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慚愧心是進德修業最大的關鍵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又說:“行之而不著焉”,大家的生命,本來都在道中,“習矣而不察焉”,因為被行為習慣所蒙蔽了,自己不知道,也就是子思在《中庸》上所說的“百姓日用而不知”,我們天天在道中行,不知:“道”在哪裡。試想想看,我們能不能知道,早晨一醒來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無從自知。念頭從哪裡來?往哪裡去?都不知道。可是每天的言行舉止,念頭都在喜、怒、哀、樂的情緒中攪擾,所以就不知道自己“心性”本來清淨的真相了。大家被無始以來的習氣所左右,煩惱就來了,可憐得很。因此“終身由之而不知,眾也”,所以一個人的生命本身有道,但沒有反省自修,反而迷心逐物,向外馳求,這樣就叫做平常人,也叫做凡夫、眾生。

  從這裡我們看到,如果不這樣深入去研究,而又隨意批評孔孟只是教條,那只能說是自己沒有徹底了解其中的內涵罷了。

  上面這幾段,如引各家的學說,來作詳細的闡述,可以寫成一部有關性命之學幾百萬言的專書了。但“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因為記問不是學問,只是知識的傳播而已。例如韓愈所說的師道,是“傳道、授業、解惑”,那就比較接近人師的榜樣了。所謂“授業”,也不是傳授技藝之業,而是立德、立命的基業。《孟子》中的這一段,內容廣泛得很,為真學問之所在,我只是扼要地提出來一點點,大家須要再做深入的研究。

  孟子接著說的,還是修養的道理。

  孟子說“人不可以無恥”,這“無恥”兩個字,在現代人的觀念中,好像變成一句罵人的話,不大好聽,不容易被人們接受。所謂“恥”,換一個名詞來說,就是慚愧心。我們常常會對人說:慚愧!慚愧!這就是“恥”,就是知恥;那件使你慚愧的事,往往是無恥之事。如果做人做事,不知隨時隨地反省檢查自己過錯的話,德行是不會有所進步的。如果能時時自我反省,發現自己的過錯,那麼這一天活著的生命,就是有恥,就是有慚愧心。假使犯了過錯,不但不自我反省,反而自我辯護認為沒有錯,甚至推過於別人,那是“無恥之恥”,那就真正叫做“無恥矣”,也就是根本無慚無愧了。

  孟子再說“恥之於人大矣”,有慚有愧之心,是平常進德修業最大的關鍵。佛家學說也是如此,認為慚與愧,是人生修養非常重要的善行。“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有些人,非常聰明伶俐,做錯了事,自己運用機心,很巧妙地為自己辯護,肯定自己沒有錯,這一類“機變之巧”的人,就是用心極不誠實,非常狡滑的人。“慚愧”兩個字,對這種人根本用不上了。

  孟子又說“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簡單地來解釋這句話,就是當你不如人的時候,假如自己還沒有慚愧心,那你怎麼能夠做到和人家一樣呢?人都有好勝上進的心理,看見別人比自己好,卻困於自己的壞習慣。只是自卑,不肯自求進步。其實,不必怕不如人,只要發一個慚愧、有恥之心,自己努力,別人也許十天就能做到,自己百日、千日總可到達與別人同樣的程度吧,甚至超越。可是一般人,往往不會自我承認無恥,反而容易犯一個自卑感的毛病。例如看見同學有很高的成就,就不敢去看這個同學。其實深刻進一步來說,能夠有自卑感,已經是有知恥的動機,但是必須要拿出勇氣,不要被自己的自卑感淹沒,更要奮發向上進德修業。所謂“知恥近乎勇,善莫大焉”,做人做事要這樣,修養心性更要如此。

 

上一篇:這些運動員,肌肉都是純素的
下一篇:為何佛經都以“如是我聞”開頭?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