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麟喻道”
“了知聲聞道之道智”全部都是“了知獨覺道之道智”,因為聲聞的全部主修,獨覺也全部要修,所以“安住於聲聞的證悟種類”也是“安住於獨覺的證悟種類”,因此,“了知聲聞道之道智”也是“了知獨覺道之道智”。“了知獨覺道之道智”是在“了知聲聞道之道智”添加了“現證二空智”。菩薩聖者、佛聖者心續中的“現證二空智”就是“了知獨覺道之道智”。“了知聲聞道之道智”被“了知獨覺道之道智”周遍,但“了知獨覺道之道智”不被“了知聲聞道之道智周遍”,有法佛聖者、菩薩聖者心續中的“現證二空”故。
“由三種特色攝持,為隨順攝受獨覺種姓所化機故,住於應知現觀種類之大乘聖者智,彼是了知獨覺道之道智的定義”。“彼與獨覺證悟種類之大乘聖者智同義。”
“了知獨覺道之道智”和“住於獨覺道證悟種類之大乘聖者智”一樣。了悟四谛和二空之智,不論在誰的心續中有,都成為“住於獨覺證悟種類”,但是“住於獨覺證悟種類”不是“住於聲聞證悟種類”。因此,菩薩聖者和佛聖者修持四谛,是為了攝受聲聞、獨覺種姓者;但是修持二空,是為了攝受獨覺種姓者。
“其中分二:菩薩聖者心續中了知獨覺道之道智、佛聖者心續中了知獨覺道之道智”。
“了知聲聞道之道智”是“住於聲聞證悟種類的大乘聖者智”,“了知獨覺道之道智”是“住於獨覺證悟種類的大乘聖者智”,二者合起來,則是“住於小乘證悟種類的大乘聖者智”。“住於小乘證悟種類”,既是聲聞道、也是獨覺道。
《現觀莊嚴論》廣說如:“自覺自證故,亦不依他教,是故當宣說,麟喻智甚深。若誰於何義,欲聞如何說,於彼彼彼義,無聲如是現,遠所取分別,未離能取故,當知由所依,攝為麟喻道。開闡假法性,無違相為煖,頂由達色等,無滅等所顯。忍由內空等,不執色等故,色等無生等,相為第一法。”到此是“了知獨覺道之道智”。
“界限:從大乘見道至佛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