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是每個人都不陌生的字眼。
印度偉大學者聖天論師,將人類的痛苦歸攝為兩種:身苦與意苦。如頌雲:“勝者為意苦,劣者從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壞世間。”意思是說,上等人的痛苦,是心理上的苦受,比如工作壓力、競爭憂慮、“高處不勝寒”的辛酸等;小人物的痛苦,則是身體上的苦受,比如缺衣少食、超強度勞動等。這兩種痛苦,恆時不斷地損惱著芸芸眾生。
人生本來就多苦,但很多人不明白這一點,遇到一點挫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為什麼我這麼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頭上?”卻不知輪回的本性即是如此。
那麼,我們在遇到痛苦時,應當如何面對呢?佛教中講了很多方法,通過這些,消除痛苦輕而易舉。即使有些習氣根深蒂固,無法一下子完全斷除,但只要持之以恆經常串習,痛苦也遲早會離你而去。
第一、利益眾生,斷除自利。
當你特別痛苦時,首先要認識到痛苦的來源是我執,也就是自私自利的這顆心。若想斷除一切痛苦,就要先斬斷它的來源;而要斬斷它的來源,理應學習一些佛教經論,以大乘的無我精神改變自私自利的心態。
有些人以前有很多煩惱、痛苦,但後來學了大乘佛法,經常做些有利於眾生的事,比如做慈善、當義工,原來的痛苦不知不覺就消失了。所以,斷除痛苦的方法,就是要利益眾生。假如你有大乘的慈悲心、菩提心,那是再好不過了,但即使沒有,至少也應培養仁愛的傳統道德。
第二、苦樂皆轉為道用。
佛教中還有一種方法,可以將痛苦轉為道用。也就是說,這個事情本身是一種痛苦,但只要你念頭一轉,就可以不把它當做痛苦,而把它利用起來。
這方面的道理,在無著菩薩的《快樂之歌》中講得淋漓盡致。比如,此論告訴我們:
有病是一種快樂,依此可消除往昔的很多業障;沒病也是一種快樂,用健康的身體可以多做善事。
有錢是一種快樂,用它能上供下施,積累資糧;沒錢也是一種快樂,可以斷除自己對財物的耽著。
有些出家人對錢沒什麼貪執,自然就有很多錢了,這時你也不必太煩惱:“有錢了,我該怎麼辦啊!”佛陀在《毗奈耶經》中講過,倘若你前世福報很大,今生不需要勤作就腰纏萬貫,就算是一個出家人,所住的房屋價值五百金錢,也是允許的;所穿的衣服價值一億金錢,也是可以的。所以,無論發生什麼,我們都應該快樂。
其實,一個人若想獲得成功,經歷痛苦也是必需的。真正有智慧的人,根本不會畏懼痛苦,反而會將生活中的每一次磨難,都轉化成通往解脫的基石。
曾有一個故事,就講了這個道理:
從前,一個農民的驢子掉到了枯井裡。農民在井口急得團團轉,就是沒辦法把它救出來。最後農民斷然決定:這驢子已經老了,這口枯井也該填起來了,不值得花太大精力去救驢子。於是就把所有鄰居都請來,開始往井裡填土。
驢子很快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起初,它在井裡恐慌地大聲哀叫。不一會兒,它居然安靜下來了。農民忍不住朝井下一看,眼前的情景讓他震驚:每一鏟砸到驢子背上的土,它都迅速地抖落下來,然後狠狠地用腳踩緊。就這樣,沒過多久,驢子竟然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縱身跳出來,快步跑開了……
實際上,生活也是如此。縱然許多痛苦如塵土般降臨到我們身上,我們也應將它統統抖落在地,重重地踩在腳下,而不要被這些痛苦掩埋。若能這樣,到了最後,我們定會像驢子逃離枯井一樣,從輪回的苦海中徹底脫身。
第三、修持自他交換。
觀修自他交換,對消除痛苦也很有幫助。比如,當你重病在床、名聲受損、窮困潦倒時,可以發願:“世間上也有許多跟我一樣的受苦者,願他們的痛苦成熟於我身,由我代受,他們全部離苦得樂。”
然後當自己向外呼氣時,觀想自己的一切安樂,變成白氣施給眾生;當向內吸氣時,觀想他們一切痛苦,變成黑氣融入自己。
這是除苦的最佳方法。當我們在遭受痛苦時,若能經常這樣觀修,所受的痛苦就有了價值,對自我的愛執也會日益減少。
第四、修持安忍。
安忍,就是世人所說的堅強,有了它,面對痛苦便不會輕易屈服。
我曾翻閱過一些有影響的人物傳記,發現許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內心極其堅強,就算面對難忍的逆境,也能迎難而上、從不言退;而有些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內心十分脆弱、不堪一擊,即便是微不足道的挫折,也能讓他終生一蹶不振。
像美國總統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敗:八次競選、八次落敗,兩次經商、兩次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好多次他都可以放棄了,但他並沒有這樣做。也正因為這種堅強,他才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所以,成敗的關鍵在哪裡?就在自己的心力強大與否。蘇東坡也說過:“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第五、麥彭仁波切的“心情愉快法”。
藏傳佛教中還有個實修法,可以消除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痛苦,讓我們保持心情愉快。
方法很簡單:首先雙目直視虛空,不執著一切而自然放松,心胸盡量放大,在這樣的境界中坦然安住。然後念誦“達雅他嗡措姆迷勒那德卡踏母索哈”,這個咒語念7遍、108遍都可以。如此觀修,有助於我們天天好心情,人際關系趨於改善,許多不順迎刃而解。
當然,以上所講的幾種方法,你們不一定要全部都用,畢竟每個人的根基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可以。就像生了病以後,有些人吃中藥能好,有些人用按摩也行,有些人還可以打針,但不管選擇哪一種,目的都是為了斷除痛苦。
苦才是人生——欲除痛苦多念觀音心咒
對我個人而言,從小就對觀音菩薩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也有極其強烈的信心。原因當然有多種,一方面是我出生在佛教家庭,小時候就對佛教有不共的信心;另一方面,我們藏地可以說家家戶戶都持誦觀音心咒。
有時候回憶自己的童年,盡管沒有現在的物質條件,住的也不是高樓大廈,但每個人的心是很純潔的。由於在那種氛圍中長大,所以我小時候放牦牛時,每天都拿著念珠念觀音心咒。念了多少現在也記不清了,幾百萬遍肯定是有。
在我們那裡,觀音心咒是人人都離不開的咒語。而且,家家戶戶對觀音心咒非常熟悉,比較明白它的功德;即使有些人不太清楚,也是每天都在堅持念,而且念的數字相當驚人。像我父母那一代的老年人,基本上每個人都是1億遍以上,3億遍、6億遍、7億遍……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
觀音心咒為什麼如此重要呢?無垢光尊者在《如意寶藏論》的“聞法品”中,專門提到了一部經——《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漢文中有宋朝天息災的譯本),主要就講了觀音心咒及名號的功德。
無垢光尊者說:“這部經的功德非常大,猶如烈火,能燒盡我們無始以來的罪障;猶如清水,能洗淨我們的業障垢染;猶如狂風,能摧毀我們身口意的一切障礙……”
觀音心咒的發音,是“嗡瑪尼貝美吽”;也可以在後面加個觀音菩薩的種子字“捨”,即“嗡瑪尼貝美吽捨”。
只要心誠,對觀音菩薩有信心,發音不一定要統一。東北人、閩南人念時,發音肯定不相同,拉薩和四川的藏語發音也有很大差別。但只要自己有信心,功德應該沒什麼兩樣,甚至有時候念錯了也有功德。
從前,有位老和尚在行腳途中,見到一座山上發紅光,知道那裡必定有修行人,於是上山一探究竟,發現了一位老婆婆。
老婆婆告訴他,自己每天都念嗡瑪尼貝美“牛”,數十年如一日。老和尚慈悲地說:“你念錯了,應該是嗡瑪尼貝美吽才對。”老婆婆一聽,特別傷心,覺得幾十年的修行全報廢了,心裡特別懊喪,馬上更正了過來。
老和尚告別後到了山下,向山上一望,原來的紅光已經沒有了。他趕緊回去告訴老婆婆:“我剛剛是開玩笑的,你念的嗡瑪尼貝美‘牛’沒有錯。”
老婆婆頓時展露出笑容,又改回她原來的念法,山上再度現出了紅光。
可見,“心誠則靈”,如果心誠,即使念得不對,也能與觀音菩薩感應道交;如果心不誠,雜有懊悔、懷疑等分別念,就算念得字字正確,也無法與之真實相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