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庵大師(公元1686—1734年),諱實賢,字思齊,江蘇常熟人,出生於世代書香之家。大師自小就不食葷腥,少年時便有出塵的志向。父親早亡,母親張氏知兒子宿具善根,便命其出家修道。七歲時,大師禮清涼庵僧容選為師。大師聰慧俊彥,經典過目不忘。十五歲剃度受戒,兼通世典,吟詩書法俱精,然並未頃刻忘懷生死大事。
有一天,大師到普仁寺,見一僧人僕地而死,大師瞿然悟世無常,修持益加精進。嚴持戒律,不離衣缽,日止一食,脅不貼席,終生不懈。後雲游參學,庚寅年 (公元1710年)二十四歲時依渠成法師與紹昙法師聽教,晝夜研窮方等經典。越三年,三觀十乘之旨,性相之學,無不通貫。紹昙法師為授記莂,傳大師靈峰四世天台正宗。
甲午年(公元1714年)二十八歲,叩靈鹫和尚於崇福,參“念佛是誰”話頭,功夫綿密,凡歷四月,恍然契悟,說:“我夢醒矣!”自那以後,應機無礙,才辯縱橫,靈鹫和尚欲付以衣拂,大師不受辭去。
後於真寂寺閉關,日閱三藏梵 ,夜夕持念阿彌陀佛名號。三年期滿,寺眾恭請大師講《 法華經 》,大師升座開演,辭義猶如河懸泉湧,沛然莫御。自此,化緣日盛。
己亥春(公元1719年),詣四明阿育王寺瞻禮捨利,先後五次燃指、燃香供佛。每年佛涅槃日,講演《 遺教經 》與《 佛說阿彌陀經 》,開示是心是佛的奧旨。三根普攝,法化洋溢。江浙一帶的四眾弟子,傾心歸仰,歷有十年,法筵之盛況,勝過諸方。
大師受請住持諸寺院,每晉院模范一新,清規肅穆。日講《 法華經 》、《 首楞嚴經 》諸部,執經請益者雲集。後退隱杭城仙林寺,不出戶庭,力修淨業。繼而受眾弟子請,住持鳳山梵天講寺,於是屏絕諸緣,純提淨土,結長期念佛會,嚴立規約,晝夜六時,互相策勵,人鹹稱是永明大師再來。先後住持古剎禅院十余載,得度弟子甚眾。
至癸丑(公元1733年)佛成道日,大師對弟子說:“我於明年四月十四日長往矣。”自此,掩關寸香齋,規定晝夜持念十萬聲佛號。次年甲寅(公元1734 年)四月二日出關,十二日,告知大眾說:“吾十日前見西方三聖降臨虛空,今再見矣,吾其生淨土乎?”隨即交待寺院事務,遍辭城中諸護法居士。侍者請大師書偈,大師書雲:“身在華中佛現前,佛光來照紫金蓮。心隨諸佛往生去,無去來中事宛然。”書訖,說:“我十四日定往生矣,你們准備為我集眾念佛。”十三日,斷飲食,斂目危坐。五更時沐浴更衣,面西趺坐。至巳時,遠近道俗弟子集聚,涕淚膜拜說:“願師住世度人。”大師復啟目說:“吾去即來,生死事大,各自淨心念佛可矣。”言訖,合掌稱佛名而寂。一會兒,鼻筋下垂,面容顏色明潤,到封龛時,容色不變。春秋四十九。眾弟子奉靈骨塔於琴川拂水巖之西。乾隆七年二月十五日, 山諸缁素懷念大師道行,迎靈骨重建塔阿育王寺之右,其舊塔用以藏衣缽。
大師撰有《 淨土詩 》、《 西方發願文注 》、《 勸發菩提心文 》、《 續往生傳 》等流布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