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第八章 修行信心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起信論分為五分,現在是說第四的修行信心分。第二立義分略說大乘。第三解釋分廣說大乘。都是教人知道大乘為何物。現在陳述的是須向此大乘起信心而修行。所謂四信五行,即在大乘起信的題號中相當於起信二字。

  一、四信

  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何等信心?雲何修行?略說信心有四種。雲何為四?

  【要義】承前起後,先舉能修之人,後標信心與修行。所謂能信之人者,乃言未入正定聚者,即不定聚者。前述的分別發起道相,雖然也是不定聚之機,但是使已經信心成就之人,表示三種發心,使入正定聚,主要是說三賢十地的修行。現在的修行信心分,雖然也是對不定聚而言,但因信心尚未成就,故特地說述四信五行之法,主眼在於使信心成就。故前者是為勝機的菩薩而說,今者是為劣機的行者而說。因此前者是理想的實踐論,今者可說是實際的實踐論。此分別發趣相是從修行信心分的能信能行,著眼於所信所行的對象,以說明大乘。

  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要義】今陳述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中的四信。所謂四信者,乃言信真如,信佛,信法,信僧。第一,所謂信真如,因真如乃宇宙萬有的根本,故樂念之。第二,所謂信佛者,即相信佛有大智慧光明等無量的功德,經常恭敬供養。第三,所謂信法者,乃言教法中有大利益,經常作六度的修行。第四,所謂信僧者,即相信僧能隨順真如,行二利,常親近菩薩眾,受教,修行。要之,真如是根本,佛法僧三寶,不外乎真如的顯現。即真如的人格的、理想的表現,是佛;真如的哲學的、理論的表現,是法;真你的倫理的、實際的表現,是僧。又可把真如體相用的三大順次配合佛法僧三寶。終極則惟一地歸結於真如。但今因以窮行實踐為主眼,故信仰對象有四,為欲鼓吹不壞的信念也。

  二、五行

  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雲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

  【要義】今陳述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中的五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的六波羅蜜中,禅定(止)、智慧(觀)合為止觀。為五行。此止觀之二,乃不離一對之法。但必須均等,故合為一門。加之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依照增數之法,巧妙地組織本論,有深意焉。

  雲何修行施門?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捨悭貪,令彼歡喜。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惟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

  【要義】所謂行布施,施我財物,叫做財施。解除人的危險,叫做無畏施。教導人,叫做法施。世人有把此三施配合智仁勇三德者。即財施為仁,無畏施為勇,法施為智。而此三施,都要不執著能施、所施、施物,才是布施行之上乘。

  雲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YIN、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绮語。遠離貪嫉、欺詐、谄曲、嗔恚、邪見。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憤鬧,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要義】佛陀的戒法,人體分為三門,即攝律儀戒(止惡)、攝善法戒(作善)、攝眾生戒(度生)。若以配合現在的經文,則出家以上相當於攝律儀戒,以下相當於攝善法戒,當護譏嫌以下相當於攝眾生戒。攝律儀戒,通常禁止身三(殺生、偷盜、邪行)、口四(兩舌、惡口、妄語、绮語)意三(貪、嗔、癡邪見)。今於此外又加貪嫉、欺詐、谄曲三項。又,相當於攝善法戒的文,中,在出家人,特別注意應守如來所制禁條,避開愦鬧的都會而卜居於閒寂之處,少欲,知足,修頭陀行,微少的罪過亦應慚愧而改悔。所謂頭陀,譯作抖擻,乃言為欲抖擻煩惱而托缽。最後,在相當於攝眾生戒的文中,須注意勿使由於出家不謹慎而招致世人嫌惡譏評,發生狂妄地誹謗正法的罪過。

  雲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要義】所謂忍辱者,即是忍耐,被別人惱,亦不起復仇之心,名為他不饒益忍,即忍受他人的不饒益之意。又,不為利害、毀譽、褒貶等而動心,名為安受忍,即不動的精神也。

  雲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要義】所謂精進,即用功。首先對諸善事不怠,又立志堅固,全無卑怯。又,為了解脫自身輪回生死之大苦,而行二利。

  復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已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邪魔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忏悔,勸請隨喜。回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要義】舉示精進中的障礙,說除障的方法。欲修行信心,亦因無始曠劫以來迷上加迷,為了邪魔諸鬼,為了世間的俗務,為了疾病,而不能如願地修行,是常有的事。所以必須在晝夜六時中禮拜諸佛,至心忏悔,勸請大德,隨喜善事,迥向菩提,以增長善根,除去諸種障礙。

  雲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磨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毗缽捨那觀義故。雲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

  【字義】單說止,說觀,乃方便之法。奢摩他,譯言止。此處是對止說明止的成就的正止。又,加一觀字,說奢摩他觀,因為觀有通別,通叫做禅定智慧,別叫做智惠。毗缽捨那,譯言觀,即正觀也。

  【要義】陳述第五止觀門,先略說止觀之相。所謂止者,乃言吾人用妄分別來認識六塵的境界,因此必須止此等一切境界,使與正止一致而修行。所謂觀者,乃言觀察一切諸法的因緣生滅之相,使與正觀相一致。不依據止,則心散亂;非觀,則心沉滯。因此必須漸漸修習此二方便,不便離捨,才能止觀雙現前,達於妙境。質言之,止是真如門方面,由此可得根本智;觀是生滅門方面,由此可得後得智。然二門二智,皆是惟一真如的兩面觀,故能雙現。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頁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惟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要義】其次分別說止。陳述止是修的方法,終於獲得真如三昧。欲修正,必先住在靜處,清淨持戒,食具具足,得善知識,屏除一切俗務。此五緣必須具備。今只舉靜處,其他從略。依照禅的座法,結跏趺坐,使身體端正。其次,不求世間名利,藉以正心。如此,可以依據真如門,觀見唯心無境,因此不用按照氣息的數息觀,不須修習按照形色的骨蘊觀,不須依空、地水風火乃至見聞知覺之境而修習,所想能想,盡皆除去。因為一切法的真如,即宇宙的真相,本來是不生不滅的。既已隨順法性真如,則心外無境。先在心外認識實境者,此認識實境的心是妄的。此種迂愚之法,必須除去。又若在修止期間,心情散亂,則應住於心外無境的正念中。心外無境,則此心亦無自相,空寂而念念不可得。不僅在端坐修行時如此,在去來、進止、起居動作之時,亦應經常隨順法性不動之理而觀察修行。久習純熟之後,遂入真如三昧,一切境相皆止,成就初住不退位。惟疑惑不信之人不能人。

  復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要義】陳述真如三昧的異名和勝德。入真如三昧時,法界一相而無差別。佛凡平等無二。因此名為一行三昧。此真如一行三昧是諸三昧的根本,若能修習之可生無量三昧。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或說陀羅尼。或說布施、持戎、忍辱、精進、禅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數嗔數喜,性無常准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率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店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施適悅,不饑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以修世間諸禅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系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要義】魔障有種種。即出現恐怖的相貌,出現男女端麗之像,出現佛菩薩之相,說六度等之法,使人得到宿命通、天眼通等有漏的五通而被惑,使人發生煩惱,心情錯亂,給與外道的三昧,使溺惑於禅悅食,使人食欲紊亂,身體衰弱等等,不勝枚舉。對治此等魔障的方法,行者必須常行智慧觀察,住於正念,不取不著,則魔障自然退散。所謂外道三昧,內則不離見愛、我慢之心,外則貪著名聞利譽,因此絕對不能退治煩惱。又次,所謂真如一行三昧的真相,因無能緣之心,故不住見相;因無所緣之境,故不住得相。能所主客盡皆泯亡,故可漸漸斷絕煩惱,入於如來種性的初住不退位。但倘四禅四無色等世間禅不能離我執,則仍墮於外道的三昧。

  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雲何為十?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蒪。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減損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要義】修止不但於後生有利益,又有現世十種利益。一為佛菩薩護念之益,二為諸魔畏怖之益,三為遠離外道之益,四為重障微薄之益,五為疑惑滅除之益,六為信仰增長之益,七為勇猛不怯之益,八篇心身柔和之益,九為世間不樂之益,十為外緣不動之益。

  復次,若人惟修於止,則心沉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確大悲。是故修觀。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忽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忽爾而起。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駐穢污,無一可樂。

  【要義】先略說觀。只修止,則如止水湛然,心沉沒而缺少活動。因而不樂眾善,缺乏度生大悲,自利利他並失。故應修活動的觀。修觀有四階級,即法相觀、大悲觀、大願觀、精進觀。今說第一的法相觀。法相觀可治以前的失自利之過,乃四非常觀:一為無常觀,二為苦觀,三為無我觀,四為不淨觀。

  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世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

  【要義】述大悲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因被無明熏習,而受生死苦報,現在、未來,皆蒙無量苦痛。而不知解脫之道,甚為可愍。

  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要義】為欲救濟如此苦惱的眾生,使得涅槃,故立大誓願。

  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惟除坐時專念於止。若余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

  【要義】述精進觀。既立度生的大願,除了端坐時專念止以外,必須常用畢生的努力,奉行修善。倘是應作,則隨順真如而作,倘是不應作,則不可違背真如而作。當如此觀察。

  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所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征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要義】前已分別解釋止和觀。今述止和觀雙運。行住坐臥,皆當止和觀俱行。即一切諸法的自性是不生不滅的(止);同時,因緣和合的善惡業報是不失不壞的(觀)。又,因緣和合的善惡業報不失不壞(觀),同時,一切諸法的自性不生不滅(觀)。止即觀,觀即止,平爭即差別,差別即平等,止觀不二,真生不二,故能退治凡夫二乘的心過,得入佛果菩提之道。

  三、彌陀易行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綠,隨順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迥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親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要義】開示易行念佛的一門,作為防退的方法。眾生(十信位兼十信以前的人)學大乘之法,作四信五行,欲得正信的初住不退位,但此娑婆世界多退緣,現時不能實地策修之,於此何能有如來勝方便而攝護信心?但可用專意念佛的因緣,隨願而生於他方佛土(雖是諸佛的淨土,但引經看來,實為彌陀的淨土),永離三惡道。所以經(淨土三部經及瑞相經等)中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將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於彼阿彌陀佛國,則即得往生。故往生之人,常能在彼國土見佛,因此終無退轉。若更有勝機(三賢十地),觀見彌陀的真如法身,即理體,經常勤修,則可住於正定聚(初住已上),故畢竟能得往生。

  【詳義】專意念佛,乃觀念口稱兩事。“孔目章”四(七丁左)以淨土論贊歎門的念佛為口稱的念佛。“禅源诠”上(六丁左)則以為觀念的念佛。長水等為口稱的念佛。但就真宗一家的結論看來,可說正是口稱兼觀念相通。修多羅說之下,有念佛,有善根。雖然十八、十九、二十真假未分,但對照上述的專意念佛之文,結論應是十八弘願。常見佛等的八字,海東認為是經說之文;若觀以下則為馬鳴的解釋。此時若觀以下也與前者相同,只是劣機的解釋。然“義記”中視為常見佛等以下乃馬鳴的解釋。此時若觀以下就成為勝機的解釋。應是顯示勝劣二機。雖二說皆可通,但從佛的理體方面看來,大可分為劣機和勝機。若觀彼佛的“若”字,新譯中無有。無有若之一字時,往生常見佛。故觀見理體,成為局限於劣機。舊譯有若之一字,是顯現勝機。指示初住以上的勝機也河願求往生極樂之意。然作為起信論的主旨,勝機有四信五行之法,有分別發趣道相中所說的三種發心。極樂往生當屬於傍意,當著眼於若之一字。則基本意,契合於凡夫兼為聖人的旨趣。

  若將本論與觀經相比較,則觀經的正宗分中廣說定散二善。但從流通文倒看時,乃鼓吹念佛,而仿解釋之例。本論亦與此,同雖說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但從此文倒看時,可說全論都是鼓吹念佛。然虛心平氣觀察今文時,有真假未分,旗幟不鮮明之處。故九祖法然聖人的“選擇集”中,判定為傍明往生淨土論,實屬有理。

 

上一篇:第九章 勸修利益分
下一篇:第七章 解釋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