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經咒頌念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第八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第八卷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诏譯

  辯本事品第一之八

  已說三根取非至境。余三鼻等。與上相違。謂鼻舌身。唯取至境。如何知鼻唯取至香。有說。斷息時則不嗅香故。此因於義未足證成。設有息時能嗅香氣。何能證鼻唯取至香。以諸極微不相觸故。何不相觸。若諸極微遍體相觸。即有實物體相雜過。若觸一分成有分失。是故此因。於鼻唯取至根香義。未足證成。實有息時能取香氣。然不相觸。至義豈成。彼難既然。此因何解。今觀至義。謂境與根。鄰近而生。方能取故。由此道理。說鼻舌身唯取至境。如言眼睑籌等。至色眼不能見。非眼睑等要觸眼根方得名至。但眼睑等鄰近根生。即名為至。由不能見如是至色。故說眼根取非至境。如眼等根取非至境。然不能取極遠境界。鼻等亦然。雖取至境。而不能取極近境界。但由香等鄰近根生。故說三根取至無過。非鼻香等根境極微展轉相觸。非所觸故。又是障礙有對性故。觸即有失。為顯此義。復應研究。設有難言。若諸極微互不相觸。如何拊擊。得發音聲。今此豈同鸺鹠子等。要由合德方乃生聲。而為此難。然物合時理不成故不應許有合德生聲。若爾雲何得有聲發。於此真實聖教理中。離合擊名。唯依大種。謂有殊勝二四大種。離合生時。得彼名故。此位大種。是聲生因。此俱生聲。是耳根境。此有何失。彼不忍受。我不忍受。亦有因緣。謂諸極微。既不相觸。彼此大種合義豈成。鄰近生時。即名為合。豈待相觸方得合名。又汝不應躊躇此義。此彼大種。定不相觸。所以者何。是所觸故非能觸故。諸色蘊中。唯有觸界。名為所觸。但有身根。名為能觸。此外觸義。更不應思。若謂所觸亦能觸者。應許身根亦是所觸。則境有境。便應雜亂。然無雜亂。立境有境。若謂此二無雜亂失。身識所緣所依別故。豈不由此轉成雜亂。謂若身根。亦所觸者。何緣不作身識所緣。若許觸界亦能觸者。何緣不作身識所依若諸極微。定不相觸。毗婆沙論。則不應言非觸為因生於是觸。謂離散物正和合時。是觸為因生於非觸。謂和合物正離散時。是觸為因生於是觸。謂和合物復和合時。非觸為因生於非觸。謂向游塵同類相續。毗婆沙宗。決定不許極微展轉更相觸義。應知彼言有別意趣。且向游塵多極微集。而彼論說。非觸為因生於非觸。故知彼言。定有別意。有何別意。謂於和合說是觸言。毗婆沙師鹹作是說。但由風界力所攝持。令諸極微和合不散。眾緣合故。聚色生時。說非觸因生於是觸。即離散因生聚集義。豈不無有不集極微待緣方集。則應一切是觸為因生於是觸。有作是說。亦有極微不聚集者。故無此失。有說。待粗和合色故。於細和合立非觸名。故非觸因生是觸者。是細聚因生粗聚義。故彼所言。於義無失。眾緣合故攝持聚色。風界滅時。與此相違。離散色起即於此位。說是觸因生於非觸。是粗聚因。生細聚義。眾緣合故。攝持聚色。風界不滅。諸粗色聚。或生自類。或轉生粗。說是觸因。生於是觸。是粗聚因。生粗聚義。由此道理。諸向游塵。能攝持粗。風界不起。細聚相續。不轉成粗。名非觸因生於非觸。是細聚因。生細聚義。此謂彼言所有別意。又於非色亦說觸言。如契經說。出滅定時。當觸幾觸。當觸三觸。謂不動觸。無所有觸。及無相觸。然非此中可計實有互相觸義。是故所言此彼大種。定不相觸。其理極成。若許相觸。復有何過。豈不前說。若諸極微遍體相觸。即有實物體相雜過。若觸一分。成有分失。然彼上座。於此復言。諸極微體。即是方分。如何有體。言無方分。此言非理。若許極微更無細分。有自體故。是方分者。諸無色法。既有自體。無差別故。應是方分。若謂無色無和合義。是故不應名方分者。此亦非理。諸無色法。有處亦說有和合故。又彼所宗。色有和合。亦不應理。應成一故。不應一體可名和合。又上座說。二類極微。俱無分故。住處無別。此亦非理。彼論自言。有說極微處不相障。是宗有失。違聖教中有對言故。何緣復說二類極微。俱無分故。住處無別。又彼所言。即由此故。許依同處說不相離。又言極少許五極微。同在一處。不相妨礙。此皆非理。若容五微同一處者。何物為障百千俱胝。不許同處。如是便應一極微處。包容一切所有極微。是則世間總一微量。或應不許極少五微同在一處。不相妨礙。多微聚集。處寬廣故。是故應許極微有分。或許諸微互不相觸不相離義。異此可成無一極微。現在獨住而不聚集。如前已辯。是故一切和合聚中。隨其所應。皆有一切。由此故說不相離言。非約處同名不相離。然無分故。不觸義成。若爾身根及與觸界。如何能觸所觸得成。已成極微互不相觸。能所觸義。今應共思。若謂我宗由能所觸已許相觸。更何所思。唯汝自應思量是義。此不應理。許觸論宗。於是義中。應同思故。謂若鼻舌。與自境微。亦相觸者。何緣不許此根境微是能所觸。若不許二觸自境微。而同身根名取至境如彼理趣。此亦同然。或非色中應有相觸。如前所引觸三觸故。是故此中。應共思擇。契經所說觸義意趣。然我先說。謂境與根。鄰近而生。方能取故。名取至境。今能所觸。准彼應成極鄰近故。豈不一切鼻舌身根皆取至境。無差別故。則應能觸通鼻舌根。所觸亦應兼於香味。此亦非理。鄰近雖同。而於其中。有品別故。如眼睑等。雖至名同。而於其中。非無品別。非眼睑等同得至名。即令一切至無差別。睑籌藥瞖。於彼眼根。漸鄰近中。品類別故。又如眼等。取非至同。非至境中。非無品別。鼻等亦爾。取至境同於至境中。應有品別。又滑澀等。世間共起所觸想名。對彼身根。說名能觸。故無有過。有說。實無能觸所觸。然似有故假立觸名。或任於中更求余理。且不應許境與身根實更相觸。如前已說。境與有境。應雜亂故。是故應隨此順正理。說能所觸名起因緣。有余師說。雖諸極微互不相觸。而和合色相觸無過。由此拊擊。得發音聲。如諸極微。雖無變礙。而和合色變礙非無。此不應理。非離極微有和合色。若觸和合應觸極微。彼即應許極微相觸。是故前說。於理為勝。又上座言。此若觸彼。彼定觸此。既成所觸。余觸所觸。理不相違若異此者。極微展轉無相攝持。應不和合。若謂攝持是風界力。風界豈似手所捧持。攝持諸微。令不散墜。此難非理。且如水輪風輪攝持。令不散墜。風輪豈似手所捧持。如彼攝持。此亦應爾。若言我許極微相觸。由相觸故。相攝持者。似手捧難。則為唐捐。如汝所言。極微相觸。次第安布。能相攝持。我亦說言。由風界力。鄰近安布。能相攝持。故不應言。若異此者。極微展轉無相攝持。應不和合。異汝所言。極微展轉。有相攝持。和合成故。又不相觸。亦能攝持。譬如身根不觸身識能攝持識。令起現前。又彼所言。此若觸彼。彼定觸此。既成所觸。余觸所觸。理無違者。彼不審思。而作是說。如前已說。境與身根。實不相觸。應境有境相雜過故。遍體一分觸違理故。諸有對法。體是障礙有對攝故。處所展轉。互不相容。不應相觸。無細分故。非觸一分。各別性故。非觸全體。同處多微。過如前說。如何可言。此若觸彼。彼定觸此。乃至廣說。又准此說。應亦可言。此若見彼。彼定見此。既成所見。余見所見。理不相違。此若聞彼。彼定聞此。既成所聞。余聞所聞。理無違等。彼既不然。此雲何爾。若所觸界。亦不相觸如何大種展轉相望。互為攝益。或相損害。豈要相觸方能損益。異此雲何。若必爾者。觀雪日等眼雲何損。觀月輪等眼雲何益。眼不應至日等大種。汝又不許有彼光明俱行大種。汝許光明依日月輪大種生故。由彼上座自說是言。大種造色。多不相離。亦有少分得相離者。謂諸日月燈寶光明。及離諸花。孤游香等因論生論。身根既唯取至境故。日光中熱。身現得故汝雲何知。日光但依日輪大種。不依鄰近身根大種。若於是處。身覺日熱。即近是處。眼見日光。應知此光非離大種。故唯鄰近大種為緣。能損能益。鄰近大種。非彼極遠。亦非相觸。此義已成。且如所觸。不觸身根。然能為因。令身損益。若謂所觸觸著身根。所依大種為損益者。雪日光等。於眼雲何。設許所觸觸著身根所依大種能為損益。然不許身所依大種能觸身根仍為損益。豈不大種展轉相望雖不相觸由相鄰近能為因故損益義成。故不應言若所觸界亦不相觸。如何大種展轉相望。互為攝益。或相損害。然大德說。一切極微。實不相觸。但由無間。假立觸名。經主此中。顯彼勝德。作如是言。此大德意。應可愛樂。若異此者。是諸極微。應有間隙。中間既空。誰障其行。許為有對。今說大德如是意趣。非即可樂亦非可惡。但應尋究。如何無間。仍不相觸。理未顯故。意趣難知。若說諸微全無間隙。然不相雜。應成有分。不許處同。復無間隙。既許無間。何不相觸。故彼但間言定顯鄰近義。此中但言。或顯定義。定有間隙。故名定間。如定有熱故名定熱。是定有隙。理得成義。或顯無義。謂此中無如極微量觸色所間。故名無間。如是無間大種極微鄰近生時。假說為觸。若作此釋。大德所言。一切極微。實不相觸。但由無間。假立觸名。深有義趣。即由障礙有對勢力。能相障行。許為有對。非許住處展轉相容而可說為障礙有對。豈怖處同。遮無間住。許有間隙而無趣行。非有所怖。法性應爾。諸有對者。處必不同。勿彼處同。或成有分。故無間住。理必不然。雖於中間少有空隙。而有對力。拒遏其行。間隙者何。有余師說。是無觸色。復有說言。都無所有。經主復說。又許極微。若有方分。觸與不觸。皆應有分。若無方分。設許相觸。亦無過者。此說非理。有分方分。名異義同。立無分言。已遮方分。如何於此復更生疑。謂許極微若有方分。既無方分。如何可觸又遍體觸。或觸一分。二皆有過。前已具論。如何復言。若無方分。設許相觸。亦無斯過。是故所言無極微量。觸色所間。故名無間。如是無間。大種極微。鄰近生時。假說為觸。其義成就。非住處同。或無間住。可許有對無分義成。今應觀察。眼等諸根。為於自境唯取等量。速疾轉故如旋火輪。見大山等。為於自境通取等量不等量耶頌曰

 

上一篇: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第九卷
下一篇: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第七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