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修道和清淨修道。
“引發”,“基本是無漏大乘隨現觀,能安立(留下)成為本身所應得之究竟證得跡印,彼乃正行修道之定義。”前面的“勝解、回向、隨喜三修道”都是有漏修道,之後的正行(引發)和清淨修道都是無漏修道。
一般說的有漏和無漏是依是否隨業惑而轉做區分。此處的有漏是指有分別,無漏是指無分別。
“大乘隨現觀”是大乘修道,“無漏大乘隨現觀”就是非分別的大乘修道。無漏大乘隨現觀有能力留下成為本身所應證的究竟證德跡印。“究竟證德”是相智。依之修持能留下證得相智的跡印,因為大乘正行修道是證得相智的方便,大乘正行修道有證得相智的能力,故說大乘正行修道是能留下證得相智跡印者,本身是無漏大乘隨現觀,又有能力留下成為本身所應證的究竟證德跡印者,即是大乘正行修道,故是正行修道之定義。
“彼與清淨修道同義”。正行修道與清淨修道同義。大乘修道者的心續中所有現證空性慧全部都是正行修道。“究竟證德”是相智,“究竟斷德”是佛斷盡煩惱之解脫。
“其中,分五:1、由體性區別之正行修道。2、由殊勝果報區別之正行修道。3、由作用區別之正行修道。4、由暫時功德區別之正行修道。5、究竟大義利之功德與果地之正行修道。”這些全都一樣,體性都是現證空性慧,依之都能證得佛果,但以其攝持、助力的不同而區分為五,大乘修道者心續中的任何現證空性慧都具有此五者。
“雲:此自性殊勝,一切無作行,立法不可得,是大義利性。”
“此自性”是第一由體性區別之正行修道,“殊勝”是第二由殊勝果報區別之正行修道。“一切無作行”是第三由作用區別之正行修道,“立法不可得”是第四由暫時功德區別之正行修道。“是大義利性”是第五究竟大義利之功德與果地之正行修道。
“界限:從初地至十地之間”。大乘的五種修道,從初地至十地之間的界限都一樣。十地有三個階段,第一“新生十地智者”如新出家的僧人。第二“一世得者”即再過一世將成佛者,第三“續流最後際者”,即三有最後際者。所以,十地已含續流最後際。因此,大乘的五種修道界限都是從初地到十地之間,即從初地至續流最後際之間。
“清淨修道”:“最清淨,是名為修道,諸聰智菩薩,如是說道智。”“聰智菩薩”是聖位菩薩。“如是說道智”指前述的道智十一法。
“基本上是無漏大乘隨現觀,能安立本身所應得之究竟斷德跡印,彼乃清淨修道之定義。”“其中分九:現證空性之九地的清淨修道。”
大乘有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若細分,資糧道可分為三品,加行道可分為十二品等。
所有見道都是初地,修道也分為十地,所以初地有二分,一分是見道,一分是修道。
現證空性智(慧),主要分二:無間道與解脫道,無間道是所應斷的正對治,解脫道是將所應斷之種子斷除,因此,證得解脫道必定證得滅谛。斷除所應斷時,要先從最粗的開始斷起,最後斷除微細難斷的。總之,從小品對治法開始修,直到大品;斷除所應斷是從大品開始斷,直到最微細的小品。因此,初地和二地的無間道是以小品的對治法,斷除最大品的所應斷。
修道之前,在見道時已斷盡遍計所應斷,修道時主要斷俱生所應斷,從大大品開始斷起。證得見道時已將遍計執實斷盡,菩薩會再入空性根本定,其根本定智何時成為俱生執實大大品的正對治,就在該時成為“修道者”,但仍在初地。修道小小品的初地和二地,主要斷除大大品的俱生執實,大大品的俱生執實又分為粗細二品,初地修道主要對治粗品,斷盡粗品的同時即登上二地,但是尚未斷盡細品。
總之,清淨修道如上所述分為九品,因為要斷除所應斷俱生執實有粗細九品故,所以,能斷者清淨修道也有九品。
“雲:對治九地中,上上等諸垢,謂由下下等,諸道能清淨。”“對治九地中”修道有九地,初地和二地算為一地。“上上等諸垢”應斷之垢分為大大品等九品。“謂由下下等”能斷之對治法,修道也有小小品等九品。“諸道能清淨”這九品稱為清淨修道。
“界限:從初地至第十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