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見道:“了知大乘道之道智”中有:大乘見道、大乘修道。大乘修道作用外,又分五種修道:勝解修道、回向修道、隨喜修道、正行修道、清淨修道。代表道智的十一法中,有五法是修道。
“此及他功德,大勝利見道”。修持大乘見道,將得此世及其他生世的解脫、遍智等大勝利。
“自心具有之補特伽羅,其心續中現證空慧攝持之大乘谛現觀,彼乃大乘見道定義。”
“谛現觀”是見道,“大乘谛現觀”是大乘見道,大乘谛現觀須要本身心續具有之補特伽羅心中的證空性慧,有證空性慧攝持之大乘谛現觀,就是大乘見道。
一般而言,道智不一定要現證空性,可是道智必須被證空慧攝持,現證空性慧不被道智周遍,道智的輔助一定要證空慧;同樣,大乘見道不周遍(不都是)證空慧,但大乘見道的輔助一定要證空慧;所以,“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了知獨覺道之道智”、“大乘見道”三者都需要證空慧,都需要具足:發心、回向、證空慧等助力。所以,也可以說,“本身心續具有之補特伽羅心中的發心、回向、證空慧攝持之大乘谛現觀,即稱為大乘見道”。
大乘見道不都是證空慧,大乘見道必須以證空慧攝持(輔助)。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了知獨覺道之道智,也必須以證空慧攝持(輔助),也必須具足發心、回向、證空慧等助力。
“道智”與“現證空性慧”二者有四句關系(四句料揀):
1、不是“道智”,是“現證空性慧者”,如大乘資糧道,大乘加行道者、聲聞、獨覺、特殊的未入道者。因為道智在大乘聖者心續中才有。
2、是“道智”,不是“現證空性慧”者,如大乘見道者、修道者,其心續中的出離心、大悲心、菩提心、皈依、布施等。靜慮可有現證空性慧,故不含在此。
3、是“道智”,也是“現證空性慧”者,如大乘見道的無間道、解脫道,大乘聖者心續之現證空性慧。
4、不是“道智”,也不是“現證空性慧”者,如瓶、柱等。
道智與基智的四料揀:
1、不是“道智”,是“基智”者。如獨覺聖者心續中的現證二空之智。
2、是“道智”不是“基智”者。如大乘聖者心續中的證空慧、菩提心、布施等。
3、是“道智”也是“基智”者,如大乘聖者心續中的現證二空等。因為大乘聖者智是道智,住於小乘證悟種類故是基智。
4、不是“道智”也不是“基智”者。如:瓶、柱等。
“基智”與“相智”的關系只有三句。因為沒有“是相智,而不是道智者”。
“其中分三:大乘見道根本智、大乘見道後得智、俱非彼二之大乘見道。”“根本智”,根本定時主要集聚智慧資糧;後得位時,主要集聚福德資糧。“俱非彼二之大乘見道”既非大乘見道的根本定,也非後得位。
大乘根本智主要禅修空性,入空性根本定時,只是空性現前,此時之智稱為根本智,此時,入根本定的補特伽羅心續中雖仍有菩提心、大悲心等福德資糧類的心識,但是處於休眠狀態(潛伏狀態),因此,此時他的心續中的大悲心、菩提心等,既不是根本智,也不是後得智,而是俱非彼二之大乘見道。
在根本定中正對治遍計執實,並加以斷除。出定在後得位時,是要積聚廣大資糧再去入定斷除俱生執實。若無廣大福德資糧,空性根本定無法有力地斷除俱生執實。
當悲心、菩提心、布施等福德資糧現行時,證空慧等智慧資糧無法現行,處於休眠狀態。反之亦然。即是十地菩薩也是如此,成佛後,福德、智慧資糧可同時現行,菩提心和證空慧也同時現行。
福德資糧是色身的因,智慧資糧是法身的因,在有學道時,必須福、慧雙修,才能在未來成就佛的二身。
總之,大乘見道根本智或後得智現行時,那些不現行,處於休眠狀態的大乘見道,即稱為俱非彼二之大乘見道。
廣說如:《現觀莊嚴論》:“由谛與谛上,忍智四剎那,說此道相智,見道具功德,真如與諸智,無互能所依,故不許差別,廣大無能量,無量無二邊,住彼於色等,執為佛自性,無取無捨等,慈等及空性,證得佛陀性,遍攝諸淨法,除遣諸苦病,滅除涅槃執,諸佛守護等,不殺害生等,一切相智理,自住立有情,所修布施等,回向大菩提,是道智剎那”。
“界限:唯大乘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