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又稱為叫“道學”,他有一整套治世的學問,從修身、齊家、治國到平天下,都有一整套的理論。儒家在豐富發展的過程中,首先借鑒了很多佛教的理論和方法。在修持上,儒家重在以人為中心。
從“儒”到“佛”,是很宏大的一個話題,我們用小比喻來說大話題。儒家就像北方人吃的面片一樣,在吃言吃,講究怎麼把面片做好吃。道家也是以人為中心,他也重視在“吃”上做文章。人可以長壽,人可以升天,人可以成仙。他把人的美好理想拉長,就好像把面片拉成面條一樣。佛教既不違背面片,也不違背面條。佛門有一句話:“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禅悅為食,法喜充滿”。儒釋道大抵上是這樣的一種關系。
在儒家經典《大學》中提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儒家最高的精神境界是“在明明德”,這個提法有些接近我們佛教中提到的自性,令大家能明白自己的自性而止於至善。我們常說人格,什麼是人格?在《大學》中,這個格來自一句名言: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致知。任何人,不管你在做什麼,能夠安於當下。安於當下(的規矩)就是“格”,“格”相當於規矩,然後回光返照,領悟出你的方圓。這個“方圓”恰恰是指我們的“心性”。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領悟到方圓,行行都可以出狀元,這是儒家思想中“格物而致知”的一種方法。至於“致知”,還是佛教在這個方面講得更多更完美,特別是怎麼開悟?怎麼悟後起修?
儒釋道之間,雖然有有機的結合點卻各有各的特色。佛教是出世的,但是,祂卻以出世的智慧來完成世間的事業,在這個層面上,佛教又可以涵蓋儒道兩家。但是,你如果不學儒道,沒有儒學或者道學的基礎,也不會有今天我們中國的佛教現狀。中國佛教為什麼這麼蓬勃興盛,就是因為有深厚的儒家思想、道家修養的基礎。儒家確實他有自身的一整套方法,但越來越多的人卻不知道儒家的修身養性之道。道教也是這樣,過去還有道法可傳,現在道法也是越來越少了。這個方面,我們佛教還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從教理和從方法上,都保存著豐富的知識,兩千多年來沒有中斷這個傳承。比喻說嵩山少林,大家都知道天下武學出自少林。但是,武學這個“武”對我們佛教來說,它是一種定,它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法,武不在武,而在定。又比如,佛門講究在行住坐臥中修行,眼耳鼻舌身意,以及內心和外形如何調整,佛教還有這方面的傳承。所以,從這種意義上說,中華文明的命脈沒有中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