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
寅二、廣說:
蛇及蚊虻噬,饑渴等苦受,
乃至疥瘡等,豈非見慣耶?
我們在世間為了暫時的利樂也經常受到一些損害,遭遇一些苦難,但是我們也是在忍受著,尤其很多時候都認為這種忍受是理所當然的。
比如說,以前印度因為氣候的原因,大森林裡有很多毒蛇,經常咬人。人被毒蛇咬了,也都能忍受,也沒有什麼。還有經常被蚊子、昆蟲等叮咬,也能忍受,也沒有什麼。我們經常遭受饑餓、干渴等痛苦,特別是還要忍受種種的病苦,比如疥瘡是一種皮膚病,身上非常癢,不撓不行,一撓就非常疼,但是也要忍受著。
我們為了一些世間的利樂、暫時的利益,不知要忍受多少痛苦。比如說為了能賺錢,當牛做馬都可以的,就是為了世間這些暫時的利益,就是為了那麼一點點所謂的安樂。其實世間哪有什麼安樂啊?暫時的利益也都是害自己的,沒有什麼真正的利益。但是我們這些凡夫都是愚癡顛倒的,為了這些世間的利益、暫時的安樂而不顧一切。為了賺錢,為了所謂的感情,可以忍受饑餓、干渴等痛苦,也可以忍受百般侮辱、謾罵等痛苦,甚至命都不要了。錢是身外之物,感情是假的,但是凡夫就是如此顛倒。
為了這些世間的利益、暫時的安樂遭受這些痛苦是不值得的,但是我們很多的時候卻心甘情願,還覺得理所當然。自己看看:我們在世間為了這些,曾經飽嘗過什麼樣的痛苦啊?曾經遭受過什麼樣的災難啊?我們為了賺錢,什麼都做過,什麼都忍受了;我們為了所謂的感情,什麼痛苦都經歷過了。難道不都是在忍著的嘛,人真的是顛倒的,還覺得很應該似的。世間人都會這麼說:“是,為了自己的事業,為了自己的愛情,是要付出的,是要奉獻的,是要忍受的。”其實,這些都是不值得的,都是沒有意義的!
你為了賺錢,犧牲自己,什麼都忍受了,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也做了,自己不願意遭受的也遭受了。你賺到錢了嗎?沒有吧。即使有的賺到錢了,但是賺到錢以後你真正得到快樂了嗎?沒有啊,反而更煩惱了,反而更痛苦了。
有的為了感情,為了所謂的愛情,不顧一切,面子也不要了,什麼都不顧了。但是,這些所謂的愛情、所謂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是假的。你們很多人都經歷過,剛開始感情好像挺好,過了幾個月、幾年就變味兒了,根本就沒有感情了,這都是假的。當時也許喜歡得不得了,愛得不得了,過幾年就完了,又開始恨得不得了,討厭得不得了。所以說,你付出的這些、遭受的這些苦都是不值得的,都是無有意義的。
現在的父母為了兒女也是不顧一切的付出,還覺得是理所當然的。父母為了兒女,做什麼都可以,什麼樣的災難都願意遭受、願意承擔,但是兒女能為父母做些什麼呢?……兒女的心是石頭,始終是硬的;父母的心是水,始終是軟的。在這些兒女面前,你一輩子都要妥協,向他們投降,就要聽兒女的、順著兒女。有些人滿懷指望:我有病了,老了,兒女就能管我,就能利益我。能嗎?你病了,躺在床上起不來了,快要咽氣了,這個時候兒女在哪兒?沒有在你身邊吧。等你老了,不能自理時,就把你送到養老院去,這還算是最好的、最孝順的。父母的付出都是無有意義的。
有些人爭名奪利,為了地位、名氣也遭受了各種各樣的痛苦,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不幸。當你真正得到了這些地位、名氣時,內心的壓力、痛苦就更大了。現在有些當官的、做領導的就是這樣的,非常難啊!所謂的名人、明星,也難啊!很多人認為“這個人太有福報了,成為名人了,成為領導了。”有什麼啊?!我認為這都是業障,哪是福報啊?看看他們內心的壓力,看看他們內心的痛苦,值得嗎?有的人盡管拼命追求,還當不了官,活得很辛苦、很煩惱;有的人想成為名人,自己把自己毀了,最終還沒有成為名人……這些人就更慘了,就更痛苦了,更沒有意義了。
在世間,我們為了這些暫時的利益、世間的安樂而不顧一切艱難困苦、嚴寒酷暑,甚至很多時候還心甘情願、理所當然地這樣忍受著、承擔著,其實這都是不應該的,不值得的。
現在換個角度講,為了學佛修行、解脫成佛,我們遭受一點痛苦和災難是非常值得的,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修行的過程中,有一些磨難、艱辛是好事。學佛修行的過程越艱難,你的業障消得越快,你成就得越快。學佛修行的過程當中,越有磨難和所謂的違緣,你進步得會越快,層次提高得會越快。
承受這些磨難也是為了學佛修行、解脫成佛,都是值得的。這不是為了暫時的利益,也不是為了世間的安樂。實際上,暫時的利益不是真正的利益,世間的安樂本身就是一種痛苦,不是真正的安樂;而學佛修行、解脫成佛都是真正究竟的利益和安樂,都是永恆的。為了這樣的結果,為了這樣的成就,我們遭受些痛苦和磨難是很值得的。你自己比較一下:暫時的利益重要,還是究竟的利益重要?世間的安樂重要,還是究竟的安樂重要?世間的安樂是有漏的、無常的,而究竟的安樂是無漏的、恆常的,哪個好?究竟的安樂是恆常的安樂,你為此做出一些付出和奉獻,遭受一些痛苦和磨難,這都是值得的,是很有意義的。
在學佛修行的過程當中,遭受一些痛苦和磨難都是好事。這不叫痛苦,這是消業;這不叫磨難,這是成就的助緣。所以,這些都是有意義的,是非常值得的,是應該的!為了學佛修行、解脫成佛,承受一些痛苦和磨難也是心甘情願,覺得理所當然,這才是正確的。
我們原來一直在顛倒,現在明白了,就不能再這樣顛倒了。我們為了世間的利益尚且可以忍受痛苦,為了出世間的利益、永恆的安樂更應該忍受一些痛苦啊!
其實,我們學佛修行、做善事還沒有成為習慣,若成為了習慣以後,這些都不難了。我們還沒有真正明理或生起信心,如果真正明理、生起信心了,無論是做課,還是打坐,這些都是享受啊,怎麼能說是受苦呢?怎麼能變成壓力了呢?那是極大的享受,那時你應該能感覺到那種禅悅。
現在是不是你的狀態不對啊?一說要上課、打坐了,應該迫不急待才對,因為那個時候可以享受禅悅,可以享受無漏的快樂啊。你現在是不是不太歡喜上課?是不是心裡對打坐有壓力了?是不是開始厭煩,覺得痛苦了?若是這種狀態,就不對了。這說明你上課、打坐的時候,根本沒有進入狀態,這樣的人想修行、想成就是很難的。
我們有時候講的是輪回的過患、眾生的苦,有時候講的是解脫的利益,有時候講的是感恩,心裡應該有感覺啊。講到輪回的苦時,應該是汗毛豎立、熱淚盈眶。一想到自己所造下的罪業和輪回或地獄的痛苦時,心裡應該很害怕,很恐懼。講到上師三寶的功德時,應該生起信心、歡喜心,也是汗毛豎立、熱淚盈眶。但是,你什麼感覺也沒有,難道是石頭或是木塊啊?主要是法沒有入心,沒有用心來做。內心的調整、心態的專注,這都是修行的根本,也是成就的根本。若僅僅在表面上做、在形式上做,時間久了肯定會厭煩的,肯定會退失道心的。學佛修行三四年、七八年,就開始沒有意樂了,沒有信心了,這就是預兆,你快完了,快要灰心了,快要失去道心了,你很危險了!
如果大家想學佛修行,就應該像個樣子,雖然不可能一下子斷掉所有的煩惱,也不可能一下子改掉所有的習氣,但是我們也要有點進步,有點改變啊!學佛修行這麼多年了,一點兒變化都沒有,一點兒進步都沒有,甚至越來越不像話了,越來越沒有信心了,這個狀態不好啊!雖然進步不大,但是有進步;雖然變化不大,但是有變化;雖然不是日日進步,不是日日變化,但是年年進步,年年變化。這也可以啊!
自己最清楚自己,自己最了解自己,自己對照一下吧。有些人剛開始還很有信心,很有意樂,時間久了,越來越沒有信心了,越來越沒有意樂了。剛開始做課的時候,很多人是有感覺的,基本上都含著眼淚念誦的;現在你們上早課、晚課的時候,有這樣的嗎?我沒有看到。在座的各位剛開始接觸佛法,剛開始上早晚課的時候,盡管念得不太熟悉,但很多都是痛哭流涕、淚流滿面啊,要麼感恩,要麼忏悔;現在對這些儀軌偈頌都念得很熟悉、很流利了,都可以背誦了,但是內心的這種覺受卻沒有了。難啊!內心慢慢地變成石頭了,相續慢慢地變成木棍了。石頭是煮不開的,木棍是拉不長的。你看看自己的內心是不是這樣的?自己的相續是不是這樣的?
我天天苦口婆心地講,你們天天念這個,誦那個,這些都是三藏十二部顯密一切經續的精華,心怎麼都泡不開呢?相續怎麼都拉不長呢?大家天天念誦的這些儀軌、偈頌,都是顯密一切經續的精華,無數大德高僧都是通過這些獲得成就的,為什麼到你們這裡就不管用了呢?怎麼到你們這裡就無濟於事了呢?我天天在這兒苦口婆心地講,不厭其煩地重復。沒有這樣講的,我也著急把這些經典、論典講完,為什麼講不完呢?就是慢慢地、反復地給大家講一遍,再講一遍,說一遍,再說一遍。但是,你們的內心為什麼一點兒變化都沒有呢?相續為什麼一點兒改變都沒有呢?這就快要成為石頭了,泡不開;快要成為木棍了,拉不長。
學佛修行就是以佛法對照自己,以佛法來改變自己。大家多多少少也得有點兒開悟,有點兒轉變吧!大家真的不能再繼續這樣了,否則很危險,最終就會成為佛教油子,到那個時候,即使賢劫千佛親自降臨給你傳講無比殊勝的妙法,也沒有意義,也度化不了你。一旦成為了佛教油子,就是這樣的結果。佛菩薩和歷代大德們也都講了:不怕別的,就怕成為佛教油子,佛法對佛教油子也沒有辦法。哪怕你罪孽深重也不怕,通過佛法可以改變;哪怕你業障再大也沒有事,通過佛法能立即消除;但是就怕成為佛教油子!
為什麼說佛教快要隱沒了呢?因為快到像法時期了。現在就開始有預兆了:無論在漢地,還是在藏地,都開始把道場建得特別大,寺院修得特別壯觀,但是道場裡沒有真正的道,寺院裡沒有正法,都變成旅游、賺錢的場所了。雖然學佛的人越來越多了,出家穿袈裟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真正能以戒定慧息滅貪嗔癡的人少,沒有幾個。在相上,法衣、袈裟都很漂亮,很值錢。“我的袈裟比你的袈裟值錢”“我的法衣比你的法衣漂亮”……很多出家人就這樣攀比,這樣嫉妒。什麼叫出家人?什麼叫沙門?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盡管現在在表面上有很多出家人,但是真正以戒定慧三學息滅貪嗔癡三毒的人卻很少。穿上袈裟以後,傲慢心就更重了;成為法師以後,嫉妒心就更強了。真的,我們應該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現在還出家,還在當法師,我的內心也很慚愧,但是沒有辦法,現在已經這樣了,想一下子放下也放不下,一下子都拋棄也不好,無奈啊!真的,很多時候就想:應該好好修一修自己的內心,應該好好降伏自己內心的煩惱,這才是真實的,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啊。自己真的很慚愧,不是裝的。大家應該好好反省,多看看自己的內心。我們自己的內心已經夠骯髒、夠惡毒的了,卻還經常指責別人、說別人!我現在在講經說法,這個時候顯得自己很了不起、很有修行似的,其實不是這個意思。我是在講經,在說法,講的就是佛法,講的就是真理。這是以佛的教言、上師的竅訣講諸法的實相真理,講我們的相續、我們的境界,不是在講我自己,也沒有講某一個人。所以,我們都應該把佛法當鏡子照照自己。
如果大家覺得學佛苦,覺得修行有壓力,那就完了,從現在開始,應該改變觀點,轉變心態。學佛修行是為了解脫成佛,學佛修行的過程應該是快樂的、幸福的,怎麼會變成壓力和痛苦了呢?如果你覺得學佛痛苦,修行有壓力,這絕對是不如法的。佛法是解脫痛苦的,是解除壓力的,你內心沒有痛苦和壓力了,才有修行。因為我們現在修行的境界不夠,還沒有達到最終成就的地步,所以做不到始終沒有壓力和痛苦,但是我們在做課、打坐的時候不應該有壓力和痛苦啊,否則就完了。
因地菩薩有出定和入定之分,入定的時候沒有煩惱分別,但是出定的時候有分別;成佛的時候,在佛的境界裡沒有出定和入定的區別,始終都沒有煩惱和分別。大家現在雖然還沒有成佛,但是也算是因地菩薩吧,因為大家已經發菩提心、修菩薩道了。我們現在還有出定和入定的區別,但是入定的時候、正在修法的時候,不應該有壓力和痛苦,不能打妄想,也不能總是分別這、個那個。無論是拜佛,還是做課的時候,我們全是妄念、分別,妄念滿天飛,這能行嗎?若內心沒有專注的話,不叫入定;若沒有入定,就沒有出定的狀態。出定的境界叫後得智慧。通過入定才會有出定的這種狀態。如果你根本沒有入定的話,就沒有出定,也不會有出定的這種狀態,這樣我們就還是個普通的凡夫,根本沒有入門,沒有上路。大家要好好反省、反省啊。
如果你明理了,心裡就沒有壓力,就不會痛苦了。“喔,我受點苦,有一些磨難,這是很值得的。”你這樣一想,內心就歡喜了,當下就解脫了。你當下就沒有壓力和痛苦了,當下就有禅悅和喜樂了,這應該是學佛修行的一個正確的狀態。怎麼會有壓力呢?怎麼會一說“要上座了”,還在那裡晃晃悠悠、愁眉苦臉;一說“要上課了”,就找成百上千個理由不來?
故於寒暑風,病縛捶打等,
不宜太嬌弱,若嬌反增苦。
遇到嚴寒酷暑,狂風大作,重病纏身,遭受束縛,被人毆打等等,你自己心裡害怕,內心不堅強,覺得天塌了,地陷了,覺得這是痛苦,是災難。其實,這個時候不能嬌弱,否則,越嬌弱,越會增加自己內心的痛苦。
我們平時遭受一些痛苦或是遇到一些困難的時候,不要把它當事,不要拿這些恐嚇自己。我以前講過,得癌症是不會死人的,人是被嚇死的,就是這個意思。這是個例子,但很多事都是這樣的,本來不痛苦,是你自己讓自己痛苦;本來沒有事,是你自己把它變成事了。如果你不把它當事,它就不是事;如果你不認為它是痛苦或是災難,它就不是痛苦和災難。
這都是我們自己的一種執著,也是一種不好的串習。你不把它當事,它就不是事了;你不認為它是痛苦,它就不是痛苦。你遭遇這些所謂的痛苦和災難時,心態應該穩定下來,內心應該堅強起來,不要把它當事。
我們應該這樣思維:天氣熱就熱呗,我也不是酥油做的,不可能化沒有了;冷就冷呗,我也不是蘿卜做的,不會壞的。有些人經常說“熱了不好”“冷了不好”……全是不好的,你眼裡還有好的嗎?你嘴裡還有好的嗎?這種人總是沒事找事,說“這樣不好”“那樣不好”“這樣你壞了”“那樣你壞了”,這就是烏鴉嘴。我們身邊有很多烏鴉嘴,“不能吃涼的,不好!”“不能坐地下,不好!”“不能著涼,不好!”“晚上不能睡得太晚,不好!”……到底有什麼不好?以前那些大德高僧、我們喇榮的很多堪布們,晚上基本上不睡覺,身體也沒有垮掉,人家都修成金剛不壞身了,都修成虹身成就了。這些人還覺得自己很聰明,還覺得自己很懂科學似的,算了吧。
所謂的科學也是分別念,也是雜念。雖然科學發達了,但是人內心的分別念也增長了,人的身心越來越不健康了,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佛說要“依智不依識”,我們作為學佛人,不應該依賴知識,應該依靠智慧。我是依佛的教導,盡量依智慧來講、來做的,不可能相信你們所謂的科學家,也不可能依賴你們所謂的科學。其實,佛學才是最究竟的科學,佛才是最偉大的科學家。我相信科學,但是我相信究竟的科學、圓滿的科學;我相信科學家,但是我相信最偉大的科學家、最高級的科學家。佛學是高級科學,佛陀是最偉大的科學家,現在的科學還達不到佛的境界,現在的科學家不可能有佛的智慧。當然,科學家裡也有佛菩薩的化現,這就不說了,但是普通的科學家根本不可能達到佛的境界。即使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若是我們正確去理解的話,他講的也是空性,但他是通過邏輯而講的,無法得知他有沒有真正達到那種境界。佛講過,通過邏輯、推理的方式,只能達到相似的境界,不可能達到真實的境界。若是要達到真實的境界,必須要通過修煉。真正達到那種境界的時候,就像啞巴吃糖塊一樣。言思的范疇叫世俗谛,這是不究竟的;而勝義谛是遠離言思的。
以啞巴吃糖塊做比喻,以此來說明真理。當你真正達到勝義谛的境界,證悟諸法實相的時候,思維是思維不了的,通過言語描述是描述不了的。所以,我們傳講佛法也是有三種方式:最究竟的是如來密意傳,然後是持明表示傳,最差的是補特伽羅耳傳。
“如來”是佛,佛與佛之間是密意傳,心心相通,根本不可能用語言,連表示都不要。
“持明”是開悟者或是快要開悟的人,對他們用手勢等表示一下就行了。現在很多人不明白,我們拿鈴和杵,包括打手印,這都是有甚深含義的,也是表示,是讓你開悟的。
“補特伽羅”是凡夫的意思,對凡夫就要口耳相傳了。這只能是相似的講,不可能是真正的境界。所以,很多大德高僧是怎樣成就的?不是通過言語一句句解釋而開悟的。
既然如此,現在我們這樣講、聽,是不是都沒有意義了?不是,這是基礎,必須先這樣做,慢慢讓你的相續成熟。相續成熟了,那個時候就是持明表示傳,瓜熟蒂落,你突然就會茅塞頓開,自己沒有注意到就開悟了。通過持明表示傳,也許就一個動作、一句話,或者遇到的某一件事情,你就徹底明白了。
可見,傳講佛法的方式有很多種。給你講這個道理,給你看我研究出來的東西,這都是屬於世間的,是不究竟的。我們研究佛法的時候,這叫補特伽羅耳傳,是最差的,凡夫與凡夫之間只能這樣,沒有別的辦法。而持明表示傳和如來密意傳,都是超越的。為什麼六祖惠能突然聽到那麼一句,就開悟了?那就是持明表示傳。我們都想開悟,就使勁念《金剛經》,念了那麼多遍,還是沒有開悟。你能開悟嗎?若是你相續成熟了,念不念都一樣,修不修都一樣。修也沒有修,沒有修也在修。所謂無修無得,無修而修,修而無修,得而不得,不得而得。這些像是鬧著玩似的,是在開玩笑吧?不是。諸法的究竟實相就是這樣,真理就是這樣。如果想不明白,這是你的問題,是我的問題,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有些人自己想不通的時候,就不接受;自己想不明白的時候,就覺得沒有理。靠這樣的分別念,你能想通什麼啊?你能明白什麼啊?你覺得自己很聰明、很有智慧,是吧?算了吧,你所得到的信息都是眼耳鼻舌身這些感官的消息,它們能明白什麼?比如說眼識,連牆外這麼近的東西都看不到,山後面的東西就更看不到了,若是用紙把眼睛擋住,就什麼也看不到,什麼也覺察不到了。這樣一個肉眼,能看到什麼啊?佛一共講了五種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你的這個肉眼連天眼都不是,天眼是神通,離這一百裡、一千裡以外的東西都能看到,而且看得很清楚。但是你想明白諸法的實相真理,你想真正了知真谛,就要靠慧眼、法眼和佛眼,連天眼都不行,更不用說肉眼了。所以,不要依自己的分別心,不要依自己的觀點,這都是錯誤的。為什麼說要破除我執、放下自我呢?就是這個意思。你所感知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錯覺。所以,大家應該依智不依識,我們應該相信法眼、慧眼、佛眼,我們應該相信持明表示傳、如來密意傳,那才是真正的真谛。很多人不相信佛,就相信世間所說的“這是某位科學家通過多少年的心血研究出來的”“這是某種尖端科技研究出來的”,但這些都是錯覺,沒有什麼。
同樣,你認為自己所遭遇的是個事兒,這是你的錯覺;你認為這是自己親自感受著的痛苦,其實也是錯覺。猶如你覺得自己前方有毒蛇,嚇得不敢再往前邁步,這就是對你起到作用了。其實那不是毒蛇,而是繩子,這是你的錯覺。若是你沒有把它看成蛇,而是知道那盤著的是一條繩子而已,就什麼事也沒有,你不會有恐懼心理,也不可能障礙你走過去。
有一個公案:一位老太太眼睛有病,吃飯的時候總覺得碗裡裝的都是毛發。她經常對兒媳說:“你怎麼給我吃這些東西?”兒媳婦怎麼跟她解釋都沒有用,她仍然認為這些食物是毛發,最後真的生病死去。她是怎麼死的?就是這些毛發堵住了喉嚨死的。實際上有沒有毛發?沒有,但是她眼睛有病,心裡有障礙,所以就變成這樣了。
現在也有很多類似的情況,這是通過科學實驗證明的:一個人根本沒有得癌症,可研究人員對他說:“你得癌症了,而且是晚期。”他心裡總這樣想,最後真就得癌症了,而且是晚期,就這樣死了。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這都是心的作用。
其實不是痛苦,但若是你自己認為是痛苦,那就真的會變成痛苦;其實不是災難,但若是你認為是災難,就真的會變成災難。所以,大家要學會忍受,學會堅強。這樣,再大的痛苦也不會難為你的,再大的災難也不會恐嚇住你的。之所以結果會完全不同,取決於你的內心是否堅強。
有者見己血,反增其堅勇,
有人見他血,驚慌復悶絕,
此二大差別,悉由勇怯致。
“有者見己血,反增其堅勇”:有些人在戰場,看見自己流血了,會更堅強、更勇敢。雖然自己受傷、流血了,但他的內心更憤怒、更堅強了,會沖上戰場去消滅敵人。
“有人見他血,驚慌復悶絕”:有些人膽子小,內心不堅強,即使是看見身邊的人受傷、流血了,自己就會嚇得昏倒在地,或者轉頭跑回去了。
大家內心要堅強。一個菩薩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對境,肯定會有各種各樣所謂的磨難,內心要堅強一點兒、勇敢一點兒,一切都會過去的,一切都難不倒你。
我經常給大家講,作為修行人,尤其是大乘修行人,內心應該穩重一點,堅強一點。不要稍微冷了一點,就跑;稍微熱了一點,也跑;稍微有一點感冒,就在那吃藥、輸液。感冒了以後,就算你吃藥、輸液了,一下也好不了,還不如不用這些呢。內心要學會堅強,學會忍受,就不會有事。遇到事情時,應該像沒有事似的。一旦家裡面有事了,自己也在心裡想:“完了,怎麼辦啊?”然後就在那哭,跟家人一起著急。作為一個學佛人,不應該這樣,應該先將自己的心穩定下來,然後慢慢勸家人,讓他們的內心也穩定下來,就不會有事。有佛法就有辦法,有佛法就有方法。相信吧!為什麼說要相信佛法、相信佛呢?通過佛法,通過自己對佛法的信心,主要是你自己的內心要穩定下來、堅強起來。你的內心穩定下來了、堅強起來了,這就是加持。但是,我們對佛、對法的信心是不足的,總是三心二意,“能管用嗎?能救度嗎?”還是懷疑的狀態。蓮花生大士說過,“具有堅信得加持,若離疑心成所願”,沒有信心就沒有加持,內心有疑惑的話,就不能成就。所以,具有信心才有加持,內心沒有疑惑才能成就。
“此二大差別,悉由勇怯致”:這兩種表現的差別,是因為他們內心的差別造成的:一個內心勇敢,一個內心怯懦。
內心怯懦的人,若稍微有一點點感冒,就會懷疑:“我是不是得肺癌了,是不是得胃癌了?”全扯到癌症上去了,然後就恐懼、害怕。若是這樣瞎想,容易得病;若是怕死,也容易死。
寅三、攝義:
故應輕害苦,莫為諸苦毀。
智者縱歷苦,不亂心澄明。
“故應輕害苦”:要輕視、小看這些所謂的傷害或者痛苦,不要把它當作事。受到傷害了,不當事;遭受痛苦了,不當事。這個時候就要跟它傲慢:“沒有事,這點傷害算什麼啊!這點痛苦算什麼啊!”就要這樣想。
“莫為諸苦毀”:不要因為這些所謂的痛苦而毀壞自己。諸苦毀壞不了自己,但若是你執著苦,就會毀壞你自己。
其實,受苦是積福、消業,享福是消福。苦不可怕,苦並不是壞事。但若是你執著苦,甚至對苦有恐懼,這才是真正的障礙,才會真正毀壞你的內心,打擊你的心態。人的相續是這樣被毀壞的,人是這樣垮掉的。所以,如果有傷害、痛苦,不要當事,不要去執著,也不要害怕。若是去執著、害怕的話,通過這些苦和傷害,會徹底毀壞你自己。
“智者縱歷苦,不亂心澄明”:一位智者、具有修行的人,縱然遇到了違緣、磨難,經歷了千辛萬苦,但是他的內心仍然是清淨的、明了的。
我們的歷代傳承上師們和那些大德高僧們,住在森林或山洞中,沒有吃的、穿的,跟野生動物一起生活。他們為了修行,為了成就,經歷了千辛萬苦。再如,我們偉大的佛陀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僅僅為了四句佛法,在身上點燃了成千上萬盞燈。這些佛菩薩和大德高僧們,雖然經歷了千辛萬苦,但是他們的內心仍然是清淨的、明了的,不受這些外境干擾,相續沒被染污。我們讀密勒日巴尊者的傳記,尊者表面上看是苦,其實內心沒有苦。
現在一講你們在山上修法的情況,山下很多道友嚇壞了:“啊,太苦了!”如果這都算苦,那密勒日巴等這些尊者們怎麼辦?這些都不是苦啊!表面上看是苦的,實際不苦啊。其實真正的苦修是什麼?是降伏自己內心的煩惱,降伏自己的習性。這不容易做到,很難啊,這叫苦;沒有吃的、穿的,住山洞、森林,這都不叫苦,也不叫苦修。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修行人也會裝,在施主或居士面前裝苦修,穿得破破爛爛的,吃剩飯、剩菜等不好的東西。這些施主和居士就認為:“這個人肯定是在苦修啊,肯定有修行。”再怎樣裝模作樣也是在裝模作樣,不是真的。
降伏自己的煩惱,降伏自己的習性,這才是真正的苦修,難!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