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這八種惡習正在腐蝕你的人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這八種惡習正在腐蝕

  莊子曾提到:人有八疵,不能不察。就是這些毛病,外以亂人,內以傷聲,攪得正直的人都變得扭曲,一定要多加注意。

  此“八疵”,進一步解釋:非其事而事之,謂之摠;莫之顧而進之,謂之佞;希意道言,謂之谄;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谀;好言人之惡,謂之讒;析交離親,謂之賊;稱譽詐偽以敗惡人,謂之慝;不擇善否,兩容頰適,偷拔其所欲,謂之險。

  一、不守其分,包攬事務

  摠(總),非其事而事之,即不屬於自己的各種事務都要管。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強調行事的主次。

  不攬,不謀,不是事不關己的冷漠,而是行事恪守本分。

  二、罔顧他人,逞舌之快

  佞,莫之顧而進之。

  沒人理會,始終說而不停。縱橫家鬼谷子曾說:“口者,心之門戶。”古往今來,不少因不懂讷言,禍從口出。

  隋唐武將賀若弼之父曾因“言語有失”遭人陷害,死前拿錐子刺穿了賀若弼的舌頭,讓他謹記口舌之禍。多年後的立儲問題,賀若弼只擺明看法不輕議,才逃過一劫。謹言可貴,言語有度,才能言而有力。

  三、揣度人心,卑微奉承

  谄,希意道言,指卑微逢迎。

  孔子說損者三友,“友便僻,友柔善,友便佞,損矣。”其中的“友便辟”就是阿谀奉承的朋友。他們不講原則,甘願把自己放在卑微的位置,多半受到利益驅使。

  而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直”即正直,人品是交友的先決條件。

  四、不辯是非,附和人言

  谀,指不擇是非而言。

  罔顧是非標准,附和人言。《荀子•脩身》曰:“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谀。”君子修身,說話也是處事之道。

  君子更應分清是非,慎言慎行,無論對事對人,才能有所裨益。

  五、表裡不一,言人之惡

  讒,即假意逢迎的話語,甚至還在背後言人之惡。

  有些人總覺得圓滑的說話之道才能事半功倍,可人前人後大相徑庭,必定會令人對你失去信任。

  六、搬弄是非,挑撥煽惑

  賊,析交離親,即挑撥。

  戰略中善用“離間計”,無可厚非。但為了一己私利,以挑唆手段達到目的的人,則缺乏容人的度量。

  蔺相如口才了得,深得秦王的信任。廉頗嫉妒他身居高位,诋毀蔺相如,離間他和秦王。

  蔺相如始終為大局對廉頗一再退讓。以國家利益為重,把私人恩怨的小事拋在腦後,成就“將相和”。遇事不妨開誠布公,定能解除困惑與誤會。

  七、狡詐虛偽,诋毀他人

  慝(惡),稱譽詐偽以敗惡人。

  正氣凜然的人,光明正大,心中從沒有陰險狡詐的計謀,讓人肅然起敬。

  莊子眼中的善於偽裝,心機深沉的人,只為利益而存。惡的根源,就在此。

  八、不辨善惡,暗中獲利

  險,不擇善否,兩容頰適,偷拔其所欲。

  “毀譽從來不可聽,是非終久自分明”,我們需常懷明淨的心,仔細分析,才能在紛繁中脫身。

  人生的八種毛病,多與說話有關。在適當的場合,說適當的話,辭達足矣。

 

上一篇:覺慧普弘:學佛究竟學什麼
下一篇:覺慧普弘:他人罵我是幫我消業障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