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诘所說經卷下
香積佛品第十
第九入不二法門品,最後維摩诘默然不語。此品因捨利弗日食將至,故思飲食,維摩诘請飯香積如來眾香國土以晏嘉賓。但因上方佛土妙香說法,不待言語,而釋迦如來於娑婆世界以文字說法調伏剛強難化眾生,兩相對照,則知眾香淨土與娑婆染土利益平等,有言與無言功德相同,以證說與無說一樣皆能悟入不二法門。
於是捨利弗心念:“日時欲至,此諸菩薩當於何食?”
什曰:“捨利弗獨發念者,其旨有三:一者、結業之體、未能無資;二、絕意大方,樂法不深;三、推己有待,謂眾亦然。”佛制戒律,比丘非時不食。但日時將至,故捨利弗而正思念,以顯入不二法門,不在別處入,而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入。因為入不二法門是真,飲食生活是俗,真依俗顯,俗依真立;離俗無真,離真無俗。所以入不二法門品後,香積品來,初即顯示捨利弗思念飲食,義即在此。
時維摩诘知其意而語言:“佛說八解脫,仁者受行,豈雜欲食而聞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須臾,當令汝得未曾有食。”
肇曰:“佛說八解脫,乃是無欲之嘉肴,養法身之上膳,仁者親受,謂無多求,然方雜食想而欲聽法,豈是元舉來求之情乎?”窺基大師雲:“《阿含經》說食有九種:謂斷、觸、思、識、禅、願、念、解脫及喜,應常專念捨初四食,應勤修常業,欣後五種出世間食。”維摩诘最初呵斥捨利弗,為令學人誠心求法;後又允許,以顯主人待賓有禮。
時維摩诘即入三昧,以神通力示諸大眾上方界分,過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今現在。其國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為第一。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佛為說法。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樓閣,經行香地,苑園皆香。其食香氣,周流十方無量世界。時彼佛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有諸天子皆號香嚴,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供養彼佛及諸菩薩。此諸大眾莫不目見。
維摩诘以大神通力示現眾香國土香積如來與諸菩薩共坐而食等事,以使大眾有目親眼共睹此諸勝況。
經中談到“彼土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大菩薩眾,佛為說法。”此即屬於佛平等性智為修道位中地上菩薩大悲所現的他受用身土,所以無有聲聞辟支佛名,唯有清淨大菩薩眾。因為佛有三身四智皆能各起殊勝妙用。大圓鏡、平等性、妙觀察、成所作是為四智。大圓鏡智證佛法身及土,現佛報身及土(報身與法身合而為一,是佛真身。報身又名自受用身,是佛親自受用廣大法樂的身體。)平等性智現他受用身土(他指十地菩薩,也就是佛為欲度化地上菩薩令其受用與佛相似的殊勝法樂和迅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大悲示現的一種淨土,故名他受用身土,又名他報身土。所以《八識規櫃頌》雲:“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妙觀察智善觀諸法自相共相,善觀所度有情根性勝劣,對機施教,廣說妙法,以決疑網。成所作智者,成佛所應作之事,即現三類化身度濟有情。對地前加行位菩薩現千丈大身而為說法,對資糧位菩薩、二乘、人、天現丈六金身進行度化,對地獄、餓鬼、傍生三塗隨類現身進行拔濟,如是三類化身,即是成所作智所起的妙用。所以《八識規矩頌》說:“三類分身息苦輪”。而釋迦牟尼在娑婆世界示現度生,即屬丈六金身的化身佛,故有二乘五百阿羅漢與佛同時出世,為佛弟子。
時維摩诘問眾菩薩言:“諸仁者!誰能致彼佛飯?”以文殊師利威神力故,鹹皆默然。維摩诘言:“仁此大眾,無乃可恥。”文殊師利曰:“如佛所言,勿輕未學。”
肇曰:“文殊將顯淨名之德,故以神力令眾會默然矣。”窺基雲:“默意有四:一、食以待賓,賓不可往;二、大士求法,不規財食;三、顯諸菩薩於食無染;四、彰無垢稱神通自在令眾欣仰,故妙吉祥鹹令默然”。維摩文殊二大士互相調責者,窺基雲:“菩薩利物,命進問安,談谑設座。座雖久設,談谑次施。為順世儀,故有爾爾。”
於是維摩诘不起於座,居眾會前,化作菩薩,相好光明,威德殊勝,蔽於眾會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國名眾香,佛號香積,與諸菩薩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詞曰:維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願得世尊所食之余,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
維摩诘以大神通力化作菩薩前往求食,其義有二:一、主人晏賓特以上等佳肴相待,顯維摩诘能以微妙大法施於大眾。飲食養眾色身,法乳育眾慧命;色身安養,則體強身健,慧命成熟,則可出世解脫。二、以上等佳肴相待,顯維摩诘以大慈大悲力,為令樂小法的聲聞大眾回心向大,廣弘如來聖教,普度無邊眾生,所以化作菩薩,命往求食。
時化菩薩即於會前升於上方,舉眾皆見其去。到眾香界,禮彼佛足,又聞其言:“維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無量,問訊起居,少病少惱,氣力安不?願得世尊所食之余,當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樂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來名聲普聞。”
化菩薩前往彼處,遵命一一陳述。
彼諸大士見化菩薩歎未曾有。“今此上人從何所來?娑婆世界為在何許?雲何名為樂小法者?”即以問佛。
肇曰:“彼諸大士皆得神通,然不能常現在前。又其土純一大乘,不聞樂小之名,故生斯問也。”
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今現於五濁惡世為樂小法眾生,敷演道教。彼有菩薩名維摩诘,住不可思議解脫,為諸菩薩說法,故遣化來,稱揚我名,並贊此土,令彼菩薩增益功德。
香積如來陳述來使化菩薩因由。
彼菩薩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無畏,神足若斯!”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饒益眾生。”
眾香國土諸大菩薩與香積如來亦極廣贊維摩居士的偉大功德。
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
如來親手把盛滿香飯的眾香缽授與化菩薩。
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並欲見維摩诘諸菩薩眾。”
上方諸菩薩眾俱欲來詣娑婆禮敬三寶。
佛言:“可往,攝汝身香,無令彼諸眾生起惑著心;又當捨汝本形勿使彼國求菩薩者而自鄙恥。又汝於彼莫懷輕賤,而作礙想。所以者何?十方國土皆如虛空。又諸佛為欲化諸樂小法者,不盡現其清淨土耳。”
香積如來慈悲聽許,並教誡諸菩薩眾一攝身香,二隱妙色,三於娑婆染土勿懷輕賤,四明十方國土皆如虛空。身香者:無量功德之所聚積。妙色者:嚴持淨戒、自利利他之所感招。於娑婆染土勿懷輕賤者:顯菩薩行平等大慈,無勝劣想,無我慢心。十方國土皆如虛空者:顯染淨諸法皆如幻化,無有實體,於中無有實我實法可得。
時化菩薩既受缽飯,與彼九百萬菩薩俱,承佛威神及維摩诘力,於彼世界忽然不現,須臾之間,至維摩诘捨。
化菩薩受食而還維摩诘捨,諸菩薩眾亦皆隨至。
時維摩诘即化作九百萬師子之座,嚴好如前,諸菩薩皆座其上。
維摩神力化師子座以待嘉賓。
時化菩薩以滿缽香飯與維摩诘,飯香普熏毗耶離城及三千大千世界。
維摩受食,飯香普熏三千大千世界。
時毗耶離婆羅門居士等,聞是香氣,身意快然,歎未曾有。於是長者主月蓋從八萬四千人來入維摩诘捨。
什曰:“彼國無王,唯五百居士共治國政。今言主,眾所推也。”肇曰:“毗耶離國無有君王。唯有長者五百居士共理國事。月蓋眾所推重、故名主。”
見其室中菩薩甚多,諸師子座高廣嚴好,皆大歡喜,禮眾菩薩及大弟子,卻住一面。諸地神、虛空神及欲色界諸天聞此香氣亦皆來入維摩诘捨。
人天普聞妙香,大眾鹹入維摩诘捨。
時維摩诘語捨利弗等諸大聲聞:“仁者可食如來甘露味飯。大悲所熏,無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
維摩請飯香食,令樂小法者普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來為了廣度有情,常行自利利他的菩薩道,故現此食。但此食者實是如來大悲所熏,切不可以小根小慧自求解脫的心而食此食,應以大悲大願下濟三塗眾苦、上成無上佛道之心而食此食,否則,雖食而終不能消。所以羅什雲:“食此飯應發大心、建大業,是名報恩,報恩名為消也。”
有異聲聞念是飯少,而此大眾人人當食。化菩薩曰:“勿以聲聞小德小智稱量如來無量福慧。四海有竭,此飯無盡,使一切人食搏若須彌、乃至一劫猶不能盡。所以者何?無盡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功德具足者所食之余終不可盡。”
化菩薩顯揚由如來無量功德所熏之香飯無盡,以折伏小德小智的異聲聞。海水有竭、香飯無盡。眾生所食有量,妙香功德無窮。如井水雖少,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源泉深遠,故似少而實多。如來所食之余,乃是無盡戒、定、慧等功德所生,故亦如是。
於是缽飯悉飽眾會,猶故不儩。
一缽之食,大眾共飽,猶不能盡。如來功德之食,真是不可思議。
其諸菩薩聲聞天人,食此飯香,身安快樂。譬如一切樂莊嚴國諸菩薩也。又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眾香國土諸樹之香。
食此香飯,身心安樂,毛孔出香,如眾香國土諸樹之香,功德如是。
爾時維摩诘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上來主人請食晏賓已竟。自下廣顯主賓互相對揚問答說法。此即最初問答。地上菩薩已證無生法忍,已入不二法門,深明一切法皆是佛法之義,故不待香積如來以語言文字開啟,凡見聞覺知,皆能入道。所以說:“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德藏三昧”者:玄獎譯為“德莊嚴定”。然復當知妙香是香積如來無量功德、慈悲願力之所化現,猶如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眾鳥喧說妙法皆由阿彌陀佛神力化現一樣。為欲迅速成熟諸菩薩眾,故出妙香。問:諸菩薩眾為何聞此妙香皆能悟入德藏三昧而修諸功德呢?答:“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妙香亦是有為法,相有體無,如夢如幻,鼻聞香時不可執著,不可分別。《金剛經》雲:“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壇經》雲:“常起諸根用,而不作用想,分別一切法,而無分別想。”又雲:“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是名般若三味。”“般若三昧,”亦即此經所說的“德藏三昧”。因為佛說一切教法的目的皆是為令一切眾生在具體的六根對六塵上遠離我法執著,而不是執守於語言文字,所以佛在晚年靈山會上拈花示眾,就說明了這一點,以故地上菩薩深達此理,即能在香樹下聞此妙香,而入德藏三昧。《十二門論》說:“因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雲何為有法?”既然緣生諸法有相無體,求其實有的我法了不可得,那就在鼻聞香時遠離空有兩邊的分別執著。執著一破,當下即可悟入不二法門,而達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的無住生心。以故《壇經》雲:“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這就是眾香菩薩所說的:“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之義。
彼諸菩薩問維摩诘:“今世尊釋迦牟尼以何說法?”維摩诘言:“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
次問答釋迦牟尼以何說法一段,於中有五:一、總問總答,二、顯示所說法相,三、贊歎難能可貴,四、顯揚此土十種勝利,五、以八種勝因說生淨土。此即第一總問總答。法為度諸有情,故應對機宣說。娑婆世界有情染業深重,慧根淺薄,煩惱邪見根深蒂固,剛強劣鈍,極難調化,故亦必用能伏剛強語言而行調伏。若無言語則不能度化,言微語輕亦不能度化,一定要大聲急呼,苦切叮咛,示以惡趣苦毒,惡業危害,以使生其懼心,或償其欲樂,然後才能止惡修善而漸證無為。如佛言,造十惡業則墮生三塗,修十善業則上生人天,乃至廣談業果,報應赫然,這不是以剛強之語伏剛強眾生是什麼呢?言“剛強”者,煩惱熾盛,邪見頑強。言“難化”者,見實相而盲然,聞勝義而無味。所以佛對此類眾生用剛強之語以調伏之。什曰:“如來說法,其要有三:一、軟善語,二、剛強語,三、雜說。善行樂果,軟善語也;惡行苦果,剛強語也;贊善毀惡,雜說也。”
言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諸難處,是愚人生處。
二、廣顯所說法相。初示惡果。地獄、餓鬼、畜生謂之三塗;諸難處者,即八難處。三塗及八難處皆是愚迷不覺的眾生以無明邪見為根本,而起諸煩惱,造諸惡業之所感招;若無邪見煩惱,則不會墮生三塗及八難處,故曰:“是愚人生處”。
是身邪行,是身邪行報;是口邪行,是口邪行報;是意邪行,是意邪行報。
次顯身、口、意三種惡業因果。
以下詳明身三、口四、意三共為十種惡業因果。
是殺生,是殺生報;是不與取,是不與取報;是邪YIN,是邪YIN報;是妄語,是妄語報;是兩舌,是兩舌報;是無義語,是無義語報;是貪嫉,是貪嫉報;是嗔惱,是嗔惱報;是邪見,是邪見報。
三、顯十惡業道因果。窺基雲:“此惡業果,名各有四:一、異熟果,由造下品十惡業生畜生,中品生餓鬼,上品生那落迦。二、等流果,謂從惡趣沒後生人中,由殺生故短壽多病,不與取故乏少財物,欲邪行故妻不貞良,虛诳語故多被誹謗,離間語故親友乖離,粗惡語故恆聞不如意聲,雜穢語故言不威肅;由貪欲故貪轉猛盛,由嗔恚故嗔轉猛盛,由邪見故癡轉猛盛,諸邪見者,癡增上故。三、增上果,由殺生故一切外事乏少光澤,不與取故多遭霜雹,欲邪行故多諸塵坌,虛诳語故多諸臭穢,離間語故高下險阻,粗惡語故其地鹹鹵硗確穢惡,雜穢語故時候乖變,貪欲故果實堪少,嗔恚故果味辛苦,邪見故果味辛苦或全無果。四、士用果,令相應,俱有二法增長。或更無別體,即此三果,五蘊假者之所感得,無多別相,所以不說。”
是悭吝,是悭吝報;是毀戒,是毀戒報;是嗔恚,是嗔恚報,是懈怠,是懈怠報,是亂意,是亂意報;是愚癡,是愚癡報。
四、顯能障礙六度的六種惡業果報,悭吝障布施,毀戒障持戒,嗔恚障忍辱,懈怠障精進,亂意障禅定,愚癡障智慧。
以下有九對,對說善惡,令知取捨。
是結戒,是持戒,是犯戒;是應作,是不應作;是障礙,是不障礙;是得罪,是離罪;是淨,是垢;是有漏,是無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為,是無為;是世間,是涅槃。
佛為度斯下劣剛強有情,則以語言文字方便顯說,何是戒律,怎樣才是持戒,又怎樣就是犯戒等等。善業應修,即應作;惡業應斷,即不應作。煩惱邪見是障礙,就該斷除;無漏功德是不障礙,應該勤修。造十惡業墮三塗是得罪;修十善業生人天,是離罪。無執無著,內心安樂是淨;煩惱邪見,顛倒妄執是垢。由煩惱而造業,由業感果,流轉三界,是有漏;斷除煩惱,出世解脫,永離三界,是無漏。邪道即八邪道,此是所斷;正道即八正道,此是所修。緣生諸法,無常生滅,是有為;法性空理,真如實相,是無為。生滅無常謂世間,無為寂滅為涅槃。
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以治眾生八萬四千心病,應病與藥,對症施治。因為眾生的心如猿猴,如意馬,極難訓伏,所以佛則說有世間、涅槃、雜染、清淨的若干種法,以制眾生的若干種心,心得制御,然後才能徹底解脫。肇曰:“以其難化,故示罪福之若是也。”
譬如象馬栊悷不調,加諸楚毒,乃至徹骨,然後調伏。如是剛強難化眾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眾生剛強難化,則如來婆心教誡,苦切叮咛,不憚煩勞,大悲殷勤進行調伏、攝受,以使其趣入正位。什曰:“有五種:第一見鞭影即時調伏,第二得鞭乃伏,第三以利錐剌皮乃伏,第四穿肌乃伏,第五徹骨乃伏。眾生利鈍亦有五品:第一但見他無常,其心便悟;第二見知識無常,其心乃悟;第三見親戚兄弟無常,其心乃悟;第四見父母無常其心乃悟;第五自身無常,極受苦惱,復加以苦言,然後乃悟也。”
彼諸菩薩聞說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釋迦牟尼佛隱其無量自在之力,乃以貧所樂法度脫眾生。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
三、贊歎難能可貴。眾香國土諸菩薩眾聞說贊歎,首贊釋迦如來,次贊娑婆世界諸菩薩眾。善根微薄,惡業深重,又無聖財法,是名貧窮眾生。釋迦如來功德巍巍,不可思議,為欲成熟下劣眾生,故意隱蔽無量自在神力,而現一忍苦娑婆世界化度眾生。所以羅什雲:“晦足跡潛明,自同貧乞;自同貧乞,則與相接;接則易鄰,故為貧所信樂也。”菩薩大慈大悲,精進勇猛,度諸有情始終如一;特別是對剛強極難調化的眾生乃能堪任劬勞,不覺疲倦地與以度化。因為凡是在娑婆世界示現的諸大菩薩皆是為了協助釋迦牟尼圓音說法、大悲不捨世間、利樂有情才來生此國土的,而不是無原故的,所以經言:“斯諸菩薩亦能勞謙,以無量大悲生是佛土。”
維摩诘言:“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百千劫行。
眾生愈剛強,而菩薩悲心愈大;環境愈惡劣,而菩薩信心愈堅;煩惱愈深重,而菩薩道業愈隆。俗諺雲:“茅屋出公卿”。因為娑婆世界苦多樂少,最易使人回頭,發心解脫,發心出離,只要有善知識引導,便能勇猛修行,而豁然覺醒,徹底解脫。所以經言:“於此修行一劫,勝過它方國土修行百千萬劫”。以故《大阿彌陀經》說:“娑婆世界修六波羅蜜一晝夜,勝過極樂世界為善百歲。”即是此義。
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諸余淨土之所無有。何等為十?以布施攝貧窮,以淨戒攝毀禁,以忍辱攝嗔恚,以精進攝懈怠,以禅定攝亂意,以智慧攝愚癡,說除難法度八難者,以大乘法度樂小乘者,以諸善根濟無德者,常以四攝成就眾生,是為十。”
四、顯揚此土十種勝利。此娑婆世界染土有情有貧窮、毀禁、嗔恚、懈怠、亂意、愚癡,六度才顯其用。要有八難,才說除八難法;要有小乘,才說大乘,令其捨小向大;要有未種善根的無德有情,才以種種善根進行攝受;要有惡法有情,才需四攝進行成就。如是一切十方淨土諸有情者皆無有此。因為淨土有情福德善根已自具足,而菩薩威德不顯,悲願無處可施,所以修百千劫行,不如娑婆世界修行一世。經雲:“菩薩難行苦行,撥濟眾生,而不見我於彼有恩,轉見有情於我有恩。所以者何?令吾功德早圓,資糧速滿,急證菩提故。”誰說娑婆世界修行不如淨土呢?應該說:十方淨土修行而不如娑婆世界修行。
彼菩薩曰:“菩薩成就幾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
五問以幾種淨因生於淨土?上已贊說染土功德,此段贊說淨土生因。在娑婆世界度生是造生淨土的因,淨土有情是淨業所感的果。故從慈願度生則必入娑婆,依此勝業,則必生淨土。若不入娑婆度化有情,則不能速積淨土之因;若不生淨土‘超然解脫,則亦不能感果以酬因。出世又能入世,利他還須自利,因果規律,法爾如是。什曰:“深行菩薩非所疑也。今淺行者處不淨國,恐其行淺功微,未能自拔。譬如少湯投之大水,亦如少力之人入水救溺,未能兼濟,則與彼俱淪。故問以何為法,得生淨國也。”
維摩诘言:“菩薩成就八法,於此世界行無瘡疣,生於淨土。何等為八?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於諸菩薩視之如佛;所未聞經,聞之不疑;不與聲聞而相違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恆以一心,求諸功德。是為八法。”
次答以八種淨因生於淨土。一、菩薩廣利有情、普作善事而不望報。只覺眾生於我有恩,而不覺我於眾生有恩。《金剛經》雲:“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若貪著福德,希求果報,則屬有漏,而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亦不是真正的真實菩薩。故度眾生應安住在法性真如之中,行無緣慈,運同體悲,一心清淨,而不貪求,如是行持,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所以說:“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二、菩薩代諸眾生受一切苦惱,所作福德盡皆回向、施與眾生。菩薩不捨有漏世間,不捨生死苦海,為了度濟有情,常常備受諸苦。《嚴華經》雲:“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菩薩正是以這種大悲精神應化世間、不住涅槃,而代諸眾生受一切苦惱的。三、菩薩以大慈大悲虛懷若谷的善心等視大眾及諸菩薩同於如來。若執有我為能度,他為所度;我是出世聖者,他是世間凡夫。果有如是之見,則二執自起,煩惱遂增,此一輩人,自度不能,豈能度他。菩薩為了徹底摧伏驕慢執著,所以虛懷若谷,大悲攝受一切眾生,而平等視為如來,以達到真正無滯無礙,自他雙利。四、對甚深微妙大法聞之不疑。《金剛經》雲:“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能於如是言說章句能生信心,以之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因為菩薩志大根利善根深厚,對於從未聽聞過的經典,聞了不但不疑,而且還能深生信心,依教奉行。老子雲:“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菩薩不同於二乘,更不同於凡夫,所以能於未聞的經典聞之不疑。五、與小乘聲聞不相乖反。既然菩薩對一切大眾等視為佛,當然對於二乘亦能平等攝受,方便教化,令其捨小向大。因為大由小起,高以下基,只要二乘能回心向大,廣發上成無上佛道、下度無邊眾的菩提大願,同樣可以轉大***,續佛慧命,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怎能棄捨二乘,而與彼相違呢?所以說:“不與聲聞而相違背”。六、於他人利養不生妒嫉,於自己利養不生高慢。菩薩常常一心禅寂,安住正念,了知心外之物皆非究竟,無常變化,故於別人的名聞利養心不妒忌,於自己的名譽財物心不高舉,平等持心,無貪無嗔。七、常省己過,不譏他非。《壇經》雲:“常見自己過,沒論他人非”。菩薩大肚包容,不與他诤,對自己嚴格要求,恆審己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他人隱惡而揚善,惡則引以為戒,善則為我效法。古人雲:“君子隱惡而揚善”。所以菩薩但求功德,利濟眾生,故不論彼短,常省己過。八、恆以一心求諸功德。菩薩恆以一清淨心,精進勇猛努力度化眾生,以期福慧雙修,悲智等運,圓滿功德,而成無上正等正覺。肇曰:“垢塵易增,功德難具,自非一心專求無以克成。”
具此八法,自然善法日增,惡法日減,資糧速備,功德早成,則行無瘡疣,而終生於淨土。
維摩诘、文殊師利於大眾中說是法時,百千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總結此品,大眾聞法,皆得殊勝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