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家資億萬的企業家同時也是慈善家的老總跟我說:“某天他和一個老朋友聊天,聊到現今許多年輕的大學生出家之事,對方深不以為然,說這是嚴重浪費國家資源,國家培養了這些人才,卻不能為社會做一點點貢獻。”
這位睿智的老總聽罷後問他:“你覺得我對社會貢獻大不大?”對方頻頻點頭:“您公司這麼大,推動了經濟發展,提供就業,又是安徽慈善界第一人,救了那麼多人,當然為社會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啊。”
老總繼續說:“你可知道,我就是因為認識了一位法師,接觸了佛教,增長了智慧與福報,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也正是受了佛教的感化,才想到要將一切所得回饋社會啊,而佛教的住持者,就是這樣一輩輩年輕的僧寶啊!”
對方愕然啞口,無以為答。
我贊歎說:“真是經典的回答!”
的確,倓虛法師曾說:“僧人是世界的大軸。”因為不管是任何人,做任何事,皆離不開一顆心,而佛教正是讓人認識這顆心的。人只有真認識了這顆心,才會在各自的位置上更好地發揮智慧才能與播撒愛心種子,進而形成可見的有益有力的社會效應。
僧寶起著住持佛教的作用,起著引導大眾學習佛法的作用,他對社會的貢獻是隱形的,也是一般人容易忽視的,但卻是巨大的,持久的,深入的,任何其它人都不可能取代的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