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在家供佛不要流失增加福報的機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隨時禀告三寶

   如果我們很恭敬很虔誠地供養三寶,可以增加福報。

  每一天早晚,比方來說,你早上准備上班,上班前一定要頂禮三寶,然後出門,這樣才如法。我們有一些同修不注意,一早起床刷牙洗臉,然後去佛堂做功課,做完早課下來煮早餐,叫醒兒女送他們上學,就忘記了回佛堂頂禮三寶,這樣是不好的,失去了修福報的機會。

  很簡單的比方,比方說你媽媽還在家裡,你要上班,你應該首先在出門之前打個招呼:“媽媽,我上班了。”回來之後就打個招呼:“媽媽,我回來了。”

  同樣的,你當真正的佛菩薩住在你家裡,你怎麼可以不打個招呼就出門口?你怎麼這麼大膽,這說明我們不當佛像是真正的佛陀,我們始終認為他是一尊陶瓷的木雕的佛像,這樣你就不知不覺流失了很多的福報。這些都是很錯誤的。所以一定要很注意,隨時禀告三寶,出門、回來都應該首先第一件事要頂禮三寶。一定是在心中真的明白,真的認定這些是真正的佛菩薩住在你家裡,是我福報的來源,我在外面工作會很順利。

  如果你懂得這樣去做,出門一定會很安全,不用擔心,你當真正的佛菩薩住在你家裡,佛菩薩整天都照著你。所以要有恭敬心,要禀告三寶。你有什麼重大的事情,應該首先要祈禱三寶,禀告三寶,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些人不知道,他有什麼重大的事情,他不懂得禀告三寶,祈禱三寶加持。他會怎麼做呢,找人算命,我這單生意成不成,你幫我算一算,看一看。其實這些說明我們不是真正的佛弟子,對佛的信心甚至比不上外面一個算命的,一個看風水的、看相的,這樣就不好了。

  比方說,有些佛弟子年頭找個人來算命,看我今年流年怎麼樣,算命的人跟他說,“你要注意,今年四月不可以出遠門。”他真的一步都不敢出,很乖,很聽話。找個人來幫他看風水,看風水的說:“你的床頭擺錯了,應該向南方。”他好聽話,馬上就轉到南方,真的是“依教奉行”。

  但是對佛陀教導我們的是不是應該奉行?佛陀教導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你做到了嗎?

  諸惡莫作,你做到了嗎?你是不是不起煩惱,你起煩惱的時候懂不懂運用佛陀的智慧去轉變?不懂得。

  我們往往搞錯了,以為所謂修行就是說我每天抽一個小時來做早課,或者做晚課就行了,其他時間不是修行的時間。其實任何時間都是你修行的時間,任何地方都是你修行的地點。不是說你在佛堂才可以修行,誦經、打坐、念佛、拜佛、念咒才叫修行人,你錯了。我告訴你,如果你懂得轉變你的心,會降伏你的心,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修行,這樣就可以很快樂。

  將修行與生活融為我們的生命,將佛法的智慧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這樣你每一個行為,起心動念,一舉一動,全部都是佛法。

  你喝水就想著:“希望我與一切眾生都得到三寶佛法甘露的滋潤。”這樣你喝一口水都有功德。

  你每一天三餐飯前都可以觀想供養三寶。這個有什麼好處呢?如果你每一餐吃飯之前,你不懂得觀想供養三寶,你吃一頓就少一頓。為什麼呢?一個人的福報是有限的,你可以吃多少飯,喝多少水,有多長壽命,都是你自己的福報,前世種下的因,今生感得果,所以說你現在吃一餐就減少你的福報。

  但是如果你懂得在吃飯之前觀想供養三寶,這樣不會減少自己的福報,反而會增加福報。為什麼呢?首先供養三寶,給三寶先吃,剩下的才是我吃的,所以不會減少我的福報。而且可以增加你的福報,因為你有供養佛、法、僧三寶的功德在。所以其實樣樣都可以修行的。

  《華嚴經·淨行品》上面就講到141種怎樣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我建議大家有機會找一本《華嚴經·淨行品》來念誦一遍提醒自己。

  你走路、出門都可以修佛法,出門前就可以觀想:“願我與一切眾生在菩提大道上面快速精進地前進,永遠都不會退轉過來。”你看,一念之間你就修到很大的福報。

  你走樓梯,自己念《華嚴經》的偈頌,我們在上樓梯時發願:“願我與一切眾生都可以步步前進,用佛法提升自己的智慧,在佛法解脫的涅盤山上面快速地升高前進。”如果我們下樓梯呢?“願一切佛陀下來度眾生。”

  這樣你上樓梯、下樓梯都有功德了。所以在一切時間都應該要修行,知道培福報,提升自己的智慧,這樣你就是真正地了解佛法。

  你以為在佛堂做一個小時的功課才是修行嗎?其他不是嗎?你錯了。應該每天24小時都是修行的地方,都是你修行的時間,這樣你每一天都很快樂。

  六祖大師說,用自真如性,用自己真如的本性,自性,運用智慧觀照一切法,一切萬法不取不捨。沒什麼取捨,這樣就是見性成佛道,就叫做明心見性,這樣就是我們解脫了,所以應該明白這一點。

  如果你是開悟的人,知道一切都是我們自性的變化,不管你順利也好,違緣也好,都是我們的自性游戲。如果你沒有智慧,往往一切都會成為你的業障。任何事情你去求最終都可能綁住你,綁死你。所以要了解佛法,在任何時候你都要禀告三寶,祈請三寶。如果我們對三寶的教導依教奉行,就是真正的佛弟子。否則你口是心非去念經,反過來說三寶沒什麼感應,這樣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你對佛菩薩的信心反而比不上外面算命的,看風水的,你就錯了。所以在三寶前面種福田,這是第二種福田。

  比方供花也好,我見到很多人插花去供佛,他不會供。比如插花的花籃,有一面是葉子,另外一面是花,他怎樣擺呢?他將有葉的那一面對著佛陀,將有花的一面對著自己,這樣不是供佛,是供自己。你覺得這樣真的很好看,如果你真的懂得,是真心的供佛,你應該將有葉的那一邊對著自己,有花的那一邊對著佛陀,這樣才是如法真心地供養佛陀,供養三寶。有葉的對著佛陀,有花的對著自己,這樣是假供佛,不是真供佛。你想好看最好插一個圓的,你自己看到,佛陀也看到,這樣就好了。所以最關鍵最重要的是自己有心。在很微細的地方我就可以知道大家是真信佛還是假信佛,學佛是為了趕時髦、為了好看,是不是真正地發自內心地信佛呢,很容易看到的。

  而且在任何時間都可以供養三寶。有些人說,我很困難,我哪有錢去買東西供佛。有些人很好條件,可以來供養三寶。看你的心,你有心就很快速,不用一分錢都可以培到很大的福報。

  打個比方,有些女人喜歡逛商場。其實很簡單的,不管你去到哪裡,去到商場看到很多商品很好看,你觀想:“我將整個商場所有的商品都供養三寶。”很虔誠觀想,你不需要一分錢就很快得到很大的福報。

  你到張家界去玩,那裡的山水很好看,你觀想:“整個張家界的風景都供養三寶。”這樣如法地修行。

  中午是佛吃的,佛陀來應供,所以中午是獻供的時間。黃昏是畜生道的眾生吃的,晚上是餓鬼道的眾生吃的,所以我們一般說晚上不用供佛陀,但是你不用放在供台上,你吃之前都可以觀想供養三寶,這樣可以培自己的福報。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應該如法地去恭敬三寶。

  這是供養佛寶。

  恭敬供養法寶

  法寶也要注意。經書法寶你很恭敬地供養,或者擺在書架比較高的位置。你不可以將世間的小說,或者《周易》等等,其他的書放在很高的位置,將法寶擺在很低的地方那就錯了。有些人他不懂,《藥師經》他成天想帶著念,卷成一個圓筒插在褲袋裡,以為這樣很方便,隨時都可以拿出來念。你不恭敬三寶,種了一個愚癡的因,你明白嗎?

  我知道東莞有一個壞的習慣就是燒往生錢。拿一張黃紙印個圓圈印上往生咒,哪個往生了就拿去燒,以為可以幫助他往生。其實你害了他又害了自己,佛的經咒你隨便拿來燒,種一個愚癡的因,所以一定要非常恭敬。

  平等對待僧寶

  對僧寶也是要有平等心,不可以有分別心,不要說這個是我的師父,那個是他的師父。哪個是你的師父?你搞清楚,我們皈依的時候,不是像世俗那樣,好像干爹干媽那樣去認,我們皈依的時候是那位法師代表整個僧團。你皈依之後所有的僧團,受了戒的法師都是我們的師父。我們依止他修學,依止他聞佛法,這樣才是如法的。

  有的人就不夠智慧,其實我們學佛為了供養三寶。去親近僧寶,為了求解脫法,為了求佛法。不可以追求我和哪個法師關系很密切,有的很喜歡宣揚,我知道哪一位法師他的習慣怎樣,表示我跟這位法師很熟悉。其實你不需要宣傳這些,你應該這樣說:我在哪個法師那裡得到什麼解脫法,哪件事令我開悟,哪件事令我增長智慧。這樣才是對。

  不可以追求我同哪一個法師……,到那個時候你自己已經變質了,不是產生一種法緣,而是變成好像是一種感情,那你就錯了。

  有些更離譜,跟很小的法師說:“某某,你年紀很小,我的孫子比你還大,不如你就叫我干媽吧。”你的膽子真大,你敢認法師做你干兒子。如果那樣這個法師就沒志氣了,比如自己父母你都已經離開了,專心來求解脫,你怎麼去認一個世俗的居士來做干媽,這個干媽可以指導你解脫嗎?這是不如法的。如果不如法就產生障礙,就產生違緣了。

  這些是很細致、很基本、很基礎的問題,所以今晚我簡略給大家講一講,沒時間很詳細地講。

  有的居士菩薩修學得非常好,如果你想如法了解皈依的學處,看彌勒菩薩講的《現觀莊嚴論》。那本書告訴大家的是佛法的精華,怎樣如法地供養三寶,怎樣如法去修學,很細致、很微細,都講得很清晰,將來有機會我都會很詳細地講。

  大家一定要明白,三寶是我們福報的源泉,如果如法地供奉,我們會得福報。否則的話,反而就產生違緣。

 

上一篇:懂得勤修布施的善業,定能轉貧為富
下一篇:能逃人間的法律,逃不了陰間的處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