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家訓,一盞千年不滅的心燈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觀念、態度等都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見一斑。然而許多家長並不理解它的重要性,甚至還會有人這樣說:“自己的孩子,愛怎麼管就怎麼管。”其實早在中國古代時期,一些聖人和學者就非常重視家庭教育,並且給世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下面就讓我們跟隨這篇文章來了解一下古代的家教思想。

  一、古人以教育子女為人生要職

  古代的家庭,既是一個生活單位,也是一個生產單位和教育單位。古人十分重視齊家和治國的關系。

  《禮記·大學》中寫道:“古之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也就是說,古人認為“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因為“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這充分說明了個人,家庭和國家的關系,治國應從治家始,治家應從教子始。從“齊家治國”這個目的出發,古人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國之根本”,十分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

  古人把教育子女看成是父母的重要責任,養子必教,養子不教不僅危害自身,也危害他人,更危害國家。宋代程頤說:“人生之樂,無如讀書;至要,無如教子。”明代方孝孺也說:“愛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古人的這種看法,在當今社會也是頗具現實意義的。

  二、古代家教注重立志教育

  “人不立志,非人也。”古人教育子女非常注重樹立遠大志向,做一個正直的人。顏子推說:“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業,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古人不僅認為立志重要,而且還提出立什麼樣的“志”最好。明代楊繼盛說:“人須要立志……你發憤立志要做個君子。則不拘做官不做官,人人都敬重你,故我要你第一先立起志氣來。”可見古人並不都看重做官,而是強調要明理,要先做一個正直的君子。

  這種“立志”與“做人”聯系起來的看法,在今天看來也是難能可貴的。我們經常聽到父母對孩子說要如何如何,將來就可成為什麼“家”、什麼“長”或什麼“師”。社會固然需要各種“家”、各種“師”或各種“長”,可要建成一個祥和、安定的社會,更需要胸懷大志、正直明理的人。中國古代有很多輝煌時代,潛心研究就會發現,這與當時古人懂得人生價值和道德教育,重視“先做人才能做事”,是直接關聯的。

  三、古人教子注重儉樸、廉潔教育

  以勤儉為本,愛惜一布一飯,這是人生道德啟蒙教育的一部分。中國古代的家教也崇尚勤勞儉樸,認為“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人從簡樸走入奢侈容易,從奢侈回到簡樸則很難)。歷史上,很多古人留下過家訓。他們並非窮得揭不開鍋才大談簡樸,而是清楚的知道很多事“成於儉約、敗於奢靡”,把簡樸當作人生中一種美德。

  這些道理既不深奧,更不新鮮,可如今許多父母似乎知之甚少。現在有的人掛在嘴邊的話是:“就這麼個孩子,錢不花在他身上給誰花?”那些自己含辛茹苦、並沒有太多錢的父母也這樣認為:“我們小時候夠苦了,讓我們的孩子再浪費些也不算過份。”正因為有這樣的思想指導他們的家教實踐,有不少家庭的教育失敗了。這樣也就會有十幾歲的小學生發脾氣撕百元鈔票以示威;高等學府的“驕子”多買幾兩米飯用作洗碗的“抹布”。而受過教育的古人都是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另外,現在有不少人丟失了儉樸的傳統美德,把讓孩子常常得到享樂的體驗當作一種“重要責任”。其實這樣下去,孩子長大以後,往往心理素質、承受能力、意志力都會比較差,人生的苦頭在後面。

  古代家教不僅崇尚勤儉,而且還注重正直廉潔的教育,講求“清白傳家”。《漢書·疏廣傳》記載,疏廣告老還鄉時,帶回不少皇帝和太子賜贈的黃金。他用這筆錢每日宴請鄉裡親友,當錢快花完時,疏廣的子孫便私下托人勸疏廣留點錢為子孫置些田產。疏廣聽了說,我不是不考慮子孫後代,我想他們如果能夠辛勤耕作,家中原有的田產是可以維持一般人的生活水平的,現在如果再多給他們錢財,豈不是教他們怠情嗎?

  在“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則徐的詞旁有一副對聯:“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這些事例都告訴我們,真正為子孫的長遠利益著想,就應該喻之以義,遣之以義,而不遺之以利。

  四、古人教子反對溺愛

  古人教子講究“慈愛”,反對溺愛。這點尤有現實意義。韓非子曾說:“夫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司馬光亦說:“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他們認為父母之愛需理智而有分寸,才會起到正面的作用。“愛之太殷,憂之太勤”,則會使孩子養成任性、驕狂的習性,甚至走上歧途,所以古人雲:愛不可溺。

  “慈母敗子”是古人以自己的教訓得出的道理。這個道理仍如警鐘,提醒為人父母者不可溺愛子女,而要注重做人的道德倫理教育 。

  五、家訓古話──培養良好習慣和品質

  為了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古人尤其強調“家訓”和培育良好家風,在一個人的“幼稚之時”.就對其訓誡誘導,使其“習與智長、化與心成”。因此,從某種意義來說,家訓的本質就是培養一個人良好的習慣和品質。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明末清初的《朱子家訓》僅522字,通篇意在勸人要勤儉持家安分守己,將中國幾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良好的習慣培養等,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可以口頭傳訓,作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銘,比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人要早起才能神志清醒辦事從容,使屋內屋外干淨整潔,天黑了便要休息,關閉好房門反省一天的行為……)從居家習慣到品性修養等說得很詳細,類似這樣的規勸在同類的家訓中經常被提及,比如《姜氏後人別忘本》中所言:“……孝敬父母,甘為人子。關心照顧,贍養細致。團結親朋,和睦兄弟;相親相愛,姑嫂妯娌……不貪富貴,人品大事……”文字很直白,要善待親情,愛護親人,不貪圖富貴等,這是一個人優秀品質之一。

 

上一篇:放生救物愈疾實例十二則
下一篇:王陽明:人生最怕一個“傲”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