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行品第十一
上來維摩居士因以示疾,佛陀慈愍,特派以文殊師利為代表的諸菩薩眾前往慰問,維摩居士藉此因由,大顯神通,廣說妙法,對大眾進行饒益。此品來淨名為謝佛恩,亦現神力,將諸大眾並師子座置於右掌之中,往詣佛所,禮敬如來。由於上方國土諸菩薩來,本為禮敬三寶;既先入丈室已敬僧寶,後當往詣佛所,親敬如來;既敬佛寶,自當請法,佛即慈悲,廣演有盡無盡解脫法門。上方菩薩聞微妙法,歎未曾有,虔誠恭敬,頂禮佛足,而後還至本處。如是菩薩正行,則廣演於此品。
是時佛說法於庵羅樹園,其地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阿難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有此瑞應,是處忽然廣博嚴事,一切眾會皆作金色?”佛告阿難:“是維摩诘、文殊師利與諸大眾恭敬圍繞,發意欲來,故先為此瑞應。”
維摩助佛陀以弘道,互相往來,故現希有不思議事。淨名與文殊發意欲來佛所,親敬如來,故顯其自在神力以先現瑞相。
於是維摩诘語文殊師利:“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文珠師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時。”
什曰:“淨名勸共見佛者,一、見其誠心,欲遂其意;二、令證明香飯,多所發悟;三、以懷聖遠游,宜令速反,故欲共詣請法。”因發意在先,故瑞相祥光首呈於佛所;發語在後,故淨名維摩磋商於丈室。欲禮世尊者,後有十二觀阿閦佛品;欲受正法者,則有本品有盡無盡解脫法門。
維摩诘即以神力持諸大眾並師子座,置於右掌,往詣佛所,到已著地,稽首佛足,右繞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其諸菩薩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繞七匝,於一面立。諸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
淨名以大神通力持諸眾人並師子座置於右掌動身往詣佛所。古無車馬,主人送客,用掌代車,以敬嘉賓。此顯菩薩隨意解脫,無滯無礙的自在境界。到已著地,禮敬世尊者:初維摩是主人,次菩薩位尊貴,後聲聞釋梵等位卑劣,故有如是次第。
於是世尊如法慰問諸菩薩已,各令復座。即皆受教,眾已坐定。
佛陀大慈大喜,令眾就座。
佛語捨利弗:“汝見菩薩大士自在神力之所為乎?”“唯然,已見!”“於汝意雲何?”“世尊!我觀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
佛陀神力廣大,已對捨利弗與文殊師利同入不思議的丈室及淨名大顯神力,借座燈王、請飯香土、手運大眾而還,了如指掌,為欲贊歎大乘,呵斥小乘,令聲聞回心向大,故大慈大悲,方便而問。捨利弗根劣智淺,悲小願微,對大乘菩薩殊勝的智悲願行自在神力,是不能望其項背的,故言:“我觀其為不可思議,非意所圖,非度所測。”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所聞香,自昔未有,是為何香?”佛告阿難:“是彼菩薩毛孔之香。”
阿難問佛香從何來,佛言“是彼菩薩毛孔之香”。菩薩是真佛子,能上成下化,轉大***,續佛慧命,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佛專言是菩薩毛孔之香。
於是捨利弗與阿難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阿難言:“此所從來?”曰:“是長者維摩诘從眾香國取佛余飯,於捨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
此段所顯如來功德之香能利益大眾,覺醒愚迷,凡食此香者,皆能破迷開悟,見性成佛,所以不獨菩薩毛孔出香,我等二乘毛孔亦香。意顯聲聞回心向大,同樣皆能成佛。
又阿難問維摩诘:“是香氣住當久如?”維摩诘言:“至此飯消。”曰:“此飯久如當消?”曰:“此飯勢力至於七日、然後乃消。又阿難!若聲聞人未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入正位,然後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飯者,得心解脫,然後乃消。若未發大乘意食此飯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食此飯者,得無生忍,然後乃消;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一生補處然後乃消。譬如有藥,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諸毒滅,然後乃消。此飯如是,滅除一切諸煩惱毒,然後乃消。”
淨名答阿難問“是香氣住當久如”一段,於中有三:一、飯住香住,飯消香消,因為香氣依於飯生,無飯則無有香。二、此飯勢力七日乃消。因為一般飯食在胃七日消盡,所以淨名依常人所食之飲食答言:“此飯勢力、至於七日、然後乃消”。三、依此飯的殊勝功能可使大小二乘鹹得解脫,於中又五:1.食此飯者能使二乘入於正位而得見道(須陀洹果)然後乃消。2.已見道食此飯者,要證斯陀含(一來)、阿那含(不還)、阿羅漢(應供、殺賊、不生),徹底解脫,然後乃消。“心解脫”者:證得阿羅漢果,末那不執賴耶為我,永不受後有生死,故名心解脫。3.大乘種性食此飯者,發菩提心然後乃消。4.已發菩提心食此飯者,得無生忍見道登初地然後乃消。5.已得無生忍食此飯者,至等覺法雲地、一生補處然後乃消。譬如良藥能滅諸毒、能治諸病,毒滅病愈藥勢乃消。此飯能滅煩惱,能去執著,能使聲聞,菩薩斷惑證真,永得解脫。所以此飯功德不可思議(佛陀大智大悲無漏功德之所熏習),不是一般常飯可與相比。
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事。”佛言:“如是如是。
阿難贊歎,得佛印可。肇曰:“飯本充饑。乃除結縛,未曾聞也。”佛以大悲為體,以利濟眾生為事。凡能拔苦與樂,使眾生得解脫者,皆名佛事。飯能使有情斷結縛,去執著,證涅槃,得解脫,能為眾生而作佛事。
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園林台觀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虛空而作佛事,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有以夢幻影響、鏡中像、水中月、熱時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聲語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
諸佛能以種種方便廣作佛事,饒益有情。文中大分三段:首段說有十三種,次段總說無量,三段特說以四魔煩惱而作佛事。
初十三種中,一、以佛放光明而作佛事。佛放金光,能使人天有情蒙受佛光而得覺悟;能使三塗眾生蒙受佛光而離諸苦;或使十方世界諸大菩薩各見佛光鹹來聚會,受佛教化。總之,光明能驅黑暗,又能顯現諸法實義,故曰:“以佛光明而作佛事。二、以諸菩薩而作佛事。菩薩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自覺覺他,助佛揚化;或現無常,或現魔王,以種種方便,度諸眾生。三、以佛化人而作佛事。諸佛化人隨緣即現,行蹤不定,能巧作佛事。四、以菩提樹而作佛事。佛於樹下成道,故樹名菩提;或依樹靜坐,能得定慧;或樹蔭蔽日,能除熱惱;或風吹枝葉,發微妙香,演說妙法,眾生聞己,能得解脫。五、以佛臥具衣服而作佛事。臥具供人安息,衣服能蔽風寒,然後身體輕安,而心自寂然,這樣煩惱不起,定慧自生。什曰:“昔閻浮提王得佛大衣,時世疾疫,王以衣著標上,以示眾人;眾人歸命,病皆得愈。信敬愈深,因是解脫。”六、以飯食而作佛事。飯能資養色身,色身強健,則能勇猛精進止惡修善。古人雲:“身安則道隆。”所以飯食能作佛事,如眾香國土以香飯而作佛事。七、以園林台觀而作佛事。肇曰:“眾香國即其事也。一義飲食以色根通道,園觀以眼根通道也。”園林台觀無常變化,觀此無常,即得解脫,所以說:“園林台觀可作佛事。窺基大師雲:“由見衣服起慚愧故;由見臥具欣修四禅起淨命故;由見飲食思求覺漿解脫之味、欣法食故;由觀園林修習總持無漏法故;由見台觀欣淨土等諸妙處故。”八、以相好而作佛事。眾生見佛色相端莊、殊妙威嚴,便對佛法能生正信正見。《攝大乘論》雲:“諸眾生見尊,皆審知善士,暫見便深信,開導者歸禮。”由於眾生愛重相好,故佛大慈,方便示現,令諸有情深信佛為善士、為大導師,從而依佛依法精進修行。所以《集論》雲:“問:相及隨好作何業?答:能令暫見,謂大丈夫,心生淨信。”九、以佛身而作佛事。佛身有法報化三,法身清淨無為,報身殊勝無比,化身應眾生之機而方便示現。眾生聞法報二身,或見化身,皆能深信因果,止惡修善,故佛身能作佛事。十、以虛空而作佛事。眾生依色境而起執著,忽現虛空,境界頓滅,從而悟入根境俱空,能執所執非有,當下便見實相。什曰:“除卻形色,廓然無像,令其宅心虛靜,累想自滅,亦如文殊師利,滅眾色相,現虛空相,以化阿捨世王也。”十一、以夢幻等七喻而作佛事。有為諸法依緣而生,如夢如幻,亦如影像;愚夫不達諸法相有體無、有而非真之理,便生顛倒邪執,佛陀為使有情破迷開悟,而說諸法如夢幻泡影,令眾生深達依它幻有,從而除遣遍計所執,悟入圓成實性。《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正是此經所說以夢幻泡影等喻而作佛事之義。十二、以語言文字而作佛事。以能诠表的語言文字、而诠所诠表的諸法實相,能使有情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漸次證入離言法性,也就是以言除言。如娑婆世界與極樂世界皆以妙音語言文字而作佛事的。十三、以寂寞無言、無為無作而作佛事。上根利器者,則以默默無為進行度化。如眾香國土香積如來度化眾生則無有語言文字,諸菩薩眾各各坐香樹下,一聞妙香,便入“德藏三昧”;又如淨名於不二法門品中默默不語。此皆上根利器,但因寂寞,便悟實性。再如佛陀曾於靈山會上默然不語,唯以鮮花左右示眾,迦葉尊者破顏微笑,隨即悟入花之實性。這就是能以寂寞無言、無為無作而作佛事的明證。
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靜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
次顯無量。總之,諸佛皆以度化一切有情而出現於世,所謂應化之身、威儀靜止、受用施為,亦是佛事。如佛聲為律、而身為度,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無為而治,這就是靜止語默皆是佛事義。又如見而眾生恭敬,言而眾生深信,行而眾生喜悅,這就是言行動作皆是佛事義。或雪山六年苦行,或捨衛次第應供;前者為降伏一切外道,後者為令他廣種善根。乃至八相成道,下生受胎,出家修行,降魔成道,轉妙***,入般涅槃,都是為度脫一切眾生而示現,這就是諸所施為皆是佛事義。所以說:“諸佛威儀靜止、一切施為皆是佛事。”
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
三、特說以四魔煩惱而作佛事。四魔解釋見前。“八萬四千諸煩惱”者:貪、嗔、癡、慢四根本煩惱各有二萬一千,合之則為八萬四千。眾生執煩惱為實有,執生死為定法,故於生死煩惱不得解脫而為病。佛即不然,了達煩惱性空,生死如幻,不斷煩惱而煩惱自斷,不除生死而生死自除,故於生死煩惱而不以為苦,反以為樂,不以為病,而反解脫,是名“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肇曰:“如YIN女以欲為患,更極其情欲,然後悟道;毒龍以嗔恚為患,更增其忿恚,然後受化,此以欲除欲,以嗔除嗔;猶良醫以毒除毒,斯佛事之無方也。”
菩薩入此門者,若見一切淨好佛土不以為喜,不貪不高;若見一切不淨佛土不以為憂,不礙不沒。但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未曾有也。
上段所顯諸佛施為乃至八萬四千煩惱門皆是佛事,也就是《金剛經》所說:“一切法皆是佛法”義。此段所顯悟此法門者,是為悟入一切佛法。既能悟入一切佛法,則於染淨佛土等觀不二。因為染土淨土皆是如來不捨有情大智大悲之所示現,菩薩深明此理,故於淨土不貪不喜,亦於染土不憂不沒,但於諸佛生清淨心,歡喜恭敬,倍增信樂。
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
諸佛如來都是以自覺覺他、悲智等運、廣積無邊清淨福慧圓滿之所成就的,故佛名兩足尊。既是因果相同,當然功德亦皆平等。但是有情隨業不同,故有三界五趣的種種差異,佛為悲愍不同類型的有情,故現不同類型的佛土,決不因佛土有別而諸佛功德亦別,何以故?諸佛乃由得法究竟、平等一味、心無高下,亦無勝劣的大悲之心而方便示現的種種佛土,實則一致,並無勝劣。所以說:“諸佛如來功德平等,為教化眾生故,而現佛土不同。”
阿難!汝見諸佛國土地有若干,而虛空無若干也;如是見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無礙慧無若干也。
佛土有法性土、自報土、他報土、化土的種種差別,當然佛身也有法性身、自報身、他報身、化身的種種差別。法報身土為佛的真身真土,他報身土和化身土是佛度化地上菩薩和地前菩薩、人、天、二乘及三塗眾生而方便示現的身土。雖佛身佛土隨有情示現大小有異,而實諸佛的無礙智慧相同。“無礙慧”者:即真俗圓融的無相大智慧。
阿難!諸佛色身、威相、種性、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儀所行及其壽命,說法教化,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具諸佛法,悉皆同等。
諸佛平等有二:一、功德平等,二、名號平等。此即第一功德平等。於中有三:(一)明內德平等,(二)明外德平等;(三)明雙顯內外二德平等。明內德平等中又分十一:1.色身平等;2.威相平等;3.種性平等,4.戒平等,5.定平等,6.智慧平等,7.解脫平等,8.解脫知見平等,9.十力平等,10.四無畏平等,11.十八不共佛法平等。明外德平等中又分為三:1.大慈平等,2.大悲平等,3.威儀所行平等。明雙顯內外二德平等。中又分為五:1.壽命平等,2.說法教化平等,3.成就眾生平等,4.淨佛國土平等,5.具諸佛法平等。諸佛如來由於往昔願行精進證真法性悉皆平等,故證果時內身外土、內德外德一切平等。
是故名為三藐三佛陀,名為多陀阿伽度,名為佛陀。
第二名號平等,因為功德平等,所以名號亦等。(一)梵語三藐三佛陀,漢譯正遍覺,玄奘譯為正等覺。正覺謂遍證諸法一切性,也就是如量智。《瑜珈大論·真實義品》說正覺如理智為“如所有性真實性”,說等覺如量智為“盡所有性一切性”。正即深入正確,等即周遍圓滿,故名正等覺。(二)梵語多陀阿伽度,漢譯如來。《金剛經》雲:“如來者是諸法如義”。又雲:“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肇曰:“秦言如來,亦雲如去。如法而來,如法而去,古今不變,千聖同轍,故名如來,亦名如去。”(三)梵語佛陀,漢譯覺者。具一切種妙智,既能自己覺悟,又能覺悟眾生,也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名佛陀。佛有十種聖號,今只舉三者,正等覺:顯智德圓滿,覺諸法空;如來:顯斷德圓滿,斷煩惱盡;佛陀顯恩德圓滿,覺悟群生。此三於十號中最為殊勝,所以偏說。
阿難!若我廣說此三句義,汝以劫壽,不能盡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皆知阿難多聞第一,得念總持,此諸人等以劫之壽亦不能受。如是阿難!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限量,智慧辯才,不可思議。”
總顯功德無量。名以表德,德既無量無邊,以此三名所诠之義亦無量無邊。言說不可盡,分別不可窮,若以劫壽而受,亦不能盡。諸佛功德、智慧辯才,無有限量,不可思議,唯佛與佛才能互知,亦為佛與佛才能宣說。
阿難白佛言:“我從今已往,不敢自謂以為多聞。”佛告阿難:“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說汝於聲聞中為最多聞,非謂菩薩。且止,阿難!其有智者,不應限度諸菩薩也。一切海淵尚可測量,菩薩禅定智慧,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阿難!汝等捨置菩薩所行,是維摩诘一時所現神通之力,一切聲聞,辟支佛於百千劫盡力變化所不能作。”
此段顯示菩薩智慧禅定、總持辯才、一切功德不可測度,神力變化,二乘莫及。就是以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對佛三名所诠之義於百千大劫亦不能盡受,所以阿難不敢自稱多聞。阿難多聞第一只在二乘,不在菩薩。
爾時眾香世界菩薩來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見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責,捨離是心。所以者何?諸佛方便,不可思議,為度眾生故,隨其所應現佛國異。
釋迦如來廣說無量佛土皆隨有情所樂而方便示現,染土淨土功德平等之後。上方菩薩聞已,即於佛前而自悔責,不該初見此土生下劣想。
唯然,世尊!願賜少法,還於彼土,當念如來。”
上方菩薩欲聞妙法,隨於佛前虔誠請問。自下釋迦如來則慈悲開演,廣為宜說。
佛告諸菩薩:“有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
佛演大法,於中有二:一、總舉其名,二、廣釋其義。此即第一總舉其名。“有盡無盡解脫法門”者:無著清淨,離障自在,名為解脫。小乘斷煩惱障證涅槃而得解脫,已盡有為,安住無為,但對菩薩而言即不名解脫。何以故?煩惱障雖離,而所知障未斷,並且不能度濟眾生同得解脫,所以今特以菩薩解脫法門說名有盡無盡。
何謂為盡?謂有為法。何謂無盡?謂無為法。如菩薩者,不盡有為,不盡無為。
二、廣釋其義,於中又三:(一)總釋大義,(二)別釋不盡有為不盡無為,(三)雙顯不盡不住。此即第一總釋大義。“有為”者:緣生諸法,有生有滅,變化無常,總名有為,無漏聖道,亦名有為;有為諸法,隨生隨滅,非真實有,終不可得,故名有盡。“無為”者:真如法性,清淨涅槃,無生無滅,真常不變,故名無為;無為法性,不生不滅,故名無盡。二乘背世間,厭生死,滅煩惱,盡悲智,是名盡於有為;欣求無為,安住涅槃,不度眾生,是名住於無為,雖得解脫,不是菩薩所求的解脫。欲得菩薩解脫者,應當以不盡有為、不盡無為真俗圓融的不取不捨而入此門。不盡有為則能興悲運慈,廣度眾生;不盡無為即能不染五欲,超然解脫。興悲度生,則異於二乘;超然解脫,則異於凡夫。此正所謂常在世間而不住世間(不盡無為),常在涅槃而不住涅槃(不盡有為),隨緣任運,自在解脫的無住境界。這就是諸佛平等大慈的不思議之道。不思議道者,必出於有盡無盡的解脫法門。所以上方菩薩聞佛所說平等大慈的不思議道,才請如來開演有盡無盡的解脫法門
何謂不盡有為?
(二)別釋不盡有為無為中先釋不盡有為,於中又二:1、問,2、答。此即初問。
謂不離大慈,不捨大悲。
次答又二:①明不盡之因,②明不盡之相。此即初明不盡之因。不捨世間,大慈大悲度化眾生,為不盡有為之因。
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倦;於四攝法,常念順行;護持正法,不惜身命。
②明不盡之相共有四十五句。此初四句。一、不忘深發一切智心。顯深發上求無上佛果的菩提大心。二、終不厭倦教化眾生。顯精進不懈下化無邊有情。菩薩事業總為此二上求下化。三、不捨四攝。顯攝受眾生,以此四法成熟有情。四、護法忘身。顯不惜身命,維護正法,以求菩提。
種諸善根,無有疲厭;志常安住方便回向;求法不懈;說法無吝。
次有四句。五、種諸善根,而無疲厭。肇曰:“以慈悲為根,發心為心,然後順四攝,化眾生,護正法,種善根。以此眾德,茂其枝條,道樹日滋,不盡有為也。下諸行願,枝葉之流,取其日滋日茂,以成不盡義耳。廢捨慈悲道樹不建,眾德損耗,自隱涅槃,謂盡有為也。”六、志常回向。菩薩於所修善,方便回向,回向菩提,回向眾生。若常回向,必得大果。七、求法不懈。此顯上求佛道。八、說法無咎。此即下化眾生。
勤供諸佛;故入生死,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喜;不輕未學,敬學如佛;墮煩惱者,令發正念;於遠離樂,不以為貴;不著己樂,慶於彼樂;在諸禅定,如地獄想;於生死中,如園觀想。
此有十句。九、勤供諸佛。顯上求心切,以報佛思。十、入生死無畏。顯下化意濃,以報眾生恩。十一、於榮辱事,心無憂喜。菩薩既處生死,必遇榮辱;不住生死,心常不動,即無憂喜。十二、不輕未學。一切眾生,與我同體,於彼不驕不慢,平等攝受。十三、敬學如佛。對初學者,視同如佛。十四、墮煩惱者,令發正念。初學佛者,信心不笃,願力不堅,常生煩惱,忘失正念;菩薩慈悲,方便開導,令發正念。十五、遠離欲樂,不以為貴。菩薩修行,離欲斷障,習定發慧,一心清淨,無執無著,而不以為貴。十六、不著己樂,慶於彼樂。什曰:“凡人見他樂則生嫉,見他苦則心安;自樂則心著,自苦則心動。菩薩則不然,見他樂不嫉,其心隨喜;見他苦則心動,欲令解脫。自樂不著,自苦心安。”十七、處禅定如地獄想。禅定有世間禅,出世間禅,出世間上上禅。修世間禅定者,耽著三界,不能出離。修出世間禅定者,獨善自了,厭世趨寂,不能發起無上道心。修出世間上上禅者,自他雙利,於世出世間皆無所住;菩薩視禅定如地獄而不耽著定味。十八、觀生死如園苑。園苑即游玩之樂園。肇曰:“生死雖苦,大道之所由;菩薩好游,故想如園觀也。”
見來求者,為善師想;捨諸所有,具一切智想;見毀戒人,起救護想;諸波羅蜜,為父母想;道品之法,為眷屬想;發行善根,無有齊限。
此有五句。十九、見來乞者生善師想。成就布施,圓滿功德,故對來乞者,生善師想。二十、捨諸所有,具一切智。菩薩對迷蒙眾生盡其法施而行度化;對貧窮眾生盡其身外財寶行施而行救濟;對驚恐怖畏眾生盡其身內髓腦血肉進行布施以除怖畏。如是施者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了知此施必能具足一切智智,明了因果,深達實相,然後施而無悔。二十一、救護犯戒。菩薩持戒精嚴,軌范人天,必能於他犯戒,起於救護。二十二、六波羅蜜為父母。六度能生法身、能生福智資糧;又能饒益有情,使自他同得解脫,故譬為父母。二十三、道品為眷屬。菩薩常修三十七法,依此大道,而至涅槃城,猶如眷屬,常隨不捨。總之,菩薩修行,真俗圓融,自覺覺他,修積善根,無有窮極,故曰:“發行善根,無有齊限”。
以諸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行無限施,具足相好;除一切惡,淨身口意;生死無數劫,意而有勇;聞佛無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
此有六句。二十四、取彼淨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菩薩取十方諸佛淨土嚴飾之相,精進修行,廣為贊歎,至己成佛時,此土與彼土無異。二十五、行無限施具足相好。諸佛三劫種福德,百劫修相好,長行無限布施,故成佛時招感種種具足殊妙色相。二十六、除惡淨三業。菩薩止惡修善,嚴持淨戒,身口意業,清淨無犯。二十七、數劫生死而有勇。菩薩長劫生死,度化眾生,勇猛精進,而無疲厭。肇曰:“生死長久,苦毒無量,自非智勇,孰能處生死之際焉。”二十八、廣聞佛法,志而不倦。菩薩上求下化,志向堅決,聞佛無量功德,則一心欣樂,精進以求,志而不倦。二十九、以智慧破煩惱而出陰界入。陰即五陰,玄奘譯為五蘊。界即十八界。入即十二入,又名十二處。菩薩以智慧了達陰界入三緣起性空,如夢如幻,中無實在的自性,受者、作者可得,從而破除我執,斷除煩惱障,證得涅槃,而徹底超出陰界入三的束縛。故名“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出陰界入”。
荷負眾生,永使解脫;以大精進,摧伏魔軍;常求無念,實相智慧;行少欲知足,而不捨世法;不壞威儀,而能隨俗。
此有五句。三十、荷負眾生,永使解脫。菩薩以弘法為家務,以利生為事業,不捨眾生,方便度化,令其出離。三十一、為摧魔軍,精進熾然。菩薩以大精進,摧伏諸魔。魔有四種,又名四魔軍,解釋見前。龍樹說魔有十:一、欲,二、憂愁,三、饑渴,四、渴愛,五、睡眠,六、怖畏,七、疑悔,八、嗔恚,九、利養,十、高慢。三十二、常求無念實相智慧。無念者,無有邪念。凡夫有邪念邪慧,故常高舉驕慢;菩薩了達諸法緣起性空,無有執著,一心清淨,則自無邪念而有實相智慧。三十三、不捨世法,少欲知足。菩薩遠離五欲,知足常樂,同時又不捨世法,利濟有情。少欲知足,則異凡夫;不捨世法,則異二乘。三十四、不壞威儀,而隨世俗。菩薩戒禁堅固,而無毀犯,但又能大悲利物,隨順世俗。
起神通慧,引導眾生;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善別諸根,斷眾生疑;以樂說辯,演法無礙。
此有四句。三十五、現通度生。菩薩依大禅定,發大神通,生大智慧,引導眾生,出生死海,到涅槃岸。三十六、得念總持,所聞不忘。總持者:以少文字,攝諸義理,如般若或緣起性空等,皆屬總持法門。菩薩正念住心,對所聞總持大法常常明記不忘。三十七、知根斷疑。菩薩以真俗圓融的大智慧常觀一切有情諸根勝劣,對機說法,與大法雨,斷一切疑。三十八、以無礙辯,樂說正法。菩薩度化眾生,含笑先言,樂說無厭,講說正法,辯才無礙。
淨十善道,受人天福;修四無量,開梵天道;勸請說法,隨喜贊善,得佛音聲;身口意善,得佛威儀;深修善法,所行轉勝;以大乘教,成菩薩僧;心無放逸,不失眾善。行如此法,是名菩薩不盡有為。
此有七句。三十九、修十善道上生人天。十善業道與十惡業道相反。即不殺生而放生,不偷盜而布施,不邪YIN而離欲,不妄語而說誠實語,不兩舌而說和合語,不惡口而說柔順語,不绮語而說莊重語,不貪而離貪,不嗔而慈悲,不癡而明達。此十善,初三屬身業,次四屬語業,後三屬意業。由上品善生天趣,中品善生人趣,下品善生阿修羅趣。四十、行四無量,開梵天道。菩薩本不求世間善報,但為度濟有情而不捨世間,故修彼因;亦為有情開示正因,所謂以人天乘得度者,即以人天乘而攝受之。四十一,為得妙音,請佛說法。《賢愚經》卷一雲:“佛在摩竭國善勝道場,初始得佛,念諸眾生,斷網邪倒,難可教化,若我住世,於事無益,不如遷逝無余涅槃。爾時梵天知佛所念,即從天下前詣佛所,頭面禮足,長跪合掌,勸請世尊,轉於***,莫般涅槃。”這就是勸請說法之原由。同時對勸請說法者隨喜贊歎,以此善因,後當招感妙好音聲異熟果報。四十二、求佛威儀,須淨三業。常淨身口意三業,以此勝因,後必招感諸佛無量威儀。四十三、深修善行,所行轉勝。菩薩精進勇猛,止惡修善,令其善法不斷增勝,直至圓滿。所以能捨資糧而入加行,乃至能捨修道地地而入究竟佛地。四十四、欲學菩薩,須修大乘。大乘能運載一切眾生出生死而入涅槃;菩薩即能自他雙利、福慧齊修,所以欲學菩薩,必須教以大乘。四十五、不失功德,常無放逸。菩薩修諸善法,精進不懈,心無放逸,自能不失功德,甚至展轉增勝,直至圓滿。
總之,行如上所說常起四無量心,常修四攝六波羅蜜,以不捨善法,不捨世間,不捨眾生,不捨生死,是名菩薩不盡有為。
何謂菩薩不住無為?
次釋不盡無為,於中又二:1.問,2.答。此即初問。
謂修學空,不以空為證;修學無相無作,不以無相無作為證。
次答共有十五句,皆無為觀行。此初二句,即修三解脫門,而不以為證。三解脫門為大小二乘所共修學。小乘觀空而住於空,觀無相無作而住於無相無作。大乘不然,既能觀空(不染於有為),而又不住於空(大悲利益有情);既能觀無相無作,而又不住於無相無作。總之,修學三空,即不住有為,不以三空為證,即不住無為。
修學無起,不以無起為證;觀於無常,而不厭善本;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觀於寂滅,而不永寂滅;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
此有六句。三、修學無起,而不以為證。諸法隨緣而生,緣散而滅,自無實體,本性空寂,是則無起;行此無起,能去執著。不以為證者:諸法雖空,而不住空。四、觀無常而修諸善。菩薩了達法無定法,無常變化,而不執著;但又不捨善法,以隨順因果。五、觀世間苦而又故意受生。觀苦而不住世間,故意受生而不住涅槃;不住涅槃則異二乘,觀世間苦則異凡夫。菩薩不取不捨,行契中道,是真修行。六、觀無我而又覺他。無我有二:一、人無我,二、法無我。菩薩既能觀二無我,又能覺悟有情。《金剛經》雲:“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二無我理),修一切善法(誨人不倦,以覺有情),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是此處所說“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之義。七、觀寂滅而不住寂滅。二乘觀寂滅而永寂滅。菩薩反是,既觀寂滅以不染生死,又不永寂滅以不住涅槃。不住涅槃,即能覺他;不染生死,自得解脫。八、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什曰:“遠離有三:一、離人間五欲,二、離煩惱,三、諸法性空遠離。今觀性空遠離。而不離善也。”觀於遠離,則心清淨,而無執著,屬內真;身心修善,則隨順因果,不捨有情,屬外俗。內真外俗是菩薩行。
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教化眾生;觀於空無,而不捨大悲。
此有五句。九、觀無所歸,而歸趣善法。一切諸法生滅無常,緣起性空,了不可得,而無所歸;雖無所歸,而不捨一切善法。肇曰:“諸法始無所來,終無所歸;雖知無歸,而常歸善法也。”十、觀法無生而利眾生。觀法無生,即證無為,而不住有為;以生法荷負一切,即不盡有為,不住無為,而巧度眾生。故曰:“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十一,觀於無漏而不斷諸漏。無漏善法能斷煩惱,能盡生死,菩薩為度有情,留惑受生,而不斷諸漏。十二、觀無所行而以行法成熟眾生。行謂造作,菩薩雖觀無所行者,而又大悲,常行教化諸眾生事。十三、觀空無我而不捨大悲。菩薩以大智常觀諸法空無有我,而不取於相;同時又大悲不捨世間,不捨有情,方便善巧,廣修諸善。肇曰:“諸法之相、雖空唯無,然不以空無、捨於大悲也。”
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觀諸法虛妄、無牢、無人、無主、無相、本願未滿,而不虛福德禅定智慧。修如此法,是名菩薩不住無為。
此有二句。十四、觀正法位而不隨小乘。小乘觀法無生,即入正位(無為涅槃);既入正位,即不能發起大願、大悲的菩提大心;無此大心,當然不能廣度一切有情,故菩薩不墮彼位。十五、觀諸法虛妄,無人無主,而不虛福德定慧。一切諸法,眾緣所成,虛假無體,既無有體,以何為人,以何為主。然菩薩雖知如此,但本願未滿,還應廣修福德,廣積智慧,以圓滿資糧,絕不因福德定慧虛假而捨彼不修。
總之,行如上所說既觀人法二空,而又不住涅槃;既觀世間生死如幻,而又廣度有情,是名菩薩不住無為。
又具福德故,不住無為;具智慧故,不盡有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
(三)雙顯不盡不住共有四對,都是說明所以不住不盡的道理。此初二對。一、具福慧故不住無為不盡有為。菩薩欲積無量福德,故不住無為;若住無為,不能造作,不能為眾生廣行布施,不能布施,怎能修積無邊福德呢?所以欲具福德,則應不住無為。菩薩欲積無量智慧,故不盡有為;若盡有為,猶如薪盡火滅,惑盡智亡,怎能修積無邊智慧呢?所以欲具智慧,則應不盡有為。二、大慈大悲滿本願故不住無為不盡有為。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菩薩常常不捨世間,廣利有情,所謂但願眾生悉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地藏菩薩雲:“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是為“大慈悲故不住無為。”滿本願者:滿圓成無上佛道、度盡無邊眾生之本願。若有一法未圓、一生未度,則未滿本願。所以菩薩不捨有為,常起四無量心,力行四攝六波羅蜜,以期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滿本願故不盡有為”。
集法樂故,不住無為;隨授樂故,不盡有為;知眾生病故,不住無為;滅眾生病故,不盡有為。
次有二對。三、集法樂而又隨授法樂,故不住無為不盡有為。小乘集法樂而住於無為。菩薩雖達我法二空,心常清淨,法喜充滿,但又不住無為,不入涅槃。肇曰:“采良藥,必在山險,非華常之所出;集法樂,必在險有,非無為法之所出也。”菩薩以利益眾生為能事,常於有情灑甘露雨,扇解脫風,隨緣化導,授與無量法樂。肇曰:“若捨有為,則與群生隔絕,何能隨而授樂?”所以菩薩不住無為,不盡有為”。四、知病滅病,故不住無為不盡有為。若住無為,則不能知眾生病;若盡有為,則不能治眾生病。知眾生病者:眾生在世間、眾生在苦海,眾生有貪嗔癡慢等顛倒邪見的妄執病,若住無為,怎能常知眾生病呢?所以僧肇說:“習知眾病,必知病所,豈住無為之所能乎?”滅眾生病者:滅眾生八萬四千煩惱病,若盡有為,怎能常為有情滅諸病呢?所以僧肇又說:“滅眾生病,必造有治,豈盡有為之所能乎?”
諸正士!菩薩以修此法,不盡有為,不住無為,是名盡無盡解脫法門。汝等當學。”
佛說法竟,進勸勤修。
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花若干種色、若干種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此經法,並諸菩薩已,稽首佛足,歎未曾有。言:“釋迦牟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
上方眾香國土諸大菩薩聞法歡喜,贊未曾有。隨以香花供養三寶,然後恭敬虔誠頂禮佛足,還至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