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二(之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經》輕松學 卷二(之十)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

  “阿難尊者恭敬地向佛說道:世尊!像世尊您這樣,為我們這些有學聲聞,反復宣說見性不屬於‘因緣所生’,不屬於‘自然而有’,不屬於種種‘和合之相’,也不屬於‘非和合’,等等法義,我的心卻仍舊沒有開悟。”

  “而如今呢,又聽您說到‘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的深奧法義,這讓我進一步增加了迷惑與苦悶。”

  【見見非見】是前文“見見之時,見非是見”的省略句。

  既然世尊已經反復宣說“見性”的相關法義,阿難尊者為啥還沒有開悟,為啥依舊“心猶未開”呢?根據後文,在“第十番顯見”一開始,世尊是這樣說的:“阿難!汝雖先悟本覺妙明,性非因緣,非自然性;而猶未明如是覺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具體內容,咱到後面再詳細學習。

  “心猶未開”的阿難尊者,又聽到了世尊“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的深奧開示,那真是雪上加霜一般,更加迷惑與苦悶了。於是,阿難再次向如來虔誠請法:

  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懇請您發大慈悲,以大智慧眼廣做布施,為我們大家進一步開示,如何才是那個光明清淨的覺悟之心。”

  “阿難尊者這樣說完以後,流下了悲傷的淚水,再次頂禮佛陀,恭候佛陀的聖言開示。”

  【伏願】就是“懇請”的意思。“伏”是敬辭,例如曹植曾雲:“伏見先武皇帝”。

  【弘慈】廣大的慈悲。

  【施大慧目】以大智慧眼廣做布施。其中的“施”是“以…做布施”的意思。

  【覺心明淨】光明清淨的覺悟之心。也就是妙明真心。

  【聖旨】此處指:佛陀的聖言開示。

  阿難尊者由於遲遲不能夠開悟“妙明真心”,心中苦悶無比,所以流下了悲傷的淚水。

  或許有人會問:“男兒有淚不輕彈”呀,這個阿難也太沒出息了,咋動不動就哭呢?

  答: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凡是曾經踏實用功的人,一旦到了“似覺未覺,將悟未悟”之際,也就是最緊要關頭,反而會激起種種習氣,那最後的迷茫心境,執著牽掛等等,與覺悟的智慧之間展開了決戰。哎,人家就要被消滅了,咋會不垂死掙扎呢。

  這樣的內心掙扎,就會催生出較大的悲傷,此時,偶爾悲痛流淚,是正常的。不過,各位同修需要注意的是,過多的悲傷,每每情不自禁,動不動就淚流滿面,等等,則是不好的現象,必須立即調整心態,祈求三寶加持,以免被鬼神精怪之類趁機擾亂,所謂的“悲魔入心”是也,則將會誤入歧途,那是極其危險的。關於這方面,《楞嚴經》第九卷和第十卷當中,將會詳細講說。

  阿難尊者的悲傷流淚,完全在修行的正常范圍之內,尊者的心境仍舊十分從容,在頂禮佛陀以後,便准備聽受世尊的聖言開示。這樣的悲傷,更多的是對於法的渴望,以及對於覺悟的向往,是非常寶貴的。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

  “這時,世尊因為憐憫阿難尊者以及法會大眾,為了化解他們的迷惑與苦悶,將要演說一個大總持法門,其中蘊含著種種微妙三昧的修行之路。”

  【大陀羅尼】大總持法門。

  “陀羅尼”的意思是“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大陀羅尼”是進一步強調其廣大,無所不包容。

  此外,“陀羅尼”也指秘密咒語,所謂“秘密”,其實並不神秘,依據經論所說,從八地以上菩薩心性當中流露出來的語言音聲等等,都可以叫做“陀羅尼”,都有其慈悲的妙用。例如,中國宋代有位證果的普庵禅師,契入華嚴境界以後,顯現了自在無礙的功德,時常以大慈悲心解救眾生,曾傳授了一個著名的《普庵咒》,既好聽,又具有極大的功效,可以普安十方,驅除邪穢,逢凶化吉,令所在之處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等等。

  另外,許多外道天神、鬼神們,也有它們的咒語,也有其各自作用,既有利益眾生的,也有損害眾生的。它們的咒語不能叫做“陀羅尼”,因為,還不具備“總一切法,持無量義”的功德。許多時候,佛陀甚至稱之為“邪咒”,告誡弟子們,一定要遠離,才能免受其害。

  咱中華民族的聖人孔老夫子也說過:“敬鬼神而遠之”,這的確是咱大家與鬼神相處的最佳方式。各位同修當中,如果有人能夠遇到鬼神的話,請如此處理,務必敬而遠之。否則,如果您總是與它們糾纏,不懂得拒絕的話,嘿嘿,早晚會被鬼神附體,成為它們的弟子而誤入邪路。到那時,悔之晚矣。

  【諸三摩提妙修行路】蘊含著種種微妙三昧的修行之路。

  此處是指在世尊將要演說的“大陀羅尼”當中,蘊含著各種三昧法門。

  為了化解阿難尊者以及有學大眾的迷惑與苦悶,世尊將要演說一個大總持法門,啥法門呢?那就是後面第二卷末尾以及整個第三卷的內容,即: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實際上,前面世尊已經開示過,“見性”以及“妙明真心”都是周遍世界,無處不在的。而“見性”就是“眼根”之根性,包含在“六根(六入)”當中,同樣,也包含在“十二處”和“十八界”當中。因此,既然“見性”周遍世界,那“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自然也是周遍世界,無處不在的了。所以,它們當體就是“妙明真心”,也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然後呢,無量的修行法門就因此而誕生了,所謂的“諸三摩提妙修行路”無處不在。哎,既然啥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那麼,不就啥都可以修行了麼?正是如此。所以,才有了後面第五卷的“二十五圓通”,二十五位聖者各自從“十八界”之一和“七大”之一來入手修行,合在一起,就有了“二十五圓通”,作為無量三摩提法門的代表。

  此後,到了第六卷,文殊菩薩從“二十五圓通”當中優選出了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推薦給大家,展開了實修的圓通之路。在實修當中,修行者需要得到諸佛菩薩的護持,所以,第七卷裡面,世尊開示大家如何持“楞嚴咒”,如何安立壇場,並公開演說了“楞嚴神咒”。

  再後面,世尊廣說了所有的“十二類眾生”之情形。到了第八卷,則具體宣講眾生修行的成佛之路,從最初的開悟“無生法忍”,接著“五十五位真菩提路”而成佛。然而,成佛之路是有岔道的,所以,世尊特意演說了所有眾生的修行狀況,以及“七趣”眾生的業力輪轉之情形。然後再講說禅修和種種天界眾生的修行狀況,這就到了第九卷。禅修越深入,魔境就越加猖獗,必須加以明辨,所以,《楞嚴經》最後,從第九卷到第十卷,世尊廣說了“五陰魔”,包含了“五十種”禅修當中的微細魔境。

  最終,如世尊所說,咱大家必須要通過“六根互用”,才可以徹底消滅第八識當中的心念種子之急流,滅盡一切微細顛倒妄想而成佛。

  可見,《楞嚴經》後文,都是從此處世尊將要演說的“大陀羅尼”延展開去的。這也就是世尊在第一卷“七處征心”之前所說的:“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

  說白了呢,所謂的“大總持法門”,也就是要充分明了“妙明真心”,充分明了“如來藏妙真如性”是咋回事兒,然後,大家才好踏上實修成佛之路。因為,“妙明真心”就是“大陀羅尼”,就是“大總持法門”,其中蘊含著一切修行路徑。所以呢,六祖大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而識得本心之後呢,那就無處不是成佛之路了。

  想要明了“如來藏妙真如性”,或者說“妙明真心”,再或者說“本心”,離不開仔細認真的學習,更離不開在此基礎上,對於內心的“微密觀照”,所以,世尊如此告知阿難尊者:

  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

  “世尊告訴阿難說:你雖然向來有很強的記憶力,但是,只不過多聽多學了些知識而已。對於本性寂靜當中的微妙細密之觀察覺照,你心中仍舊沒有明了。”

  【奢摩他微密觀照】本性寂靜當中的微妙細密之觀察覺照。

  “奢摩他”譯為“止”,也就是止息雜念的修行方法。通過“奢摩他”的實修,也就是常說的“習定”,可以抵達本性“寂靜無念”的層面,但是,那還不等於“本性”,不等於“妙明真心”。因為,“本性”以及“妙明真心”當中,不僅僅是“寂靜無念”的,同時呢,還是“微妙光明”的。

  因此,真正的禅修,必須在“寂靜無念”的同時,兼具“微密觀照”,也就是極其細密的覺照觀察。這也就是天台智者大師所說的“止觀雙運”,或者“止觀不二”。

  這也就意味著,“寂靜無念”與“微妙光明”並不是兩個東西,而是本來一如。一旦咱大家通過禅修,到達了這個同時具備“寂靜無念”與“微妙光明”的心,那麼,毫無疑問,它就是“妙明真心”了,它就是心之“本性”,也就是六祖大師所說的“本心”。它本來如此,既無念,又光明;既覺了一切,又如如不動。

  心性如此不可思議,並不是散亂心的擾動可以抵達的,也不是思維分別和佛學知識可以企及的。因此,如當時的阿難尊者那樣,只是廣學多聞,記住了許多法義和知識,乃至於明白了許多道理,都還不能夠叫做“修行”。

  所謂“修行”,就是要把學到的法義和知識,把世尊的慈悲開導,等等,在“奢摩他”當中,來加以“微密觀照”之運用,那麼,大家的心,則必將因此而回歸於“妙明真心”。這是當時的阿難尊者所欠缺的,恐怕,也是咱大家所欠缺的。

  那該咋辦呢?好辦,大慈大悲的世尊,將會帶領大家進行“微密觀照”之觀察。咱只需要放下雜思亂想,專注地跟隨著世尊的腳步(專注,不就是奢摩他麼),細細體會(這不就是微密觀照嘛)。學習佛經,就應當如此,緊跟著世尊的開導,細細體會就妥了。

  ——為啥自古以來,許多高僧大德們,可以在念經或者看經,再或者聽經的時候開悟呢?

  因為,他們就是這麼干的呀。

  世尊繼續說道:

  汝今谛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現在請你仔細聆聽,我將為你們一一開示。這也將會讓未來世,那些仍然有煩惱欲漏的修行者,獲得無上菩提的妙果。”

  【分別開示】是指世尊,運用“妙觀察智”來帶領大家進行循序漸進的分別觀察,引導咱們從生滅的“思維心”逐漸到達沒有生滅的“妙明真心”。

  世尊大慈大悲,時時不忘利益咱大家,因為,咱們這些末法時代的佛弟子,基本上屬於“有漏者”,還深陷在煩惱欲漏當中難以自拔,苦不堪言。咋辦呢,只好由世尊帶領著,不斷深入地觀察法義,逐漸把“思維分別”轉為“妙觀察智”,這是一個緩慢的修學過程,急不得的,也懶惰不得。

  每一部大乘經典,都是這樣的實修法本,都蘊含著世尊的大慈大悲之心。為啥世尊史無前例地講說了如此多的佛經?因為,眾生的煩惱無量,習性千差萬別,各自有不同的需要啊。任何想要修行的人,都可以在《大藏經》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經典和修行方法,您只要深入其中,勤奮探尋,必將會豁然開朗。而這個探尋的過程絕不是多余的,那就是咱大家從“思維分別”到“微密觀照”的不斷升華之路。

  有人問:《大藏經》如此廣博,該從哪裡下手呢?

  答:任何您遇到的大乘經典,都可以作為入手之處,遇到就是一種緣。假如您遇到了《楞嚴經》呢,嘿嘿,肯下功夫的話,就這一部經,對於修行來說,也就夠用了。

  例如,您要想明心見性,那麼,在“七處征心”和“十番顯見”當中,世尊已經為您和盤托出,您只需要反復深入學習觀察就是了;您要想悟後實修,超凡入聖,那麼,在二十五位聖者的圓通法門裡面,總有一門適合您,您選好了堅持運用就行了;您要想了解見性後,一直到成佛的光明大道,那麼,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世尊已經為您詳加開示,您依教奉行就好了;您要想得到諸佛菩薩和金剛護法神的慈悲護持,就請持誦“楞嚴神咒”,有條件還可以安立壇場,廣修供養,必將會感應道交;您要想深入禅定,從三摩地當中實修成佛,就請仔細學習世尊關於“五陰魔”的開示,自然能夠辨明邪正,如世尊在第十卷所說:“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當然,您要想行菩薩道自利利他,勤奮培植福慧資糧的話,那就請在明心見性之後,隨分宣揚大乘經典,結眾生解脫之緣,尤其是這部《大佛頂首楞嚴經》。

  此外,假如您嘴上喊著要學佛修行,而心裡面卻想著成為“大法師”和“大老師”,以便成就一番事業,來它個名利雙收,弟子滿天下;嘿嘿,那就請您趕快滾,請滾遠一點兒吧,因為,您不是佛門中人。

  一旦咱大家隨著世尊的開導,做到了“隨著分別,隨即放下”,分別得很清楚,同時心中不留片瓦,了無掛礙,那麼,咱的心境就接近“妙觀察智”了。到那時,因緣成熟,一念回光返照,便會明見心性如如不動,了無生死可得,獲得本來的不死之菩提妙果。

  下面,為了引導阿難尊者明白“見見非見”之“見性”,世尊將為大家開示生死輪回當中的兩種“妄見”。本質上來說,一切“見”,一切“看見”,其實都是“妄見”,都在兩種“妄見”當中。而咱的“見性”呢,雖然一切“妄見”都發源於它,但是,它不屬於“妄見”,更不等於“妄見”,所以世尊說:“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簡稱“見見非見”。

  此“見見非見”之“見性”,遠離一切因緣和合,超越一切生死輪回,當體即是咱的“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這就是所謂的“第九番顯見”的內容,世尊所開顯的,已經不再是“第二月”之“見性”了,而是唯一真月的“妙明真心”。

  於是,世尊帶著大家進行“微密觀照”,層層遞進地開始演說“大總持法門”,為咱大家顯發“妙明真心”。世尊繼續對阿難說道:

  阿難!一切眾生輪回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

  “阿難!一切眾生之所以輪回在塵世間,是由於有兩種顛倒分別的‘妄見\’在起作用,它們當處發生,於是眾生就隨著這個當處發生之業,而輪轉於生死塵世,虛受輪回之苦。”

  【當處】當下所在之處,也就是“當下”。

  所謂的“當下”,有兩種表述方式,從空間方位來說,叫做“當處”;而從時間流逝來說,則叫做“當前”,或者“當今”。

  咱大家的“當下”之心,就是“現量心”,它最接近“妙明真心”,只要它放下對於“現量境界”的攀緣,也就遠離了《圓覺經》所說的“幻化虛妄境界”,那麼,它就是“妙明真心”了。一切修行,都從這裡入手,從“當處”入手。

  所謂的“二顛倒分別見妄”就是“迷惑”,而二種妄見“當處發生”就是“造業”,“當業輪轉”呢,就是“業苦”。“惑”、“業”、“苦”三者就這樣緊密相連在一起,猶如一蒂三果的“惡叉聚”一樣,隨著眾生迷惑的妄想,而在“當處”不停地起起滅滅。

  ——那麼,在這個“惑、業、苦”裡面,眾生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答:“妄見”即是眾生,此外別無眾生可言。“妄見”一旦息滅,則“見性”本自如如,即是“妙明真心”,眾生即成大覺世尊。

  所以呢,在《楞嚴經》後面第四卷當中,世尊說道:“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淨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這個“狂性”也就是“妄見”,它要是休歇下來,“妙明真心”就圓滿顯現了,此外,還要到哪裡去找佛呢。

  生死輪回究竟在哪裡?不在別處,就在當今你我的念念分別。極其微細的相續分別念,導致了“妄見”的發生;“妄見”發生的當下,就會造業;造業的同時,生死輪回之苦也就煥然顯現了。用咱的分別心,去承受分別出來的苦,咱大家就是如此,一切眾生也是如此,都是自作自受啊。

  因此,咱需要充分了解這兩種“妄見”,才好息滅它。哪兩種“妄見”呢?如世尊所說:

  雲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它們是哪兩種‘妄見’呢?第一、叫做‘眾生別業妄見’;第二、叫做‘眾生同分妄見’。”

  【眾生別業妄見】也就是每個眾生,各自不同業力所招感的“妄見”。各自的迷惑不同,“妄見”也就不同。

  例如,咱大家都共同生活在一個國家,可是,每個人對於這個國家的見解和感受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生活境遇各自不同,為啥呢?因為,每個人都有“別業”,都有其不同於別人的迷惑,都有以往不同的業力,所以“妄見”就不一樣了。

  【眾生同分妄見】也就是某些眾生,共同的業力所招感的“妄見”。大家的迷惑相同,“妄見”也就相同。

  例如,咱大家都共同生活在一個國家,因此,大家都叫做中國公民,以漢族人為例,大家都說漢語,都寫漢字,都是黃皮膚黑眼睛,每到黃金周,大家紛紛出去旅游,所看到的都是同樣的山山水水,同樣的人潮湧動,擁擠不堪。為啥呢?因為,咱大家有“共業”,這是咱大家共同的迷惑,和以往共同的業力所展現的,所以,“妄見”就相同了。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咱自己的“別業”所招感之“見”,還是大家的“共業”所招感之“見”,無一例外,都是“妄見”。換句話說呢,所有的“看見”都是“妄見”,乃至於,所有的“聽見”、“嗅到”、“嘗到”、“觸到”、“知道”等,六根對於六塵之見、聞、嗅、嘗、覺、知,其實,也都是“妄見”,都是“妄知妄覺”而已。關於這一點,世尊後文會給咱大家直接宣講的,後面再說。

  下面,世尊就給咱具體開示兩種妄見,先看看“眾生別業妄見”是什麼,看看它為啥是“妄見”:

  雲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於意雲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

  “什麼叫做‘眾生別業妄見’呢?阿難,就比如世間的人們,在得了紅眼病之類的眼病以後,於是,他們在夜晚看到燈光的時候,會看到燈光外面另外有一圈光影,五顏六色地重疊在一起。”

  “對此你怎麼看呢?夜晚的燈所現出的這圈圓光,它到底是屬於燈的色相,還是屬於人們‘見性’的色相呢?”

  【赤眚(音:省,泛指眼病)】紅眼病之類的眼病,或者眼瘡之類。

  “眚”也就是所謂的“翳”病,大約就是眼睛發炎或者生瘡了,等等,於是就有了自然的生理反應,眼睛裡面總是有液體充盈,於是就會發生光學作用,發生了一種特殊的折射,此時,再來看燈光,就會看到燈光外面出現了一圈圓光,五彩紛呈,還挺好看。

  據我自己的體會,有時,犯困了打個哈欠,這時,眼睛裡面也會充盈液體,同樣會看到燈光外面出現了一圈圓光,情形是一樣的。過了一會兒,眼睛裡面的液體沒了,那道美麗的圓光呢,也就消失了。

  在這裡,世尊用比喻來給阿難尊者,也給咱大家講說“眾生別業妄見”,就把它比喻為患了眼病的人,所看到燈光外面的那圈圓光,來追究一下,看看它是從哪裡來的。結果呢?卻發現它既不屬於“燈”,也不屬於人們的“見性”,更不是某種獨立存在。那就說明,雖然它看起來很清楚,但是,它沒有來處,完全是虛妄的,純屬“妄見”。

  咱大家各自所見到的一切境界也都是如此,它就是咱的“眾生別業妄見”,咱所見到的現象,既不屬於境界本身,也不屬於咱的“見性”,更不是某種獨立存在,而純是虛妄的,所以叫做“妄見”。它只是隨著咱自己的業力和妄想,所變現出來的“幻覺”罷了。

  像這樣的“如幻境界”,本來是世尊和一切聖者的親證,所謂的“如幻三昧”是也。其妙境界不是咱大家目前可以觀察到的,即便是要理解它,也很困難。所以,大慈大悲的世尊,不厭其煩地為咱推理論述,用妙觀察智來引導咱的思維分別心,去達成對於“一切如幻,一切虛妄”的理解。

  理解了以後呢,才會知道,一切“看見”都是“妄見”而已,都是虛妄的。不過,咱能夠發起“看見”的那個“見性”,它卻不是虛妄的,而是本自如如。因此,所謂“見見非見”之法義也就清楚了,咱的“見性”並不是“看見”所能夠代表的,因為它是“妄見”,“見性”則不屬於“妄見”。阿難尊者的疑問呢,也就隨即化解了。

  下面,咱來看世尊的具體推理論述:

  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阿難,這圈圓光如果是燈的色相,那麼,沒生眼病的人為什麼不會同樣見到這個圓影(即:圓光),卻只能被生眼病的人見到呢?”

  “如果它是人們‘見性’的色相,既然‘見性’已經變成了色相,那麼,生眼病的人能夠見到圓影的那個東西,又該叫做什麼呢?”

  就在生眼病的人,見到燈外面有一圈圓光的時候,“所見”的景物是燈和圓光,“能見”的能力就是“見性”。因此,圓光的來歷,無非是兩種可能:一是,它來自於燈;二是,它來自於“見性”。

  可是,如果說圓光來自於燈的話,那麼,無論生不生眼病,都應該看得見才對呀!事實呢,不生眼病的人卻看不見。這就說明,圓光並不來自於燈。

  同樣,如果說圓光來自於人的“見性”,那麼,人人都有“見性”,可為啥不生眼病的人卻看不到呢?這就說明,圓光也不來自於“見性”。當然,世尊用了另一種論證方法,方法不同,結論是一樣的。

  因此,圓光既不來自於燈,也不來自於人的“見性”,這就說明,圓光沒有來歷。哎,這個地方大家要注意,圓光沒有來歷,還不能夠證明它就是虛妄的,因為,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它有可能是離開燈和“見性”之外的一種獨立存在。

  可惜,這個可能性也不成立,請看世尊的論證:

  復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幾、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雲何眚人目見圓影?

  “另外,阿難,如果這個圓影(圓光)是離開燈而獨立存在的,那麼,就應當在往旁邊觀看屏風、帷帳、茶幾和桌子的時候,也會有圓影出現才對。”

  “如果這個圓影是離開‘見性\’而獨立存在的,那麼,就應當不需要通過眼睛來看了,可為什麼生眼病的人都是用眼睛來看到圓影的呢?”

  這就說明,圓光(圓影),是不可能離開燈而獨立存在的,也不可能離開“見性”而獨立存在。再加上,如前所論述,圓光既不來自於燈,也不來自於“見性”,它沒有來歷。綜合在一起,就充分說明了,圓光(圓影)完全是虛妄的。甚至,連“看見”圓光的那個“看見”也是虛妄的,它就是“妄見”。

  因此,世尊繼續說道:

  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

  “所以,應當知道:這個光的色相確實屬於燈,由於這個見生病了,它成了‘妄見’,所以才見到了圓影。其實,圓影和見到它的‘妄見’,都是一種病態(眚);而發源病態‘妄見’的那個‘見性’,卻不是病態的。”

  “所以,終究不應當說,這個圓影是燈,或者是見;也不應當說,這其中,有什麼非燈、非見的獨立存在之圓影。”

  【非燈非見】此處指:非燈、非見的獨立存在之圓影。

  【影、見俱眚,見眚非病】圓影和見到它的‘妄見’,都是一種病態(眚);而發源病態‘妄見’的那個‘見性’,卻不是病態的。

  “見眚非病”當中的“見”,是指“見性”,而“眚”則指“妄見”,也就是面對著圓影的那個“看見”。其實,“見眚非病”和“見見非見”的含義是一樣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

  因此,到了這個時候,隨著對於“見”的深入學習與觀察,當“妄見”被顯發出來以後,回頭來再做個對照,那麼,當初世尊對阿難說:“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其中的“此見”,也就是“見精明元”正是“影、見俱眚”之“見”,它其實是發源於“見性”的“妄見”,是“見性”的“第二月”,而並非“見性”本身。

  可是,在前面,世尊一直把它叫做“見性”,還把它叫做“見精明性”,並且在“八還辨見”當中論證出,它是沒有歸屬的。緊接著,還論證出它是周遍世界的,並對阿難說:“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

  所以我在前面說,在“見見非見”之時,“見性”就不再是“第二月”了,而回歸了“妙明真心”。這是因為,最開始闡述“見性”的時候,指的是“能見”,由於相關法義太復雜,沒辦法一下子說清楚,必須循序漸進。

  只有到了這個時候,世尊經過反復開導以後,才把“第二月”的真實含義和盤托出,它指的是“妄見”,也就是“能見”,而並非指“見性”本身。

  因此,關於“眾生別業妄見”,世尊繼續說道:

  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

  “這就比如捏目所成的‘第二月’一樣,它既不是月亮本身,也不是月亮落在水裡的影子。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第二月’啊,是由於捏眼睛所產生的幻覺。”

  “一切有智慧的人,都不應當說,這個捏出來的‘第二月’,究其根本,它就是月亮,或者不是月亮;也不應當說,它是離開‘見性’的獨立存在,或者是根本不屬於“見性”。”

  【是形非形,離見非見】此句經文存疑,有可能在流傳過程當中出現了差錯。不必過於糾纏其含義。

  蕅益大師認為,改為“是形非形,是見非見”更合理,更直接明白。頗有道理。

  總之,本段經文之比喻,就是告訴咱,“圓影”和“第二月”一樣,完全是虛妄的,是幻覺。所以,圓影不是燈,也不是“見性”;同時,它也不能夠離開燈和“見性”而獨立存在。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這個‘眾生別業妄見’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圓影是由於眼睛生病所形成的幻覺,在這個圓影裡面,你能把誰叫做燈,能把誰叫做‘見性’呢?更何況,還要去分析什麼非燈、非見的獨立存在之圓影呢?”

  其實,“圓影”和見到圓影的那個“妄見”,它們倆都是“第二月”,都源於“見性”,而“見性”則本自如如,即是“妙明真心”。

  到這裡為止,世尊用“圓影”來比喻咱的“眾生別業妄見”,其實,生眼病的人見到“圓影”這個現象本身,恰恰就是“眾生別業妄見”,所以,它很有代表性。論證到最後呢,很清楚,它是虛妄的,確實是“妄見”,而並非真實存在。因為,沒有生眼病的人,就見不到呀。

  咱大家的“眾生別業妄見”無處不在,例如,“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別業妄見”,哎,別人看她很普通,他看著就是美女,這就是他的“別業”所招感的“妄見”。還有許多母親們,看著自己的兒子,哎,咋看咋帥;可人家看著呢,不過就是一個普通的小男孩而已嘛。

  這是差別不大的,差別大的“眾生別業妄見”則通常發生在不同的物種之間,例如,據佛經所說,同一條小溪水,咱大家看就是溪水,可以解渴而已;而天人看著呢,就成了神奇的甘露,既解渴又解餓,還可以治病,等等;餓鬼們看著呢,就是一條腥臭的小小血河,根本無法下咽。

  這就說明,一切境界相都是眾生業力所展現的“幻相”,它是虛妄的,相對應來說,眾生面對著“幻相”的那個“看見”呢,也就是“妄見”了。這就是“眾生別業妄見”,眾生各自所見的境界,隨著各自業力的不同而有差別,無處不在。

 

上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二(之十一)
下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二(之九)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