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多數的公共假日都來自宗教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民俗節日,也是我國時間最長的公共假日之一,連休7天,普天同慶。假日,想當然的,就是休息、不用上班的日子,似乎有什麼都不用做的意思。然而,真正的假日並非如此。認真分析,我們就會發現,假日的起源、本質與宗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類大多數的公共假日都來自宗教,而所謂的假日,很多時候就是人類專門從事精神與靈性生活的時間。
以剛剛度過的春節為例,表面上是阖家團聚,除舊迎新。而打開春節的內核,我們看到,臘月二十三祭灶王,大年三十拜祖先,正月初五迎財神,等等,無不具有豐富的宗教內涵。而傳統宗教的活動場所,從寺院到道觀,以及各式各樣的小廟,也無不將春節作為重要的表現節點,供給豐富多彩的精神產品。廣大的民眾在家庭團聚之余,也很喜歡到佛寺、道觀、廟會去感受、分享節日的歡樂。宗教專業人士,從正規的法師道長,到民間的巫婆神漢,春節期間可以說是最為繁忙辛苦的人群,為操勞了一年的大眾排憂解惑、祈福禳災。
公共假日是面向社會全體大眾的,宗教則具有特別的信仰人群。為什麼公共假日中會具有如此豐富的宗教內容呢?
容易被大家習焉不察的是,大多數的公共假日都是由宗教節日延展出來的。宗教是人類精神與靈性生活的核心載體,每一種宗教都設定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作為節日予以慶祝,其中最為流行的,是教主的誕辰日。今天,在歐洲、美國等基督徒占人口多數的國家,聖誕節,也就是耶稣誕辰的日子,既是基督宗教的最大節日,也是全社會最重要的公共假日。在東南亞佛教流行的國家,佛誕節則不僅僅是佛教徒的節日,也是公共假日。今天,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公共假日,都源於某宗教的節日。
對當代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假日,無疑是源於基督教傳統的禮拜天。依據基督教的教義,上帝用6天時間創造世界,第7天休息,而信徒們也要在這一天敬拜上帝。在現代化與全球化進程中,這樣一種宗教文化最終成為當代世界最基本的時間架構,人們以7天為單位組織社會生活,基督教的星期制度成為全人類工作與休息的時間平台。
近代以來的很長時間,我國的公共假日制度是排斥宗教與傳統文化的,甚至有過春節也要上班,“過一個革命化春節”的時期。然而進入新世紀以來,傳統節日鳳凰重生,再次成為我國公共假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中也都蘊含著豐富的宗教背景。春節的宗教含義是全方位的,需要祭拜各種神靈;清明節,主題是祭祀祖先,滿足人們慎終追遠的精神需求;端午節,賽龍舟有圖騰崇拜的含義,拜鐘馗則是祈求健康平安;中秋節,則是人們祭拜月神的時刻。經過千百年的演變沉澱,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最終成為今天的公共假日,呈現了中國傳統宗教文化的現代價值。
公共假日不僅在起源上與宗教密切相關,就其本質而言,也體現了宗教需求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工作日與節假日,表面上的區別是上班與不上班、工作與不工作,而其實質區別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也就是說,工作日主要是人類從事物質生活的日子,節假日則是人類開展精神與靈性生活的時刻。人類的存在與綿延,既需要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資料,也需要精神與靈性生活。隨著人類物質生產力的提高,人們獲取與滿足物質需求的時間在逐漸縮短,而用於休憩與精神生活的時間則在明顯延長。人們每周不上班的時間由 1天發展到今天的2天、2天半甚至3天,就是最好的例證。而這些不上班的日子,就其本意來說,不僅僅是睡懶覺,而是要用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