊勝,故佛稱之為四勝流。 “一切世間諸苦樂境所不能動”:謂此四禅之四天,皆已雙捨世間之一切苦樂、入不苦不樂之捨定,故一切苦樂境界不能動亂其心。 “有所得心”:以此四天雖言修捨定,捨於苦樂,而入不苦不樂之捨定,然以佛究竟義言之,此捨定仍有“不苦不樂”之“捨受”可得,而捨受仍為心所有法的“三受”之一,仍是有所得,非全無“心、心所”法可得,是故佛言仍是“有所得心”。 【義貫】 “阿難,”於四禅天中的“此四”種定力與果報皆殊“勝”之“流”輩,已於下自欲界上至三禅的“一切世間”之“諸苦樂境”界“所不能動”亂;其所證境“雖非”不生不滅真境之 無為”真如“真不動地”,然於其所修捨定之“有所得心”(仍有捨受可證可得),其“功用”已臻“純熟”能任運其捨定之功用而住於捨受之不動,是,“名為四禅”之四天。 (E)四禅五淨居天(五不還天) 1.五淨居之因 【阿難,此中復有五不還天,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苦樂雙亡,下無卜居,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 【注釋】 “此中”:此第四禅天之中。 “五不還天”:“不還”,梵語為阿那含,義為不還,指不再回到欲界受生,此為小乘三果聖人,於人間證得阿那含果,命終之後,即不再生於欲界,而讬生於此不還天,便在此天中證阿羅漢道,隨即入涅槃。以不還天共有五處,故稱“五不還天”,又稱“五淨居天”;以其為淨業之聖人所居,故稱淨居。 “於下界中九品習氣俱時滅盡”:“下界”,指欲界。“九品習氣”,為九品思惑,指貪嗔怪癡慢之種子習氣。以此習氣系攝現行煩惱,而經中省文不言。“俱時滅盡”,九品思惑斷盡,故得證三果阿那含,為不還果,不須再來欲界受生。 “苦樂雙亡,下無卜居”:“下”,下界。“卜居”,居處。因為苦樂雙亡,於欲界中已經沒有此聖人可居之處。 “故於捨心眾同分中安立居處”:“捨心”,住捨定之心,指四禅天。故於同樣已達捨心的眾同分之第四禅天中寄居,暫住於此處,以斷剩余之七十二品思惑,而求證阿羅漢果;然後即於此天般涅槃。 【義貫】 “阿難,此” 第四禅天“中復有五” 種“不還天”,乃不還果(三果阿那含)聖者所暫居之處。此五天之天人已“於下界”(欲界)“中九品”思惑(貪嗔癡慢)之種子“習氣”與現行“俱時滅盡”,而證三果聖位,達於“苦樂雙亡”,心無欲界苦樂生滅,故其於“下”欲界已然“無卜居”之處,是“故於”第四禅“捨心”之“眾同分”地“中”,暫時“安立居處”,以斷余七十二品思惑,而證阿羅漢。 【诠論】 淨居天之所以有五種之別,依《俱捨論》雲:“雜修靜慮,有五品不同,故生五淨居天。“靜慮即禅定之別名。又雲:”雜修者,初起無漏觀,次起有漏觀,後復起無漏觀,間雜而修故。“又釋《五品》雲:”五品者,下、中、上、上勝、上極也。問:何故名為淨居?答:三果聖人,於下界中九品思惑俱時滅盡,故名為淨。淨者所居之處,故名淨居也。” 2.淨居五天 ①無煩天 【阿難,苦樂兩滅,斗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注釋】 “苦樂兩滅”:“兩滅“,雙亡。 “斗心不交”:“斗心”,忻厭之心,以忻厭兩者相反相對故。按:忻厭即是愛憎也。“交”,交戰。以內心無交戰,故無重大煩惱,因此煩熱寢息,初得清涼。 “無煩天”:此天之天壽一千大劫,身長一千由旬。 【義貫】 “阿難,”已達“苦樂兩滅”,忻厭爭“斗”之二“心不交”戰,煩熱寢息,初得清涼“如是一類”“聖者,名無煩天”。 ②無熱天 【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注釋】 “機括獨行”:“機括”,弩上發矢之機,即弓弦上所安的機關,即今所謂的彈簧或機械裝置。“獨行”,此弓上的機關之收或放,一時只能作一項,不可能收放二者同時進行。以此比喻阿那含聖者的心念,系獨一無二,不雜余念,猶如機括之獨行。 “研交無地”:“研”,研求。“交”,交诤。“無地”,無處,即謂不可得。謂吾人若研求其心中與其當前一念交诤之第二念,則了不可得(其心中,於一切時中,唯有一念,從無第二念生起、或交雜),因此連微煩之熱亦無。按:前面的無煩天中,仍有“斗心”,只是“不交”;而今無熱天中,連能起相斗之第二念亦無。 “無熱天”此天之天壽二千大劫,身長二千由旬。 【義貫】 此天之聖者,其心念之收放,有如弓弩上“機括”(彈簧)之收放一般,是或收或放、單“獨”運“行”的,故其心念極其單一,從不間雜余念,吾人若“研”求其心中“交”诤之第二念,則“無地”可求(了不可得);第二念既無,故連微煩之熱亦無。“如是一類” 聖者,“名無熱天”。 ③善見天 【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象一切沈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 【注釋】 “十方世界”:指此一大千世界之內的十方世界,而非十方佛世界。 “妙見圓澄”:以其已修得“天眼智通”(又稱“天眼通”),故其妙見得圓滿此大千世界,所見澄清朗徹。 “更無塵象”:謂其所見更無外境(塵象)之隔障。 “一切沈垢”:承上文,其所見亦無內心沉垢之留滯,是故於內外皆無障礙。 “善見天”:此天之天壽四千大劫,身長四千由旬。 【義貫】 此天之聖者,於此大千世界內之“十方世界”,以其已修得天眼智通故,其“妙見圓”滿大千、“澄”清明徹,所見“更無”外境“塵象”之隔障,亦無內心“一切沈垢”之留滯,故內外虛融,妙見無礙。“如是一類”聖者,“名善見天”。 ④善現天 【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 【注釋】 “精見現前”:“精見”,精妙之見,指前之善見天,既已精妙之見現前。 “陶鑄無礙”:“陶鑄”,即修練、證得。“無礙”,指變現無礙。謂以定慧力,修練成就“神境智證通”(又稱“神境通”或“神足通”),而得變現無礙。 “善現天”:此天之天壽八千大劫,身長八千由旬。 【義貫】 前之善見天既已證天眼智證通而“精”妙之“見現前”,此天更以定慧力“陶鑄”修證神境智證通,而得變現“無礙;如是一類”聖者,“名善現天”。 ⑤色究竟天 【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注釋】 “究竟群幾”:“究竟”,究竟研窮。“群幾”,群動之幾微。群動者,一切有為法、或生滅之法也;以有生滅,故有動相。幾微者,極小極小的微妙之相。此謂此天之天人,研窮一切有為法,到了極其微小的生、住、異、滅之相,如剎那剎那之生滅相,亦得其究竟。 “窮色性性”:謂推窮諸色法之性,至於空性,即所謂鄰虛塵;此亦即所謂“析色入空”。此是凡小之法門;大乘菩薩則不如是,以了色性本空故,色相非空、非不空,以無為故空,以有為故不空;是故菩薩知空非以析而空,本性空故,無有“有無”可得,故究竟空。 “入無邊際”:入於無邊虛空之邊際。 “色究竟天”:是為色界之最高天,故又稱“有頂天”,梵名阿迦尼吒天,以是色界之極頂,故稱色究竟。又以其聖者窮研色法至於究竟,故得“色究竟天”名。又,色界之魔王,摩醯首羅天,亦在此天中,但與五淨居天不同。此天之天壽一萬六千大劫,身長一萬六千由旬。 【義貫】 此類聖者,“究竟”研窮“群”動之“幾”微(一切有為法極微之生住異滅相),推“窮”諸“色”法之“性”至於空“性”(析色入空),而“入”於“無邊”虛空境界之邊“際。如是一類” 聖者,“名色究竟天”。 3.結語:五淨居天為四禅諸凡夫天所不能知見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禅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粗人所不能見。】 【注釋】 “彼諸四禅四位天王”:謂即使對於凡夫位之第四禅天(福生、福愛、廣果、無想)中之四位天王而言。 “獨有欽聞,不能知見”:“獨有”,唯有。“欽聞”,即聽聞;“欽”表恭敬。“不以知見”,卻不能知、不能見。以五不還天為三果聖人之境,而第四禅天則或為凡夫、或為外道,連初果都尚未達到,故無法知見聖人之境界。 “世間粗人”:“粗”,以煩惱具足故名為粗。煩惱粗重之凡夫,以不修無漏業,故不能知見聖人及其道場。 【義貫】 “阿難,此” 聖人所居之五“不還天”即使對於“彼諸”第“四禅”天中之“四位天王”而言,亦唯“獨有欽聞”其事,而“不能知見”其依正。猶“如今”之“世間”中,於“曠野深山”中若有“聖道”之“場地”,以“皆”是“阿羅漢”等聖眾之“所住持故,世間” 煩惱“粗”重之“人,所不能見”,非其境界故。 4.總結色界天:不出色界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注釋】 “獨行無交”:“獨行”,以無情欲,清淨無侶,故曰獨行。“無交”,指與五欲無交涉。 “未盡形累”:指此十八天之天人,以尚有化生之色質故,尚未盡形色之累。 “自此已還”:“此”,指五淨居天。“已還”,以下,指從五淨居天至於梵眾天。 【義貫】 “阿難,是十八” 禅“天”之天人,無欲、無侶、離愛“獨行”而與五欲“無交”涉,雖已離欲,以尚有化生之色質(色界天質)故仍“未盡形累,自此” 五淨居天“已還”,下至於梵眾天,統“名為色界”。 C.無色界天 (A)無色界中回心之大阿羅漢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回心大阿羅漢。】 【注釋】 “有頂”:即色究竟天,以居色界之頂,故又稱有頂天(“有”者,色界之謂也)。 “色邊際”:色界之邊際,即與無色界為鄰之處。 “二種歧路”:“二種”,指利與鈍二種人。“歧路”,分歧之路,謂利鈍二種人所行不同。 “發明智慧”:開發顯現無漏人空之智慧。 “回心”:回小心(小乘自求度脫之心)向於大心(大菩提心)。 【義貫】 “復次,阿難,從是” 色界之“有頂”天(色究竟天)與無色界相鄰之“色”界“邊際中,其間” 之增上者“復有”利鈍“二種”人所行分“歧”之“路”:其利根者,“若於捨” 定“心”中開“發明”了無漏人空之“智慧,慧光圓”明“通”達,“便”超“出塵”世境“界”,離分段生死,“成阿羅漢”,然彼若不以得小果為已足,而更“入菩薩乘”,進修大菩提。“如是一類”聖者“名為回”其小“心”向於大心之“大阿羅漢”。 (B)四空天 ①空無邊處天 【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注釋】 “捨厭成就”:欲捨質礙之厭離心成就。 “覺身為礙”:覺有色之身(色界身)仍為掛礙。 “銷礙入空”:銷泯色礙之身而入於空。蓋此天系於地水火風四大之身生厭患,故銷四大而入於空大(第五大)。 “名為空處”:“空處”,即空無邊處天。此天之天壽二萬大劫;以四空天沒有“業果色”,唯有“定果色”,故其天唯有壽命而不言其身形長短。 【義貫】 在色究竟天中之鈍根者,“若在捨心” 之定中,仍欲進而“捨”其色界質礙身之“厭”離心“成就”,以“覺”有色之“身為”掛“礙”,故歸堅修空觀,而入空處定,從而依彼定力“銷”泯色“礙”之身,“入”於“空”境。“如是一類”眾生“名為空”無邊“處”天。 ②識無邊處天 【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注釋】 “諸礙既銷”:“礙”,質礙,即色法。“銷”,銷泯。謂能依之有色質礙皆已銷盡。 “無礙無滅”:第二“無”字,即空義。謂連所依的無質礙之空亦泯滅。 “其中唯留阿賴耶識”:以雙厭色空,唯依於識,故只留第八阿賴耶識而不滅之。蓋此天之天人,於六大中之前五大(地、水、火、風、空)並皆厭患,故唯依於識大(第六大)。 “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全”,保全。不但不滅阿賴耶識,連第七末那識亦保全其中一半。因為末那系一半向內緣第八識為我,另一半向外緣前六識為我所;今諸色已不存,故六識已滅,因此第七識之半分(向外緣的部分)亦已不存在。且既保留住第八識,故向內緣的半分第七識仍在,因此而仍有微細之我相存在,以末那為我執中心故。 “識處”:即識無邊處天。此天之天壽為四萬大劫。 【義貫】 此類天人,“諸”質“礙”之色“既”已“銷”泯,所依之“無”質“礙”之“無”(空)亦已“滅”,以厭離色空,唯依於識,故於“其”心“中唯留”第八“阿賴耶識” 而不滅之,並保“全於末那” 識向內緣之“半分”(一半)而維持其“微細”之我相。“如是一類”天人,“名為識”無邊“處”天。 ③無所有處天 【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注釋】 “空色既亡”:謂於前二無色天中,空與色皆已銷亡。 “識心都滅”:“識心”,指猶存的半分末那識。謂此天更進而將這殘留的半分末那識亦予以伏滅。 “十方寂然”:“寂然”,即冥然。此即是印度外道昧為“冥谛”之處(亦是中土儒道所謂之混沌、或無極),妄以為是一切真理之源,視為究竟之極理。以阿賴耶無分別,而半分之第七末那識既滅,因而此時但覺十方寂然,彼外道人便以為此乃太初之始,萬象未兆之處,一切萬物之本源。 “迥無攸往”:“迥”,遠。“攸”,所。遠無所往,謂即不再遠去,指不復於修行上更求增進或改善,以其自以為己達諸法之本源究竟。 “無所有處”:以此天之天人覺色、空、識(身、心、內外)皆無所有,故名為無所有處天。此天之天壽六萬大劫。 【義貫】 於前二天中“空”與“色既”皆已銷“亡”(初天滅色歸空,二天滅空歸識),此天則更進而將猶存的半分末那“識心都”以定伏 “滅”之(以其覺半分向內緣之識仍易啟散動,而為苦故);此時第七識既伏滅,唯有第八識仍在,而因為阿賴耶識非有分別之作用故,因此這時但覺“十方寂然”安穩,而“迥無攸往”,是故彼即以此天為恆久究竟安身立命之處。“如是一類”眾生,“名無所有處”天。 ④非想非非想處天 【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注釋】 “識性不動”:“識”,指阿賴耶識。“不動”,不可動搖之性,即藏識之性,本來常住,不可動搖。 “以滅窮研”:“滅”,滅盡定。謂以滅盡定之力欲窮研第八識之不動性。 “於無盡中發宣盡性”:謂藏識之性本來無盡,而此天之人卻強欲以其定力盡發其性。 “如存不存”:此天人之阿賴耶識由於受其定力所逼故,雖存而猶如不存,以不再起現行故;此境界即所謂“非想”。 “若盡非盡”:且其阿賴耶識又好象已盡,而實非盡,此境界即所謂“非非想”。 “非想非非想處”:此天之天壽八萬大劫。 【義貫】 此類天人、於阿賴耶“識性”中之堅固“不”可“動”搖之本性、妄“以滅”盡定之力而“窮”究“研”推之,而“於”本來“無盡”之藏性“中”強欲以定力“發宣”而滅“盡”其“性”。其阿賴耶為由其定力所逼故,即顯出“如存”而“不存”之相(非想之境界),以不起現行故,及“若盡”而實“非盡”之狀(非非想之境界)。“如是一類”天人“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天。 (C)無色界中不回心鈍羅漢入外道天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注釋】 “此等窮空”:“此等”,指原在不還天,後生於四空天之天人。“窮空”窮竭心境二者,欲令其空;或亦窮盡諸法,欲令其空。 “不盡空理”;“空理”,即真空之理;此真空之理有二層:一、相空之理,指人空與法空。二、性空之理,以如來藏性中,諸法之性本空。此天之天人由於不違此理,更橫欲以定力銷泯之,強令成空。 “從不還天聖道窮者”:為此謂天人本居於色界之不還天,修習聖道,然而卻妄欲以定力窮空(窮盡諸法,欲令其空),因而令他從五淨居天生於無色界之四空天,最後轉生無色界之非想非非想處天。 “如是一類名不回心鈍阿羅漢”:“不回心”,有二義:一、不及早回凡作聖;二、不回小向大。“鈍”,鈍根。雖是鈍且不回心,但以其仍修聖道,故仍在此天證阿羅漢,只不過多經過了四空天的二十萬大劫之周折,亦即比利根(於淨居天成阿羅漢)者,須多修二十萬大劫,方得證阿羅漢,因此多走了許多冤枉路。 “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無想”,指第四禅所攝之無想天。“諸外道天”指無色界之四空天。 “窮空不歸”:謂只一心修習有漏定,強欲窮盡一切法,令達於空,而不返歸於無漏之正道之行。 “迷漏無聞”:“漏”,有漏天,有漏境界。“聞”,多聞,聞慧。謂迷於有漏境界,妄以彼有漏作無為想,以為究竟,而無聞慧,無有正智、正知正見,因而錯修而不覺知。 “便入輪轉”:指此四空天之天人於八萬大劫報盡之後,便墮入輪回,故令其前多世辛苦所修,盡成泡沫。 【義貫】 此上所說之“此等”四空天的天人,強欲“窮”盡一切法,令達於“空”無,然實“不”能“盡”達如實真“空”之“理”,其中甚至亦有“從”五“不還天”而轉生此天者,彼等天人雖本系修習如來“聖道”然於中途忽迷而強欲“窮”空,以是因緣而來生於此四空天“者,如是一類”,最後即在彼天,乘其窮空之力,斷四谛惑、三十六品盡,證我空理,成阿羅漢道,此等“名不回心鈍” 根之 “阿羅漢”。 其次“若”有凡外諸天人之天人“從”第四禅之“無想”天及四空外之“諸外道天”,一心修習有漏定,強欲以定力“窮空”而“不歸”於無漏正智之道,“迷”於有“漏”境界以為真實究竟,“無”有正“聞”之慧,此輩天人於其八萬劫天報受盡之後,“便”即下墜“入”於“輪轉”,一切所修盡歸泡影。 (D)結語 a.結語一:通於凡聖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游三摩地,漸次增進,回向聖倫所修行路。】 【注釋】 “凡夫業果酬答”:“酬答”,報答也。此謂諸天之天人,所受之福報雖然殊勝,但佛言:即使如此殊勝的天福,也不過是依於凡夫所修的有漏善業所得的果報(亦即,那“天福”不過等於是“報答”他過去所修的凡夫有漏業之酬償而已,報終有盡,並非永恆,福報受盡仍須回下界受輪回苦)。 “即是菩薩,游三摩提”:謂即是菩薩寄位於天王之位,而游於三摩地。故所謂“三界寄位諸天”,即是菩薩之示現也;言“寄位”者,即以因緣而暫時寄居其位,非其久住之本位也。又“游於三摩地”,即是菩薩摩诃薩之游戲神通,或言游戲三昧;所言“游戲”者,自在之謂也;極言菩薩摩诃薩於三昧神通變化,已得大自在,猶如游戲之毫無掛礙,輕而易舉、饒富趣味,自受法樂。 “聖倫”:“倫“,類,輩。謂聖人之類,即與聖同倫。 【義貫】 “阿難,是諸” 六欲、四禅諸“天上”其中“各各天人”(天眾)“則是”依於“凡夫”有漏“業果”之“酬答”(以其於因地中修有漏之戒定,而得獲諸天之勝福,凡此不過是酬答其因地中所修善業之報而已),福報“答盡”之後,仍須散“入”諸趣而受“輪”回生死之苦。然而“彼”諸天“之天王”,皆非凡夫,“即是”大乘“菩薩”寄於天王之位,而遨“游”於其“三摩地”中之變化境界,彼諸天王即以此形相而“漸次增進”其所修證,終究“回向聖倫所” 共“修行”之無上菩提“路”。 b.結語二:不出無色界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注釋】 “身心滅盡”:無色界天之前二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身境都空,是“身”滅盡;後二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則諸識不起,是為“心”滅盡;然以究竟義而言,其心識非實滅盡,只是以定力壓伏之,令之長劫不起現行而已。 “無業果色”:“業果色”即由業果所生之色,亦即五蘊色身。四空天之天人雖無“業果色”,但卻有“定果色”。定果色即唯識宗所說之“法處所攝色”中之“自然所生色”,乃“業果色”之對稱;即指由禅定力所變現之色聲香味觸等色境;此類色法系以勝定力,而得於一切色法變現自在,故又稱為“定自在所生色”,或簡稱“定所生色”、“定所引色”、“勝定果色”、“自在所生色”等。這些都是無色界天之天人,在以無色界定之定力滅較粗的“業果色”後,復依彼定力而產生的較細之“定果色”,以取代業果色。交光法師之《楞嚴經正脈》雲:“身心俱寂、依正皆空,聖眼觀之,三尺識神,似中有也。”故知,無色界之四空天天人,並非真正完全“無色”(無物),只是其色質較細、較下界為勝而已。 “從此逮終”:“逮”,至,及。從此逮於天壽終了。 “無色界”:無色界之天人為但憑定力,暫時現出沒有明顯的依報與正報之細色,並非真正證了五蘊皆空,永脫分段生死及變易生死,永絕一切業果。換言之,乃是有漏戒及有漏定之善業力所持,暫時如是,天報受盡後仍入輪回。 【義貫】 “阿難,是四空天” 之天人,以其定令其“身心”暫得相似“滅盡”,且令“定”果色之“性現前”,故暫“無業果”所生之“色”現出,“從此”以後便在此天中住於此無色界定,“逮”於天壽“終”了,“名無色界”。 (E)總結三界:迷本積妄而生 【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沉溺,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注釋】 “積妄發生”:“積妄”,積聚妄業。“發生”,發生諸苦報。此謂,眾生於一念妄動之後,復積聚諸妄業、趣三細六粗,而發生諸苦報。 “妄有三界”:“妄有”者,一、虛妄而有,故非真有;二、本不該有而有,故稱妄有。故三界如是,虛妄而有,不應有而有。 “中間妄隨七趣沉溺”:“中間”,指於虛妄的三界中。“妄隨”,有二義:一、迷迷糊糊地隨著。二、本無是事,而現有隨,故稱為妄隨,而實無隨。亦即:其隨是“妄”,無隨方真;是故《金剛經》雲:“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因此無法解脫。“七趣”,即六趣再加上仙趣。 “補特伽羅”:梵語,義為“數取趣”,謂諸有情起惑造業,於三界中數數(頻頻,無數次)取著諸趣而受生。又譯為“眾生”;所謂“眾生”者,謂遭受眾多生死也,故稱有情為眾生。 “各從其類”:各從其同類,而受同樣之果報。 【義貫】 “此”三界一切眾生“皆”以“不了”自己本“妙覺”性、本“明”真“心”,於一念妄動之後復“積”聚諸“妄”業(業、轉、現、三細六粗等)而“發生”諸苦報之依正身,爰虛“妄”而“有三界”之相,且於三界“中間”虛“妄”境地中“隨”著“七趣沉溺”,各種“補特伽羅”(數取趣)皆“各從其”同“類”而造相同之業、受同樣的果報。 第十節 四種阿羅漢趣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修羅類。】 【注釋】 “阿修羅”:又譯為阿素洛。《瑜伽師地論》中譯為“非天”,古德解釋說:以其有天福、但無天德,故稱非天。舊譯為“無端正”;《長阿含經》雲:“修羅生女端正,生男多丑。”所以“無端正”是依其男性之容貌而得名。 “四種阿修羅類”:阿修羅依其種族,共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四種,而分別屬於天、人、鬼、畜四趣。阿修羅之種族雖有四種,但其性是一樣多嗔、好斗。 【義貫】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復有”卵、胎、濕、化(分屬天、人、鬼、畜四趣之)“四種阿修羅類”。 ①鬼趣攝修羅(卵生) 【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 【注釋】 “若於鬼道”:指此類阿修羅,苦其前生在鬼道中。 “以護法力”:以護持佛法所得的功德之力。所言“護法”,如護經、護咒、護戒、護禅,或護如法修法之人。 “乘通入空”:“通”,神通。謂當其鬼趣報終之後,以善業力,乘神通入於空界而居。 【義貫】 此類阿修羅“若”其前生“於鬼道”中,“以”善顯、善心而“護”持佛“法”所得功德之“力”,其鬼趣報終之後,以善業力,“乘”神“通”而“入”於“空”界,成阿修羅,“此”類“阿修羅”系“從卵而生”,乃“鬼趣所攝”之阿修羅。 ②人趣攝修羅(胎生) 【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於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 【注釋】 “降德貶墜”:“降德”,德行虧損稱為降德。如色界天之天人,系以梵行清淨持身為德;欲界天則少欲為德。若梵行不夠清淨,或情欲稍重,都是自降天人之德。“貶”,貶谪。“墜”,下墜。若天人之天德不足,來世即被貶谪到下界。 “其所卜居”:“卜”,選擇;“居”,居處。他所選擇的居處。 “從胎而出”:胎生者重情;此天人以情重故被貶,從而感為受胎生。 【義貫】 “若”有眾生“於天”趣“中”,以“降”損天“德”而被“貶”谪,乃“墜”於阿修羅道,“其所卜”擇之“居”處,以其天趣余報而得在須彌山側“鄰於日月”宮,“此”類“阿修羅”以其情重被貶,故感得“從胎而出”,屬“人趣所攝”。 ③天趣攝修羅(化生) 【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 【注釋】 “修羅王”:表示這一類不是阿修羅眾。 “執持世界”:譬如其力能驅役鬼神、施福、降福於人間,因此而左右世界,稱為執持世界。 “力洞無畏”:“洞”,洞徹。“無畏”,無所畏。謂此類阿修羅以其神通力,能洞徹諸天,故得無所畏。 “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四天”,四天王天。《楞嚴經灌頂疏》雲:“梵王小千(世界)之主,帝釋三十三天中尊,四(天)王(為)四(大)洲(之)都統,(皆)各有專司。修羅不攝,(於此中:無所統領,故)妒心起诤,欲竊其(領導)權,時來與(諸天)戰。本(為)與帝釋爭權(其對象是帝釋天),而四(天)王為(帝釋之)先鋒,四(天)王若戰之不勝,方報帝釋,帝釋又復不勝,於是展轉乞力(於)諸天,乃至梵王(親自)出力助戰。“ 【義貫】 “有”一類“修羅王”,能“執持世界”,其神通“力洞”徹諸天,故“無”所“畏”,乃至“能與”色界禅天“梵王及”忉利天主“天帝釋、四天” 王“爭”統治天界之“權。此”類“阿修羅”以福德力大,故不受胞胎,系“因變化”而“有”(乃化生而生),屬“天趣所攝”。 ④畜生攝修羅(濕生) 【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虛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注釋】 “別有一分”:“別”,另外。“一分”,一部分。 “下劣修羅”:“下劣”,指其福報。 “生大海心”:“心”,中心。生於大海的中心。 “沉水穴口”:沉在水穴之口。 “旦游虛空”:白天到空界中供阿修羅王之驅使,故稱游於虛空。 【義貫】 “阿難,別” 於前三種阿修羅,另“有一”部“分”福力較前“下劣”之“修羅,生” 於“大海”中“心,沉”於“水穴”之“口,旦游”於“虛空”以供修羅王之驅遣,“暮”則“歸”於海“水”中而“宿”,以將息日間之勞役,“此”類“阿修羅”乃“因濕氣”而“有”,屬“畜生趣”所“攝”。 第十一節 總結七趣 1.總結一:七趣虛妄因果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虛妄,更無根緒。】 【注釋】 “洎”:及。 “精研七趣”:謂吾人若以智慧觀察,精細研究此七趣。 “皆是昏沉諸有為相”:“昏沉“,其心昏沉。謂七趣眾生皆是其心昏沉之惑,所起的諸有為業相。 “妄想受生”:隨其妄想而受生。 “妄想隨業”:更由妄想而隨之造業、受報。 “皆如空華,元無所著”:“元”,同原,“著”著落、落實,亦即歸於定實之處,稱為“著落”。此謂,然此等七趣皆如虛空華,以其皆“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故,原無有實際的生處或滅處(著落之處所)可得。 “但一虛妄”:全體只是一個虛妄的名相,並無實體。 “更無根緒”:“根”,根本。“緒”,頭緒。謂完全沒有真的根本之體或頭緒可得。 【義貫】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及)阿“修羅”,吾人若以正智觀察“精”細“研”究此“七趣”之緣由,實“皆是”眾生自心“昏沉”闇鈍之無明惑所起之“諸有為”業“相”,隨其“妄想”而“受生”,更由與“妄想”相“隨”之“業”而受報;然基“於”本“妙圓明、無作” 之“本心”來看,七趣實“皆如空華”,乃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元”本即“無”實際“所著”落的生與滅之處可得,全部“但一虛妄”名相,無實自體,“更無根”本亦無頭“緒”可得。 2.總結二:隨順妄惡為因 【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回經無量劫,不得真淨,皆由隨順殺、盜、YIN故。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YIN,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回性。】 【注釋】 “不得真淨”:以三惡趣固然不淨,四善道之淨亦非真,以其思惑之種子系眠伏於其藏識之中,故仍未得真淨也。 “有名鬼倫”:“有”,若有此三惡業。“鬼倫”,與鬼同倫,含鬼、地獄、畜生。此謂:若有殺盜YIN三惡業的,便稱為鬼類眾生。 “無名天趣”:“無”,無此三惡業。“天趣”,含天道,以及與天道相近似之趣,如仙、修羅等。 【義貫】 “阿難,此等”七趣“眾生”,以“不識本心”,妄自起惑造業而“受此輪回”,雖“經無量劫”,亦“不得真”正清“淨,皆由隨順殺、盜、
|
|
|
|
|
|
上一篇:太虛大師:大佛頂首楞嚴經研究
下一篇:成觀法師: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 卷八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