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第六卷 第一章 耳根圓通法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六卷 第一章 耳根圓通法門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文: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來,頂禮佛陀之後,准備向佛報告自己的心得。

  觀世音菩薩,因為凡遇難眾生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所以就有了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又因菩薩於理事無礙之境,觀達自在,因此又稱觀自在菩薩。

  按照《悲華經》所載,往昔劫中,阿彌陀佛為轉輪聖王時,觀世音菩薩為王第一太子,名字叫做不眴。當時在世的寶藏如來為輪王授記之後。不眴太子上前對寶藏佛說:“世尊,今天我以大音聲,遍告所有眾生,我要將我所有一切的善根,全部都回向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祈願我在修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遭受了種種苦惱恐怖之事,退失正法,墮大暗處,憂愁孤窮,無有救護,無依無捨。只要他在這個時候,能夠念誦我的名字,當時就會被我的天耳聽到,被我的天眼看到,這些眾生,如果當下不能從那些苦惱恐怖中解脫出來,我就永遠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今天我為了所有一切的眾生,發出如此宏大誓願。祈願父王轉輪聖王,未來在極樂世界完成了一切的度化眾生的佛事之後,入無余涅槃,一直到正法住期間,祈願我於其中,修菩薩道,也就是在佛的正法,在初夜滅的時候,我則能在後夜,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寶藏佛,聽到第一太子如此宏大的誓願之後,就為他授記說:“你能夠顧念到天人三惡一切眾生,並且為了他們生起如此的大悲心,為了能夠斷除一切眾生種種苦惱恐怖,為了能夠讓一切眾生住於安樂,今天我就為你賜名叫‘觀世音’。在無量壽佛般涅槃之後,經過第二恆河沙等阿僧祇劫,極樂世界佛土將轉名為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所有種種莊嚴,無量無邊,就連極樂世界,都不能相提並論。而你,將能夠於菩提樹下,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

  《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受記經》中說:“佛言,乃往過去廣遠無量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世界名無量德聚安樂示現,佛號金光師子游戲如來。國土清淨莊嚴,說不可盡。其佛法中,有王名曰威德,王千世界。彼威德王,於其園觀,入於三昧。其王左右有二蓮華,從地湧出,有二童子,化生其中,與威德王俱詣佛所,頭面禮足,聽佛說法。時二童子即說偈雲,諸天龍鬼神,聽我師子吼。今於如來前,宏誓發菩提。生死無量劫,本際不可知。為一眾生故,爾數劫行道。況此諸劫中,度脫無量眾,修行菩提道,而生疲倦心。我若從今始,起於貪欲心,是則為欺诳,十方一切佛。嗔恚愚癡垢,悭嫉亦復然。今我說實語,遠離於虛妄。我若於今始,起於聲聞心,不樂修菩提,是則欺世尊。亦不求緣覺,自濟利己身。當於萬億劫,大悲度眾生。如今日佛土,清淨妙莊嚴。令我得道時,超逾億百千。國無聲聞眾,亦無緣覺乘。純有諸菩薩,其數無限量。眾生淨無垢,悉具上妙樂。出生於正覺,總持諸法藏。此誓若誠實,當動大千界。說如是偈已,應時普震動。百千眾伎樂,演發和雅音。光曜微妙服,旋轉而來降。諸天於空中,雨散眾末香。其香普流熏,悅可眾生心。爾時威德王者,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時二童子,今觀世音,及得大勢菩薩摩诃薩是也。是二菩薩,於彼佛所,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來曠遠不可計劫,阿彌陀佛當般涅槃。般涅槃後,正法住世,等佛壽命。在世滅後,所度眾生,悉皆同等。佛涅槃後,或有眾生不見佛者,有諸菩薩得念佛三昧,常見阿彌陀佛。彼佛滅後,一切寶物、浴池蓮華,眾寶行樹,常演法音,與佛無異。正法滅後,過中夜分,明相出時,觀世音菩薩,於七寶菩提樹下,結跏趺坐,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其佛國土,自然七寶,眾妙合成。莊嚴之事,諸佛世尊,於恆沙劫,說不可盡。國中無有聲聞緣覺之名,純諸菩薩,充滿其國。國土號眾寶普集莊嚴。普光功德山王隨其壽命。得大勢菩薩親近供養,至於涅槃。般涅槃後,奉持正法,乃至滅盡。法滅盡已,即於其國,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善住功德寶王如來。如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國土光明壽命,諸菩薩眾,乃至法住,等無有異。”

  如果上述兩部經主要描述了觀世音菩薩最初的發心和授記的話,《大悲經》則描述了觀世音菩薩從初地直超八地的緣起以及佛對他的授記:“佛在補陀落伽山,觀世音宮殿,寶莊嚴道場。觀世音菩薩,放光普照十方剎土,自言過去無量億劫,於千光王靜住如來所,受大悲心大陀羅尼,即從初地超第八地,應時具足千手千眼。由持此咒故,所生之處,恆在佛前,蓮華化生。故其誓雲,若有眾生,誦持大悲神咒,不得往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佛告大眾,此觀世音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汝等大眾,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

  在這裡,觀世音菩薩將會主要匯報他出發心修行的心得報告,他對佛說:“佛啊,我常常想起我在過去無量劫之前,當時有佛出現於世,佛號叫做觀世音,我在觀世音佛前發出了要成就無上菩提的誓願,觀世音佛就教授給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正定的法門’。然後我就開始進行這個法門的修行,在剛開始進行聽聞訓練的時候,我就發現了我所聽聞的聲音,和能夠進行聽聞的聞性,這兩個‘入’,這兩個處,在發揮作用,讓我能夠產生聽聞作用的過程中,逐漸地就沒有了‘所’能夠聽聞的聲音的存在,也沒有了我身體的場所‘入’,‘所’和‘入’都逐漸消亡了之後,就再也沒有所謂的能夠聽到聲音的‘動’,和聽不到聲音的‘靜’,這兩種外相的執著。就這樣不斷地在聽聞中進行訓練,不斷地深入,接著就發現了原來我所認為的‘能聽聞’和‘所聽聞’這兩種執著,也都是虛妄不實的,這個時候,我能夠聽到一切的音聲,但卻不會對任何音聲產生絲毫的執著。進而,就連我的‘能夠知覺之性’,和‘所能夠知覺到的種種’,全部都了悟了其中的空性。而當這個空的證悟越來越趨於圓滿的時候,就連對於‘空’、‘所空’的執著也消亡了,也就是說一切的生滅表現,全部都不能對我產生任何的干擾和障礙,也就是說一切的生滅表現,對我來說全部都消亡了,也就是所謂的‘寂滅’出現了。其實,究竟而言,就連‘寂滅’,也僅僅只是個名詞概念而已。這個時候,突然之間,我就成就了超越了世間和出世間的正果,十方一切全部都圓滿光明,也獲得了兩種殊勝:一種殊勝,就是對上,我已經和十方一切諸佛的本來菩提妙覺之心和合一味,毫無二致,和十方一切諸佛具有了完全同等的大慈威能;二種殊勝,就是對下,我也已經和十方一切六道眾生完全和合無別,和十方一切眾生具有了完全同等的大悲仰渴。”

  從上述這段觀世音菩薩的報告中,我們就可以發現,在觀世音菩薩修行聞思修入三摩地的法門過程中,首先,他是完全明白自己可以具有聽聞能力的,接著,就對自己的這個聽聞能力和聽聞過程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思維,在這種不斷思維的過程中,隨著思悟的不斷深入,修行的精度和廣度也在不斷地提升,而這種精度和廣度的提升,恰恰表現出來的就是三摩地正定!

  所以說,觀世音菩薩在這裡所說的聞思修,才是真正的聞思修的含義和實踐方法,並不是我們現在很多人認為的:所謂的聞,就是多多地聽法,哪裡有法會,哪裡有灌頂,哪裡有書籍,哪裡有磁帶,全部都去參加,去搜羅,以為這就是“聞”了;以為思考這些內容的含義,就是‘思’了;以為念念咒語,磕磕大頭,供養布施,雙盤打坐,這就是‘修’了。

  其實,都只是在外圍而已,嚴格來說,都只是‘相似修行’而已!

  真正的聞思修,就是應當好像觀世音菩薩這樣,由塵而根,由根而識,由識而心,由心而覺,由覺而空,由空而超!層層遞進、曾曾深入,猶如剝筍,猶如劈蕉,如此行持,何愁不空,何愁不悟!

  也就是說,觀世音菩薩在這段報告的文字當中,已經為我們整理出來了非常清楚地一條修證的台階和層次,不論是嚴格按照耳根圓通法門進行行持,還是按照其他根門進行鍛煉,這些層級,都是不可能變化的,不可能超越的。

  而且,這六個層次,非常清楚,非常明確,一步一步,只要你能靜下心來,絕對能夠快速上手。

  難怪後面文殊菩薩會對此贊歎不絕!

 

上一篇:老藝術家自掏2萬元,買萬斤滯銷蔬菜免費發放
下一篇:第五卷 第九章 二十五圓通法門(六)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