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咒頌念
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二(之九)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楞嚴經》輕松學 卷二(之九) 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世尊雲何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雲何? “阿難尊者恭敬地向佛說道:“世尊!既然這個微妙的覺知性(見性),確實不屬於‘因緣所生’。為什麼世尊您,又時常向比丘們宣講,說‘見性\’需要具備四種因緣才能夠現前,所謂的虛空因緣、光明因緣、心之因緣和眼根因緣。這又是什麼道理呢?” 【妙覺性】微妙的覺知性。就是世尊前文所說的“如是精覺妙明”,仍然指的是“見精”和“見性”。 但是,通常情況下,佛法當中“妙覺性”則指的是“妙明真心”,或者說“佛性”。雖然是同一個詞,含義卻有所差別,需要大家依據上下文,善巧理解才好。 【見性具四種緣】“見性”需要具備四種因緣才能夠現前。 “見性”本無形相,如世尊前文所說:“汝今因見,見性現前”,只有在“看見”發生的時候,“見性”才會得以顯發。因此,佛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的虛空因緣、光明因緣、心之因緣和眼根因緣。假如沒有這四種因緣,咱就無法“看見”,而咱的“見性”呢?也就不會現前了(其實,此乃方便之說,並不了義,後面,世尊將會替咱詳加開示)。 其中,“心”是“因”,眼根、虛空、光明三者是“緣”。為啥說“心”是“因”呢?如《楞嚴經》第一卷所說:“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眼睛(眼根)只是能夠顯發色相,所以還屬於“緣”;而心則不同,“見性”直接源於它,它才是“見性”之因。 另外兩種“緣”,也同樣不可缺少,否則,咱還是看不見,一個是“光明”,這很好理解,太黑暗了,咱就看不見景物了。另一個是“虛空”,也就是說,在咱的眼前,必須是空曠的,沒有東西遮擋,咱才可以看得見景物。 在前文“第八番顯見”當中,世尊通過與娑毗迦羅等“自然外道”的見解相對比,顯發出見性非因非緣,非自然,非不自然,遠離一切戲論。 然而,阿難尊者可是廣學多聞呀,他清楚地記得,世尊曾經屢屢宣說因緣之法,並明確地說過,“見性”現前,需要具備四種因緣,所謂的虛空、光明、心和眼睛。這樣的話,嘿嘿,世尊說法,豈不是自相矛盾了麼?那麼,其中的道理何在呢?咱看世尊的解答。 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佛陀說道:“阿難!我平時所說的,世間法的種種因緣生滅之相,還不是最究竟的第一義谛。” 【世間諸因緣相】世間法的種種因緣生滅之相。 啥叫“世間法”?就是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隨著因緣而生滅,輪轉不定,終究無常。它的反義詞呢,就是“出世間法”,也就是“超出世間之法”,指的就是一切法的不生滅性。 佛教當中,世尊通常以“二谛”來說法,龍樹菩薩的《中論》稱之為“俗谛”和“真谛”,也有經論稱之為“世俗谛”和“勝義谛”,“勝義谛”也叫做“第一義谛”。其中,“谛”是“真理”的意思。人們常說:“真理無處不在”,其實呢?以佛陀的正覺智慧來觀察,並不存在“絕對的真理”,所以說:“法無定法”。乃至於一切真理,也都是相對的。 因此,即便是最簡單的講經說法,也必須要照應到“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這兩個方面,必須兼顧到“法相”和“法性”才比較圓滿。所有的“世間法”,都是“法相”,都是因緣生滅之相;而“出世間法”呢,則正是其如如“法性”,本有的不生滅性啊。 再說通俗點兒,“法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現象”,而“法性”則是“現象”裡面隱含著的“本質”。一個有智慧的人,應當可以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一個明心見性的人呢,則必然能夠透過一切紛繁蕪雜的“法相”,當即明了其不生滅的如如“法性”。 同時,智慧者不會因為看到了“本質”,就去否定“現象”,相反,他對於“現象”會比常人清楚許多。而明心見性的人呢,不會因為明達了“法性”,就去否定“法相”,相反,他的心已經“性相一如”的緣故,正好可以“分別一切法,不做分別想”,正好可以自在說法呀。 【第一義】就是“第一義谛”。 如上所說,“第一義谛”也叫做“勝義谛”,是最究竟的法界實相。“第一義”本非語言可及,不過,隨順著種種因緣,也可以方便講說。 對於阿難尊者的疑問,世尊明確告知,所謂“因緣生滅之法”,只是隨順著“世間法”的方便講說,並不是最究竟的“第一義谛”。究竟說來呢,“見性”雖然是“第二月”,卻也是不生不滅的,並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屬於“自然而有”,終究遠離一切戲論分別。 關於其中的道理,下面,世尊就為大家詳加開導: 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雲何名見,雲何不見? “阿難!我再來問你:所有世間的人們,在說‘我能見’的時候,他們把什麼叫做‘見’,把什麼叫做‘不見’呢?” 【我能見】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都認為自己是“能見”,而一切景物則是“所見”,這就是自心和境界的“能所對立”,這樣的心境,就是生死輪回之心。 聖者則不然,諸大菩薩們親證了法身,真正覺悟了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全心是境,全境是心。隨著這樣的覺悟,一切生死輪回,頓時冰消瓦解,在在處處,無非是本來面目,了無生死可得,也終究不會落入斷滅。 或許,咱大家暫時還做不到大菩薩們的心境一如,不過,就當前來說,咱可以讓自己的心盡量地包容一些,而不要斤斤計較。咱需要學會“看破”當前的一切境界,知曉它無非是心,是心念和習氣的變現,因此,完全不必跟隨著它亂跑,而只需要明了它,包容它,同時,放下它,不要在意它。 這樣的話,咱大家就比較容易接近“妙明真心”了。 對於世尊的問題,阿難尊者回答得很爽快: 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 “阿難回答:“世間的人們,當他們因為太陽、月亮或者燈光,而看見種種色相的時候,就叫做‘見\’。如果沒有這三種光明以後,只是一片黑暗,就叫做‘不見’了。” 【日、月、燈光】太陽、月亮或者燈光。 人世間的照明,基本靠這三樣。無論科學技術有多麼地發達,也只不過會使燈的種類和功能更加豐富而已,太陽和月亮則是不可取代的。 因此,某些人所謂的“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終究只是他們不自量力的瘋狂叫囂而已。結果,只會因為破壞自然而遭受大自然的懲罰。所以呀,只有“認識自然,順應自然”才是人類生存之王道。 修行也是如此。修行不是要改變什麼,更不是要改造什麼,修行是要明白實際狀況,透過現象看清本質,那需要極其寧靜與光明的心,所以,才需要禅修。如何看清本質呢?如何禅修呢?咱不明白,所以,才需要向已經覺悟的偉大老師——佛陀來學習,才需要學習經論,才需要親近善知識,等等。 一旦認清了事物的本質,認清了法性,那麼,任何改造都不需要,正好自在地隨順於法性,那就是佛陀。 世尊這個問題,看起來屬於生活常識,很簡單,所以,阿難尊者隨口就回答了。但其實呢,裡面還是有問題,有不容易覺察的漏洞。咱看世尊的層層開導: 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雲何無見? “阿難!如果沒有光明的時候,人們看不見種種色相了,叫做‘不見’的話,既然是‘不見’,就應當看不見黑暗才對。” “如果確實能看見黑暗,這就說明只是沒有光明而已,怎麼能說沒有‘見’呢?” ——這樣就清楚了,平時人們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明暗“色相”方面,反而忽略了自己那個不隨明暗變化的如如“見性”,這就叫做“喧賓奪主”呀!也可以叫做“本末倒置”。 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 “阿難!如果說在黑暗的時候,因為看不見光明色相的緣故,就叫做‘不見’的話;那麼,如今在光明的時候,也同樣看不見黑暗,這也應當叫做‘不見’才對啊。那麼,這光明和黑暗兩種情況,就都叫做‘不見’了。” 這樣,也就自相矛盾了。與前文阿難尊者的回答:“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相矛盾了。因此也就反證出,人們的常識“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是錯謬的。 那麼,怎樣才不會錯謬呢?請聽世尊的解答: 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雲何不見? “實際上,這只是光明和黑暗兩種相的互相取代而已,並不是你的見性一會兒有,一會兒沒有。” “因此可以知道,光明和黑暗這兩種情況都叫做‘見’,怎麼能叫做‘不見’呢?” 【自相陵(音:靈)奪】互相取代。 ——原來,咱大家在光明的時候,可以看見光明;在黑暗的時候,可以看見黑暗,這就是“如如常見”呀!一切眾生都是如此,其“見性”如如常在。 這樣,世尊就再次幫助大家顯發出“見性”的不生不滅和了了常在,它超越了光明和黑暗兩種境界相,從而,否定了世尊平日裡所說的“見性具四種緣”的方便說法。同時,這也就印證了世尊前文所說:“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那麼,啥才是關於“見性”的“第一義谛”呢?咱來仔細學習世尊的逐層顯發: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 “因此,阿難!如今你應當知道:看見光明的時候,‘見性’不等於光明;看見黑暗的時候,‘見性’不等於黑暗;看見通暢虛空的時候,‘見性’不等於虛空;看見阻塞景物的時候,‘見性’不等於阻塞。” 本段經文,四句法義裡面,每句的第一個“見”,是動詞“看見”;而第二個“見”,則是名詞“見性”。這就是文言文的特色,言簡意赅。咱大家必須要明白其具體含義,否則,法義就不清晰了。 總而言之,無論見到了什麼景象,那個景象都不能夠代表咱的“見性”,它只是幫助顯發了“見性”而已。那麼,“見性”到底啥樣子呢? 答:沒有任何樣子,它是本空而自明。 問:那麼,如何才能夠看見這個本空而自明的“見性”呢? 答:“見性”終究無法看見,只可以自知自明。正如世尊如下開示: 四義成就,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既然這四種法義都能成立,以此類推,你還應當進一步知曉:‘見性’發起‘看見’的作用之時,‘見性’其實並不等於所發起的‘看見’。因為,‘見性’是超越‘看見’的,‘看見’永遠也無法企及‘見性’本身。” ——換句話說呢,那就是:“見性”其實是無法被‘看見’的。 為啥呢?因為,所‘看見’的一切都是相,都是幻相,而“見性”本來無相,它不屬於任何相,也不屬於任何概念。況且,“看見”就是“見性”的作用,它發源於“見性”,一旦“看見”之作用發起,“見性”就顯現為“看見”,哪裡還會另外有一個“見性”可以被‘看見’呢。 這就好比“水波”和“水性”的關系一樣,“水性”的特色是:至柔無形,潤澤萬物。但是,一旦起了“水波”以後,“水性”固然不會被破壞,卻不再是無形了,而顯現為“水波”之形。 因此,無論“水波”如何地湧動,它也永遠到達不了無形的“水性”。雖然“水波”就是“水性”的顯相,也就是“水性”的作用,但是,本質上來說,“水性”是超越“水波”的,遠非“水波”之形相可及呀。 關於這一點,倓虛大師說得好:“魚鱉興波尋靜水,蛟龍乘霧覓晴天”,那些不會用功的人,總是刻意地精進與努力,結果呢,以造作之心,只能結出業力之果實,卻終究無法悟道,無法明心見性啊。 在生活當中,許多學佛人,都在進行著獨特的修行活動,他們往往自己發明創造一些修行方法,偶爾還會有人來問我:“法師,你看我想出來的這個方法咋樣?”通常,我都會這樣回答他:“我很笨,所以看不出你這個方法如何。因為,我自己沒有能力發明修行方法,我都是依照著經論來修行的。” 直到如今,我所講說的每一句話,都不是我自己發明的,其中,語言文字是老祖宗們發明的;而法義道理,以及修行方法呢,則是從經論裡面學來的,最多,不過是加以靈活運用,和靈活表達而已。 不僅“見性”如此,“妙明真心”更是如此。只可以智慧觀察而明了,終究無法被看見。縱然是智慧觀察,也是方便之說,能觀察的和所觀察的,哪裡會是兩個呢。 所謂的“明心見性”,其實,本來無心可明,無性可見。那只是剝落了層層牽掛和執著以後,當下一念間的覺悟而已。只要咱一念覺悟,與本來相應,就會充分明了“本性”非生非滅,自在無形,當下得到極大的心安,遠非語言文字可以形容。 那麼,如何“剝落”執著與牽掛呢? 答:其實沒啥好剝的,波瀾不興,水自清淨。只要逐漸放下攀緣習氣,平靜地念經與禅修,虔誠地信賴佛陀,天天如此,歲歲堅持,那麼,在如來法性光芒(也是自性光芒)的照耀下,一切執著與牽掛都將會自然消亡,明心見性,那只是早晚的事。 出家多年,我越來越認識到,“信賴”佛陀,比“信仰”佛陀,要更加可貴與難得。因為,“信賴”發自於平等心,是相互的;而“信仰”呢,則發自於不平等的卑下心,是單方面的。“信賴”佛陀的人,必然已經了知,佛陀距離自己並不遙遠;而“信仰”佛陀的人呢,則很容易把佛陀當做了高高在上的神明,只是用來禮拜供奉,而不敢去效仿與學習了。 學佛,學佛,主要在於向佛陀學習,而不僅僅是禮拜和供養啊。 既然“見性”無法被看見,那就說明,它不屬於任何相。同時,它也不屬於任何概念,正如世尊前文所說,不可以用世間的“戲論名相”來分別它。因此,前面阿難尊者的種種見解,無論說它是“因緣所生”,還是“自然而有”,等等,這些都是相,都是概念,就沒有了任何意義,如同戲論一般。 所以,世尊繼續說道: 雲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你怎麼能夠再說‘見性’屬於‘因緣所生’,屬於‘自然而有’,或者屬於‘和合而生’之相呢?” 【和合相】和合而生之相。 一般說來,當眼根與色塵相對的時候,‘見性’因眼根與色塵和合而生,這時,此“見性”也就指“眼識”。但這仍是方便之說,並不了義。後文,世尊將會替大家詳加開示。 大家需要明了的是,無論“因緣所生”、“自然而有”,還是“和合而生”,這三者都屬於“相”,都是“法相”,是可以被“看見”的,也就是被觀察到。可是,因為“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的緣故,“見性”非“看見”所能夠企及,所以,就說明,“見性”並不屬於“因緣所生”、“自然而有”以及“和合而生”這三種相。 “見性”如此地不可思議,它既不等於所看見的各種色相,也不等於那個“看見”之作用。它遠離一切相,終究無法被看見,所謂“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這就是世尊開導咱大家的,關於“見性”的“第一義谛”。 到了這個時候,“見性”就不再是“第二月”了,其中,已經沒有了“能見”和“所見”的對立,能所一如當中,“見性”周遍法界,即是“妙明真心”,即是“第一義谛”,即是“清淨實相”。 如此微妙的法義,並不容易認識,更不要說通達了。所以,世尊慈悲地呵責阿難,也呵責一切聲聞乘修行人說: 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你們這些聲聞乘的人啊,心量狹小低劣,缺少見識,所以不能夠通達本來清淨的諸法實相。” “我如今反復教誨你們,你們要好好思維觀察,不要沉醉在無為空性當中,因為懈怠而耽誤了無上菩提之路。” 【狹劣無識】心量狹小低劣,缺少見識。 聲聞乘的修行人,以苦集滅道四谛法門來修行,從初果須陀洹開悟空性,到四果阿羅漢證悟空性,都只是圍繞著“空性”來修行,而不曾通達“有即是空,空即是有”的一如妙智慧,不曾通達第一義谛。所以,無法像大菩薩們那樣,大做夢中佛事,廣度有緣眾生,而心常自在。相比較而言,世尊時常呵斥聲聞人,說他們狹劣無識,智慧短淺,乃至於如同“焦芽敗種”,白白辜負了本有的種種妙功德,等等。 【清淨實相】本來清淨的諸法實相。 啥叫“清淨”呢?那就是說,本性從來就不曾被染污,也永遠不會被染污。啥叫“實相”呢?那就是說,一切法本來就是清淨的,而不需要刻意把它變成清淨。因為,其本性,從來就不曾染污呀。 佛陀,從來就不是世界的改造者,而只是“清淨實相”的發現者和覺悟者,那就叫做大覺世尊。 【無得疲怠妙菩提路】不要沉醉在無為空性當中,因為懈怠而耽誤了無上菩提之路。 對於空性的了悟,乃至於證悟,很容易導致沉醉於其中,而落入一種懈怠的無為。即便是八地菩薩也是如此,由於深達無為的緣故,便會出現沉迷於無為的情況,此時,佛陀會為菩薩說法,勸導他進一步廣行菩薩道,以便圓滿無上菩提。 到這裡,世尊解答了阿難尊者關於“見性具四種緣”的疑問,闡明了那並非第一義谛,而只是方便之說。同時,還引發出了“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的深奧法義。 對此,阿難尊者有點兒吃不消了,便只好繼續向世尊恭敬請法。
|
|
|
|
|
|
上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二(之十)
下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二(之八)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