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爺爺、父親是家中最受尊重的人,一個家族中,越長者越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大凡啥事也都必先告訴長者以做定奪,有好吃好穿的也必然是年長者首先享用,而且家中的兒孫媳婦都要對父母長輩有禮數,噓寒問暖,不敢怠慢,所以整個家風特別和諧溫暖。
而現在,一切變了,長輩父母們都是圍著孩子轉,孩子成了全家的軸心。從孩子一生下來,一家甚至幾家人共同看護一個孩子,好吃的有營養的食物每天圍繞著,漂亮時尚的衣服天天換著穿,上下放學全程接送,就跟皇太子一樣,沉溺在豐富物質的享受中。
這些看似是父母疼愛孩子的舉措,其實是在害孩子。因為每個活在世上的人,都是因為有福報才能活命,福盡則亡,過早地讓孩子消耗自己命中注定的這些福報,什麼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等等,都是在折他的壽,消他的福。
清代紀曉岚在其代表作品《閱微草堂筆記》裡記錄了這樣一個例子:他的侄子與奴僕的孩子,生時只隔著一堵牆,兩窗相對,兩兒同時落地。不但生時時刻相同,連分秒都相同。他的侄子到16歲就早夭了,而奴僕孩子一直都活著。
他分析的原因是:他的侄子生長在富貴之家,福報先消耗盡了,而奴僕孩子生長在貧賤的環境中,對福報消耗得很少很慢。用今天的話來說,因為後天生存環境的不同,各自消耗生命能量的速度不同,導致了他們的命運完全不同。
孩子在十六歲之前,用的都是先天的福報,是上輩子的福報。不要覺得當父母的掏錢出來,就是用父母的福報。不是這樣子的,誰在使用,用的就是誰的福報。一個小孩子,不到三歲,給他買貴重的衣服,很好的營養品,這也是損害他的福報。所以很多人越長大越沒有福報,一部分是父母幫忙損掉的。
孩子能成長,靠的是福報,長的健康與否,也是福報。父母都很健康的,生個孩子病歪歪的也有,這個怎麼講?就是孩子的福報問題。那福報要靠什麼來培養?病歪歪的孩子,醫院能治好嗎?營養品能吃好嗎?其實不是的。都不行。那麼什麼最有用?福報。
福報小的人,一出生不是病歪歪的,就是營養不良。我常常講一句話:人色身的健康、胖瘦,都是由福報決定的。但是現在的父母,不懂得愛孩子,覺得在孩子身上花越多的錢,就表示對孩子越疼愛。豈不知,這就是在損孩子的福報。孩子從懵懂到還沒有成家,福報就被損得差不多了,那以後怎麼辦呢?
有句話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窮人因為窮,從小就要努力干活,干活也是培養福報的方式。所以許多富翁,包括王永慶、李嘉誠、曹德旺,都是窮人起家的。很少看過富人能起家出富人的,富人無形中損掉了太多福報。古今中外很多偉人、名人皆有雲:“我幼年時,我父母給我最大的遺產就是貧窮!”所以你想,一味地消耗,天大的糧倉都有吃光的一天。南懷瑾說,以前許多富家小姐,吃饅頭都要把皮剝掉,後來逃難時,個個都很辛苦。這就是福報損了的結果。
古人治家,靠的是一個字:儉。就是要節儉,這個節儉,是為了珍惜福報。現在的人,往往想自己受苦,而不讓孩子受苦,覺得才是疼愛孩子的。豈不知,是害了孩子。受苦是了苦,每個人有自己的業力,雖然這輩子做你的孩子,但是他的業力,做父母的也無法承擔啊。所以,讓孩子多受苦,將來老了,自己就有福報享受了。年紀輕輕的,就只會享受福報,那麼老了呢,下輩子呢?
古德雲:“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孟子》雲:“天將降大任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古諺雲:“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在當今物質豐富的社會,我不可能叫大家以貧窮來逼孩子早懂事、早立志、早當家。但是,必須早讓你的孩子知道,你的錢一分一毫都來之不易,要讓孩子在寒暑假期間體驗點生活,知道知識的好處,知道知識在人生的道路上是十分重要的,知道品德人格在未來的人生中是寶貴的財富。唯有這樣,孩子才有可能用功學習,不交惡友,不染惡習。如果你整天把他捧在手上,讓他當一個皇太子,那只有折他的福壽。
---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