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做到這三點,每個人都是真正的貴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現如今,中國的許多有錢人把孩子送到英國上貴族學校,希望他們畢業後也能成為貴族,但當他們發現即使是英國最好的學校——伊頓公學的學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飯,每天還要接受非常嚴格的訓練,甚至比平民學校的學生還要苦時,他們怎麼也弄不明白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貴族精神究竟有何聯系。其實這一點也不稀奇,因為西方所崇尚的貴族精神不是暴發戶精神,而是一種以榮譽、責任、勇氣、自律等一系列價值為核心的先鋒精神。

  1富與貴不是一回事

  世界著名的貴族學校要實行如此嚴格和艱苦的軍事化訓練,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律精神。真正的貴族一定是富於自制力,一定是有強大精神力量的,而這種精神力量需要從小加以培養。

  伊頓公學也確實用這種方式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人物,比如打敗拿破侖的威靈頓將軍,就是伊頓公學的高材生。威靈頓是世界軍事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在和拿破侖進行決戰的時候,曾經留下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當時他冒著炮火在前線觀察敵情,他的參謀多次勸他早點撤下去,因為前線太危險,可是威靈頓就是不動,參謀只好問他,您萬一陣亡了有什麼遺言?威靈頓頭也不回地說,“告訴他們,我的遺言就是像我一樣站在這裡。”

  我們現在大部分中國人所理解的貴族生活就是住別墅、買賓利車、打高爾夫,就是揮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對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實際上,這不是貴族精神,這是暴發戶精神。在我們中國人的概念中,貴族學校就應該享受貴族般的條件,有貴族樣的生活。但是英國貴族學校的學生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飯,每天還要經過非常艱苦嚴格的訓練,這甚至比平民學校還要辛苦。在大多數中國人的意識裡,富與貴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但事實上這是兩回事兒。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

  貴族精神,首先就意味著這個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獻自己,服務國家。英國的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毫無疑問,是貴族。英國皇室把他們送到陸軍軍官學校去進行學習。畢業後,哈裡王子還被派到阿富汗前線,做一名機槍手。英國皇室知道哈裡王子身份的高貴,也知道前線的危險。但是他們公認為國家奉獻自己、承擔風險是貴族的本職,或者說是本分所在,是理所當然的。

  英國二戰的時候有一張照片流傳得非常廣,當時的英國國王愛德華到倫敦的貧民窟進行視察,他站在一個東倒西歪的房子門口,對裡面一貧如洗的老太太說:“請問我可以進來嗎?”這體現了對底層人的一種尊重,而真正的貴族是懂得尊重別人的。

  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的協和廣場,一個行將被處死的囚徒,上斷頭台時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她馬上下意識地說了句:“對不起,先生。”而此刻她的丈夫路易十六,面對殺氣騰騰的劊子手,留下的則是如此坦然高貴的遺言:“我清白死去。我原諒我的敵人,但願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台)

  1910年10月28日,一位83歲高齡的老人,為了拯救備受煎熬一生的靈魂,決意把所有的家產分給窮人,隨後他離開自己遼闊的莊園出走了,帶著聶赫留朵夫式的忏悔,最終像流浪漢一樣死在一個荒蕪的小車站…他就是俄國偉大的作家托爾斯泰。多年後,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評價托爾斯泰時這樣感慨道:“這種沒有光彩的卑微的最後命運無損他的偉大…如果他不是為我們這些人去承受苦難,那麼列夫·托爾斯泰就不可能像今天這樣屬於全人類…”

  (列夫·托爾斯泰)

  這幾位主人公盡管命運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貴族。

  2貴族代表了尊嚴和品行

  貴族精神有很多還不為我們所理解,比方說,貴族精神當中的低調。洛克菲勒帝國,那個小洛克菲勒在上大學的時候,過的是貧窮的生活,自己燙褲子,自己縫鈕扣,不抽煙,不喝酒,不隨便到劇院去看電影,和他爸爸一樣,把每一筆開支都記在小本子上。這些人看起來很節約,但是並不小氣,因為在面向社會進行捐贈的時候,都非常慷慨。比如咱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比爾·蓋茨,後來把他名下所有的財產全都捐給了社會。既節約又慷慨,這也是貴族精神非常可取的一部分。

  這種精神,從一個角度來看是慷慨,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解讀,也可以說是一種擔當精神,一種社會責任感。所以在今天西方社會的主流意識當中,最讓我們感動的就是這種無處不在的擔當精神。

  這讓小編想到了那個年僅六歲就自己動手種菜養活鎮上流浪漢的小女孩Hailey Ford,沒有種植經驗的她,晚上一個人抱著厚厚的書學習,在九歲的時候又開始去蓋房子,因為她想讓流浪漢都能有個溫暖的家。她開心的對母親說,我幫助不了所有的人,但“愛”可以。她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勇於擔當和責任感與年齡無關,而這就是貴族精神。

  (圖為Hailey Ford,她說想成為流浪小屋的管理員)

  比如西方的航海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當一艘船遇到危險要沉沒的時候,船長肯定是最後一個離開的,或有的船長干脆選擇和船一起沉沒,這就是從貴族精神延續下來的一種承擔精神。在電影《泰坦尼克號》中,船即將沉沒的時候,船長走進了船長室,選擇了和船共存亡,這就是一種擔當精神。在大船開始沉沒的時候,船長請船上的小樂隊到甲板上來演奏,以安撫大家的情緒。在演奏完畢之後,首席樂手向大家鞠了一躬,樂手們開始離去,船上非常混亂,大船馬上就要沉沒了,首席樂手看見大家都走遠了,他自己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架起小提琴,拉起了一支新的曲子,已經走遠的樂手,聽到音樂聲,不約而同地又回到了首席樂手身邊,大家重新開始演奏。船要沉沒了,大家相互握手,互道珍重,首席樂手說:“今天晚上,能和大家一起合作,是我終身的榮幸。”這是對貴族精神最好的诠釋,它告訴我們,有一種死比平凡的生更偉大。

  (電影《泰坦尼克號》劇照)

  3貴族精神的實質

  儲安平在其《英國采風錄》中記述了他對英國貴族和貴族社會的觀察,他說:“凡是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他們都看不起金錢…英國人以為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是一個真正高貴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難、甚至能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他不僅僅是一個有榮譽的、而且是一個有良知的人。”用當年法國政治學家托克維爾的話來說:貴族精神的實質是榮譽。

  貴族精神跟物質條件,有的時候可以說沒有什麼關系。就像當年張愛玲所說的,舊上海公寓裡的那個電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領帶打得整整齊齊,才肯出來給顧客開電梯,這也體現了一種貴族風度。還比如許紀霖教授所說的,有一個下崗的三輪車夫,靠自己蹬三輪車的微薄收入,養活了幾十個孤兒,一個一個送他們去上學,我們也可以說,這個人具有一定的貴族精神。所以說,貴族精神說離我們遠也遠,說離我們近也很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精神貴族。

  “貴族精神”並不必然為“貴族”所壟斷,我等平民只要不斷努力學習堅持塑造自己的人格狀態,同樣是具有“貴族精神”的貴族,我們所要強調的是“精神的貴族化”。然而,如今國內對於貴族的理解是:擁有高檔住宅、豪車、美女如雲、消費歐洲奢侈品、子女入學“貴族學校”和出國留學等等,崇尚這樣的貴族式生活方式,更多只是一種形式主義的貴族生活。不是表現在人對精神和審美的追求,而是體現在揮金如土绫絡綢緞花天酒地的金錢主義形式上。貴族化中的“貴”,就是華麗、氣派、顯赫、奢侈等形式。傳媒傳遞給我們一種錯覺就是這種和真正的貴族文化毫不沾邊的虛榮和幼稚的形式氛圍。這種貴族文化實際是一種膚淺、粗糙的文化氛圍,這將源於幼稚而止於成熟,源於虛榮而將止於務實。

  真正的貴族精神,應該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養,二是社會的擔當,三是自由的靈魂。貴族這一無論是在稱謂還是實質性的確認,都必須是與其品德、學識、行為相符合的。否則,即使其權傾天下,富可敵國,亦不能進入貴族的行列中。貴族的真正意義是指其在精神和高尚行為上的擁有。貴族精神的高貴之處,那就是干淨地活著,優雅地活著,有尊嚴地活著。他不會為了一些眼前的現實利益,去背信棄義,去不擇手段。基於這樣一種意義上來講,精神的貴族和所謂富有之人應該是沒有關系的。精神的貴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貴族。因為這種貴族精神不是用錢可以買來的。

 

上一篇:滅卻心頭火,點勝佛前燈
下一篇:南普陀寺呼吁大眾科學放生,勿讓善舉變成傷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