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經咒頌念

 

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十一講 正宗分——大心普濟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十一講正宗分——大心普濟覺

  我們昨天在一起學習了《八大人覺經》的第七覺。第五覺、第六覺、第七覺,這三覺主要是分開來針對於眾生不同的煩惱而言的,也就是講了我們眾生有貪、嗔、癡這三毒。

  由於這三毒的原因,導致了我們在生死當中受無邊的痛苦,那麼這個痛苦的情況就要在第八覺來做一個總結說明。

  為什麼要說前面七覺?就是因為眾生有無邊的生死。從第一覺悟世間無常開始,一直到第七覺,外至山河大地的成住壞空,內至凡夫眾生的生老病死,這種種現象正好是我們凡夫眾生迷惑自己生命真相的一個具體表現。所以,第八覺知就直接告訴我們: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說到生死,佛法裡面的生死觀跟世間一般人的生死觀是不一樣的。佛法的生死觀包含了我們這一生肉體的生死和我們內心世界的生死。我們不知道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這叫分段生死;內心世界的遷流變化,一個念頭生起來就是生,一個念頭消滅了就是死。這是變易生死。

  在分段生死當中,我們又具備了無量無邊的痛苦。佛陀在經典當中說過一個偈誦“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就是說世間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無常、苦、空、無我的。當這些苦、空、無常、無我的法都消滅了之後,我們內心真正達到了寂滅的境界,那就得到了解脫道究竟的快樂。

  由於眾生不能自己直接體悟本來沒有生死的寂滅心性,亂起種種妄想、顛倒、執著,從而導致了迷惑、造業、受報,於是輪回生死,受盡苦厄,無有了期。

  諸佛菩薩以及歷代祖師大德們秉著“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願力,運用方便智和究竟智的般若智慧,揭開了生死大事的這樣一種神秘面紗,讓我們看到了生死當中具備了無量的苦惱,無量的狹隘;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生死當中還有豐富多彩和玲珑剔透的本來面目。

  當我們真正覺悟到生死真相之後,智慧和慈悲就會從每個人的心中油然生起。當我們有了智慧,有了慈悲,我們就懂得了生活,也就不再苦惱,不再畏懼生死,而能在生死當中得自在。

  那麼一般而言,我們直接來觀察我們的生死,佛陀也是讓我們從現實的生活當中入手,來看清楚我們的身心世界,這裡面有三個層次,也就是說認識生死有三個層次的不同。

  第一個層次,認識生死是痛苦的。首先,生死真的是非常痛苦,因為凡夫眾生,無論在何時,無論在何地,都不能得到絕對的自由,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社會。努力的結果呢,也都無法達到絕對完美的幸福。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有生必有死,死亡,大家誰都不願意,這就是大家不能自由,不能幸福的最直接的一個表現了。

  那麼生和死,這個生死就有極大的束縛性,他能夠束縛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現在無法知道生與死的來源和去處,生不知何來,死不知何去,悠悠乎乎,懵懵懂懂。

  有一個比喻,說我們一切眾生在輪回當中,就像在苦海當中一樣,每一個人就像是一葉扁舟,就像一只小船在生死當中,在這個苦海上一樣。大家都是朝著一個方向去,都是拼命地往前開。

  那麼,旁邊有些船開得快一點的,有些船稍微大一點的,我們就會羨慕。我們就會努力,努力干嘛呢?跟他們比較,他們升官了,我官還要比他升得更高,他們發財了,我財也要比他發得更多。

  這樣子,我們在輪回當中就有了攀比心,大家在一起形成的一個小團體當中,就樹立了某一種價值觀。為了這樣一個非常有局限的價值去拼命地努力。

  那麼,努力的結果呢,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努力。

  所以,這只船在狂風巨浪當中,不知道自己從什麼地方來,也不知道自己將要去什麼地方。

  但是大家都知道,我這只船,一定到達不了我的目的地就會在當中沉沒了。我們也看見我們身邊有許多的船沉沒了,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他們都帶著遺憾,帶著無奈,帶著無知死去的,我們對自己的未來也是這樣。

  我們就是不知道我們的目的在哪裡,也不知道我們的生命的歸宿在哪裡。我們只知道我們大家一定會死的,而且死,一定是我不願意的。所以,這一點就非常的使人痛苦,這個死就有這樣大的束縛性。

  我們現在就處在這樣一個局限當中,因為我們不知道生前和死後,所以大家考慮問題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在死之前,生之後。

  在幾十年短暫的人生當中來考慮問題,用盡心思,絞盡腦汁,考慮我們生活活得怎麼樣,所以,非常的狹隘和短淺。

  古人說: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對於過去和未來都毫無知曉,毫無把握,最多也只是留下了一些模糊的記憶,卻無法重現他們的真實面目。諸位可以想象,我們能夠重現小時候成長過程中的生命歷程嗎?肯定是不行。

  所以,我們整體的生命似乎被分割成無數個零落的碎片一樣。諸位想想我們的人生,非常的零落,非常的散亂,這無數個零落的碎片隨風飄逝。而感覺當中,我們還總以為自己擁有什麼似的,以為自己擁有了一個生命,擁有了一個身體,擁有了一段人生。

  那麼,對於生前和死後的零亂和隔閡,這種無知的狀態,在佛法裡面就稱為分段生死,我們的生死是一段一段分開的。

  那麼,現實的人生就是分段生死的展現。我們現在的這個人生,包括形體的美丑、壽命的長短、知識的多寡、情緒的高低、智慧的深淺,人人各不相同,自有特色。彼此之間難以溝通,難以理解,難以想象的種種差別情景,都是分段的意思。

  分段生死具有最基本的三種痛苦,所以說“生死熾然,苦惱無量”。這三種最基本的痛苦,就是苦苦、行苦、壞苦。通常稱為三苦。

  苦苦就是直接的、具體的、客觀的痛苦的感受。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人生有很多痛苦,一切不如意的痛苦感受,具有強烈的逼迫性,一切痛苦都在逼迫我們,使我們的身心感到困頓、惱怒和煩惱,痛苦使我們不堪忍受。

  生老病死誰替得?鹹酸苦辣自承當。愛者有別離,怨憎卻相會;所求不如意,五陰常熾然;憂悲惱苦,難以盡言;舊苦未去,新苦又來。譬如麻風病還沒有痊愈,又生了毒癰,毒癰還沒有好又生瘡。再譬如年老體衰已經行動不便,偏偏又摔跤骨折,甚至癱瘓。

  所以古人說:屋漏更遭連夜雨,人生之痛何堪言!無論你是什麼身份,什麼職位,什麼職務,從生到死總要受盡各種苦難的折磨。這一切苦苦,生老病死,特別是老病死,這個苦是最自然,最根本的痛苦。

  第二種是行苦。行就是變化,也就是間接的、無形的、變化的、不苦不樂的感受,這是行苦。

  一切事物都是無常變化,沒有永恆存在的,這種不知不覺的變化,使我們遷流在三界六道之中受盡苦楚。

  我們平常大部分時間,都是沒有太多的痛苦,也沒有太多的快樂,那麼生命就這樣白白地浪費了,歲月就這樣流逝了,這就是行苦。

  時光不待人,漸漸皆遠去,只看他人老,不覺輪到己!人生在世,能讓自己快樂和痛苦的事情在時間的比例上並不是最多的,而不苦不樂的感受,才是最多的。從生到死,能夠留下記憶的,實在來說是少之又少,因為大部分光陰都是在不知不覺當中流逝。

  然而,在生活中,我們卻是何等的無能為力。一任時光流逝,一任歲月蹉跎。曉鏡但愁雲鬓改,夜吟應覺月光寒。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在無常面前,眾生顯得何其脆弱,何其無奈!這是第二種行苦。

  第三種是壞苦,就是指直接的、具體的、客觀的、快樂的感受必將壞滅,從而產生痛苦,這叫壞苦。

  所有的快樂感受都會形成感官上的強烈對比,在失去快樂的時候,內心就會產生極大的痛苦。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親人的別離,愛人的分手,青春的逝去,才華的枯竭,財富的消耗,榮華的衰落,無一不是樂極生悲的慘狀。

  正所謂: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所有的快樂終必損敗,無常的世間誰能久留?

  人們只知道追求幸福,卻不知道正在幸福的時候,幸福已經漸漸地遠去了。臨死之際回首人生,一切都是無常、敗壞、不安之相。

  凡夫眾生處於生死之中,不知諸法緣起緣滅,不明白生命的本質內涵,對於身心苦樂的感受,產生了種種喜歡與討厭的執著,非常堅固的執著。

  如此習慣成自然,不能從痛苦之中認識到真相,也不能從苦難當中鍛煉自己的意志,而是在苦上加苦,苦不堪言。

  也不能從快樂當中覺悟真理,不能由歡樂而升華生命,而是樂極生悲,徒自興歎。

  也不能從不苦不樂之中曉了實相,不能因為不苦不樂而倍加珍惜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豁達超越的胸懷,而是在糊裡糊塗,得過且過,浪費生命。

  所以,受苦固然是痛苦的,就是快樂也會變成痛苦的根源,不苦不樂亦會成為痛苦的重要因素。

  可以說,人生之中最大的苦,莫過於生、老、病、死之苦了。在十二因緣當中,“老死”是屬於同一支,在出生之後的種種病苦,以及憂悲惱苦就包含在老死當中。

  因此,佛法正面告訴我們,對人生一定要有一個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的這樣一種覺悟的眼光。

  那麼,佛法對生死之苦的第二層認識,就是告訴我們,生死的痛苦是可以解決的。對於生死痛苦的解決,這是整個佛法的主體部分。

  佛法的內涵和終極理念可以分為世間法和出世間法。

  世間法就是對於世間各種資生產業,和世間種種差別相狀的描述。比如說,如何獲得財富,如何支配我們的財富。我們在家生活,如何來應付,待人接物,為人處事,如何來處理,這是佛法中的世間法所講的。

  而佛法裡面有出世間法,這才是佛法根本的義趣。他包括了解脫道和菩薩道。解脫道主要是對生死之苦的解脫,而菩薩道的重心,則在於幫助他人解脫生死之苦。

  在佛法裡面的四谛、十二因緣和六度,這三種就是解脫生死痛苦的方法。

  在這四谛、十二因緣、六度的基本解脫方法之外,還有許許多多解脫生死的方法。比如說我們漢傳八大宗派,特別是淨土宗、禅宗、密宗、天台宗等等,尤其重視我們內心的修行功夫。對於修行的前後次第,正行和助行,都有非常詳細的解說;也包括藏傳佛教的五大流派,還有南傳佛教的各種禅修法門。

  這些方法都是從根本的“我執”上下手,“我執”就是分段生死的根本。

  破除“我執”,斷除生死的束縛,我們就能夠獲得生死的解脫,就能夠使我們的生命呈現完全自由開放的這樣一種狀態。

  簡單地說,只要把這顆生滅的妄想心降伏了之後,把一切是非人我,雜染執著全部都破除了之後,我們的生命就會象從雞蛋殼裡鑽出來的小雞一樣,束縛自己思想舉動的所有錯誤看法和想法,都會立刻灰飛煙滅,生死之苦就會被徹底的征服。就在這時,生命就會呈現出嶄新的景象,內心之中只有光明和寧靜。

  這個時候,會不由得發出感歎“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佛陀所說的:“寂滅乃人生之至樂”,這是解脫道上的一個終極境界。

  第三層,佛法認識生死的意境在於認識生死的真相。經文裡面講的“生死熾然,苦惱無量”是菩薩發心,救度眾生的時候,看到眾生在受無邊的痛苦。

  那麼,菩薩發這個慈悲心,救度眾生的痛苦的時候,是覺得眾生真的有一個實在的痛苦,在那裡痛苦我去救他呢?還是看到眾生具有與佛完全等同的佛性,而眾生自己並不知道,我們只是去幫助他,讓他知道有這樣的一個真相呢?

  所以,第三層,生死真相的把握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前面兩層,第一層,生死是痛苦的;第二層,生死的痛苦是可以解決的;第三層就是認識生死的真相。

  那麼生死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告訴大家,生死的真相就是完美。

  生死本來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在《長阿含經》卷第二,佛陀對阿難說:“夫生有死,自世之常。此何足怪”。有生有死,這是世間的常理,有什麼奇怪的呢?

  其實,對生死以及生命中所感到的任何痛苦,都只是我們凡夫眾生的一種錯覺而已。

  諸位在這裡要注意了,經典裡面說“生死熾然,苦惱無量”,實際上不是說我們在生死當中,他有個實實在在的無量的痛苦在這裡,而是我們的一種錯覺。任何痛苦都是我們的錯覺,因為我們生命本身原本就是解脫的,自由的,幸福的。

  所以,在通過種種修行,證悟了真心和佛性之後,徹底看清楚了生死的真實面目,此時的生死就不再是一種束縛和痛苦,而是真如實相在具體事物上的一種顯現,生死也是我們佛性的顯現。

  禅宗頓悟的“見性成佛”,天台圓教的“大開圓解”,都是直接從心性上契入,一切法無相無作,生死沒有生死相,解脫也沒有解脫相,而生死解脫的來龍去脈、因緣果報卻極為清楚明了。

  這正是永嘉大師所說:“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原自性天真佛。” 這真是難以想象和不可思議的大乘佛法的境界,也是大乘菩薩修行的重點所在。

  這完全不同於凡夫眾生的生死觀,也不同於二乘聖者的觀點。他直接顯示了佛乘的究竟了義,就在我們每一個眾生的一念心中完全具足,也在我們每一個眾生舉手投足之際顯露無遺。

  因此,煩惱即菩提,所以沒有煩惱可破除;生死即涅槃,所以也沒有生死可以解脫。菩提即煩惱,所以沒有菩提可求;涅槃即生死,因此也沒有涅槃可證。

  生死的真相,本來如此,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能夠破除一切苦,這是真實不虛的真相。

  但是,奈何眾生,於這個微妙莊嚴的生死真相之中卻不聞不知,淪落於貪嗔癡等煩惱劇毒之中,夢幻顛倒,從迷入迷,對自己生命的真相內涵,不曾絲毫覺察,所以受苦無量,苦惱無量。

  又對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教誨,不信不受。直接指示你認識心性,你不相信,也不接受,邪見深重,妄自尊大。

  比如世間有些自恃聰明豁達之流,他很豁達,覺得生死沒什麼了不起,還覺得生活得很灑脫。這種人,是掩耳盜鈴式的自以為是。

  種種錯誤的觀點行為,縱然偶爾行善享樂,也不能得到方便和究竟的升華,更不能突破生死迷惑的局限,反而導致了許多痛苦的結局。

  帶有這種錯誤而局限的眼光,繼續造作種種善業或者惡業,有了善惡的行為,就會形成相應的結果,從而繼續接受顛倒的苦和樂,這是我們凡夫眾生生死現象上面的一個根本大問題。

  可以說,分段生死是最明顯的,那麼變易生死是我們要細加注意,才能夠注意得到的。

  凡夫眾生的分段生死解脫了,就證得二乘聖人和登地菩薩,自己個人的生命就能夠獲得自由。

  那麼變易生死呢,要等大乘菩薩修行,到最後,最後一品無明破除干淨了,成佛了,這個變易生死才徹底了脫。

  可以說,這兩種生死猶如猛火熾然,煎熬著凡夫眾生和二乘行人。

  諸位可以回顧一下,我們不要說昨天什麼事情,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或者睡著了,今天隔了夜我就忘記了,這種我們不說。

  我們就說生從何來,死從何去,這個,我們都不知道。大部分人還不以為這是痛苦的,實際上這是極大的一個痛苦,最粗劣的痛苦。

  你這一生的任何努力,在分段生死面前,到了死亡的時候,只有兩手空空,什麼也不帶走,這一切都成為了句號。

  那麼在佛法裡面,我們分段生死的痛苦,就是我們不了解生前死後,並不是說沒有生前死後。

  那麼許多的人,就會在這個上面做文章,會產生種種身見、邊見、邪見。

  有些人認為,人生幾十年,死了什麼都沒有了,所以,他做好事,也覺得沒什麼,做壞事呢,也心裡踏實。因為他覺得死了什麼都沒有,所以做壞事也不怕果報,這是邪見,邊見,斷見,認為死了什麼都沒有。

  另外一種人呢,以為老子二十年之後又是一條好漢,不怕死,以為死了之後還是人。這是沒有因果緣起的觀念,以為人死還是為人,永遠都做人,以為生死是一個真實的,可靠的。那麼,這就是一種常見,也是邪見。

  我們凡夫眾生,分段生死的這種痛苦是很粗劣的。那麼微細一點,我們在平時生活當中所感受到的,跟變易生死的痛苦就非常的接近。

  因為大部分的痛苦,剛才說了,三苦:苦苦、行苦和壞苦,都是屬於變化無常的。這個變化無常給我們帶來了無邊的痛苦。

  事實上,凡夫眾生之所以為無常而痛苦,就是因為對於無常的事物,沒有認識到他的真相,真相是什麼呢?就是在第一覺悟裡面說的“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第一句話就告訴我們了。

  如果我們認識到無常的真相,那麼你認識了之後,其實無常也挺好的。為什麼無常挺好?正因為一切法都是無常的,所以,我們現在所感受到的痛苦,他一定會消失。

  因為我們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所以我們現在暫時得到一下的快樂,也不要得意忘形,他也會過去的。

  這樣一來,我們的任何情況,都可以得到改變,這就是無常的真相。

  正因為無常,我們才能夠改變自己,才能夠升華自己,才能夠使自己從一種局限當中解脫出來。

  “苦惱無量”,“苦”是身苦,“惱”是心惱。我們的這個身體,要為世間的五欲六塵去奔忙,去勞累。特別是現在這個社會,大家見面的時候,問你最近怎麼樣?大家每個人都提出來一個字,“累”。身體要承擔一切事務,所以身體很累、很苦。

  身體苦一點也罷,可是內心呢,又找不到真正的安心之處,沒有安身立命,安心立命之處,我們的這顆心始終是動搖的。動搖的身心總是飄落在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的苦海之中。

  身心之苦一言難盡,叫做身心憔悴。

  可以說,我們凡夫眾生是因為迷著於這個生死的假象,那麼二乘行者呢,他沉迷在偏真的涅槃裡面。

  他看到這個生死,非常的痛苦,非常的可怕,所以,他把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以及六識這十八界,色心二法全部扔掉不要了,證入到偏真涅槃。

  這其實也要接受無邊的痛苦,因為二乘聖人,他還要接受變易生死的痛苦。

  那麼當菩薩看到這樣兩種情況,看到了我們身邊的人,因為不懂得生命的真相,不懂得分段生死是有無邊痛苦的,也不懂得變易生死的這個內心,念念不忘地在執著在這個虛幻的生死景象上面,起了無邊的煩惱。

  諸位,菩薩看到這種情況之後,他們在心裡真的是於心不忍。因為眾生在接受冤枉的痛苦。而且,眾生接受的這種痛苦是不真實的,如果這個生死的痛苦是真實的,真實的就不能改變,那就沒辦法解脫了。

  我們可以了脫生死,就是因為生死是一種虛幻的假象,是我們對生命的一種錯覺,所有的煩惱都是一種錯覺。

  譬如,一個瞎子在寶庫裡面,因為看不見自己整個身心就處在寶庫之中,所以他就亂摸,亂叫,亂喊,亂走。這樣一來,就被這些珍貴的寶物傷害了自己的身體,受到損傷,受到損傷之後又感到更加的痛苦。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或多或少會感到一些困頓、煩惱和不安,這一切實際上是我們不了解自己的生命所導致的一種痛苦,並不是外界有一個痛苦給我們。

  過去曾經有一位信徒,他身心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就想來請教佛陀,希望佛陀能給他開示。他說自己非常的痛苦,佛陀就非常慈悲地,很沉靜,斬釘截鐵地跟他說:你沒有痛苦,沒有人能給你痛苦。

  他一聽到沒有人給我痛苦,他想了想,確實如此。這個世界上誰給我痛苦呢?什麼事情給我痛苦呢?真正來說,也沒有哪個人,沒有哪件事情真的能讓我痛苦的,他當下就放下了。

  所以,菩薩發心,就是看到眾生的生命本來不應該有痛苦,卻冤枉地在受痛苦,所以要發起大乘心。

  這個大乘心,就是針對前面具有變易生死的二乘人來說的。二乘,我們通常稱為小乘,小乘只求自度。

  在《八大人覺經》裡面的前面四覺,他偏重在解脫道,就是自己一定要先解脫,但是這裡都是大人覺,都是大菩薩的發心,這裡是什麼意思呢?這就告訴我們,菩薩發心不只是要度眾生,最好首先是要自己能夠解決這個生死問題。

  因為,如果你自己都解決不了生死問題,你的說法,你的做事就不夠感人,度眾生的能力也就有局限了。

  當然了,菩薩也有凡夫菩薩。你看到了解脫生死的方法,自己不一定真的證得了這個解脫道。但是你看到了,你明白了解脫的方法,你馬上就去告訴別人解脫,這也是可以的。

  但是凡夫菩薩,如果你證得解脫道,再回過頭來度眾生,這是聖人菩薩。

  那麼菩薩發起的大乘心,但願眾生得離苦。這個大乘心發起了之後,有三句話我們要了解,就是: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這三句話是大乘菩薩修行的核心問題。

  “菩提心為因”就是說菩薩發心一定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佛道就是覺悟之道,菩提就是覺悟的智慧,那麼內心要以覺悟的這樣一種心態為內在的正因。

  如果我們沒有覺察到這個世界的生死輪回的痛苦,你以為世間的種種五欲之樂,人天乘的快樂就已經足夠了,那麼這種發心就不是菩提心。

  比如說有人提倡人間佛教,認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做一些慈善事業,讓社會大眾,現前的大眾,能夠得到物質上,精神上的勸慰,讓他們能夠享受到安定、快樂、寧靜的生活。

  這雖然是菩薩,大乘菩薩所要做的具體行為,但是,如果你的內心當中,沒有覺得分段生死的可怕,也沒有覺悟到變易生死的威脅,沒有願望讓眾生去解脫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這個如果沒有的話,那麼這就不是以菩提心為因了,而是修習世間的善法。

  所以人間佛教,我們要學習人間佛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內在的核心問題。

  人間佛教如果只是做一些好事而已,只是讓大家在一起相聚,感到非常歡喜,高高興興地過一輩子,那麼最多也就是像人天乘。

  所以,這背後的出世間,也就是了脫生死是佛法不共世間法的根本所在,這點無論如何不能丟棄,無論如何不能忽略。

  《八大人覺經》當中的發大乘心,就是要以菩提心為內在的主因。

  那麼,“大悲為本”,就是下面要說的兩句話“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就是大慈大悲,也就是整個菩薩生活在世間的根本所在了。

  我們看到所謂的人間佛教,如果做得好,就是大乘菩薩大慈大悲的體現,因為大慈悲心裡面要具備代眾生受苦,給眾生快樂的這樣一種精神。人間佛教就是具體的一個方法,暫時借用一下,叫做方便。

  比如說,有個人非常貪財,他放不下這個財,那麼你就先讓他滿足一下,然後在機緣成熟的時候告訴他,這個財不可取。或者你也可以告訴他財本來就不可取的,你用一個多貪眾生,用不淨觀來觀察他,讓他明白。這是一種方便。

  又比如說貪色的,看到美女或者看到美男子就會動心,就會煩惱,那麼這個時候你讓他修不淨觀,讓他捨離了這種煩惱,這也是一種方便。

  各種方便都是因人而異。

  佛法,他不是告訴我們,這個世間,比如說我們要修出離心,他並不是說我們這個世界,你趕緊別呆著,趕緊全部跑到月球上去,跑到某個地方去,他的本意不是這裡。

  他的本意是,我們眾生在這個世界上,被這個世界所污染了,因為這個世界的種種情形,財色名食睡,使我們痛苦不堪,所以才叫我們要解除,要解脫,要離開。

  假如我們不為世間一切法所動,那麼也沒有必要叫我們離開了,也沒有必要叫我們解脫了。

  所以“方便為究竟”這一句話,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度眾生的時候,我們要不捨一切手段。方便就是手段,只要讓眾生能夠得到快樂,只要讓眾生能夠離開痛苦,我們就要想盡一切方法,一切手段,這是第一層。

  這個一直到菩薩,修菩薩行到成佛都要用的,十方諸佛也都要用方便法門度眾生,所以叫做“以方便為究竟”。從菩薩發心,凡夫菩薩開始一直到成佛都要用方便,這是第一層含義。

  第二層含義,是從菩薩的自身而言,菩提心為正因,以大悲心對待眾生的時候,那麼自己所作所為的一切,都是方便。

  比如說在網絡上,我們諸位同修在這裡,有網管,有在這裡聽法的。網管、聽法的包括我現在在這裡跟大家討論佛法,這都是方便。

  那麼這個方便在解脫之後的菩薩看來,我們的六根六塵六識,這六根門頭所放的就是自性的光明。所以,菩薩在用方便法門的時候,這就是他全體生命的全部顯現,這就是究竟的。

  究竟是什麼?佛性在這裡起用了,自己受用了,方便本身就是究竟。

  所以不要以為我現在暫時用了這個方法,然後待會兒再用一個究竟的,那個才是真實的。菩薩見到佛性之後,沒有這個觀念。

  見到佛性之後,一切法,一切行,包括做夢,在夢境當中也都是究竟真實,因為夢也是佛性在顯現。假如我們沒有佛性的話,我們不會做夢。

  我們的妄想,我們自己在妄想當中生活的這個念頭,第六意識,平時害我們不淺,我們因為這個妄想受盡了痛苦。

  但是菩薩,他知道這個妄想只是一個方便,而且這個方便又是佛性的顯現。

  所以,他的一切想法都是究竟,那麼一到究竟之後,就不叫妄想了,就叫做智慧了。

  所以第六意識轉識成智之後就叫做妙觀察智。他非常微妙地去觀察事物的本相。這是我們生命當中本來就有的功能,所以不能偏廢。

  那麼,菩薩有了菩提心,有了大悲心,有了方便,方便就是究竟的,這個自利利他就具足了。

  那麼在自利利他都具足的這個情形上,第八覺知的最後四句話,可以說把大乘菩薩道自己修行和度脫他人修行的出發點和根本點,給特別強調了一下。

  所以,以大悲為根本之後,又說了四句話。“願代眾生,受無量苦”,這就是大悲心, “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是大慈心。所以,我們經常說: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

  那麼“願代眾生,受無量苦”為什麼叫做“願代眾生”?後面一句為什麼是“令諸眾生”?

  “願代眾生”是我們有這樣一種美好的願望,我們願意去代眾生受苦,那麼眾生,他會不會讓我們代他去受苦?他會不會接受我們的美好的願望呢?很難。

  其實,佛菩薩都有這種願望。不要說佛菩薩有這種願望,在這個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他們也都有這種願望,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集體,他也願意代大家受苦,叫做成人之美,代人之勞。

  那麼有了這個願,願意代眾生受無邊的痛苦,這個痛苦包括什麼呢?包括苦苦、行苦和壞苦。

  這裡面這個無量苦,我們不要以為願意代眾生受無量苦,就是皺著眉頭,好像是很難受的一件事情,不是的,菩薩的大悲心當中沒有這種很難受的感覺。

  他看到我們在受苦的時候,因為我們凡夫眾生怕受這個苦,所以想盡辦法不讓我們受這個苦,他盡量來分擔,這個是要以受苦的感受來替代我們,來分擔我們的。比如說這個肉身上的,財物上的,物質上的。

  還有一種是,我們凡夫眾生在享受快樂的時候菩薩也要代我們接受這種快樂,因為這種快樂實際上是壞苦,壞了之後就苦。

  比如說有許多學佛的人,家裡人在集體聚會,或者覺得應該快樂一下,那麼發了大菩薩心的菩薩,你也應該去參與他們的快樂,參與他們的快樂的同時,你看到,哎呀,這個快樂是壞苦,眾生不知道啊。

  所以,我現在跟他們一起快樂,那麼一起快樂,有了這個接觸,有了這個緣分之後呢,想盡辦法讓眾生從這中間呀脫離出來。

  如果我們整天只是受苦,沒有代眾生接受這種世間快樂的這種承擔的能力,那麼世間的眾生就會覺得我們是個怪物。

  菩薩絕對不是怪物,這點更難了。

  所謂八風,四個逆風比較好防,痛苦的,負面的,這個一般的修行人都比較容易抵得過。可是順風,好的,快樂的,就難防了。

  一方面,我們容易被他所轉;另外一方面,別人讓你接受快樂的時候,你又不敢去接受這種快樂。別人讓你覺得這個世間也有快樂,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如果你覺得只是很無常,這種快樂你不想要,什麼都不想要,什麼都排斥,整天皺著個眉頭,看世間整個就是一個大火坑,苦死了,那麼這也是不慈悲,沒有大悲心的。

  所以,大悲心代眾生受苦,是三種苦都要代的,不是光光代一個苦苦。壞苦也要代,這樣子才算生命的完全付出。

  假如你只是看到別人挑不動的時候,你去代他一下,然而人快樂的時候你不去分享,那麼與眾生緣分也就少了。

  所以,就像對一般比較好的朋友,也就是說,苦樂都能相當,所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在世間,對於菩薩來說,也是要有大悲心才行的。因為“有福同享”的時候,我們要想辦法,讓他從這個福當中,解脫出來。只有這樣,生命的付出才是無有絲毫的保留。

  那麼“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就不是“願諸眾生,畢竟大樂”了。而是我們有具體實際的行為,讓眾生能夠得到快樂。

  “畢竟大樂”,這是大慈悲心。什麼叫“畢竟大樂”呢?你給他的一些快樂,小小的快樂,這只是方便。那麼真正的快樂,是把每一個眾生,內心當中,絕對自由的,絕對幸福的這樣一種力量,完全地開發出來。

  不是給他幾塊糖吃吃,哄哄他,讓他高興高興,不只是這點。雖然這個也是給眾生快樂,但這只是先以欲鉤牽。

  真正要讓他入佛智的,是要讓他獲得的快樂一定要徹底,沒有絲毫的負面影響,一點都不應該有。如果有一絲毫的負面作用,那這就不是真正的“畢竟大樂”了。

  在菩薩修行的整個過程當中,菩薩自己獲得了這種幸福,他會身不由己的去對眾生說,希望眾生也能夠從中獲得這樣一種幸福和美好。

  那麼,這裡面有一個關鍵的所在,佛法也不是把世間,把這個人世間看得是一塌糊塗,而是世間的這種快樂,我們沒有正確地認識他。

  那麼菩薩的大慈大悲,大悲心就是讓我們更好地認識世間的痛苦,更客觀去認識他,然後去承擔他,這是大悲心。

  大慈心呢?就是我們要承擔世間的、出世間的這種快樂,真正究竟的大樂,這是真正的大慈,也要承擔。

  所以,在《涅槃經》裡面講,菩薩解脫一切痛苦卻能夠真正的“常樂我淨”。

  所以,真理有四要素。第一個要素就是真理不會改變,這是常;第二個要素是真理沒有痛苦,如果是痛苦的,那麼我們就不能承認他是真理,所以是快樂,常樂;第三是真理絕對沒有副作用,這就是我,“常樂我淨”的我;第四是真理不會有煩惱污染,這是清淨。

  那麼涅槃四德當中的 “常樂我淨”,“樂”可以代表凡夫眾生希望得到的感受。那麼菩薩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也就是說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證得大涅槃,“大樂”就是大涅槃。這是《八大人覺經》後面四覺當中的最後一句話了。

  那麼大樂的這個涅槃,我們可以回顧前面第四覺的第一句話,叫做“愚癡生死”。那麼,只有愚癡無明破除了,才能夠見到中道佛性,見到大涅槃,也就是 “畢竟大樂”。

  我們再回顧一下就知道了,要解脫生死,一定要解決貪嗔癡。先要把這三毒的真相看清楚,然後我們把他解決掉。

  貪嗔癡要解決,那麼貪嗔癡的根在哪裡呢?就在於無明,不知道真相,所以破除無明才是最重要的。

  那麼,當我們把這個無明破除掉了,你哪怕是破一分無明,你就能夠證得一分法身,也就是能夠獲得一分大樂。

  菩薩自己從這條路上走過來,所以,菩薩最後,也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獲得真正究竟的大樂,也就是生命的絕對自由和絕對幸福。

 

上一篇:佛說八大人覺經 第十二講 流通分——證勸示功德
下一篇:洛桑陀美仁波切:如何消除死亡帶來的痛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