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原創

 

覺慧普弘:用反問方式幫助同修去煩惱的方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方法是,有同修煩惱很重請問怎麼辦的時候,不給予正面回答,完全用反問的方式讓對方自己把方法找到,讓對方自己把方法說出來,而且,還得讓對方非常肯定所說出來的是對的。

  反問的時候一定要非常恰到好處,契理契機,只給對方留下兩個字,是,或不是。對,或不對。這個對或不對,是或不是,是從對方心裡面得到肯定後說出來的,是經過深層反思後得到的答案,是深思維得到的結論和結果,亦是通過靜慮後得到的真實答案,是自性答案。

  幫助反問者,一定會正確無誤的引領對方,向正確思維方向引領對方,這個答案,一定要讓對方通過靜慮後才能夠得到。

  對方為什麼會煩惱?對方煩惱的原因是思維上犯了方向性的錯誤了,都給看錯了,所以煩惱。

  任何人事境界現象都有陰陽兩面性,或多面性,都有好多層面的原因或道理,陰陽兩面性就是對或錯。大多數人只能看到錯的一面,也就是只能看到非常窄的一面,還有好多層面的原因和道裡沒有看到。

  引領反觀就是用引領的方式方法幫助煩惱者把沒有看出來的方方面面都看出來,都看透。

  一定要讓對方的思維得到透徹的大翻轉,轉成正確思維,得到正確的看法,煩惱立刻去除了。

  這個大翻轉的過程就是深思維,就是靜慮,就是參悟,就是問自性。

  反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能夠只問一句,而要反復多次,循序漸進式的一層層,一步步的進行,一步步深入,要有耐心,需要一點時間,時間不夠用,是不行的。

  這些反復詢問的過程,和所用的時間,是給對方反思,反聞,靜慮,參悟,深思維,問自性的過程。

  對方一旦得到正確答案後,將會終身受用,因為是自性答案,是從自性裡面出來的,是佛性裡面的覺知。亦是佛知佛見。

  換言之,幫助對方反問,就是引領對方開佛知見,是在某一層面,某一角度,用引領的方式達到的,

  當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夠達到啥樣的程度,一定要慢慢來。

  這個方法非常好用,百用百靈,效果都非常殊勝。

  但,有個前提,引領對方反問的人一定得會問,會問的人,通過詢問對方,當下就知道對方煩惱的症結所在,當下對症下藥,既不會問得過深,又不會問得過淺,每個問題既要簡單,又要精准,是排除了對方所有錯誤觀念後,修正對方心念的最好方法。契理契機,恰到好處,每個問題問出來,對方都會覺得新奇,心裡面都會感受到敞亮,越問對方煩惱越少,越問對方的心結越小,直至打開心結,很快,對方的心裡面就好像打開了心窗一樣,完全的敞開了,也就全好了。

  不會問的人,千萬別問,若問不好,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還會給對方增加煩惱,給對方心裡面添堵,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這個問可不是好打聽,不是人家煩啥問啥,若專問人家傷心處,越問越傷心就錯了。

  這個反問,是開啟對方心靈的金鑰匙,是打開對方心窗的方法,是去除煩惱心病的靈丹妙藥,是從錯誤想法看法轉向正確思維的向導

  是被引領性的反觀、觀照、深思、醒察、是深思維,是參悟,是參禅,禅修、是問自性,是聞自性、是開佛知見,若根性好者,可以悟佛知見,入佛知見。

  這個引領反問者,是心靈導師,是最高級的心理醫生。

  是真正的法師在教導學生,是真正的禅師在引領弟子參禅悟道。

  當然,能夠引領參透到那一層面,在因緣,亦在被引領人的根性,不是必須達到什麼最高的程度,根性好的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做到舉一反三,無處不受用,對一般人來說,最低點也能夠保證當時因緣下的煩惱減輕或消失,達到去煩惱的目的和效果。

  忌諱:每一層面的答案一定要被引領的人自己說出,絕對不可以引領者自己說出來,若引領者自己說出來,都告訴對方了,也有效果,但,效果被大打折扣了,那個人只能夠明白些道理,就不能夠從中得到覺悟了,就是把對方的悟門給堵死了,就錯失了一次絕好良機。明理和覺悟完全是兩回事。

  對有些煩惱比較重的人不可以直接反問,一定要從內心裡面站在對方的角度,關心的詢問因由,讓對方真心的感受到,得到了理解,得到了關心,得到了安慰,和對方心與心的交流,使對方得到心靈上的溫暖,得到心靈上的寄托,做對方煩惱壓力的傾吐對象,使對方把心裡面的苦水苦楚毫無保留的都說出來,這樣對方的心理就會輕松很多,心裡面就會安靜很多,煩惱就會少了很多,這時候對方才能夠聽得進去他人說話,說早了,對方一句都聽不進去,還會逆反,若心裡起了逆反就再不可以和對方說了,千萬可別讓對方起逆反,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

  對方把煩惱苦水都倒出來後,就該引領者說話了,這時候的對方最想得到的是引領者對此事因由的觀點和看法,很想聽聽其人的說法,他會平心靜氣的傾聽。

  這時候其人最想得到的是對方在理解自己的同時,得到對方給予的心靈開解,這時候,引領者該開始正式上工了,就可以逐級逐次,用層次第級方式方法加以引導性的反問。

  對於煩惱輕的,或者有些小心結小疑惑的,可以用快刀斬亂麻方式,一語道破,三言兩語搞定。

  反問,不拘形式,方式方法是活的,不是死規矩,不是固定套路,一定要因人因事因現象靈活運用,能者用之,不能者慎用。

  當然,真正會引領者一定是智者,智者決定會量力而行。

 

上一篇:女人要禮拜觀音,轉相貌
下一篇:覺慧普弘:依經驗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